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8700000004

第4章 形象VS颜值

——用外表吸引他人的社交心理学

人多是容易被外表迷惑的,自古就有“女为悦己者容”一说。一个人的外表不仅指容貌,还包括其选择的服装、搭配的服饰。外在形象对于表现人的自身修养、个性和情绪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外在形象来表现自己的地位、职业,甚至个性特征,从而给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众人围绕的主角。

法则10:巧用“笑容”“迷惑”对方

有一个独居的女人听到敲门声后打开门,她发现一个男人拿着刀正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她忽然灵机一动,微微一笑说:“朋友,你可真幽默,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很喜欢,我要一把……”她边说边把男人让进屋,接着说道,“你很像我以前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你要喝咖啡还是喝茶?”本来一脸杀气的歹徒听了女人这番话,慢慢变得柔和起来。他有点腼腆地说:“谢谢,哦,谢谢!”

最后,女人果真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那个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下打算走了,转身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会心一笑。是的,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微笑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不仅能瞬间缩短彼此的距离,更能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与感激。它能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一个刚刚学会保持微笑的年轻人说:“当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时,起初大家非常迷惑、惊异,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

面对陌生人时,有时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对着他微笑,就能在瞬间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微笑是有自信心的表现,表示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抱有积极的态度。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你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

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自然调动人的五官:眼睛略眯起、有神,眉毛上扬并稍弯,鼻翼张开,脸肌收拢,嘴角上翘,唇不露齿,做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嘴到,才会亲切可人,打动人心。微笑在于它是含笑于面部,“含”给人以回味、深刻、包容之感。

在经济学家眼里,微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心理学家眼里,微笑是最能说服人的心理武器;在服务行业,微笑是服务人员最正宗的脸谱。

原一平25岁当实习推销员时,身高1.45米,又小又瘦,横看竖看,实在缺乏吸引力,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日本保险业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的“推销之神”。原一平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就是他那“值百万美金的微笑”。

用微笑来消除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是原一平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他在推销的过程中发现,笑容是给对方传达爱意的捷径;笑容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对方发笑并使对方感到愉快;可以轻易地消除二人之间的陌生感甚至隔阂,使对方门扉大开;笑容是建立信赖关系的第一步,它会创造出心灵之友;笑容可以激发工作热情,创造工作成绩;笑容可以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弥补自己的不足;笑容能增进健康,增强活动能力。如能将各种笑容拥为己有,了如指掌,就能洞察对方的心灵。

并且,原一平认为,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具魅力。于是,他就花费了很长时间练习笑,直到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笑容与婴儿的笑容相差不多时才罢休。当他带着这样的微笑再去推销保险时,没有一个人拒绝他。

保持一个微笑的表情、谦和的面孔,是表示自己真诚、守礼的重要途径,更是有效沟通的桥梁,是加强人际关系的磁石。我们也可以像原一平一样,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改变自己。

首先,放松面部肌肉,然后使嘴角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最后,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齿,尤其是不露出牙龈的前提下,轻轻一笑。

其次,对着镜子练习。使眉、眼、面部肌肉、口形在笑时和谐统一。

再次,闭上眼睛,调动感情,并发挥想象力,或回忆美好的过去,或展望美好的未来,使微笑源自内心,有感而发。

最后,按照要求,当众练习,使微笑自然、大方,克服羞涩和胆怯的心理。也可以请观众评议后再对不足进行纠正。

卡耐基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不花费什么,却可以赢得一切。我们可以用这世界上最简单、最美丽的笑容赢得别人的信任,给工作注入活力,给同伴带来欢乐。

法则11:巧用“饰物”让颜值爆棚

饰物,即装饰之物。它必须与所装饰的客体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和谐的整体,才能加强审美效果。早期饰物的定义是指佩带于头上的装饰品;而现代的定义是指与服装或者相关环境相配套,起装饰作用的饰品,主要是达到美化自身的效果。

饰物搭配得当,会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进而也影响到别人是否愿意与你进一步交往。比如,某女士两只手腕处戴满了各种珠串手链,显得臃肿俗气且华而不实。可以想见,很少有人愿意与这样不懂修饰却爱慕虚荣的人交往。

大体来讲,现代饰物主要包括:丝巾、项链、胸针、腰带、披肩、耳环、发夹、戒指、手镯、手表、手包、眼镜等。无论男士还是女士,在饰物的选择上都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增加颜值、提升个人形象的目的。

