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4300000012

第12章 《红楼梦》之精神1 (4)

[3]执著:原本是一个佛教概念,也是一个被滥用得最严重的佛教概念。今天常常有人认为佛教教人放下执著——老板克扣了你的工资,不要执著,算了吧;买一斤白菜被人家多收了三块钱,不要执著,算了吧;用一生积蓄买了一套房子,刚刚借钱装修完,房子就塌了,不要执著,算了吧;因为没钱看病,亲生子女被白衣天使扫地出门,不要执著,算了吧,一切随缘……

抛弃了财产和亲人的拖累才好修行,这本没错,释迦牟尼抛妻弃子,历代多少高僧大德出世苦修,过着独身而守贫的生活。但“执著”本来是特有所指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悟的就是“缘起性空”,这是后来佛教一切教义的基础。所谓“缘起性空”,简单来讲就是万事万物都在因果的链条里不断地聚散离合,刹那生灭,无论山河大地、鸟兽虫鱼还是你我他,都没有一个可以主宰自己的“自性”。如果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实有,就会陷入所谓“法执”;如果认为我自己是实有,这就是所谓“我执”(简单讲,“法”是指客观存在,“我”是指主观存在)。只有对法、我都不执著,领悟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才是条正路。

[4]彼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这是套用贾谊《服鸟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玄化初辟,洪炉耀奇,铄劲成雄,熔柔制雌。铸男女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仪。”熔炉铸鼎是对天地化生万物的一种传统比喻,丹道家还把女子叫做鼎炉。这一说法的源头应当在《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解说】

王国维在这里界分了两种解脱:第一种解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因为深刻体会到别人的痛苦而达至自己的解脱,第二种解脱是以当事人的身份经历种种加诸自身的不幸而终于解脱。虽然从结果来看,这两种解脱殊途同归,但从难易程度来看,前者远远难于后者,只有非常之人才可以做到。

我们平常之人如果求得了解脱,往往是由于自己痛苦的阅历,而不是一种智识上的觉悟,只有非常之人才可以洞观宇宙人生的本质,明白生活与痛苦是永远如影随形的,于是才会想要斩断生活之欲,走上解脱之道。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生活之欲会时时侵扰过来,生出种种的幻影,世人所谓的恶魔便是这种种幻影所变化来的。

王国维这样解释恶魔的来历,曾经很不被一些人认同。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一刻,在菩提树下饱受魔鬼的试探;耶稣在荒野里也饱受过撒旦的试探,全世界许许多多有宗教体验的人都曾在种种极端的精神状态下与种种魔鬼相抗衡,而这一切一经王国维的解释,却不过是一种心理现象罢了,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眼前会出现面包的幻影一样。面包的幻影来自于极度饥饿之下的食欲,而其他的种种幻影也不过是生活之欲在人们心头顽固地作祟罢了。

于是王国维说,通常的解脱都属于第二种,欲望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愈发强烈,欲望愈是强烈便愈是难以满足,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对生活大失所望,由此而悟出宇宙人生的真相,在这真相之中找到了心灵得以栖息的地方。

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生活当中的苦与乐便再也不会影响到他,昔日的执著也顿时放下了。这样的状态,有人以为是证得了禅境,有人以为是蒙受了神恩,而在叔本华与王国维这里,宗教与美学几乎是一体的两面,是同归的殊途,以宗教体验达到的解脱也可以通过艺术的体验来达到。

这样的人,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炭,铸造出自己的解脱之鼎。他们对生活之欲已经彻底地疲惫了,所以生活之欲再也不可能在他们的心中摇荡起任何蛊惑心灵的幻影。——这个意思很像是所谓的万念俱灰,而万念之所以俱灰,既来自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也来自于餍足的痛苦,得与失都是痛苦。

在宗教的各种法门当中,有过一种不大为人所知的修行方式,就是以餍足感来毁灭修行者的生活之欲。比如针对食欲,天天以大量的美食满足口腹之需,最后让人对任何美食都提不起兴趣;针对色欲,也用上同样的手法,最后让人对任何美色都熟视无睹。极致的餍足感带来了极度的疲惫感,他们满足得太过满足,唯一缺乏的就是缺乏本身,于是他们从这一条看似匪夷所思的修行之路上终于也铸造出了自己的解脱之鼎。

人生总是摇摆在钟摆的两极之间,看自己如此,看别人也如此。《红楼梦》里,王国维以为只有极少的几个人物循着不同的道路走到了解脱的境界。惜春和紫鹃走的是一条路,这条路是超自然的、神明的;而宝玉走的是另一条路,是自然的、人类的。惜春和紫鹃是从宗教之路达到解脱,宝玉却是从艺术之路达到解脱,所以前者是平和的、宁静的,后者则是悲剧的、激荡的,是诗歌的、小说的,所以《红楼梦》的主人公不是惜春和紫鹃,而是宝玉。

