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3400000002

第2章 有礼貌的孩子讨人喜欢

周末,客人来家里玩,妈妈对奇奇说:“奇奇,快叫叔叔阿姨好。”奇奇漠然地看了客人一眼,扭头就回房间,留下尴尬的妈妈和客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却这么没有礼貌,真让妈妈觉得脸上无光。是啊,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如果不讲礼貌,不仅降低自己的形象分、损害自己的可爱度,也使家长的面子无处可搁。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是每一个孩子应该养成的礼仪习惯。懂事的孩子,首先就要懂礼貌。

问候的习惯

那是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年代。有一个传教士叫佩雷斯,他每日习惯于乡村的田野之中漫步很长的时间。无论是谁,只要经过他的身边,他就会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问候。其中有个叫托拉亚的农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对象之一。托拉亚的田庄位于小镇的边缘,佩雷斯每天经过时都看到他在田里勤奋地工作。然后这位传教士总会向他说:“早安,托拉亚先生。”

当佩雷斯第一次向托拉亚问安时,这个农夫只是转过身去,像一块石头般又臭又硬。在这个乡镇里,犹太人和当地居民处得并不太好,成为朋友的更绝无仅有。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或打消佩雷斯的勇气和决心。一天又一天过去,他持续以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声音向托拉亚打招呼。终于有一天,托拉亚向佩雷斯举举帽子示决,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一丝笑容了。

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好多年。每天早上,佩雷斯会高声地说:“早安,托拉亚先生。”那位农夫也会举举帽子,高声地回答道:“早安,佩雷斯先生。”

这样的习惯一直待续到纳粹党上台为止。

佩雷斯全家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集合起来送往集中营。佩雷斯被送往一个又一个集中营,直到他来到最后一个位于奥斯维辛的集中营。

从火车上被赶下来之后,他就等在长长的行列之中,静待发落。在行列的尾端,佩雷斯远远地就看出来营区的指挥官拿着指挥棒一会儿向左指,一会儿向右指。他知道发派到左边的就是死路一条,发配到右边的则还有生还机会。

他的心脏怦怦跳动着,愈靠近那个指挥官,就跳得愈快。很快的,就要轮到他了,什么样的判决会轮到他呢?左边不定期是右边?

他离那个掌握着生死的独裁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清楚这个人指挥官有权力将他送入焚化炉中。这个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在一天之中将千百人送入枉死诚中?他的名字被叫到了,突然之间血液冲上他的脸庞,恐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然后那个指挥官转过身来,两人的目光相遇了。

佩雷斯静静地朝指挥官说:“早安,托拉亚先生。”托拉亚的一双眼睛看起来依然冷酷无情,但听到他的招呼突然抽动了几秒钟,然后也静静地回道:“早安,佩雷斯先生。”接着,他举起指挥棒指了指说:“右!”他边喊还边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右——意思就是生还者。

美德一点通:

礼貌的问候,是友好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让朋友感到兴奋,让亲人感到欣慰,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让陌生人感到温暖,甚至,也让冷漠的人感到心情愉快。它能融化对立的坚冰,化解强硬的对手,也能让友谊万古长青。

一束花的回报

发强在拥挤的车流中缓缓驾车前行。当前面红灯亮时,一个衣衫破旧的小男孩,敲着车窗问他是否要买花,他拿出两元,但由于绿灯已亮,后面的人正猛按喇叭催促他,因此他有些粗暴地对这个小男孩说:“什么样的花都可以,你只要快一点就好。”

那男孩仍然十分礼貌地说:“谢谢您,叔叔。”

在开了一小段路后,发强有些过意不去,他粗暴无礼的态度,却得到对方如此有礼的回应。于是他把车停在路边,回头走向那男孩表示了歉意,并且又再给了两元,要小男孩自己买一束花送给他喜欢的人。这个男孩笑了笑并接受了下来。

然而,当发强再回去发动车子时,发现车子出故障了,发动不了。一阵忙乱后,他决定步行找拖车帮忙。正在这时,一辆拖车已经迎面驶来,令他大为惊讶。司机笑着对他说:“有一个小男孩给了我四元钱,要我开过来帮你,并且还让我把这张纸条给你。”他接过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代表一束花。”

美德一点通: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埋怨身边的人不太友好,或因交不到朋友而归罪对方,或因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埋怨世风日下。其实,只要你真诚地对待他人,就会得到他人的真诚回报。这时,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否对别人很礼貌、很客气?是否替别人着想过?是否对别人露出过微笑?是否热情地帮助过别人?如果我们做到了,相信吧,我们的真诚决不会白费;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真诚的付出才是自救的最佳途径。

礼貌的兔子

有一只兔子,它非常谦虚,待人处世彬彬有礼。一天,它到一个农民的菜园子里去吃青草,把肚子吃得鼓鼓的,正准备往回走,忽然看见一只狐狸。这只狐狸要回到森林里去,半路上想到农家院子里偷鸡,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真是又饿又气!

兔子见到狐狸,心里一惊:怎么办呢?跑!它飞快地跑到一个山洞前,可是它万万没有想到,洞里等着它的是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一条毒蛇!

好在兔子有教养,它知道,未经许可是不能进入别人的住宅的。

“应当先打个招呼,”兔子想,“可是跟谁打招呼叱?山洞!当然啦,应当跟山洞打个招呼!”

兔子把屁股往后爪子上一蹲,彬彬有礼地说:“亲爱的山洞,你好啊!我可以进来吗?”

