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3300000041

第41章 国医中药:传承精粹享健康(3)

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作为一种慢性的、副作用极强的毒药,长期服石者大都因中毒而丧命,所以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趣味链接:《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症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隋代太医巢元方编着,全书不涉及方药,载“养生方”或“导引法”289条,213种具体方法,集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是今日“医学气功学”最早的领路人。

你了解拔火罐的起源吗?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与针灸一样,也是医学中一种独有的物理疗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做“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

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着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是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着的《外台秘要》中,也曾介绍了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其文中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

由此可见,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疗法,在我国晋、唐时代已流行了,但最初的用法只是用来排吸浓血而已。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瘀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症。

趣味链接:火罐的种类

有竹筒罐、陶瓷罐、玻璃罐、抽气罐、角制罐、紫铜罐等。

竹筒火罐:由坚实成熟的竹筒制作,一头开口,一头留节做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日久不用的竹火罐,临用前,须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才能用。南方多用竹罐。

陶瓷火罐:使用陶土做成口圆肚大的模样,再涂上黑釉或黄釉,在窑里烧制。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

玻璃火罐: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肚大口小,形似笆斗,分1、2、3三种号型,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又便于观察。因此,玻璃火罐今天被广泛地使用。

我国古代有关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录始于何时?

兔唇,又名兔缺、缺嘴等,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属基因遗传性疾病。据《晋书·魏咏之传》85卷记载:“魏咏之,生而缺唇,年十八……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魏咏之是东晋人,生辰年不详,死于405年。当他18岁时,经吏部尚书殷仲堪门下的医生给他做了缺唇修补手术,术后渐获痊愈。可见我国远在公元四五世纪已经有了兔唇修补术,这一记载是史籍中关于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载。

趣味链接:古代兔唇的修复法

据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年)在1608年所着《疡医证治准绳》卷六“舌唇口喉齿伤”条下记载:“若缺唇缺耳,先用麻药涂之,却以剪刀剪去外皮即以绢线缝合……以鸡子黄油涂,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掺些于上,次以封口药涂之,次日以茶轻洗……八日剪去线。”他是我国具体论述缺唇修补术方法及步骤的最早的医家。

至清代,外科家顾世澄撰着《疡医大全》(1760年)一书,书中对于兔唇的修复更新了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钉住两边皮,然后接上调血之药,三五日之内不可哭泣及大笑,又怕冒风打嚏,每日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即合一唇矣。”

你听说过音乐治疗法吗?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着《黄帝内经》中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人体与五行及音律、情绪的关系。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古人又认为“百病生于气”,气可以用音来调和,所以自古音乐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就现代医学讲,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这种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如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同时,音乐可以调整人的情绪,以至于影响人的五脏,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实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趣味链接:《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作。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刮痧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症。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症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在刮拭过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所以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清代郭志邃着《痧胀玉衡》一书,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后来清陆乐山着《养生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技术。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着日渐增多,有十多部,其他着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从而刮痧疗法流传于世。

趣味链接:《痧胀玉衡》记载的刮痧方法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拭;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拭;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拭。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撮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针灸疗法起源于何时?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但针灸术的起源非常古远,大约在石器时代。古书上曾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制作出一些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成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成为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直至人们对经脉有了正确的分析认识。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表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认识理论。如人体的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作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灵枢经》篇所记载的针灸理论丰富而系统,所以学界认为《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标志针灸学的建立。

趣味链接:针灸疗法的三次总结

《黄帝内经》中的《灵柩经》记载了丰富而系统的针灸理论,是我国历史上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在《内经》基础上,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着,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着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着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系统丰富,为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食疗有哪些渊源?

《礼含文嘉》中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于是火的发明成为人类营养饮食、养生保健的第一步。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开始出现烹调方法,不再限于古老的“火匕燔肉”和“石上燔谷”。到商代,大臣伊尹进一步改革了烹饪器具,之后出现了羹和汤液等食品。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醋、酱、糖、盐等调料及食品相继出现,并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的“食医”。直至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我国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认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还需采用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并记录了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瓜蒂散、十枣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等。在食疗方面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强调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而且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为我国药膳食疗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着《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有“食治”篇,标志食疗成为医学专门学科,其中共收载药用食物164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门类。其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撰《食疗本草》。这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着,共收集食物241种,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功效,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是今人食疗学参考必备之书。

