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8700000002

第2章 你要玩转心理学

——影响他人必备的常识

影响力心理学无处不在!它就在你我的身边,就潜伏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角角落落。为何有的人心甘情愿听从别人的调遣?为何有的人会在无形中被他人征服?……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对心理的掌控。现实中,我们不是支配别人,就是被别人支配。因此,为了社交场上随时能够处于主动地位,你需要掌握必备的影响力心理学!

你需要了解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想要不被他人影响并影响他人,就需要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十大效应。它们分别是蝴蝶效应、羊群效应、木桶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马太效应、仰巴脚效应、第一印象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1)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即“蝴蝶效应”。只要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拍一拍翅膀,就会在几个月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其实说的就是“一件事”对事情结果的影响,只改动了一点点数据,其计算结果就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如下式:

1.01的365次方=37.8

0.99的365次方=0.03

(2)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讲的是,一个羊群(一个集体)极有可能是一个散乱的组织,大家平时在一起很盲目地随波逐流。如果有一只羊发现一片肥沃的青草地并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着抢食那里的青草。这个时候,羊群里的羊就只顾着大快朵颐,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它们根本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

(3)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也称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但是决定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却是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本桶效应”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是随着它被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合,已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以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以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4)鲶鱼效应

挪威人向来爱吃沙丁鱼。他们在海上捕到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达海港,售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天性懒惰,不喜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运到码头就死了。有一位渔民,他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当人们问及原因才知道,原来,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当鲶鱼装入鱼槽后,因为环境陌生,鲶鱼就会四处游动,沙丁鱼也会立刻紧张起来,也不停地游动。于是,活着的沙丁鱼便被带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5)晕轮效应

人们对别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是从局部出发,进而再扩散、得出整体印象,但常常也是以偏概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

(6)近因效应

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很常见。当多种刺激一起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言外之意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有主体地位,甚至会掩盖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比如,多年不见的老友,在脑海中的印象最为深刻,可能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谈起生气的原因,可能只有两三条,这些都是近因效应的表现。

(7)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其称谓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的优势,进而会有更多的机会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这一术语后被经济学界借用,反映的就是经济学中贫的越贫、富的越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8)仰巴脚效应

仰巴脚效应是指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意思是说精明之人在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们的优点,反而会使人觉得他很正常且更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易于接受。

(9)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有30道题,让两个学生(A和B)来完成。他们分别做对其中的一半。让A做对的题目尽可能地出现在前15道题,让B做对的题目尽可能地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人对两个被试的学生进行评价: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人与人在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10)皮格马利翁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指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或许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所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地期待并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反之,假如你相信事情受到阻力,阻力就会产生。但凡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影响他人必备的六大影响力心理学

影响他人必备的影响力心理学包括:洗脑、催眠、诡辩、心理暗示、舆论效应和攻其软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洗脑

洗脑,即所谓的意志引导,通过心理诱导让别人跟着你的思路走。洗脑的第一步是让某人接受并灌输某个动作,然后再给他洗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控制。

当然,很多灌输都以崇高的目的作为伪装,实则是欺骗人们接受某个灌输动作后才对其进行逐步洗脑的。所以,避免不被洗脑,关键是要发现某个灌输的动作并坚决抵制这个动作。

洗脑,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灵控制。这一技术对人控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任何人在意识层面都有其弱点,而人的意识便是心灵的保护层,用来保护脆弱敏感的潜意识。但是,只要是正常的人,他的这层保护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弱点。比如某人有些伤心的过往,当某个谈话内容涉及其伤痛的时候,其意识的拦截能力就会显得异常薄弱。这时,潜意识的信息便会发酵,造成感情的波动。此时,当事人可能会陷入到悲伤的往事中,或出现过激反应。所以,心灵控制术成功的关键是寻找并利用人的这一弱点。

只有了解关于洗脑术的相关内容,才会更容易识别外界的种种信息,才能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从而锻造自己强大的内心堡垒,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他人予以支配。

(2)催眠

催眠,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字眼。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采用催眠技巧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催眠的定义不只是让人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比如你拿起手机自拍,上扬嘴角,露出微笑,就是一种自我催眠。

一提到催眠,很多人很自然地就会将其与洗脑联系起来。其实,催眠和洗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催眠是一种超级放松的心理技术,而洗脑则是改变我们思想的技术。

那么,催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早在150多年以前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但直至今日也没能彻底弄清楚催眠的真谛。有人认为催眠之法打开了通向人类潜意识的大门,有人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人干脆认为催眠就是伪科学。但是,无论人们持何种观点,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暗示,甚至可以让他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因为在催眠状态下,大脑和身体都不由己。

