登陆注册
63822200000012

第12章 老李老杜

“你难道不看看,里面都有谁吗?”李承颇为不满道。

杨墨害他也就算了,如今,皇帝下旨,诗会之事,不容有失,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杨墨未免也太狂妄了些,就算杨墨有些才气,也不见得杨墨就一定能在这次诗会当中拔得头筹啊。

这次诗会,不仅百官要到场,就连皇帝都会莅临参观,也正因为如此,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想在诗会中一展拳脚,好引起皇帝的注意,从此平步青云。

基本上,所有有名望,有才气的人,都会参加诗会,就连国子监的那些监生,都跑来参加。

要知道,国子监乃朝廷创办的最高学府,它的招生标准非常严苛,只有经过考核之人,才能进入国子监读书,所以,能进里面读书的人,最少也是个秀才。

这次参加诗会的人当中,有一名叫贺青山的大才子,诗篇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认定了,贺青山就是这次诗会的第一名。

贺青山的名气,还要在杨墨之上,他读过两人的诗,杨墨作的那首诗,只是立意新颖,剑走偏锋,说到底,也只是新奇罢了,抛开这一些,其实杨墨的诗很普通。

但贺青山就不一样了,贺青山的诗句对局工整,饱含感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深受万千少女追捧。

而贺青山此人,素有风流才子之称,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源自生活,却又不止于生活,他作的诗,既山非山,寄情千里,非常人所能及。

当今世上,没有人能作出比他更好的诗来,原本,他游历外地,已有三年不曾回到京都,不在诗会邀请之列,只是,不知为何,他刚刚回到京都,并且也要参加诗会。

有人猜测,贺青山是奔着杨墨去的,杨墨曾经说过看不起读书人,贺青山看不惯杨墨的做法,所以就急匆匆赶了回来,就是想要在诗会上打败杨墨,让杨墨吃到一些苦头,当然了,不排除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哦,那殿下不妨说说,里面都有谁。”杨墨淡淡道,并未把李承的话放在心上。

“其他人倒还好,只是贺青山实在太恐怖了些,他的诗举世无双。”

杨墨微微一笑,要说谁作的诗天下无双,他最佩服的人是诗仙李白,其次是诗圣杜甫,只有这两个人,才是真正当之无愧的天下无双。

至于其他人,还有谁的诗比老李老杜作的更好的吗?

“我知道了殿下,告辞。”

为了让李承不再纠缠自己,他甚至说了告辞这个字眼,李承再怎么不要脸,也不能继续舔着脸赖着他吧。

望着杨墨的背影,李承摇了摇头,杨墨终究还是太自负了些,他本来就对杨墨不喜,如今更是厌恶至极。

出了东宫后,杨墨忍不住吐槽道:“什么狗屁举世无双,在老李老杜面前,谁来都没用。”

他不由觉得这是李承在危言耸听,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老李老杜作的诗更好的话,那他也认了。

反正他是什么都不会,再怎么钻研,顶多能写出些狗屁不通的打油诗,他现在全部的希望,全在老李跟老杜的身上了。

以前上学的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课了,每天要读古诗词不说,还要通篇背诵下来,现在看来,多背背古诗词也是有用的,至少,在这里非常有用。

摆脱了李承,他随手招呼来一个小太监,那个小太监看到他是从东宫里出来的,知道杨墨的来历必然不小,不然也不可能从东宫里出来,小太监不敢不从,便急急忙忙跑到杨墨的面前,很小心道:“大人有何吩咐?”

这个小太监的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本来他还以为这个小太监会询问他的身份,他本来都做好解释的打算了,没想到这个小太监竟然如此上道,也省下他解释的时间了。

“你带我到处逛逛。”

殊不知,小太监看他从东宫里出来,衣着打扮又不像是普通人,哪里还敢问,立马答应道:“小人遵命。”

这偌大的皇宫,确实挺气派的,金碧辉煌,很明显不是用普通材料制成的,尤其是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别的地方是做不出来的,跟皇宫比起来,杨府反而显得有些小气了。

怪不得,到了现代,哪怕过去了几千几百年,经历过无数次风吹雨打,甚至遭受过很多自然灾害,还留存下来许多的宫殿,而且有些宫殿,跟新建的一样。

要不是有小太监领着他,他都快要迷路了,皇宫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一个风格的,让他这个不经常出入皇宫的人,很容易迷失。

皇宫里有重兵把守,不过主要是怕有刺客潜入,能出现在皇宫里面,又有小太监领着,所以即便被侍卫碰到,侍卫也不会询问他们的身份。

走着走着,小太监哎哟一声:“大人,小人肚子疼,要上一趟茅房,烦请大人在此等候。”

人有三急,哪怕太监也不例外,他也不能不让别人上厕所吧,于是,他挥了挥手:“嗯,你去吧,早去早回。”

小太监得到他的允许后,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本来,他以为小太监十分钟就能完事的,可没想到,他等了足足有二十分钟,那个小太监还没有回来。

