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400000055

第55章 一座城市的变迁

前些日子儿子从网上传来一张照片,一个头戴“吐马克”的维吾尔族长者,牵着几头骆驼从眼前缓缓走过。照片分明年代久远,边角已有些残缺和泛黄,但是透过照片模糊的背景,我依旧分辨出几个亲切的标志性符号:河滩、红山和西大桥。

儿子说,照片是他从一本历史资料上翻拍的,作者是一个外国人,拍摄时间是40年代初期。“原来以前乌鲁木齐是这个样子啊!”儿子有些吃惊地说。

可不是吗,河滩上除了一些老榆树,都是随风满地乱滚的鹅卵石。红山上孤零零一座古塔,和身后的那座马车走过去“咯吱咯吱”作响的西大桥(当时是木桥),遥相呼应,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

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内地省区,尤其是在“****”时期,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时的中心区和繁华地段,也就在历史上所说的东西南北四大“门”周围,再向外延伸就是城郊了。

我上中学的时候,上一趟城要费一番周折才行。主要原因还是道路破损,交通不畅。那时向米东方向只有两路公交车,13路开往米泉,19路通至石化,而我们那一带就要靠自己想办法了。所以我们这些偏远农村的孩子,非常羡慕近郊农民的生活,地头紧挨着城边,随便种一些萝卜、菠菜拿去卖了,买个文具盒下个馆子都够了。

所以我们在进城之前先要进行一番策划,不然进一趟城没干什么事情,天就黑了。一般情况下,有这样三个规定模式:买东西,下馆子,看电影。

那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匮乏。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商厦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当时可去的地方屈指可数,二道桥百货大楼,红山商场,天山百货大厦。即便如今成为边城商贸大鳄的友好集团前身,当时也只是一排简陋的平房,而且百货副食和土产连为一体。

吃的方面其实更没有什么炫耀的,一是餐馆少,二是品种单一。比较有名的是饮食服务公司属下的几个餐厅,不过当时餐厅都不叫餐厅,而是一律冠之以“食堂”这个名称。早些时候甚至要使用粮票,地方的、全国的都有。而饭菜花样以不变应万变,一年四季就那么几样。要想吃上海鲜和反季节蔬菜非常困难,即使本地名吃烤全羊和熏马肠,也只能是望梅止渴,想想而已。然而虽说如此,像我们这些整天啃着干馕,很少有机会下馆子的乡下孩子,能够饱餐一顿过油肉拌面,抑或炒个葱包肉和木须肉,再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蒸米饭,就如同过上了神仙的日子,一直让嘴油亮亮的,舍不得擦去。

吃饱了肚子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精神享受。而这个精神享受在当时似乎除了看电影,很少有其他选择。因此,人民电影院就成了一个热闹所在,从早到晚人流不断。那时电影院在放电影的时候,通常都有“假演”和“真演”之分。所谓假演,就是新闻简报之类的纪录片,而真演则是故事影片。我们这些孩子不喜欢“假演”,都迷恋“真演”,特别是像《上甘岭》和《地下游击队》这样的战斗片,看了一遍都不觉得过瘾。

如果说到住宿条件,更是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除了单位招待所,大抵是一些简易的旅社。稍微有些名气的,就是“人民饭店”和“群众饭店”。不过从其名称上,依然可以看出规模和档次。记得我1977年参加高考,就是住在当时的“红卫旅社”,睡的大通铺,价格很便宜。因为是第一次掏钱住宿,一帮同学兴高采烈,彻夜难眠,纷纷提醒彼此“苟富贵,勿相忘”,令人记忆深刻。

我始终感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总是和道路交通连在一起。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印证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以前我们进城,乘的是大卡车,走的是搓板路,夏天尘土飞扬,冬季寒风刺骨,而且还要忍受一路颠簸之苦。后来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通到了村上,先是直达班车,一天两趟。紧接着农民自己开上了中巴车,从早跑到晚,随叫随停,人称“招手停”。就是以前只能在外国影片中看到的“taxi”(的士),如今出没于农家院落也早已不足为奇了。

前面提到的骆驼客经过的河滩,现已成为通畅无阻的水泥快速公路。上下各四条车道,绵延23千米。不仅如此,车道两边皆是奇花异卉和各种树木,一到春夏时节,就如同一道绿色长廊,一些结婚的青年男女,甚至在此拍照留念,共同见证边城的成长。