催眠现象无处不在,在生活中,不是我们在影响着别人,就是别人在影响着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无意识做出的行为却得到很糟糕的结果,但我们却并不察觉。通过催眠他人,你除了可以大幅度地增加自信外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认识心智的运作方式,进而快速改变个人的某些不良习惯,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

(3)诡辩

诡辩,其实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的一种狡辩。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有意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善于诡辩的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能言善辩,说得很有道理。他们在写文章或讲话的时候往往滔滔不绝,振振有词。他们每论证一个问题,也总是可以拿出许多“根据”和“理由”来。但是,这些根据和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他们只不过是主观地玩弄一些概念,搞些虚假或片面论据,做些歪曲地论证,目的是为自己荒谬的理论和行为做辩护。中国人的善辩举世闻名,在古代甚至有“说客”的专职。

诡辩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

诡辩有很多形式,这些形式都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似是而非、白马非马、割裂联系等。了解诡辩的特征对正确理解诡辩非常有帮助。

偷换概念式诡辩是一种诡辩伎俩,在辩论中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我们对这种伎俩缺乏理性的剖析能力,有时反而会形成窘迫的局面,有“理”的一方暗自憋气,无“理”的一方却趾高气扬。

对诡辩的反驳关键要抓住实质,击中要害。因为实质性的问题其实就是要害问题,实质决定了问题的基本倾向,抓住它,就可以置诡辩于死地。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是每个人都是雄辩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掌握一些诡辩的技巧,在必要时给对方施加言语上的影响,从而让对方无言以对、束手就擒。

(4)心理暗示

“暗示”是一种自我或他人的言语、文字、手势、情景等对自己心理上的作用,这种作用会使人按一定的方式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并付诸行动。“暗示”的特点在于接受暗示的人在暗示的作用下,不需经过说理论证,不需进行分析批判,就盲从、附会地接受这种“暗示”的意见和解释。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你在向潜意识示意的时候,一定要用些美好的暗示,像那些能治愈人的、能保佑人的、能激励和启迪人的话语。切记,你的潜意识不会识别“开玩笑”,它会把什么都当成是真的来接受。

自我暗示可以用来消除恐慌和消极的心态。“暗示”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影视作品、广告、报刊在传播着各种信息;在与人交流中,别人的话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自己的想法也会对自己的某些行动起很大作用。因此,“暗示”又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你希望他成为什么,他就积极成为什么。

你要记住,有两种人难以唤起暗示:一种是无法理解你所说的话、头脑不健全的人,另一种是不愿意去理解的人。

(5)舆论效应

在我国著名古籍《史记·张仪列传》中有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可见舆论威力之大。在某个事件中,如果你想影响别人、战胜对手、达到目的,在必要时不妨试试使用舆论对其施加压力。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懂得利用舆论,甚至利用流言蜚语来攻击他人。即使没有恶意,有时候传言对当事人也会造成重大的伤害。因为一般人们要直接传话,他人不会相信。但若是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传话,被传话的人就会容易接受。

在与人有竞争性的交往中,如果你无端受到他人的压制,就应想办法削弱对方的自信心,打击对方的意志力,此时不妨借助一下舆论的压力。要知道谣言有时候是造成他人伤害的“核武器”,你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武器影响他人。

(6)攻其软肋

无论是伟人、圣贤还是哲人,亦或是凡夫俗子,都有弱点。我们只要多动脑筋,对这些弱点巧加利用,抓住对方的特点,迎合对方的兴趣爱好,一切都能得心应手,如你所愿。

抓住他人的弱点达到计划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商人就是看透了一些人们随大流、盲从的弱点,从而谋取更大的利益。随处可见当节假日来临时各大商场、超市人山人海,顾客接踵摩肩,疯狂购物,就好似里面的东西不要钱。因为每到节假日,商家们都推出各种让利促销活动,什么“跳楼价”“出血价”或是购物满多少就返多少钱,有的顾客为了能够拿到赠品,便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达到获赠的额度。盲目跟从,购买了一些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反而增加了消费。商家也因此达到了销售的目的。

我们做事也是一样,在与别有用心的人共事时,应该抓住对方的弱点,集中攻取一点,从对方最重要、最软弱的地方下手,这样对方就会措手不及,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很难得逞。

同类推荐
  •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本书对森田疗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运用森田疗法探讨了诸多当代人所关注的人生困惑,并提出了运用心理调节战胜自己的方法。
  • 乌合之众(译文经典)

