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5600000017

第17章 从“内助”到“外助”

从“内助”到“外助”

经常听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能干的妻子,因此,就有了“贤内助”的美称。每当听人说起这个称谓,我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那些默默奉献的女人,同样,我总是怀着羡慕的心情,感叹那些男人的好福气。我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可能跟我没有能干的妻子有关,当然更反映了我对福气的渴望。然而这一切又全是命运使然,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难以获得,只好把这份赞美这份感叹珍藏于心,过自己应该过的劳累的日子。谈不上惬意,总还算宁静,这样一想,也就心安理得了。   不曾想,这几年情况又有所变化,有些“贤内助”不甘寂寞了,她们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为丈夫的发展干起了“公关”,摇身一变成了“贤外助”,这不能不说是女人的“进步”。比如有的妻子见别的男人升了官,自己的老公还是个一般干部,或者见别的男人出了国,自己的老公还没开过洋荤,于是便毫无遮拦地亲自出马,找丈夫单位的领导说情献媚,直到目的达到才算罢休。还有的妻子比这本事还大,不仅在背后帮丈夫谋划工作,而且在丈夫遇到麻烦时,还能使丈夫摆脱困境,这就更是堪称女中豪杰了。难怪有时说起某女人时,人们无不惊叹地说:“她呀,那可是一把好手,谁要是娶了那样的女人,何愁青云直上,一辈子荣华。”

事情果真如此吗?依我看也不尽然。倘若只从物质的得失来衡量,这样的“贤外助”的种种表现,毫无疑问是能够带来许多好处,让你有享受不尽的富贵荣华。但是从个人的名声人格来看,更多的时候会带来负面的作用,在众多的正派人中产生不良的影响。我的一位朋友所在的单位,他的领导的妻子就是好“参政”的人物,给他丈夫出了不少的坏主意,单位里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朋友说,这也还算罢了,这样的女人,就是不当面“参政”,她也会吹“耳边风”的,反不如让她搞点儿阳谋好,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有的时候她还当面骂人,这就有点儿过分了。你男人骂人,再怎么着,还是单位的头头,你耍威风算怎么着?

这些在今天不算稀奇的事,听后还是觉得有点儿稀奇,一个女人照这样支持自己的丈夫,恐怕就有点过分了,可以说是连自己丈夫的面子都丢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女人还把不是当理讲,把粪土当胭脂擦,说什么:“我丈夫是个老实人,不会讲话,不会争,我不替他说谁替他说。”看这理由多么充分、多么正当。这样的一位“贤外助”又是多么令人“敬佩”。不过我还是想劝说这样的女人和这样的男人,谁家有这样的“贤外助”,谁家也就永远甭想过安稳日子,当有一天她的男人退休下来,这样的女人绝不会安于寂寞冷落,那时谁知她又会干出些什么来呢。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家有“笨”妻并不是坏事,起码她可以让我不致被人指脊梁骨。说句带点儿阿Q味道的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呢。

2008年5 月18日

球迷嘴里没实话

有天跟几位朋友一起聊天儿,从足球聊到战争,从经商聊到当官,总之,全是男子汉热衷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的,无拘无束,有说有笑,大家都非常开心。我虽然也忝列男子汉之中,但对这两个话题并无兴趣,只能出只耳朵听别人侃,自己却很少搭话接茬儿。可能是我的心境过于外露了,被一位朋友看了出来,他便指名道姓地问我:“你知道阿尔巴尼亚在打仗吗?”这我当然知道,我每天都听收音机,还看电视新闻,跟他们熟悉球赛一样,我了解天下大事。我“嗯”了一声之后,这位朋友又说:“告诉你吧,最近停战啦。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停战我当然知道,还知道欧盟在调解,至于这是不是停战的原因,我就不敢妄谈了,就敬候这位朋友的高论。