而红山和西大桥,早已不是先前的寒酸模样。一个绿树环抱,郁郁葱葱,曲径通幽之中掩映亭台楼阁,潺潺流水;一个几度改造,焕然一新,钢身铁骨里镶嵌民族传统,现代智慧。有一则民谣:“红山嘴子妖魔山,两个塔对得端;西大桥修得宽,维吾尔洋岗子扭得欢。”同样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乌鲁木齐的发展。如今不要说红山成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即使妖魔山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荒山秃岭,也已披上一片绿色盛装,成了市民心中的花果山。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听人讲起八楼,如果从老家吐鲁番来了亲戚,不去一趟八楼就不算到过乌鲁木齐。后来当红歌手刀郎,写了一首叫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歌,其中有一句“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可见过去八楼的确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如果现在在乌鲁木齐转一圈,我估计即便是老几辈子的老乌鲁木齐人,转着转着就找不到北了。

实在是变化太大了。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知不觉中拔地而起。从早先的人民会堂,到今天的罗马假日,风格迥异,档次豪华。原先那些低矮破旧的楼房,逐渐被一些新颖别致的建筑所代替。随着旅游热的升温,诸如“银都”、“海德”等五星级酒店相继开门揖客。而国际大巴扎和新疆民街的建成,标志着乌鲁木齐的旅游开放揭开了新的篇章。

新疆国际大巴扎,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扎。大巴扎具有浓郁的******建筑风格,游客置身其中不仅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而且可以领略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而新疆民街,是目前新疆规模最大、民族风格最鲜明的一条民族风情街。民街设有新疆15个地州市的微缩景观和展现新疆13个世居民族民俗的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一日尽览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理风貌,而且足不出户就能品尝美味可口的民族小吃。

乌鲁木齐长高了,森林一样的楼房,覆盖了广袤的土地。一座座高架桥,就像彩虹似的,连接着一个个正在新建中的城区。乌鲁木齐也“长宽”和“长胖”了,先是相继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开发区,继而又将四个近郊乡划入城区,新近又因乌昌联合,原东山区和米泉市合并,成立新的米东区。而人口也由原来的百十来万,猛增到目前的接近三百万了。如今再到乌鲁木齐,一条外环公路,就像一束缀满了珍珠的项链,镶嵌在边城的身上,一下缩短了与周边地区的距离,使其变成名副其实的货物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乌鲁木齐比以前越来越丰满了,越来越富有魅力了。以前居民大都住着简陋的平房,没有厕所,没有浴室。入冬之前,大家不忘收拾一下菜窖,准备储存一冬的土豆、萝卜和白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家乔迁了新居,这个小区那个花园的,名字起得一比一个好听,而且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再经一番精心装修,漂亮得如同宫殿一样。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来概括。仍以小小的菜窖为例,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这个概念,只要兜里有钱,不要说随时可以吃到时令鲜菜,即使从前听都不曾听说过的“肯德基”和“比萨饼”,不也是想吃就吃,易如反掌么。对城里人来说,往菜窖里储存“老三样”蔬菜,都成了老皇历,早已时过境迁了。

同类推荐
  • 爱情下一秒

    爱情下一秒

    本书延续了沈星妤情爱小说一贯华丽而不失纯净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沉睡”与“苏醒”的寓言,一份闯入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暖爱。产品设计师李洛是一名遗传性“猝睡症”患者,自从成为睡眠治疗中心的义工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嗜睡症患者韩珍智。李洛每周定期负责陪伴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她唤醒。一本偶然被发现的私人记事本,让李洛有机会进入了韩珍智内心的私人世界。就在李洛目睹一个女人沉睡的同时,他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沉睡的爱情。终于,韩珍智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提前醒来……“他(她)不会就此消失,你不曾遇见,只因爱在沉睡……”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镶满亲情的青花瓷

    镶满亲情的青花瓷

    我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所以转载率蛮高的,举个例子,2010年我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我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中国新锐作家校园文学经典:镶满亲情的青花瓷》刊载的60余篇作品中,就包括有这样的畅销作品,如《止咳特效药》《假钱真情》等,相信一定不会辜负了您的期望!
  • 春宴

