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10000000010

第10章 隋唐帝国的黄金时代

由分裂趋统一

自西晋末年,五胡祸起,中国趋于分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形势很混乱,不容易得一个头绪,其实详细分析起来,形势也很分明。当时中国的大势始终是一个南北对立的局面,而北方又始终是一个东西对立的局面。前者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后者则最初有前燕、前秦之对立,而燕为秦灭,稍后则有魏与夏之对立,而夏为魏灭,再后则有东西及魏、北齐、北周之对立,而周卒统一北方。可见当时北方虽然混乱,其实统一的机会也很多,大体上国民的趋向是往统一方面走的。至于南北朝虽然对立了好多年,但中间也很有统一的机会,如桓温,如刘裕,其北伐事业都几乎成功。中国民族性的趋向统一,是分裂所以终久不能继续的最大原因。

北周的工作

当时中国分裂惟一的危机在种族的不易调和,但幸而魏孝文帝起来完成了这一部工作,他努力使异族吸收中国的文化,化除了种族的界限,在中国统一事业上,他真是一个大恩人。次于魏孝文帝而在当时统一事业上有大功绩的便是北周的始祖宇文泰。他的努力于政治的改革给后来统一帝国留下许多好的先例,到他儿子武帝手里便灭了北齐,而统一北方。

隋代大帝国的成立

从北周的很稳固的政治基础上,遂促成了隋朝大帝国的出现。从此中国便从新入于统一平和之途。隋朝传祚虽然很短,但后来唐朝的一切文物制度都是承接隋朝而来的,所以他的关系也很重要。

运河之开凿

隋朝给与后世最大的影响要算是运河的开凿了。在运河未开之先,中国南北的文化风俗上显然有不同的趋向,这种趋向是有害于国民性的统一的,推其原因是由于南北交通之不便。自隋炀帝因游幸江都而特开运河,自河入汴,自汴入淮,南北的交通从此便利许多,虽然他的动机是为一己的私欲,虽然当时人民受了很大的骚扰,但对于后世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利益的工作。

科举制之兴起

隋朝的第二个大工作是废汉魏以来辟举[49]之制而代以科举考试制。我们前面已经晓得六朝时代社会上阶级的区别很严,为这个阶级制度作保障的还有一个制度,就是汉魏以来的辟举之法。汉朝的拔取人才都是由于辟举,即由各地长官采访人才保荐上去,再加以考试录用。到魏晋以后这种采访人才的责任便专归到一种名为九品中正的官上去。结果这种九品中正专仰给当地势家的鼻息,平民中虽有奇才异能之士,不经他推举,永远不能自达于朝廷,这是人才沉滞的最大原因。到隋炀帝时, 便毅然废了此制,特开进士科,令读书人自由报名应考。从此平民参政之途复开,社会阶级遂不攻而自破了。

与日本的交通

隋朝时代中国统一,国威远播,北服突厥,南通南洋,西开西域,都和后来几百年的东亚大局有关,不过在文化上最有关系的要算与日本的交通。自日本于隋炀帝时代遣使来交通后,到了唐朝,两国的交通更甚,日本的学者僧侣纷纷留学于中国,回去之后,尽力地灌输中国文化,就将一个野蛮的岛国开化了。

唐太宗的治绩

隋文帝是个恭俭勤劳的令主,假使继起者能稍稍追随他的治绩,隋朝的统一事业定可继续下去。不幸他的儿子隋炀帝荒唐到了万分,生生将个已经安定了的社会,搅扰到鸡犬不宁,迫不得已,人民才起来自卫自救,遂促成了唐朝的代起。唐朝的第二代君主太宗,是个非常的英杰,他亲手用武力扫平了群雄,又用文治将中国引导入了和平的轨道,开此后三百年统一帝国之局,真是历史上可以纪念的一个大人物。

突厥之破灭

从鲜卑入据中国以后,蒙古的土地为鲜卑同种的柔然人所据,很为北魏之边患。南北朝末年,柔然势衰,有一个新民族名突厥者代起。当时中国分裂,疲于内争,故突厥很跋扈,其势力直达中亚,为亚洲第一强国。到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用离间之计,使突厥自行分裂,因以降服之。隋亡后突厥一时又强。到了唐太宗时候,始以武力征服蒙古及新疆,东突厥归降中国,西突厥远遁西方,遂为后来土耳其人之始祖。

极盛时代之唐朝

唐朝的极盛时代要算太宗、高宗两朝,当时帝国统治的势力东达朝鲜,西达波斯,北达西伯利亚,南及南洋群岛,此外日本及印度也都仰望风采。在全世界上除了阿剌伯人的伊斯兰教大帝国外,再无能与之抗衡者了。