(1)女士饰物搭配注意事项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成功女士都喜欢佩戴珍珠或者K金项链,这些东西显得很贵气,但如果你同时再加上一条长长的丝巾,就略显累赘。最好是在进入房间后就立即把丝巾摘下或者把项链取下来,身上只留一样饰物。

饰品切忌佩戴过多。戴太多的饰品会极大地降低职业感。职业女性的配饰以简约精致为好,正式商务场合身上穿戴的配饰最好不要超过5种。

最近几年,手串盛行,很多信奉佛教的女士喜欢在手腕处佩戴各式佛珠手串。有的人,两只手腕都缠着密密麻麻的手串,水晶的、琥珀的、木质的,各种材质、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显然,这种佩戴方法是不可取的,给人的感觉并不是美。

现代女性往往包不离身。但职场女性千万不要选择太过时尚的彩包,黑色或棕色的皮质拎包更具有权威性。与服装相比,皮包的搭配也很重要,切忌不分季节、不分场合,常年累月地只使用一款包,这样做会极大地降低你的品位和格调。

(2)男士饰物搭配注意事项

男性既要具备阳刚之气,又要具备霸气。因此,男性佩戴的饰品,必须要能体现出男人的气质。

一般来说,男性的项链、手链、戒指款式要粗重,造型要有棱有角。项链坠和戒指上的图案也应具有男性特点,如有龙、虎形象或“福”“吉”等字样。

男性的胸针应选戴抽象的图形或代表雄风之美的龙、虎、豹、鹰等动物图案,这样的胸针别在西服翻领上,会令你雄性十足。

穿西服扎领带时,领带夹应与领带的颜色相配,线条要简洁明快。

在商务活动中,一款搭配得体的眼镜会极大地增强男士的风度。眼镜最初是为视力有缺陷的人生活方便而发明的一种实用品,现在尤其在商务应酬中却已经被大大地扩展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装饰的功效。例如,眼睛长得太小或形状不美,或眼周围有疤痕的人,戴上眼镜就能够有效地遮挡这些不足。那么,男士该如何选戴眼镜呢?

①长脸形的人宜用阔边而略方的眼镜架,这样会使脸显得短些。

②短脸形的人应选用无色透明框边的眼镜架,可以使脸显得长一些。

③圆脸形的人宜用有棱角的方形镜框,而不能选择圆形镜框,否则会产生滑稽的感觉,好像大圆圈上画了两个小圆圈。

④脸形过大或过小的人,选镜框要适中,男性的脸部轮廓较粗犷,棱角分明,适合配宽边大片的眼镜。

⑤皮肤较黑的人,应选用较为明亮的镜框;皮肤白皙的人则可选择浅色镜架;皮肤发黄,宜用暖色调镜架。

⑥塌鼻梁应戴有高鼻托的眼镜,高鼻梁则宜戴低鼻托的眼镜。

⑦瞳孔间距较宽的人宜选用深色大镜框,较窄的则应选择中间有镜桥的透明浅色镜架。

对于男士来说,帽子也是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自己的帽子能够恰如其分地衬托出风度和修养,展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选择帽子时首先考虑实用性,其次考虑装饰性,不论是礼帽,还是棒球帽、旅游帽,都要从自身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样式、颜色。

帽子要与自己的装束、年龄、工作等相协调,并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脸圆的人适合戴宽边较高的帽子,脸窄的人适合戴窄边的帽子。

一般的场合,男士戴的帽子要颜色稍深一些、暗一些,有利于男士展示刚毅、干练的作风,但是质地和色彩要选择较为柔和的,这样不会给人太过强硬的感觉。穿礼服时,必须用黑色的礼帽与其相衬。在工作场合尽量不要戴帽子,如果要戴,帽子的帽顶不能太高,帽檐也要选择窄一些的。要根据衣着和场合选择帽子。白色的西装配白色的礼帽;在运动的时候,也可以戴白色的棒球帽等,具体的情况可以具体分析。

此外,商务男士的穿着应该注意这些:穿袜子不要裸露腿毛、不露鼻毛与胸毛、不露胸部隐约两点、不露刺青、不露衬衫口袋里的凌乱物品、不露项链、不露与宗教相关的物品如护身符等。

法则12:巧用“色彩”为自己凝聚人气

色彩无处不在。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色彩,由此诞生的色彩心理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色彩在主观上是一种反应与行为,在客观上又是对人们视觉的一种刺激。色彩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应用者的心理特征。