    春宴

    安妮宝贝最新小说,给予所有期待、行进、破碎或完成的恋人、情人、伴侣们。我知道天下所有的宴席都有终结。但依然希望这一刻,这注定破碎成空的丰美和悲哀,永无停顿。爱没有对错、真假、是非,它是人对自身的探索、实践和验证。它不持原则,无需评断,它最终是一种洞悉,一种原谅。相信爱,一如相信真相。相信你,一如相信自己。
  • 浮夸

    浮夸

    18段难以释怀的前尘往事,18篇动人心弦的感伤情事。这里没有哗众取宠的复杂情节,没有空洞华丽的词汇,只有都市男女深情的怅惘和纯真的沧桑。
热门推荐
  • 佛道鬼王

    佛道鬼王

    天帝死,鬼王陨,诸天再起风云涌。红光天降,少年出世,谱写一页佛与鬼的传奇。注:此小说是都市仙侠。
  • 末世之明月归途

    末世之明月归途

    云流苏下士,不接受BOSS的求婚完全可以,但是蓄意刁难就不对了。邀请不到嘉宾就不结婚什么的,当然也没问题,但是请你先看看自己邀请的都是些什么人!伴郎邀请蓝颜知己,这很好,但是你确定这位“黑印”的领袖不会被当场击杀,或者他直接干掉军委所有成员一统联盟?伴娘选择闺蜜,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你别忘了,她已经嫁人了!嫁的还是你家BOSS的头号通缉犯。至于挑选红月谷第一空域师做司仪,理由竟然是她给的红包一定很值钱!相信我,你能找到她更值钱。伴郎的人选BOSS心里有数,绝对不可能是你昔日的顶头上司,理由可以参考蓝颜知己。还有精神分裂的昔日同窗,没一个正常的同事……BOSS说,别闹!
  • 绝世农女不为后

    绝世农女不为后

    一个现代酿酒世家的二十四岁乖乖女,为救马路上闯红灯的小孩子而被车撞,醒来后居然是再一个不知名的朝代里一个八岁贫穷农家女的身上。而这户农家为奶奶治病卖田卖地,爹爹爷爷打临工,两个哥哥砍柴卖,穷的提小莫看不下去了,于是她决定利用现代的头脑做个小生意改变生活。谁知她的真正身份却是几百年世家的嫡出女儿,奶奶临终前让她去京城助她亲生哥哥肃清叛徒、坐稳家主之位。当她来到京城一步一步从一个只会酿酒的小丫头到一个几国之间最大豪商,原本只为哥哥们铺好前进的道路,谁知被卷入宫廷大位之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半妖天命

    半妖天命

    有一妖父,一刀一剑把妖族捅了个通透。有一妖兄,独占妖族三分风流,掩尽世间天才风采。而主角身为半妖,却颠覆整个世界对半妖的认识…
  • 夏末依旧

    夏末依旧

    当我遇到他的那一天,我就知道我平静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当我遇到他的那一天,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事情;当我遇到她的那一天,我才发现女人也是有趣的生物。当我遇到他的那一天,我就知道我的世界就为之颠倒。
  • 高达之晴空曲

    高达之晴空曲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必要的,世界的发展是靠每个人的运作。身为这个世界中渺小一个的他能否实现他的愿望?怒火填充内心能否得到释放?PS:新人新手第一次写水平不够请多多包涵
  • 同缘与无我

    同缘与无我

    看了开头便知道了结尾当然中间你猜不到,意思就是这是喜剧结尾的甜文。没有太坏的角色,没有太复杂的情节,各位腐门同仁们可以看看。一对青梅竹马,在一次同缘舍身相救之后,南宫无我对同缘产生了异样的情愫。在南宫无我对同缘道出心意之前他们有些小别扭,之后嘛当然是皆大欢喜了。甜文温情小白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5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5

    不同的意外伤害有不同的急救方法。(1)鼻出血急救要点:用口呼吸;不要咳嗽或打喷嚏;坐直,头略向前倾,冷敷额部;用手指捏紧鼻梁柔软处约10分钟。(2)触电急救要点:将触电者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其衣扣、裤带,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要对其坚持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有条件时用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包扎触电部位,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31世纪的救赎

    31世纪的救赎

    31世纪,丧尸横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她们能否活下来?能否保护这个世界?羽夜,叶璇,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