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1500000069

第69章 结束与开始

外面闹腾的厉害,紫禁城里面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秀女的遴选又完成了一轮,宫里面的人都知道,这座皇宫马上就会迎来它的女主人了。

不少太监和宫女在忙着这件事情,同时也在到处找关系,看看能不能在将来调过去伺候新晋的女主人。

皇宫里面的职场压力也是很大的,不过这些和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关系都不大。

朱由校此时正在召见臣子。

这一次召见的人有三个,分别是徐光启、戚金和毕懋康。

朱由校看着这三个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三个人就是自己以后新军的依靠,毕懋康掌握百工院,徐光启和戚金则是分别掌握练兵和京营。

朱由校笑着说道:“三位爱卿相互都认识了?”

“臣等见过了。”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躬身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徐爱卿在通州练兵,这一次的新军朕准备还放到通州。戚金负责选兵练兵,这支新军朕会放在京营下面,单独列为一个卫所。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虎啸营。戚金,这个指挥使就由你来做了。”

“臣遵旨。”戚金恭敬的答道。

朱由校转头看向了徐光启,笑着说道:“徐爱卿,你也在通州练过兵,这里面的难处你也知道。你在京营要多给戚金一些支持,有什么难处,记得随时来找朕。”

事实上朱由校并没有准备将徐光启放在京营太久,他这样的人才放在京营倒是有些浪费了。

“臣遵旨。”徐光启自然不知道朱由校的想法,但是对于陛下支持练兵,徐光启是高兴的。所以心情大好之下,他答应起来也异常的痛快。

朱由校又转头看向了毕懋康,叹了一口气说道:“毕爱卿,百工坊是朕用来搜集天下最好工匠的地方,目的是集天下最好的工匠,打造最好的火器和最好的器械。只不过很多臣子不理解,这些日子他们上的弹劾奏疏已经不少了。”

事实上朱由校内心里面清楚的很,即便这些人知道百工坊是做什么的,他们也会不断弹劾。

甚至正是因为知道百工坊是做什么的,他们才会弹劾。

如果只是皇帝的玩乐之所,他们顶多弹劾自己乱花银子、奢靡,可是百工坊如果真的是做军械的,那么很多人是无法忍受的。

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每个人能贪污多少?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杆秤,他们自然不会说自个儿想贪钱,那么抹黑百工坊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爱卿虽然进了工部侍郎,但是大多事情都是在百工坊。想来朝廷上下对爱卿的非议怕是不会小,爱卿要做好心理准备。”朱由校看着毕懋康,缓缓的开口说道。

毕懋康一愣,想到外朝对当今这位陛下的风评,心里面顿时坚定了起来:“陛下放心,为了大明,这些事情臣不会放在心上。”

朱由校点了点头,事实上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首席科学家被吓退了。

“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就各自回去准备吧!”朱由校看着三个人,笑着说道。

“臣等告退。”三个人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三个人走了之后,朱由校脸上的笑容缓缓地收敛了起来,迈步走到门口,眺望着一个方向,脸上的表情慢慢地严肃了起来。

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堂审,那将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大理寺衙门。

魏忠贤看着邹元标和杨涟,笑着拱了拱手说道:“两位大人,咱家可就不客气了。”

“魏督公,请!”邹元标笑着说道,捋着胡子,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对魏忠贤不满意的地方。

眯着眼睛看了一眼邹元标,魏忠贤笑着走上了主位,猛地一拍惊堂木,喝道:“升堂!”

下面大理寺的衙役全都敲打着水火棍,大声喊道:“威武!威武!”

魏忠贤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带姚宗文。”

“带姚宗文。”门口的衙役喊了一声。

随后外面就有人将姚宗文给带了上来。

此时的姚宗文早就没有了在东厂之时的狼狈,整个人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都判若两人。

不过当他看到坐在堂上的魏忠贤,身子猛地一滞。虽然他早就知道了今天的主审是魏忠贤,可他还是下意识的感觉到畏惧。

人关在大理寺,文官们想要传递消息自然是非常容易的,姚宗文也早就收到了消息。

只要自己不认罪,不但能够保平安,而且还能够扳倒魏忠贤。出狱之后自己就能升官,而且能够名扬天下。

姚宗文心里面在不断的思索着,一方面是平安且升官的诱惑,另外一方面是魏忠贤的威胁,自己该怎么选择?