这位朋友抻了一会儿,卖了个关子,带着得意的神情说:“告诉你吧,原来世界杯赛,打算放在阿国来着。他们的战事一起,国际足联火了,你不是起‘腻’了吗,我移赛希腊。阿国的球迷一听着急了,立刻呼吁停战,先看足球,打不打仗完了再说。你说足球这玩意儿,邪乎不邪乎?”这位朋友的话眼儿,原来在这儿,我算真的服他了。如果不是个真正的球迷的话,绝对不会有如此精彩的妙论,可是我对球迷历来有个成见,十个球迷八个吹,剩下的两个,一个会侃,一个会哄,球迷嘴里永远没真言没实话。谁轻信球迷,谁就要上当,后悔都找不到地方哭,因为随便走一圈儿,都会碰上俩仨球迷。你想想谁会同情你。

我这样说球迷,不信任球迷,不理解球迷,并非全因为我不是球迷,主要还是球迷们自己有些表现,我这个局外人看得一清二楚。更多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免得球迷们难看,再说得罪了球迷,说不定哪天给我使绊儿,我犯不着给自己找别扭。何况我认识的人中,还有不少的球迷,而且大都是铁杆的,弄不好跟我断交,值得吗?所以我在这里只说两例。

例一:北京国安足球队,气势正旺的时候,从北京球迷的嘴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胜也爱国安,败也爱国安。”这种切肤的极言,简直是少男少女的海誓山盟,我听了之后颇为感动。我不认识国安足球队的人,不知他们听后怎么想,是不是当时有点儿晕乎的真信,起码总会感到理解和安慰吧。我甚至于觉得有这样好的球迷,国安队没有理由不踢好球,中国的足球没有理由上不去,不然太对不起球迷父老乡亲了。可是这足球毕竟是圆的,即便是马拉多纳这样的超级球星,圆球在他脚下也不见得完全听其使唤,总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当这失败有一天被国安队摊上了,我忽然听到球迷的话更多了,只是再没有了“爱”字挂在嘴边,代之而来的是一连串中国式的污言垢语,略微好听点儿的也还是“臭脚”。这时我对球迷的认识开始打折扣,他们再说出大天来我都不太相信,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什么好话都会说,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会失去起码的风度。这样的球迷,仔细地想想,他们也怪可怜的。

例二:同样还说国安队的球迷,别家的球迷我不熟悉,表现如何他们自己清楚。足球比赛时为国安队呐喊助威的球迷,声浪声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分出南腔北调,思想情绪都非常的一致和谐。当时我就想,倘若抗日战争那会儿,有这么一拨人拿起枪来,何愁打不败日本小鬼子。因为,再强大的武力只能摧残肉体,绝对征服不了信念垒就的人心,国安球迷个个都似铁杆分子,我相信更不会轻易地被“颠覆”。结果我又想错了,事情没那么简单。有次国安队跟一支外地队比赛,有的国安队球迷给外地队喊加油,这下可把我弄糊涂了,我就问:“你不是国安的球迷吗,怎么向着对方了?”他笑了笑说:“你忘记了,我是××人哪。”噢,原来如此。这件事再次告诉我,球迷的心灵天平,准星永远是不准的,当然也就不会有是非标准。这说明他们的话,是受情绪支配的,谁认真地听了,谁就要上当,到时找上门去,他们都会背着牛头不认账。

有了这些认识,对于球迷们的话,我就有了警觉。只可惜我不是球队教练,更不是驰骋绿茵的球员,他们的谎言真语,都对我起不了作用。不过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依然想提醒足球界人士,无论有怎样的赫赫战功,首先要提防的还是球迷。球迷嘴里确实没实话。

1997年7月1日

原来足球并未变方

早说过,我不是真正的足球迷,前几年许多人痴迷足球,议论中国男子足球时,我写过几篇谈球迷的文章,有人就误以为我爱足球。其实只是跟着瞎起哄。若是说有想法的话,就是想知道,足球到底是方的是圆的,因为,如果足球是圆形的,怎么就那么难踢出国门;如果足球是方形的,它自然不好滚得很远,球迷们何必那么着急?直到这次女子足球大闹美利坚,扬眉吐气地捧回个大奖杯,我才大解疑惑:原来足球是圆的。

足球,在女子的脚下是圆的,在男子脚下也不会变方,那么,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大老爷们儿,怎么就不能让足球远行呢?只会在家门口逞能。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照着女子足球,有一点还是值得注意和思索的,这就是,在男子足球被人们捧着拥着时,女子足球正在为生计奔波,许多人早忘记了她们的存在。姑娘们知道没有人待见,更指望不上任何什么人,于是就像一棵死不了小草,在寂寞中挣扎,在忍耐中苦练,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硬是撑起一片清亮的天空。