比如,人们在选购一件大衣或一辆跑车时,面对价钱相当的两项选择,有些人会以颜色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另一些人则较为重视造型。

根据研究,这两类人在性格上有颇大的差异。较注重色彩的人,他们具有外向气质,容易活跃于各个场合中,是属于容易冲动、重感情的人。他们极富魅力,有公关、交际手腕,热情洋溢,讲求享受,重视社交生活。

注重外观造型的人,则与前者完全相反,是内向、害羞,不擅长社交的人。喜欢关起门来独自思索,坚持自己的原则,敏感、纤细,在众人面前常会手足无措。上街选购东西,只要外观合他们心意,不管红的、白的、黑的,他们都不太在乎。

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在《感官之旅》中提到,我们对色彩的感觉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依时间、光源、文化、语言甚至大脑的结构而受到影响。例如,有些民族没有合适的言辞形容绿色,只能用暗或亮来形容;爱斯基摩人有几十种关于白色的形容;而莫奈绝美的睡莲,是视觉消失之后的记忆之色……色彩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情感与记忆,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观点。不过,大部分的人类对于红色、蓝色、黄色等颜色的心理感受,意见比较相似。

偏好红色的人在性格上活泼、大胆、新潮,对流行趋势感应敏锐,是容易感情用事的人。他们有强烈的感情需求,希望获得伴侣慰藉。缺点是浮夸、吹嘘,注重外表修饰,有较强烈的物质欲望。

偏好绿色的人,为人严谨、守本分,做事稳重,是值得信任的坚实派人物。缺乏感性思维,经常不苟言笑,有耐性及实践能力,坚忍、认真,凡事按部就班,对待金钱也颇有规划性,能在稳定中求得事业的发展。

偏好黄色的人个性积极,喜爱冒险,乐观、爽朗,喜欢结交朋友,是达观、乐天的社交派人物。如果是女性的话,对爱情积极、主动,与异性交谈常会嗲声嗲气,非常善用撒娇之法。

偏好蓝色的人的个性是态度明朗、诚实,处事方式偏向中庸,既不冒进也不退缩,做事颇富弹性,具有回旋空间。

偏好紫色的人谨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属于大内高手型。许多内心的想法都深藏着,不愿表达出来。姿态优雅,富神秘气质,不善于交际手腕,给人冷漠、高傲的印象。喜欢思索,善于压抑、控制自己的情感。

偏好黑色的人的个性与紫色略为相似,但心态上更为阴郁,孤独、自闭,希望保有一定的私人空间。

偏好白色的人个性爽朗直接、单纯,任何一个人只要穿上白色的衣服,都给人一种洁净、清新的印象。喜欢白色的人向往单纯、柏拉图式的生活,有隐藏本性的倾向。

偏好灰色的人缺乏毅力,性格怯懦、胆小,凡事依赖他人,缺乏主见,耳根子软,容易受别人影响,改变已经决定或承诺的事情。

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偏好,也透露出其潜在的性格倾向,人们偏好的颜色常会反映在日常服饰或用品上。因此,借由某人平日爱穿戴哪一个色系的衣服、饰品,我们可以大略了解其性格。

法则13:巧用“服装”增强自身形象魅力

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着装就是人的另一张脸,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也许你还不知道,你只有10秒钟的时间给别人留下自己的第一印象。你会认为这不公平,你想别人应该认识真实的你。这也许不公平,但却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根据西方学者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研究出的“7/38/55”定律,旁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取决于你谈话的真正内容;而有38%在于辅助表达这些话的方法,也就是口气、手势等;却有高达55%决定于你的外表,可见外表是多么的重要。

1962年,在英国伦敦一个著名贵族举办的豪华宴会上,一名中年男子出尽了风头。他优雅的举止、迷人的言谈,不但令在场的所有女士都对他倾心,而且所有男士也都对他抱着极大的兴趣和好感。

人们私下里纷纷相互打听,都想认识他,希望和他成为朋友,而那位男子在这次宴会上也收获颇丰,不仅签下了40多单生意,还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