唐代的东西交通

唐朝的国威既然如此远播,因此与西方的交通自然也就频繁起来。当时东西交通有海陆两道,陆路从长安西行经甘肃、新疆,越葱岭,经中央亚细亚,西达波斯,南抵印度。海路则从广州出发,航行南洋群岛间,西抵印度锡兰岛,最西或入波斯湾与阿剌伯帝国交通。海陆两路,贸易都很繁盛。

诸宗教之输入

唐太宗对于宗教取宽容自由的态度,因此国内各种宗教都很发达,除早经输入之佛教及中国人自创的道教之外,由亚剌伯传入之伊斯兰教,由波斯传入之祆教[50]、摩尼教[51]、景教[52],都在中国建寺收徒,传布甚广。

玄奘之西行求法

唐朝因为姓李的关系,遵道教始祖老聃为玄元后帝,定道教为国教,故道教之传布很盛,不过以教理之深,势力之广论,仍不如佛教。当太宗时有名僧玄奘西行赴印度求法,凡旅行十九年,在印度学得最高智识,战胜一切异端,归国之后,备受国人欢迎,终身翻译经典,给中国的宗教界及翻译界都开辟一条极大的光明路径。

唐帝国之黄金时代

从唐朝开国以后,太宗、高宗两朝都是向外发展时代,国威很盛。高宗以后,虽然有武韦之乱,但都是宫廷间的争夺,当时帝国全部仍然坚固,国力仍然不断地向外发扬,到玄宗出来,政治复入轨道,遂造成开元、天宝间三十余年的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由盛而衰

唐朝的国势到了开元、天宝之间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遇了安禄山的叛乱,黄河流域都卷入战涡。乱平之后,河北藩镇纷纷割据,河南的军人也常有争夺发生,中央政府威信日隳。内里又为宦官凭借禁军之力,把持政权。唐朝政治像这样一天一天衰颓下去。不过虽然如此,究竟开国时所遗留的凭借很厚,一时尚不至就全形瓦解,就帝国的全部情势看,大部分尚在与中央发生连属关系的平和状态之中,这种平和状态以后还继续了几乎二百年,在这二百年中,社会上各种事业仍然继续往前发展,大体上看起来仍然是黄金时代。

唐帝国之经济力

维持唐帝国使不至于即行衰颓的重要原动力是在当时的经济状态。当隋、唐以后,南方的经济力已经超胜于北方了。当时南方的经济中心,约有三个:一是四川,距唐都长安最近,号称天府之国。一是江淮,当安史之乱时,赖张巡、许远保守睢阳,使江淮之间不受蹂躏。乱平后中央政府的经济就大半仰仗这地方的财赋。当时监利复兴,因运河的关系,扬州成为最繁盛的都会。还有一个是广州,当时因与西方诸国交通的关系,故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之中心,唐朝特设市舶使以征取财赋,亦为国用之大宗。当时中央政府既有此三个重要经济中心在手里,当然境象尚好。社会经济也因之照常发达。直到黄巢作乱,将广州及江淮尽行蹂躏后,才使帝国真正瓦解。至于北方虽经军阀割据,但大体上也是和平时代为多,故直隶、山东一带,社会经济力也很发达。

诗歌之极盛

唐朝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在文学和艺术,尤其是诗歌方面有极高的成绩。唐朝因为以诗赋取士,所以诗的研究极精。初年有初唐四杰[53],及沈佺期[54]、宋之问[55]等,其时体制尚未完成。到了开元、天宝之间,诗人辈出,大体上可分四派,王维、孟浩然等一派,专以自然为宗,后来继之者有韦应物、柳宗元等,可以说诗家的正统。高适、岑参一派,描写塞外境物,悲壮淋漓,系从北朝乐府化出,开后来张籍、李益[56]等乐府之风。李白天才横逸,迥绝百代,后无继者,却可为集古诗之大成者。杜甫诗境包罗万象,开辟新境,号称诗圣。自杜甫以后,诗的领土突然加了许多新意境,新方法,可以算是诗界革命家。以后的诗人,几乎十分之八九都是杜甫一派,其他各家便相形见绌了。

散文的革新

自魏晋以来,文体上采用了骈俪之体,散文几乎废止,隋、唐以后渐有厌恶这种文体而想加以革新者,但实际上影响尚少,直到韩愈、柳宗元等出来,力倡恢复古文,于是散文才又复活,这是一派。此外民间流行的小说、故事等,亦多系文人捉笔,虽然骈散间行,但叙事缠绵婉转,成就甚佳,也是一派。又有些和尚及儒者等,用白话来作语录,开宋人之风,也不失为一派。这三派虽然方面不同,内容也异,但都是对于旧文学的一种革新。