面对着姑娘们的业绩,人们服了,人们信了,情不自禁地抛去鲜花。就连我这个假足球迷,都想为她们喊几嗓子,不为别的什么,只想沾她们点儿光,吐吐中国人的闷气。这些年来中国的足球,就像一块古老的城砖,方方正正摆在神州大地,不管怎样呐喊助威,它就是不肯离家去闯荡,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喊完了有时也在想,这男女足球的处境,就好像两个人的境遇,情况好点儿的不愁吃喝,干不干活儿照样数日子,情况差点儿的得想办法挣钱,每个时辰都得拼死拼活,结果后者往往会更有作为。咱们中国男子足球的情况,我是一无所知,只是听说颇像饱汉子,只要出场就有可观的钱,踢好踢歹照拿不误,这就难怪进取心要差些啦。女足姑娘们则没有这么幸运,她们踢不好不光是收入少,恐怕还得面临解散的危险,所以只好用自己的脚开路。同样的例子还有,咱们有的输出的球员,成了外援在国外踢球,时有表现不俗的消息,很让国人欣慰和自豪。在国内无大出息,异地踢球反而成“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就是因为踢不好,要被东家炒鱿鱼,不得不拿出全部看家本领。

由此可见,生存条件的好与坏,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完全小看和忽视。从一般的顺理情况看,优越条件应该更有利发展,困难条件会阻碍才情的发挥,可是我们的男女足球却相反。顺境中的男足老是抖不出威风,逆境中的女足在世上出尽风头。这一不争的足坛事实,尽管让重男轻女的球迷,多少有些不解和无奈,但是又不能不接受,以至于开始为女足加油。我倒是觉得这样才真正顺乎自然了。

就一般的球迷来说,看足球无非两个目的,一个是欣赏球艺,一个是观看输赢,除此再难有别的打算。既然有这样明确的目的,男足没有满足我们,女足称了我们的心,还不是一样的吗,何必非要纠缠着男足不放?我不懂得足球的技艺,更不知道足球规则,每次就是看个热闹劲儿。这次世界女足比赛,刘爱玲的凌空远射,孙雯姑娘的好战绩,让我们着实地兴奋,我就觉得不枉熬夜一次。尤其女足姑娘们的印证,原来足球并未变成方的,这就使人增强了对男足的信心,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小伙子们也会踢出去。让圆圆的足球,在世界绿茵场上,滴溜溜地翻滚,扬我中华的国威,岂不快哉。

1999年9月18日

树的联想

生活里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经意的一件事,就会引起你的种种联想。这些联想也许是奇妙的,也许是荒诞的,也许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它却又是那么让你开心。这时你就不能不佩服联想在人的思维中的独特作用。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起缘于近日一次公园散步。这个在我居住处的公园,里边有不少的新植小树,经过自然气候的侵扰,春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的长得婀娜多姿悠然自得,有的长得也还算茁壮,只是显得歪歪扭扭。园林工人在整理园林时,他们总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于每一株树分别对待。那些正常生长的树,用不着他们着意侍弄,就会蓬勃地还绿人间。那些枝柔叶嫩的树,也不必过多地为它操心,就会经受住风雨剥蚀。唯有那些看似壮实,其实枝干扭曲的树,常常让园林工人操心。他们通常的做法是,用两根木棍支撑住,让这些树不至于被风刮倒。如果没有了这两根棍的支撑,这些树也就完全趴下了,那种可怜的小模样,很难让人相信它还像棵树。

看到这些树,我想到文坛。作为一个编辑,对于某些作家,我还比较熟悉,他们很像这些树。有的执著地从事写作,写作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文学上的成就,当然也就会有不虞之誉。这些人是真正的著名作家,给他们如何加冠都不为过。还有一部分人写作还算勤奋,尽管文学成就并不显赫,但是他们对文学的热衷,给他们冠以作家的头衔,我想这同样是合情合理的。已故老作家林斤澜先生说得好,作家就好像是木匠,手艺高低不一可分为几级,只要他干木匠活儿,他总还是个木匠。同样道理的话,文学前辈巴金先生说得更透彻,作家的名字,要跟作品联系在一起。如果按这样的要求来看,上边说的这两种类型的人,都是跟作品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没有打木桩的树,他们在自自在在地生活着。文学的繁荣,文坛的纯净,正是得力于他们。倘若没有这些属于真正作家的人,今天的文坛很难称其为文坛。