这名男子就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房地产新秀柯马·伊鲁斯。

他凭借自己优秀的形象征服了整个伦敦的上流社会,随后,金钱和好运向他滚滚涌来。

其实在十二年前,柯马·伊鲁斯就来过伦敦,并出席了一个由商会举办的小型聚会。

那时的柯马·伊鲁斯还是个小人物,开了一家小水泥厂,整天勤奋地忙来忙去,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为了扩大生意,他千方百计弄到了一张商行聚会的邀请信,想混进去多结交一些人,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可一进入聚会大厅,他立即就知道自己走错了地方。大厅装饰得金碧辉煌,男士们个个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女士们个个华衣锦服、温文尔雅。柯马·伊鲁斯低头看看自己,一身满是补丁且有着厚厚油腻的工作服,大胶鞋,一头乱发,简直像个乞丐。这时几位女士过来了,故意将酒洒在他身上,并趾高气扬地给他小费。侍从过来询问他,他讲明自己的身份,可是没人相信,当他企图拉一个认识他的人作证时,那个人不但不承认认识他,还说他是路边的鞋匠,于是他被当成混进来的鞋匠给赶了出来,令他很恼火。

怒火过去之后,柯马·伊鲁斯开始考虑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待遇。自然,凭他的头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回到家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一个礼仪培训班,并高薪聘请了私人形象顾问。

不要整天只知道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自身良好形象的维护。因为良好的形象可以在生意上助你一臂之力,使你的辛苦付出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了给人最好的状态和印象,请随时注意你的着装,打造好自己的第二张脸。

如果你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仅你的生意有可能毁于你的形象,你的爱情也有可能毁于你的形象。这绝非危言耸听!

法则14:巧用“近因效应”搞定人际关系

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生活中你是否注意过这种事情: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某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生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因为一桩私生活的丑闻而败坏了一世名声;某人因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人们就认为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的不好都随之而去,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在朋友交往中,有时多年的友谊会因一次小别扭或小误会而告终;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完全忘记了对方过去的好处和恩爱,只想着离婚……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曾国藩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作为近因效应的引证。

曾国藩最初在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看了说,不要这样写,而是将四个字的位置调动了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

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忍不拔”的形象。

近因效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比如,老师跟学生说:“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给人乐观的印象。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近因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

生活里,我们总是强烈谴责喜新厌旧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在交往中,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性——比较重视“新”的信息,而不太重视“旧”的信息。

近因效应实际上包含着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提醒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保鲜”的,尤其是夫妻之间。

贺岁大片《手机》里有句流行一时的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二十年,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不管当初如何恩爱、如何甜蜜,如果不能经常保持新鲜感,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忘记对方过去的好,因为喜新厌旧,而造成移情别恋的可能。

新近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更大影响,突然的一个信息会使人们早已习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质的飞跃。比如,张娟和郭珊珊是同时进入公司的新同事,俩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脾气相投,背景学历相当,对问题的看法和角度也很相似,两人慢慢成了好朋友。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也是越来越有默契,友谊之树在慢慢成长。但是最近,在闲谈中,张娟发现郭珊珊的一些话语和以前告诉她的不一样,前后矛盾,于是心中犯疑,对郭珊珊以前的一切友好都打上了问号,认为她是个不真诚的人,逐渐对她说的任何话都不相信了。

那么,近因效应是否和第一印象效应相矛盾呢?其实,它们并不矛盾,而是各自有着适用的范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第一印象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这就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依靠吃老本,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

平时在和老朋友的交往中,每一次交往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留给对方的印象。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什么第一印象可言,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效应,却无法预料。只要有一次表现得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过去的表现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一笔勾销。因此,每一次交往都得小心行事,不能因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

如果能充分利用近因效应,必会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从而在家庭、职场、社会等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法则15:巧用“第一印象效应”博得好感

上一节我们所讲的“近因效应”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日期、第一个恋人等等,但对“第二”就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的表现。

有位心理学家撰写了两段文字,讲的是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

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那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吗?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且,因为对他有良好的第一印象,总编一直对他印象颇佳。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美国第一任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呢?你可能就说不上几个。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无论你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么肤浅和愚蠢的观念,但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在判断着你。

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你形象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工作中影响着你的升迁,影响着你的自尊和自信,影响着你的幸福感,甚至影响着你的前程和命运。

同类推荐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最重要作品,该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以及群体心理的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与性格,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勒庞在书中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民主革命或群众运动等几乎所有震荡世界的重大事件,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以及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是群体行为研究者的必读经典。
  • 每天读点积极心理学

    每天读点积极心理学

    哲学家说,心态能摧毁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心态支配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决定了我们的内心能否幸福、平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积极心理学。《每天读点积极心理学》是一本心灵抚慰剂,作者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并针对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相信阅读本书,你就掌握了拥有积极心态和幸福人生的金钥匙。
  • 杜拉的梦:弗洛伊德亲自示范梦的解析