趣味链接:“堂”的由来

在古代中药店都称作“堂”,这其中有个典故,与名医张仲景有关系。

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正值疫病流行,百姓病亡无数,张仲景十分着急,加上当时朝廷有“太守不得擅进民宅”的规定,一时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公堂上挂起一幅“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帘子,案毕即为百姓看病,医人无数。张仲景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并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医家为纪念这位医圣的救世情怀,就沿用这个名称,把药店称为“堂”,把应诊医生称为“坐堂医生”,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老北京的庙会与香会

    老北京的庙会与香会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医女休夫:醋王请下榻

    医女休夫:醋王请下榻

    婚后三年,她为他放弃一切,却被他狠心背叛。有幸重回到三年前,她手执婚书,奉旨成婚:“一年后,我解你身上炽毒,你我和离。”“那这一年中,我们可是真正的夫妻?”前世“渣男”挑眉撩逗。谁知毒解之后,“渣男”却倚在她的肩上,“包子都有了,你就忍心离开爷?”
  • 她的一抹身影

    她的一抹身影

    那年,苏沫第一次见到顾思翊,她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哥哥,从那以后,她成了他的“小跟班”。18岁时,苏沫说:“这个世界上能配得上你顾思翊的,只有我苏沫!”他不以为然。20岁时,苏沫说:“顾思翊,我求求你放了我吧。”他却像疯了一样要把她留在身边。
  • 唐诗里藏着故事

    唐诗里藏着故事

    本书收录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经典名篇。每一位诗人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诗篇的产生,诗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园山水……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轻松阅读,让唐诗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 造化玉碟系统

    造化玉碟系统

    无尽混沌,无量量劫,混沌魔神,破灭世界。混沌中他被三十六品鸿蒙青莲孕育,出生就有造化玉碟伴生。他不是盘古,他要以力破万法,威压混沌,成就大道。
  • 原谅我让你颠沛流离

    原谅我让你颠沛流离

    这是一场生离死别,感天动地的苦恋,三年的寻找,两年的等待,最美的时光不过昙花一现,他们说好分手,各自生活,她却一次又一次闯进他的世界,他一次次把她推开,可是她却一次次回来。全世界的人都以为他不再爱她,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一辈子都无法停歇的,就是对她的爱……
  • 神级校医

    神级校医

    一个从大山出来的少年神医,身负太一神指,泡校花,泡老师,泡校长,泡普通人不敢泡的终极美女......叶小练只是一名普通的校医,但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和一个必须完成的超级任务。虽然泡妞不是叶小练的本意,但是他的命运,却与一众美女纠缠在一起。于是,滨海市内,第一个被校花倒追的男人,由此诞生——神级校医。书友群378529081
  • 无限恐怖之拯救日记

    无限恐怖之拯救日记

    简介你看的电影多吗?你看的电视多吗?你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曾经觉得郁闷过吗?有想他早点死的坏人不?有想他幸福快乐的好人不?或者你对哪个女主角蠢蠢欲动?还是看不惯什么主角的性格?来吧,进到书里看看别人的欲望,同时也告诉我你的欲望,让我们在无限恐怖的世界中去寻找改变命运的快乐。(PS:这本书的主角是张翔,主神是我,而你们是跑起点看小说的众神)(新书《龙族复兴任务》已经上传,书号1051742请有兴趣的朋友去捧个场,谢谢)
  • 天心可测

    天心可测

    上古年间,人族妖族并立,为争夺大陆霸权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战争,九霄山一战更是惨烈非常,人族道境强者木宸、紫瑶双双战死,十五年后。天心剑主星亦与绝世妖皇一战,自此再无踪迹,时代的大幕就此拉开,四名少年开启了最强之路,木紫英、白殇、白心缘、阿离又有怎样的恩怨情仇。ps:本书绝对不落俗套,应该是双男主,木紫英绝对男一,木紫英、白殇一生挚友,一生宿敌,傲战天心之巅!望大家收藏,有书评,票票就更好了!
  • 收录册

    收录册

    天帝统治天地各处已久,各种灵器异兽纷纷现世,而这天地唯一的灵宝-收录册引发了一场混乱,各种各样的势力依次出现,最后这天地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 盛世宠婚之韩少的小萌妻

    盛世宠婚之韩少的小萌妻

    他黑白两道通吃,从不亲近女色,却只对她情有独钟。她是豪门大小姐,却不受宠,家庭被破坏,小三和父亲逼死母亲,夺走了外公的家产,她发誓夺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