而另外一种人则完全相反,从他们在文学界的地位看,那简直是不得了,俨然一位大作家大文豪,今天给这个写信,明天给那个致电,自以为是文坛的轴心人物。至于开会必有话讲,拍电视必有镜头,更是每天的家常便饭。其实只要稍微认真考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就如同那些打桩的树,这些人也是靠木棍支撑着。他们的木棍也有两根,一根是靠耍阴谋捞来的官位,一根是靠新闻媒体吹出的虚名,只要把这两根棍猛然一撤,他就如同那些歪斜的树,再也没有了堂皇的模样儿。要是再遇到个王海式的打假英雄,毫不留情地拆穿他们的把戏,说不定不少丑事都会出来。这是近年文坛出现的新人物。倘若哪位小说家有兴趣,让这些人进入书中,很可能成为一个新典型。

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招摇,除了他们自己有这方面的本领,还因为有抬轿子吹喇叭的人。这年头什么都是待价而沽,吹捧有势力的人也不例外,年轻的给个小官头衔,年长的给台消暑空调,都有可能让人丧失人格。尤其是有的文学老人,清醒了一辈子,守节了一辈子,老了老了竟然犯了糊涂,一点儿小恩小惠的诱惑,几句顺耳的哄骗话,他立刻便会找不到北,给人写起了吹捧文章。如果他本心如此,说明确实老了,对作品判断不准,那就干脆不要发议论。如果明知是假话还要说,说明确实变了,这样的人再有名位,又有谁会再尊重。在文坛上混饭吃,却没有了文人的骨气,再大的作家又该如何?作品写得多少好坏,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要有点儿做人的分寸。

有位圈外的朋友说,这会儿的文坛,实在不够神圣,有的人挂着作家的头衔,却没有文化人的味道儿。那么,文化人的味道儿,又是什么味道儿呢?这位朋友没有说。也许是不好说。要不就是卖关子。不过这位朋友倒是建议,把神圣的“坛”字,最好换成“场”字,这么一讲,我也就明白几分了。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想,跟“场”字连在一起的,主要是“官场”和“商场”,再往更开处点儿去想,当然还有“赌场”、“娱乐场”等等。朋友作为一个圈外人,对于我们置身的文坛,竟有这样不友好的认识,我实在感到有点儿意外,然而又着实无可奈何。谁让我们的文坛有那些靠木棍支撑的人呢?

2009年5月28日

文人宜民不宜官

我跟诗人邵燕祥先生,相识半个世纪,从年龄上说是同辈人,但是他出名早,我在中学读书时,就读他写的诗作,他又应该是我的老师。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每逢他给我送来新作,我的“追星”之心总是不泯,再忙也要立即拜读,哪怕读得并不仔细。有次他赠我新书《旧信重温》,那天恰好在评论家何镇邦兄家,畅饮了镇邦兄家乡好茶“大红袍”,弄得我精神极度兴奋难入睡,索性拜读燕祥兄这本新书。让我万万未想到的是,邵兄的书,何兄的茶,这两样东西都很提神,结果弄得我一夜未眠。把这本邵编新书,拣有兴趣的内容,几乎一一读了个遍。

这本名为《旧信重温》的书,是燕祥兄的100多位朋友,不同时期写给他的200多封信,由他整理编辑成册出版。这部25万多字的书信集,文字长短不一,内容各有千秋,是一部吐露真情实事,给人启迪让人思索的好书。由于书中的写信人有的我认识,信中所谈之事有的我了解,有的事有的人我想知道,因此读起来颇有兴趣。

书中,有已故老作家秦兆阳先生1983年5月24日的信,这是读了燕祥兄的一篇文章后,秦老写的感想性质的书信,其中的一个感想是:“‘文人宜散不宜聚’,乃至理之言。但须补充一句:‘文人宜民不宜官’。”对于秦老补充中的“文人宜民不宜官”,我不仅感兴趣而且有想法。不妨在这里说说。