是的,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宝玉的心境颇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他这生涯中所谓“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偶然听到黛玉吟出的《葬花词》,分明已经由美想到了美的凋谢,由爱想到了爱的消逝,由今日的欢会想到了永恒的孤寂,由眼前的黛玉推及于所有亲密的、美丽的女子,推及于“终归无可寻觅之时”: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呢?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一个人在悲哀的境遇中自然很容易陷入悲哀的情绪,而在欢乐的顶点有时候竟也会生出一种刻骨的悲凉。这种悲凉比之前者往往深刻许多,因为它摆脱了切身的利害,而指向了人生的终极。

此时的宝玉便是这般,他突然间突破了凡人的眼界,在一个无限广大的时间与空间的尺度下关照自己眼前的、身边的一切,无论是黛玉、宝钗,还是斯园、斯柳,一向那么近,却突然那么远,他仿佛一下子跳到了另一个星系里,遥遥地打量着自己曾经生活过、也将要生活下去的这个世界,看见星移斗转,看见物是人非,看见他最舍不得的人都会老去,看见他最舍不得的物都会易主。

一旦用这样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反而变成了最令人悲伤的,因为我们会晓得,今天有多爱,明天就会有多痛。我们甚至会生出这样的质疑:命运之所以在今天眷顾我们,就是为了在明天抛弃我们,它之所以给了我们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就是为了看我们如何失去它们。王国维自己便填过这样的一首《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是人类中为数不多的天才不时发出过的永恒的哀叹。我们还会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看到“胜地不常,盛宴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我们也会从希罗多德的《历史》看到,伟大的波斯国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统率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发的时候,在他生命中这个无比辉煌的时候,他却潸然泪下,向叔父说道:“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而叔父的回答更加耐人寻味:“然而人生中还有比这更加悲惨的事情:人生固然短暂,但无论在这大军之中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出一个人真正幸福得从来不会感到活着还不如死去。因为灾难会突然降临在我们的头上,因为疾病会时时困扰着我们,这一切都使短暂的生命似乎也漫长难挨了。”

同样一个人、物、景象,看起来是悲是喜,往往取决于观察者所站的高度。当你生活于其间,每一天、每一小时地去感受,想不到外面还有一个广袤到令你吃惊的世界,想不到背后还有一段空旷到令你恐惧的时间,你即便生出些许的忧愁,也只是浅薄易碎的罢了;但当你站开了些,远观而非亵玩,曾经的喜剧却会不知为何突然间变作了悲剧。

你看到“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你看到“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然后你又发现就连这样的仙家境界也不久长,终于是“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在漫长的时间与空间的尺度里,一切生命都显得那样渺小,因渺小而失去了任何的意义,就连神仙也活不过时间。如果一只蜉蝣有机会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世界,它会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呢?

在漫长的时间与空间的尺度下,人生所可能发生的一切是非恩怨、悲欢离合,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得到又何妨,失去又何妨……

所以宗教家最喜欢这样的尺度。譬如佛教所谓的劫,人类的寿命曾经是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减至只有十岁的时候开始逆转,每一百年增加一岁,直到增至原先的八万四千岁,这一减一增的过程就是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构成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构成一个大劫。

佛陀还作过一个比喻:譬如有一座石山,长一由甸(一由甸大约相当于十一公里),宽一由甸,高一由甸。这座山非常坚实,没有丝毫的裂缝或空隙。有人每隔一百年就用一块丝绸在这座山的岩石上轻轻擦拭一下,而直到这座石山被彻底地擦拭成平地时,一劫的时间也还没有过完。

基督教神学也是一样,在“永生”这个时间尺度下,现实世界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所以圣奥古斯丁才提出过这样一个神学理论:比之上帝的国度与人世间最好的国度之间的差距,人世间最好的国度与最坏的国度之间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说来,种种折磨着善良百姓的暴政与不公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更何况人世间的一生就好比旅途中的一晚,旅舍的床纵然不大舒服,但只要想想旅途尽头那个温暖的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在广袤的时空尺度上,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就取决于你相不相信在旅途的尽头存在着这样一个永恒的家园了。但从艺术的深度来说,宝玉若是真的看到了这样一个永恒的家园,整部《红楼梦》也就无甚可观了,它将跌进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俗套之中,至多也只是一部二流作品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艺术(上)

    世界文学艺术(上)