    乌合之众(译文经典)

    勒庞的《乌合之众》自189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为二十几种语言,一版再版,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它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体心态,对人们理解群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备受戴高乐、丘吉尔及罗斯福等政治名人推崇。
  • 异类之脑:解码天才与恶魔的行动、思想、心理

    异类之脑:解码天才与恶魔的行动、思想、心理

    关于异类人生、奇特心理、疯狂大脑与神秘历史的关系,你了解多少?罗伯特·卡普兰是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法庭辩护医师,他以名声显赫或恶名昭彰的历史人物为对象,探索这些“非正常人物”的大脑结构如何对其心理疾病产生决定性影响,最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甚至人类历史的轨迹。从达·芬奇到梵高、弗里达,从开膛手杰克到国际间谍、希特勒,从超级作家到亿万富豪、超级骗子……罗伯特·卡普兰对这些机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对历史造成极端影响的人物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大脑。而且,“变态”的大脑造就了“变态”的心理,进而导致了常人所无法预知的人生走向。罗伯特·卡普兰写就的《异类之脑》这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异类个体”的传奇,又是一本关于“异类大脑”的总结,更是一本关于“异类心理”的探秘。通过罗伯特·卡普兰的缜密梳理,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脑科学新知,发现大脑状态与人类思想、行为的息息相关,见证大脑左右人类历史的神奇力量。
  • 心理学与自我疗愈

    心理学与自我疗愈

    本书是精心撰写的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的通俗读物。让每个人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在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时,也更容易进入治疗状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

    心理师是什么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师,应该从哪里开始才能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作为个案经验丰富的心理师,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更上一层楼?这本《我的心理治疗之路》是中德班(心理学界“黄埔军校”)元老级心理专家们的从业自白书!这25位心理专家个个都是国内心理咨询的开拓者,他们深耕各个心理流派,培养一批批优秀咨询师和治疗师,为国内心理咨询实践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突出贡献。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催眠疗法、NLP、意象对话、女性心理咨询、移空技术、青少年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
热门推荐
  • 路悲何去

    路悲何去

    北方小城长大的汪海,冲破障碍来到南方发达城市,本想依靠努力过上期待中的生活,拥有爱情、事业……但现实的残忍波折,又让他该何去何从……
  • 兽世种田抢地盘

    兽世种田抢地盘

    作为一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龄宅女—程梓伊,一朝出门去,身入异世族。竖指大骂,“贼老天儿”。哈?拯救世界?神使?命定伴侣?程梓伊:我有一新技能,看我的眼睛,它在告诉你‘你怕不是个傻子’洛璃:...我白皮、大眼、腿长...程梓伊:...种族不同,没法儿沟通了...(双c,甜宠,1v1)
  • 天价娇妻宠上天

    天价娇妻宠上天

    什么样的爱情,才会令人焚心蚀骨。结婚与爱情无关,霸道的男人不仅要我的人,还要我的心,还要我所有的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梦醉江湖路

    网游之梦醉江湖路

    今宵一场醉,对饮尽欢颜。明朝酒醒处,笑看别离间。
  • 给不系舟打工的那些日子

    给不系舟打工的那些日子

    一朝车祸,她被不系舟捕获,成为不系舟的主人。但是,她这个主人为何当的如此窝囊?不仅要出门打工赚“钱”养活不系舟,还随时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且看一个天天想着逃跑放弃任务的中二女主和一个名为朋友实为养父的控制狂男主如何在不同世界里面玩起换装游戏!
  •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一个厨子走过的路,有坎坷,有崎岖,起起伏伏,最后归于平淡人生。
  • 我的抽奖左手

    我的抽奖左手

    秦寻的左手被单身狗添了一下,便莫名来到了“大气国”,这里人人以“左手”为尊。左手腕上都有代表武力值的小星星,以及一个代表“气”的具有诸多神奇作用的数字,比如:1星青铜力者以“气”幻化出专属兵器…秦寻的左手不仅有小星星和“气”值,竟然还多了一个抽奖转盘,消耗一定的“气”值便能抽出强大的宝物,比如:口香糖、爽肤水、前任面膜、单身狗粮…秦寻开始慌了…
  • EXO之青春不回首

    EXO之青春不回首

    那一年,我遇见了你,十年青春付诸于你。以后的以后,我能否有幸继续伴你左右?
  • 超神学院之葛彦生活

    超神学院之葛彦生活

    891620036,这是新的群,暂时不会变了,之前说的,我很快就会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