逛也逛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该回去了,他自然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里等小太监,谁知道小太监要拉到什么时候,万一小太监腹泻,难道他还要在这里等一天不成。

想着,他便按照之前记忆,想要原路回到东宫当中。

“应该是这个方向没错。”

确认了好几遍之后,他抬起脚,往前走去。

最终,他停下了脚步,看着房间内的建筑风格,确实跟东宫一模一样,只是,侍卫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也许,是巡逻了,或者李承指使他们去干什么工作去了。

他没有细想,房间的门没关,他就推门进去了。

可是,当他推开门的那一刻,他就有些后悔了。

同类推荐
  • 抻汉

    抻汉

    不就是蹭网估个分嘛?怎么转眼回到2019年前了?
  •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叙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北美大陆上的风云变幻。详细描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发展。对历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发明、美国的政治生活等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 侍女与红警

    侍女与红警

    一个在侯府的卑微女子获得了一辆红警三基地车,看她是如何从下人一步步成为一方霸主。
  • 科技唐朝

    科技唐朝

    科学与历史的交锋,究竟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上万种科技发明,照亮整个大唐时空,千年历史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转折。李继说,我不是在重复历史,而是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穿越者回到唐朝,他的亲身经历,将会书写一个怎样的精彩传奇!高度架空,十分精彩,轻松搞笑,真情感人。胡说八道,天方奇谭,大胆构思,大幅跨越!本书遵循的原则只有一个:凡不符合科学的,统统抛弃!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唐朝科技风暴吧!Ps:新书求推荐票、收藏、打赏、评论,等等等等,大家看得爽可不要吝啬哦!
  • 诸夏风云录

    诸夏风云录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孤独的旅客行走在异域,努力的留下属于自己的刻印。带着大家走进帝国的传记。
热门推荐
  • 沁心蕊儿

    沁心蕊儿

    本故事是写主人公蕊儿的成长经历,从她十五岁写起。
  • 食物营养保健1000问

    食物营养保健1000问

    本书解决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制作、营养搭配、保健常识等问题。
  •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书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阐述了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栽培生产技术的实用知识,品种涉及木腐菌、草腐菌、药用菌、珍稀食用菌、野生名贵食用菌等,并介绍了食用菌栽培种病虫害防治以及食用菌加工技术等内容,加强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书按照知识体系自身的连贯性、相关性、工艺性展开内容。章前的“学习目标”提出了学习层次的具体要求;章后的“知识链接——食用菌小技巧”是对学习内容的。
  • 醒龙游世录

    醒龙游世录

    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探索一切可能……
  • 重生之近水楼台

    重生之近水楼台

    某位大师说过,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我陆晓晓白活了近三十年,眼睁睁地看着世界上绝无仅好的竹马被人勾走了,还傻乎乎地祝福,事后才明白这份感情,如果上天能让我重新来过,我一定近水楼台先得月,仅仅地抓住他······看来老天还是垂怜我的,于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我重生了······
  • 爱得礼赞

    爱得礼赞

    她与她们仅萍水相逢,却从此而成为知己,相交莫逆;她们与她仅数面之缘,却愿推心置腹,不离不弃;她们不惧风雨,同舟共济,在遍地荆棘的凌乱生活中珍获一生情谊。她们一路相伴,化解了高若涵坎坷身世带来的财产纠纷以及头疼脑热的婚姻问题;克服了王梦敏不敢爱又恨不起的变态心里;成就了王梦晴一心所向的事业,亦令她学会在情感的泥潭中如何解救自己;同化了王梦欢先天条件造就的倔强和犀利,令她在包容和释放中彻悟了“不求尽善尽美,但求为所欲为”的真切含义;也叫王梦仪告别了按部就班的曾经,尝试着脱离书本和理论依据,切身去体验苦之涩,甜之蜜。纵使世事瞬息万变,困难总会接踵而至,但只要有爱的礼赞之声惬意响起,那所有对与错的交锋,爱与恨的对峙,感性与理性的争权夺利,都不过只是这首夜曲旋律中对比的动机而已。
  • 十五岁的小恋曲

    十五岁的小恋曲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二而是曾经一同相遇在六月的屋檐。青春如同一条画廊,在你临摹的时候,时光汇聚成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勾勒在你的画板之上。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总是很,但又很遥远。。懵懂的年代,让我们一同感受爱情的酸甜苦辣吧...
  • 艾在,爱在

    艾在,爱在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年少时光的那些事儿

    年少时光的那些事儿

    本文介绍:这是一篇青春校园小说。讲的是初中生安然的校园生活,小说中的内容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改编。额...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吧!
  • 就是童养媳

    就是童养媳

    什么?自己好不容易爱上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表妹?什么?不仅如此,她还和把她奉为童养媳的哥哥怀了孩子?究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面对如此纠结情事,该如何理清?又该如何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