    杜拉的梦:弗洛伊德亲自示范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后又一部惊世骇俗之作,为进一步论证和充实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撰写了这本案例分析。时至今日,杜拉的案例依然是精神分析史上的极为重要的案例,弗洛伊德对杜拉的梦的分析,依然是释梦领域不可多得的实践范本。一个房子着火。我父亲站在我的床边把我叫醒。我迅速穿上衣服。我母亲想要把她的珠宝盒抢救出来,但父亲说:“我可不愿意让自己和两个孩子因为你的珠宝盒而被烧死。”我们急忙跑下楼去,一跑出去,我就醒了。杜拉周期性反复出现的梦唤起了弗洛伊德的好奇心,弗洛伊德对这个梦的天才解析不仅剖析了杜拉不为人知、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梦境语言,还为我们破译了精神冰山与心灵深处的密码。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重口味心理学(第二季):那些奇怪的地球人

    重口味心理学(第二季):那些奇怪的地球人

    人的心理世界是无比庞大的,当我们逆流而上,追根溯源时,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心理现象和行为自有其原因。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身和他人的窗户,介绍了身边常见的怪癖行为及其产生原因。
热门推荐
  • Hamlet

    Ham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石中谶

    石中谶

    山上事便是天上事,山下事便是人间事。山上人下山行事,便是人间客,不做天上事
  • 未闻梦里花名

    未闻梦里花名

    大元素神陨落之后,体内九种元素化为宿灵散落各域,各域为了夺取宿灵,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最后以暗神翊以一敌七结束了持续千年的诸神大战,暗神战败被诸神封印在鬼域葬魂坡之中,意图用万年时间将暗神诛灭,却在最后关头被灵帝彦救出,于是平静了九千多年的九域又开始沸腾起来……
  • 他的小黑猫

    他的小黑猫

    务必请你一而再再而三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我于这世间水火。
  • 混沌吾主

    混沌吾主

    阴阳成丹,龙凤化灵,引天地,斗苍穹。郑奕的强者之路究竟是怎样的?是危险?是机遇?还是……
  • 朕是故人来

    朕是故人来

    他是总裁史上,最不酷炫狂霸拽的总裁,他的初心是苍生与美食不可辜负,所以他的心愿是天下和平和吃遍美食;她是秘书史上,最酷炫狂霸拽的秘书,她的奋斗目标是弄垮总裁、弄垮总裁、弄垮总裁。但是眼下的问题是:白马非马,这总裁到底是谁?让她纠结的只有一个问题:苍天呐,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我要报仇的那个人!
  • 给你1天72小时

    给你1天72小时

    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生价值与事业成败;怎样成为时间的主导,而不是“奴隶”;怎样排除各类干扰,避免影响效率;怎样做到第一、成为高效能的优秀人士。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教您管理时间的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活泼的案例,系统阐述了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特别介绍了几个目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本书教您如何成为自己的管理大师,再也不必为每天忙不完的事情烦恼,让工作与生活都更加美。
  • 驱魔人·第二季

    驱魔人·第二季

    面对一个失去确切方位的,也没有一个活人的城镇,阮瞻、小夏和万里又该如何应对?多宗事件的幕后黑手终于出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被隐瞒了多年的冤案、活动的瓷器、全城的人都被魇住的事实,让阮瞻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面对。危难中,阮瞻和岳小夏的感情爆发了出来。他终于和幕后人决战,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事实让他震惊却不能相信,在幕后人死后,他要进一步调查下去,而此时,多年前一个似友非友的人出现了……
  • 妖界来的猫

    妖界来的猫

    宋小威偶然救下一只来自妖界的灵猫,机缘巧合卷入了拯救人间和妖界的伟大使命之中,于是一人一猫组成了神奇组合,踏上了寻找三神山天师门的奇妙旅程,然而面对妖灵和人间堕落势力的重重阻挠,前路坎坷,他们能顺利找到三神山吗?能及时阻止厄运降临吗?且看神奇冒险团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完成拯救世间的惊天任务!
  • 陆家的娇娇媳

    陆家的娇娇媳

    重生前陆远爱唐心,唐心不知道。知道陆远死的那一天,唐心才知道陆远多爱自己。而后,唐心重生在了最开始的地方,只想跟他说一句,我也是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