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70000000088

第88章 李清

唐笑望着五颗神兽卵,陷入了沉思,这还是唐笑第一次遇到空间手环不能收取的物品。

“难道说这神兽卵的生机并没有完全泯灭,还算是活物,所以才不能被收入手环中?”

唐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解释的通了,空间手环不能收取活物,不能被空间手环收取的,自然便是活物了。

小神猿缓缓睁开眼睛,一脸惊恐的看了一眼镇妖塔,然后立刻躲到了唐笑身后,看来的确是被镇妖塔给吓坏了。

唐笑赶紧安抚小神猿,在唐笑的安抚下,小神猿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对于镇妖塔,依旧忌讳颇深。

唐笑催动空间手环,准备将镇妖塔收入手环,镇妖塔微微一动,被收入手环,但是下一刻,唐笑感觉手环一阵震颤,就好像要爆炸一般。

“不好。”

唐笑赶忙将镇妖塔从空间手环中取出,原来是镇妖塔的威压太大,搅乱了空间手环中的空间,使手环差点炸裂,好在唐笑及时反应过来,将镇妖塔取了出来,才成功避免了空间手环彻底损坏。

望着自己新得到的法宝,唐笑满脸茫然,总不能自己一直托着这镇妖塔吧,这像什么?托塔天王?

唐笑心中突然一动,元神托动镇妖塔,镇妖塔直接朝着唐笑的眉心飞去,在靠近眉心的时候,变成了一个黑点,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唐笑的识海中,一座参天巨塔从天而降,落在了古镜的下方,巨塔共分九层,正是放大版的镇妖塔。

镇妖塔落入识海后,立刻散发一股强大的吸力,吸收着识海中的力量。

识海顿时爆发,赤青两座小山的力量被镇妖塔吸收,变得虚幻起来,镇妖塔还不满足,将吸力探向古镜,想要掠夺古镜的力量。

古镜缓缓转动,一道星光照射在镇妖塔上,镇妖塔仿佛遇到了什么惊悚的事情,微微一颤,那股吸力也瞬间消失。

识海恢复了平静,古镜依旧如同圆月一般高悬在识海上空,镇妖塔则立于识海中心,赤青两座小山各立于镇妖塔两侧,散发着青红两种颜色的光芒。

唐笑见镇妖塔成功收入了识海,心中大定,又用元神托着五颗神兽卵,将它们也收入识海。

五颗神兽卵一进入识海,整个识海顿时风云色变,造成的动静,远远超过了镇妖塔进入识海的动静。

古镜中,一个虚幻的道装老者凭空出现,手一招,道德经便出现在了老者手中。

“道。”

一声轻喝,五颗神兽卵仿佛受到指引,其中四颗立刻化作四道光芒,分别射向识海四方。

剩下一颗神兽卵在原地不停的旋转,似乎找不到方向,老者将手一挥,神兽卵缓缓飘到识海中央。

五颗神兽卵归位后,唐笑的识海开始扩张,原本略显空荡的识海,开始出现了河流山川,树木花草,五颗神兽卵在识海不停旋转,识海中,一股股玄奥的气息朝着神兽卵涌去,形成五个小型漩涡。

当唐笑进入识海时,整个人都懵了,识海中的变化太大,让唐笑一度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识海的变化是好是坏唐笑已经顾不上了,因为唐笑已经感觉到石门背后,那具僧人的尸体正在缓缓朝着石门靠近。

想到那僧人的强大,唐笑不敢怠慢,连忙带着小神猿朝着通道而去,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轰”

就在唐笑离开不久,一只干枯的手臂砸穿了石门,半晌过后,石门被彻底推开,面色僵硬,浑身干瘪的僧人从石门处走了出来。

唐笑成功从通道返回了地面,看着这个黝黑的洞口,唐笑用自己蹩脚的阵法勉强布下了一个隐匿阵法,防止再有人误入这个地方。

“呼,现在,该是去寻找那鎏金矿的时候了。”

眼看阵法已经布好,唐笑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然后准备去寻找鎏金矿。

此时已经是进入悬空山的第五天了,悬空山不算大,如果全力爆发速度的话,唐笑甚至可以一天之内飞遍整个悬空山遗迹,当然,前提是不被这遗迹中的各种禁制绞杀。

唐笑独自在悬空山逛着,鎏金矿是一块也没有找着,甚至唐笑连一个活人都没有见着,好像那些进入遗迹的人都消失了一般。

“这是什么?”

唐笑弯腰捡起一根半截的金色铁棍,长约五尺,入手极为沉重,但是没有半点灵力波动,显然这只是一根凡铁,也许曾经这是一件神兵,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件灵力散尽的凡铁了。

唐笑挥舞了一下铁棍,遗憾的摇了摇头,棍子虽然沉重,但是已经无法灌注灵力。

“嗷嗷”

唐笑正准备将棍子扔掉,小神猿突然哇哇叫了起来,唐笑微微一愣,将棍子递给了小神猿。

小神猿接过棍子,一跃跳下唐笑的肩膀,然后抡着棍子随意挥舞起来,这棍子对于唐笑来说有些短,但在小神猿手中,却是正好合适。

“既然你喜欢,你就先拿它当做武器吧,等我到了金丹期,一定给你炼制一件如同如意金箍棒一样的神兵。”