绘画之进步

除文学而外,唐朝艺术的成就也很高。绘画自唐初已有阎立本等以画人物、佛像著名,开元中吴道子集此派之大成,结古派之局。同时李思训与王维俱善画山水,李为北派,以工笔见长,王为南派,以意境见长。王维的一派,后来流行于文人学士之间,成为中国画的特色。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美术,发始于魏晋,到唐朝也很出了许多名家。

音乐之发达

唐朝的音乐更是发达,当时政府有国乐,有宫廷之乐,有官妓专为人弹奏音乐,私家蓄声伎的也非常之多。文人学士无不精通音乐。当时的诗歌绝句都可谱入乐器。后来遂有诗余一体出现,开宋词之先。唐玄宗时代提倡歌舞最盛,音乐的大发达当起于此时。

唐代人的生活

唐代是个文学艺术空气最浓的时代,故生活极为优美,饮食衣服居室都有进步。虽武人也知尊重艺术。社会上礼教也很疏阔,女子为女道士、女妓者甚多,男女交际似乎也不很严。对于思想、宗教等概取自由信仰态度,压迫很少。

同类推荐
  • 天下!天下

    天下!天下

    南关城第一美人之子,“祥云金瑞”预言之子-----张爱东,看他一生“十八年”如何大起大落,如何成为大英雄,如何具有超前思维,如何成以天下,如何备受争议,他的天下究竟是天下?还是天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天下!》感受这个新世界,感受最赋争议的大英雄,感受一生所爱。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华夏称霸

    华夏称霸

    这是一场群雄逐鹿的游戏!这是一次全球的战争洗礼!这是一个尔虞我诈的你争我夺!这是一场来自前世的阴谋还是南柯一梦!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惠陵开始说起!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小刀会起义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小刀会起义

    1853——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武装斗争,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义军不仅多次打退清朝军队的围攻,而且也曾打退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上海小刀会起义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长达17个月之久,在上海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热门推荐
  • 龙逆斗

    龙逆斗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统一。朴树迷离的身世,错综交杂的情锁!踏碎空间的坚壁,领悟时间的奥妙。主角是创世之主盘古,是远古火神,是宇宙黑洞的霸主,亦或是其他!一切,只等你来见证!
  • 爱在尽头,尽头再爱

    爱在尽头,尽头再爱

    分开在雨天,他丢下了她固执远走。同一时间,他们的孩子胎死腹中。她把所有的爱意化作仇恨,发誓此生不复相见。时过一年,他竟然再度找上了门。此时,竟然又遇见了另外一个男子,她是会选择曾经害他失去孩子的他还是会选择这个从未给过她伤害但是她也许不爱的男人。
  • 神武双修

    神武双修

    宅男叶飞,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砸中,转生在一个被家族放弃的废材少主身上,从此踏上了一条争夺武道至尊的残酷征途。层出不穷的天才,凶恶嗜血的妖兽,蛰伏万年的异魔……叶飞用拳头告诉他们,管你是什么玩意,只要挡了老子的路,统统给我趴下!九天十地,唯我独尊!
  • 传说之世星

    传说之世星

    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难道不能创造奇迹……
  •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Farmer shows you that, no matter how modest your budget, you can build a cost-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that will help you break through the noise in an information-overloaded world.
  • 沙上的真理

    沙上的真理

    爱惜每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万物尘埃。沉淀下来,像一粒沙子那样沉淀,直至听到海洋的呼吸和咆哮。诗歌一直跟着我,尾随我,我们是尘世间最大的爱和被爱。
  • 无赖魔君淡定妃:魔君,你滚!

    无赖魔君淡定妃:魔君,你滚!

    他乃一代魔君,不惜为她与神界拼死战、命悬一线,而她却被人所害,堕入轮回,必经十世生死之痛,他亦陪她轮回,却九世都不能相守。而身体特殊的她,最后的命运也因一条手链而改变,穿越到那个世界。温柔神子哥,“言儿乖,听哥哥的话,别走了。”霸道妖王,“喂,你敢抛弃我试试!”妖孽精灵帝,“小诺诺,人家可以为了你做任何事哟!”而某位无赖魔君,“诺诺,你再也甩不掉我了!”千年的羁绊……放不下的执着……斩不断的爱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神医:腹黑大小姐

    逆天神医:腹黑大小姐

    她,21世纪的杀手,一次任务都没有失败过,医毒双全,演技能以假乱真,歌声动人,乐器个个精通,颜值简直不要太高!一夕穿越,她成了云王府的嫡三小姐,传闻她废材、白痴、花痴、不学无术呵呵呵,废材?白痴?花痴?不学无术?她一朝蜕变,神宠?神器?修为?简直不要太多好嘛?看她如何虐渣男!踩白莲!气渣爹!欺渣后母!可是,当她遇到他——她的心为他而动!
  • 刘氏道德经

    刘氏道德经

    处女作,作者讲述自己17岁到死的一部永不完结的自传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