    这是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 许地山精品集

    许地山精品集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作家中最奇特的一位,其创作有他人无法重复和替代的文学价值。他的作品有鲜明的宗教色彩。他是个宗教学者,所以他关注“人间问题”往往从宗教中寻找答案,带有浓厚的宗教哲学的思辨色彩。这构成了许地山作品重要的精神特质。许地山的作品文字清新,从而掩盖了作品原有的悲剧色彩。他的主导倾向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以弱者的外表蕴涵强者的内核。这构成了许地山特有的东方文化哲学精神。本书选编了许地山作品的大部分,读者从中可以领略文学大师笔下的迷人风采。
  •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2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脚步,是文化的刻度:费孝通文化随笔

    脚步,是文化的刻度:费孝通文化随笔

    从《脚步,是文化的刻度:费孝通文化随笔》中,读者可以了解费孝通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作者长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常常能从生活细节中发现闪光点,选篇范围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时代,内容丰富,文字质朴。
  • 和女儿一起长大

    和女儿一起长大

    作家池莉,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每个父母都应该读的大爱之书。我们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学校老师、知名教育家、明星妈妈、BTV及各大书单真挚力荐!我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我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我们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成蝶的过程……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热门推荐
  • 残忍的梦魇

    残忍的梦魇

    家里不喜欢女孩子,父母离婚,异卵双胞胎分开了她身为姐姐,继母对她不错。她身为妹妹,生母对她凑合。“尹希,你从今以后不再是我姐姐,我要夺走你的一切,一切!”尹染撕毁她们的合影,“你等着吧。”……尹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自己的亲妹妹将她的未婚夫拐走,而她又有谁呢?她留下了绝望的泪水,走进冰冷的大海之中……“尹希,别离开我。”南城君抱住她,“尹希,你失去的,我会弥补给你。”“南城君,你以为你是谁……上帝吗?”……
  • 炼心登天

    炼心登天

    看山村小子如何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执着攀登武之巅峰,登顶之路是孤独·寂寞·一步一重天的炼心之旅
  • 散场情歌

    散场情歌

    主角瑶倾晨一天突然看到窗外对面楼有个美男子正看着自己!和着青梅竹马洛瑾昱一起上学却看到了住对面的那个男生....
  • 爱,莫远

    爱,莫远

    他宠她,爱他;她信任他,依赖他,本以为岁月静好,一切痛苦都将远去。却不料,这一切美好都只是痛苦的开端。当真相被揭开,过往的一切都被仇恨笼罩时,他们还将如何走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正宗官家少爷

    正宗官家少爷

    寒风八面来无尽,江山英雄我一人。===========================医术败药王,香皂传四方,玻璃水泥天下奇,钢铁加火枪。文采四飞扬,俊逸无人当,美人娇妻左右抱,醉卧温柔乡。===========================天才主角穿越到初唐一个刺史的傻儿子身上,帮助忧患中的老爹解决衙门各种问题,并高中科举,后随太宗征战四方,运用现代武器和作战手段,令敌人闻风丧胆……唐朝强大了,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 姜小姐今天又BUG了

    姜小姐今天又BUG了

    【重生千金×当红偶像】【双成长文】一夜重生豪门千金。不仅有个总裁的爹,影后的妈,还有一个温润如玉的竹马学长!当姜明月以为她从此走上氪金之路人生开挂,可以混吃等死,坐等温柔学长娶回家。Bug出现了……谁说豪门千金就一定有大笔零花钱?谁说总裁爹,影后妈就对她父慈母爱?谁说谦谦君子的竹马学长就温文尔雅?最最最重要的是——自己每天吐槽的神秘雇主,居然是当红少年偶像温时?谁能想象每天坐在沙发上,整天话唠反差萌的家伙,是荧幕前多说一个字就会死星人?╮(╯^╰)╭-当姜明月成功入了温时粉圈。她发现……她经历了路人转粉,粉转假粉,假粉转黑,黑转颜粉,颜粉转土豪粉,土豪粉转死忠粉,死忠粉转骨灰粉全过程。以至于姜明月都要忘记自己也是个……隐隐隐藏大佬!大概是一个#别放弃我,反复治疗#&#你走过最深的路是我的套路#的故事。双成长文——当你陨落时,我会替你继续闪耀。
  • 归档之金融才子

    归档之金融才子

    基金经理林枫升职前夕一夜回到高三时代。“我真不得不想回来的,我马上就要走上小康道路了,怎么又回到新手村了?”“林枫,别叫了,你买的股票大涨了。”“真的吗?快让我看看涨了多少?”重来一次的他会怎么选择前方的道路?金融霸主?商业教父?科技之王?十几年后,林枫对着记者说道:“我当初真的只是想赚点小钱。”书友群:481218749.....新书《重生商业大富豪》已发,请大家多多支持。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恩怨之双生花

    恩怨之双生花

    自上古时代起,神魔两族一直争战不休,时至今日魔族铸造化仙鼎仙族寻得上古灵气,孰胜孰负一时难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