秦兆阳老师跟我是忘年朋友,他在世的时候,对于我的工作做人多有指点,我对这位为人正派正直的人,自然也就有较多的了解。以他的资历成就,做个官占个位,应该说不成问题,可他好像并无兴趣,更乐意写作绘画,过宁静的文人日子。他说这句“文人宜民不宜官”,我认为也就更可信,绝对不是矫情作秀,像有的文人那样,巴望多年有了个官(?)位,反过来却卖乖地说,自己如何不想干的假话。更不要说有的文人,极尽钻营溜拍之能事,成了个管作家的“官”,就觉得人五人六的啦。甚至于当做夸耀资本,到处吹嘘自己如何高于作家,以此为空虚的内心壮胆。这里,我想首先揣摩一下,秦兆阳先生所说的“官”,到底是怎样的含义。对照着秦老的情况,他在这里所说的“官”,显然,一不是业务负责人,二不是作协领导者,因为这两个差使他都干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倘若这样的职位也算个官,他既然说“宜民”干吗还接受呢?可见不是指有虚名无实权的官。他所说的官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官员,譬如部长、司长、市长。我想这样理解大致不误。不过我还得加上一句,就是作协书记处书记这个职务,他在私下里也跟朋友们说,实在不想干。

“官”的含义弄准确了,知道是指有权有势的官,那么,既然别人都适宜,文人为什么“不宜”呢?

我是从这些方面理解的:其一,文人写作得有充分的时间,当了官就会官身不由己,历史上的例子且不说,就是现在,有的作家当了政府官员,再说两不误也白搭,忽然有了写作冲动,你总不能丢下正经事情,立刻跑回家去写小说。文坛的散淡生活和官场的严格制度,绝对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环境,再聪明的作家也甭想利益兼得。其二,官员思想和平民意识,在许多事情许多时候,往往不尽完全一致,在对待这类事情上,作家总是说自己的话,当了官就得说官话,不说就要违反官场纪律,说违心话又觉良心不容,所以还是不做官的好。因为作家这种职业,是靠自己思想生活着的,说些人云亦云的通用话,何必非要作家干啥?其三,文人的生活习性比较散淡,待人接物都有随意性,看不惯的事不中意的人,立刻就会表现出来,这在官场绝不允许。而作家大都不愿意屈尊,反不如当个活得本分的人,不是比当个什么官儿,更自由更自在更快活吗?

从以上三个方面理解秦老的话,即使不完全对,起码也包括这三方面的内容。如果把今天文学圈里的人,按适合当官和“不宜”当官的分开,我们就不难发现各自的不同。适合当官的作家,在走关系用心计上更精通,写作上却是个懒汉和二五眼;相反“不宜”当官的作家,在写作上要勤奋和有进步,而对于走上层关系却根本不入门,两种人的结果和处境也就大相径庭。所以我很赞同秦兆阳先生的话,谁想做个真正的作家谁就别为官,就是写不出好作品,总不至于写不出作品,写作只有在心灵放松时,才会写得更有自己的风格。

2000年1月6日

同类推荐
  •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戴建业,品读唐诗最新作!最魔性的诗词入门课,一本书让你爱上古诗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作者在本书的语言文字上,保留了他在课堂上的语言特点,让读者能够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戴老师。文笔风趣,精彩桥段完整再现。戴建业总说“我写的比我讲的更有趣!”,而这本书也正是如此。书中不仅保留了戴老师在课堂上的那些精彩桥段,他还将自己人生经历与之结合,把诗文中的盛唐气象给写“活了”。精心注解,内容丰富。本书中的内容将比作者唐诗课视频中的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透彻。除了添加作者亲笔的长篇序言和后记以外,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多的补充和注解,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网络讲课视频的升级版。《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新作也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在这本书中,戴老师除了将他之前火遍全网的唐诗课的内容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整理外,还增加了全新的内容和知识点,包含了他本人对唐代经典诗词的赏析,以及对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各自人生轨迹的讲解,并且作者还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将诗文中的盛唐气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本书中内容是戴建业老师许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沉淀,他一直再强调“网上的视频片段虽然有趣,但毕竟不系统,学知识还是要系统的去上课,去看书,反复的看书很重要!”他希望他的新书能够为更多对古诗词学习有兴趣的人提供帮助。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
  • 塘堰印象