想到魏忠贤让自己写下的认罪书,姚宗文心里面就是一抽抽。

不过姚宗文也知道,既然口供都能不作数,认罪书不作数也不是不可能。

“姚宗文,咱家问你,你是否收了刘国缙的三千两银子,上题本诬陷熊廷弼的?”魏忠贤看着姚宗文大声的问道。

穷困的御使卖弹劾的题本,这在官场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都是有行情的。基本上就是你出钱,我帮你弹劾。

不过姚宗文用不着这样,他弹劾熊廷弼,基本上就是真的想黑掉熊廷弼,同时向东林党表忠心。

只是现在他是不会承认的,既然做好了打算,那么自然不能退缩。

姚宗文直接向前走了两步,大声的说道:“阉狗,你诬陷于我,今日居然还敢坐在这里审问我?”

“我堂堂入门子弟,读圣贤书,俯仰无愧于天地,岂能受你的侮辱,今日我姚宗文便以鲜血洗刷此耻辱。”

“魏忠贤,你残害忠良,蒙蔽圣聪,鹰视狼顾,老天迟早会收了你!我今日便以鲜血正告天下,魏忠贤乃大明第一个祸害。”姚宗文大声嘶吼着,脸上青筋暴起。

“今日我姚宗文先走一步!魏忠贤,我在九泉之下等着你!”

说完这句话之后,姚宗文猛地朝着不远处大堂之上的柱子就撞了过去。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当匠神

    回到古代当匠神

    “船工,这船不太一样,驾船时收些力气。”船工疑惑的看了刘毅一眼,不明白,虽是点了点头,但还是如往日一般用力将手中的竹篙往江里一撑。诸葛亮在听到刘毅话的时候,面色已经有些变了,还未来的及准备,小舟已经如离弦之箭一般窜了出去,盏茶之后停下来时,已经到了江心之处,诸葛亮面无人色的跪在床板上,扶着船板呕吐,船工也好不了多少。江岸之上,刘毅在众人诡异的目光中,有些尴尬的举着手,完美小舟,乘风破浪+28这快的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这是一个怀揣匠神系统去乱世当神匠的故事
  • 逐红楼

    逐红楼

    戴宇本是天王公司的CEO,闲来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正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顺带阅人无数。不巧在一次游历中为了拾得一美石,失足成就了千古奇缘……
  • 寒门教父

    寒门教父

    独立调查人陈恪接到一项特殊的委托后,乘坐装有超级流体反重力引擎的时空船舱来到了明朝崇祯末年,面对一个终乱纷纭的陌生世界,他能完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实现金融和军事的扩张,并最终加快文明的进程吗?
  • 残魏

    残魏

    坎坷三百余年,边患未除,世家、外戚、宦官内斗不止,民间又起波折,魏朝是借此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消亡,引世人长叹?
  • 千古英雄纪事之梧桐传

    千古英雄纪事之梧桐传

    对于萧锦然来说,十三岁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默默无闻的萧家二公子;在此之后,他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大胤朝第一恶人。亲生父亲洋洋洒洒的《致天下万民书》一出,他更是成为了连家都没有的孤儿。可是也正是在同一时刻,他结识到了一生的挚友楚于飞和林之念,以及永远不能真正叫一声“老师”的天子帝师穆含光。人生,从此再不受困于尺寸庭院,取而代之的是金戈铁马,大漠孤烟。千古英雄不偶生。越是绝境,越能诞生出豪气冲九霄的好汉来。这是一个关于少年逐渐成长的故事,同样也是笔者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偶尔晃神时发的迷梦。请跟随我一起走入这个风雨飘摇的热血年代。
热门推荐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冰幻苍穹

    冰幻苍穹

    人们渴望获得多属性的超级天赋,但是,林牧只是慢慢地修炼,林牧是冰属性魔法师不高不低,但是,林牧自从穿越以来,一路狂拽酷霸叼【各位千万不要被封面给迷惑了,我的作品绝对精品】
  • 长生以白头

    长生以白头

    背负的越多,越无法成全自己于是,在她离开的时候,他就知道,此生再无缘相见了
  • 我命在天

    我命在天

    她是个小三的女儿,非法的父亲不知道她,合法的父亲不承认她。于是从童年时期她的生活就充满了变数。在与青梅竹马的伙伴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原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 灵武双圣

    灵武双圣

    我叫李子乾,有个富婆找上我,说要和我成亲。呵,当我李子乾是什么人,岂是你这点破铜烂铁就能打动的。。。。。。真香!
  • 凤凰涅槃:邪王倾世妃

    凤凰涅槃:邪王倾世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他,以冷血无情出名的奕王……当她遇上他时,外表的冷漠顿时打破,竟有着出乎意料的可爱……当他遇上她时,外人眼里的冷血无情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不可一世的温柔……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巧妙的被上天拉在了一起……两个拒人以千里之外的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我以为我的世界缺你不可

    我以为我的世界缺你不可

    我以为,在我的世界你,没有你我会活不下去
  • 现代都市传说1

    现代都市传说1

    都市奇幻。千奇百怪,没有尽头。人生或简单,也或复杂。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