唐笑抚摸着小神猿的脑袋,口中说道,如今唐笑体内的灵力已经越来越凝聚了,仿佛只差一点,便能够结丹,变成一个金丹期的修士。

小神猿不知道什么是如意金箍棒,事实上,唐笑也不知道如意金箍棒是什么级别的法宝,所以才会大言不惭的说要炼制一条像如意金箍棒一样的棍子。

“呼”

唐笑正与小神猿逗笑,突然听到疾风之声,连忙回头,正好看到一个白衣男子从远处奔来,在男子的背后,还跟着一群手持武器的武者。

“李清。”

唐笑认出了此人,正是鲁图介绍的李清,李清看到唐笑,皱了皱眉头,正要离开,远处一道剑芒射向李清,李清见唐笑不过七星实力,知道如果自己避开的话,唐笑势必会被身后的剑芒斩杀,只得停住了脚步,手心出现一杆长枪,回身一枪,击散了剑芒。

虽然击散了剑芒,但是李清脸上没有任何开心的表情,因为在李清击散剑芒的同时,数十名武者已经将李清给包围了。

“表哥,你可真能逃啊。”

一个与李清长相相似的少年走了出来,少年的手中,握着一柄散发着寒意的长剑。

同类推荐
  • 红尘修神

    红尘修神

    这是一条香艳而又绝不平凡的王者之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姓赋晨开始了强者修炼之旅,阻止他前进的,有诱惑,有威胁,更有无穷无尽的追杀;而伴随他前进的,则是冥冥之中早已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美女,十二时辰,十二星座,二十四节,三十六罡……茫茫修神路,逍遥红尘中!
  • 风雷九变

    风雷九变

    一个现代灵魂穿入仙侠世界,没有外挂,没有已知的剧情,不妨养养看嘛。
  • 逆仙修士

    逆仙修士

    苗杰是一名保险理赔员,因为处理一个车祸现场,意外卷入一个离奇的世界,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变得无法信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赤鸢门发展计划

    赤鸢门发展计划

    徐虚,若是吐词不清的人念出来,落入别人耳中极可能会变成嘘嘘二字,而顶着这个名字的主人公穿越到了一处修真文明蓬勃发展的新世界。什么?灵气能被解析观测?灵子的基本性质?法术的原理和人体经脉通路有关?谁说修仙界一潭死水万年不变?且跟着徐虚的目光,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 浮生南徐

    浮生南徐

    意外而来的任务,是巧合还是早有安排?坎坷修仙之路,浮生几经波折,还能保持初心和使命吗?
热门推荐
  • 末法监狱

    末法监狱

    囚徒走向主宰,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是到了一个更大的狱中。塞北风沙,千年孤寡。众生离叛,负我渡她。倾世之花,妖烨红霞。荡于幽土,隐而不发。辉煌一刹,余生戎马。昏黎门外,苦待无涯。苍天之下,四海为家。只缘念尔,付染铅华。您看书嘛,就图一乐,我写书嘛也图一乐。没处理好什么珍珠翡翠白玉汤的黄金三章来吸引读者,但我也不下毒。您慢慢看,我慢慢说,我的故事还有很多。
  •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98年到2006年浙江大学并校以来8年间6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浙江大学的300多篇各类报道作品。
  • 以爱之名咏叹

    以爱之名咏叹

    小说中加入很多物理学,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神学的因素,因此带有玄幻和科幻色彩。不过与传统玄幻与科幻小说有本质区别,更加偏向悬疑推理。喜欢悬疑推理,且对科幻玄幻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晴系轩城

    晴系轩城

    这是一段此生不渝的爱恋,这是一曲刻骨铭心的情歌,纵然我们相隔十年,你依旧是我心底那道不灭的情愫,我们爱的无怨无悔!爱是一种感觉,跟时间长短没关系。只为了刻画一部萌暖的故事,只为了书写一本简单却伟大的爱情,一切只在《晴系轩城》,你若是林之晴,我便是邓轩....
  • 医道圣人

    医道圣人

    中医是华夏国传承五千年的奇术,能够救死扶伤,甚至可以起死回生。。一个叫于华的少年,偶然间得到了一本奇书,后来遇到了一位神人,学习医术,学习道法,最后脱离俗世,成就了以医入道德圣人
  • 欢乐西游行

    欢乐西游行

    西游路上欢乐多,集智慧,美貌,善良,超能于一体的玄奘法师呆着四个徒弟一起踏上取经的旅行之路……降妖伏魔,结交朋友,乐善好施,升级赚钱,师徒五人忙的不亦乐乎,弄的满天神仙一脸懵比……
  • 凰凌天下:萌萌小懒医

    凰凌天下:萌萌小懒医

    【爆笑风趣宠文】嗯?吃着泡面做手术?做手术把海绵丢在病人肠胃里?削着苹果做手术误把水果刀当作手术刀?对此,某小懒萌表示:什么是医德?能吃咯?好吧,或许是因为她无意手术出了一位“断肠人”,半夜竟遇吸血鬼!丫丫个呸的,等她一觉醒来,身体上和心灵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不过没关系。她向来随遇而安。不过如果事事都不随她遇,那你祖宗十八代都别想安!一手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手毒针,毒死人不偿命!看懒懒小萌医扮猪吃老虎的漫漫爆笑之路!PS:——救人不留名,杀人不留迹(萌医名言)
  • 喵生有幸爱上你

    喵生有幸爱上你

    江俊辰,就算你英俊无双,迷妹成筐,依然抵挡不了乔梨梨的魅力,即便眼下她只是一只喵…………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