    塘堰印象

    我省水资源丰富,但塘堰淤塞、小农水“最后一公里”不畅的现象也尤为突出。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回应人民关切,在全省大规模开展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三万”活动。号令一出,省作协随即启动了“荆楚作家走乡村――塘堰行”采风采访活动,4个月时间内,近100位作家走出书斋,奔赴乡间湾组,深入田间地头,记录最感人的故事,描写最美丽的风景,采写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纪实文学作品。
  • 旧时光的味道

    旧时光的味道

    美食与时间一样,弥足珍贵,常留念想。我们吃过的东西,有些已吃不到、见不到,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借着对那些美食的回忆,怀念昔日美好时光。有时候,吃几碟菜,喝一杯酒,看一篇文,怀念几个人、几件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本书是《旧时光的味道》全新姊妹篇,堪称升级版、豪华版,内容更加丰富,感悟更为深刻,文字愈加老练,而又不失活泼,读来时而令人怅惘,时而令人捧腹,口齿生香,久久回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到龙的时代

    穿越到龙的时代

    穿越到龙的大陆成为辛云的朋友和伙伴们一起称霸大陆
  • 青晨白

    青晨白

    很久很久以前,瑞拉大陆上,为了表示对瑞拉女神最崇高的敬意,虔诚的人类筑起了一座宏伟的高塔。瑞拉女神为人们的虔诚所动,便在洛瑞萨高塔的顶端打开一扇通往异世的大门---青棱之镜
  • 我们一起许下的约定

    我们一起许下的约定

    在机场遇见了,有的一见钟情,有的相处久了,产生感情,你们觉得她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来看看吧!*(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如有写得不好的请原谅哦!你们也可以加我qq956828422,和我一起讨论剧情哦)
  • 冰冻地球

    冰冻地球

    在2250年人类的科技已经到达鼎盛!在梦中遇到的一切都与现实相符。一觉起来发现自己在被自己破坏的世界中,随后踏上了拯救被自己破坏的世界的道路。假如觉得喜欢的话加群527258960
  • 顽皮公主惹人爱

    顽皮公主惹人爱

    赵灵儿是二十一世纪修习灵力的家主,渡劫时遭妹妹与心爱男人的背叛,一命呜呼了穿越异世大陆。重生为婴儿的灵儿,决定低调做人,扮猪吃虎耍的大家团团转,谁算计我来,我百倍算计回去。女主性格多变,腹黑狡诈,会炼丹会驯兽。欢迎大家收藏推荐!
  • 兽妃难驯:邪王请接招

    兽妃难驯:邪王请接招

    她,23世纪的金牌驯兽师,却一朝穿越成为都尉府痴傻嫡女凤离忧的身上。坏境还没熟悉过来就被许配给冰山面瘫靖王,独守空房还守来狠厉刺客,恶毒婆婆阴招不断,尼玛,她只是想好好的活着啊,不料宫斗与家斗频频袭来,各种阴谋与阳谋慕名而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挽离歌

    挽离歌

    都说天界之中有两个人不能惹。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另一位则是司命星君。玉皇大帝的权力自不必赘述,司命星君,掌管着众生的命格。离歌表示自己很无辜,她真的没有去招惹那劳什子司命星君。然而天不遂人愿···
  • 秘密牵爱

    秘密牵爱

    景潇的记忆停留在三年前的火灾之中,一次偶然,让她看见了慕家大宅。仿佛是记忆的重合,为了揭开记忆的面纱,她与哥哥萧穆一同前往北泉市学习。可当他们重逢,他黑曜石般漂亮的眼睛里光华流转,仿佛漩涡一般将她深深吸引进去。冷清如同深闺里传来的一声恍若隔世的声音。他只问。“你是谁?”
  • 游戏中的王国

    游戏中的王国

    一款风靡全球的线上网游“游戏王国”出世了!在这个游戏里,你可以做任何事情,(笑容逐渐猥琐中)当然过程会省略的……(笑容突然僵硬了!)玩家和NPC们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接下来,我们将以玩家和NPC的视角共同来了解这个娱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