毒蛇听出这是兔子的声音,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它特别想吃兔子肉。

“快进来吧,快进来!”毒蛇回答说。它想,这一回,兔子可上当了。

可是,兔子一听这声音,就知道里面是谁了。

“请原谅,我打扰您了,”兔子说,“我刚才忘了,妈妈还在家里等我呢,再见!”它一拔腿,便跑得不知去向了。

兔子回到自己的洞里,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讲究礼貌,对任何人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美德一点通:

小兔子因为自己的礼貌而幸免于难。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人讲礼貌也非常重要,礼貌的语言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礼貌的行为能彰显自己的风度和学识,赢得他人的尊重。礼貌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能迅速制造友好的气氛,让彼此很快走到一起;礼貌的语言又如一缕春风,吹散彼此间的防范心理,融化心头的坚冰,代之以温暖和愉快。

温馨的车厢

威甘德登上了南行的121号公共汽车,凭窗而望,芝加哥的冬日景色实在一无是处——树木光秃,融雪滩滩,汽车溅泼着污水泥浆前进。

公共汽车在风景区林肯公署里进行了几公里,可是谁都没有朝窗外看。乘客们穿着厚墩墩的衣服在车上挤在一起,全都给单调的引擎声和车厢里闷热的空气弄得错错欲睡。

谁都没做声。这是在芝加哥搭车上班的不成文规定之一。虽然威甘德每天碰到的大都是这些人,但大家都宁愿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此举所象征的意义非常明显:彼此在利用几面薄薄的报纸来保持距离。

公共汽车驶近密歇根大道一排闪闪发光的摩天大厦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注意!注意!”报纸嗄嗄作响,人人伸长了脖颈。

“我是你们的司机。”

车厢内鸦雀无声,人人都瞧着那司机的后脑勺,他的声音很威严。

“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报纸慢慢地放了下来,司机在等着。乘客们把报纸折好,放在大腿上。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啊。”

使人惊奇的是,乘客们全都这样做了。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露出笑容。他们只是盲目地服从。

威甘德面对着一个年龄较大的妇人。她的头给红围巾包得紧紧的,他几乎每天都看见。他们四目相投,目不转睛地等候司机的下一个命令。

“现在跟着我说……”那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早安,朋友!”

他们的声音很轻,很不自然。对其中许多人来说,这是今天第一次开口说话。可是,他们像小学生那样,齐声对身旁的陌生人说了这四个字。

威甘德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完全不由自主。他们松了一口气,知道不是被绑架或抢劫。而且,他们还隐约地意识到,以往他们怕难为避孕药,连普通礼貌也不讲,现在这腼腆之情一扫而空。他们把要说的话说了,彼此间的界限消除了。“早安,朋友。”说起来一点也不困难。有些人随着又说了一遍,也有些人握手为礼,许多人都大笑起来。

司机没有再说什么。他已无须多说。没有一个人再拿起报纸。车厢里一片谈话声,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得很。大家开始都对这位古怪司机摇摇头,话说开了,就互相讲述别的搭车上班人的趣事。大家都听到了欢笑声,一种以前在121号公共汽车上从未听到过的温情洋溢的声音。

美德一点通:

面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主动付出自己的真诚——一丝微笑、一声问候、点点头、握握手,都是开启友好交往的钥匙。在生活中,在公共场所,有时我们感到很寂寞,总想找人谈谈,但我们又不愿意率先开口,似乎都在等着对方打开僵局。实际上,我们随时都可以打破这个僵局,并且非常愉快地进入交流的状态,只要我们付出主动和热情。

为失礼担责

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两次出使秦国,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廉颇的一个朋友认识蔺相如,就把这话传给了蔺相如,蔺相如只是笑了笑,没有计较,又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

有一次,蔺相如在路上遇见了廉颇,连忙叫车夫拐到小巷子里,给廉颇让路。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怕”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这让蔺相如的手下韩勃气愤不已。

韩勃回到府里,见蔺相如正在看书,便气呼呼地走过去。蔺相如问:“韩勃,你这是怎么了,受了什么委屈?”韩勃怒气冲冲地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不但不把您放在眼里,还敢骂您,您反而躲着他,怕他,我们都觉着窝囊。”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韩勃:“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韩勃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的府里。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忏悔地说:“蔺大人,请你宽恕我吧。以前我常常在别人的面前侮辱您,而您却没有计较。现在我知道是我错了,我诚心向您认错,你抽打我解解气吧。”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并招呼别人准备酒菜,要和廉将军好好喝几杯!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美德一点通:

廉颇对蔺相如的失礼,源于他的嫉妒和狭隘。不管是出于什么动因,一个人都不能对另一个人失去最基本的礼貌;不管对方做了什么事,也不管自己是如何被伤害,都有以理智的态度对待。不管你多么有理,一旦失去了礼貌,都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粗鲁和失礼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会使自己可能从“原告”转为“被告”,是极不理智的行为。

问路

岳飞和牛皋一同赴京赶考,遇见一位老者,牛皋骑在马上向这位老者问路:“喂,老头儿,爷问你,校场往那里去?”老者抬头一看,见这武士出言粗俗,即显不悦之色,当下缄口不语,顾自未予搭理,只与牛皋擦肩而过。结果,牛皋走了许多冤枉路,才找到京城校场。

岳飞在旅店好长时间不见牛皋,估计他去了校场,于是也离开旅店去找牛皋。他见到老者,先是下马,然后上前施礼问道:“敢问老丈,方才可曾见到一个黑大汉?坐一匹黑马,往哪条路上去的?望乞指示!”

老者详细指点路径,岳飞不多时便到达校场。

美德一点通:

同样是问路,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文明礼貌所起的作用,孰是孰非已经显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应该做哪一类人才最受人们欢迎,才为我们的社会认可呢?显然,我们应该向岳飞学习,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尤其是向人请教时,更要表现得礼貌和谦虚。而像牛皋这样不知礼仪的人,在社会肯定是吃不开的。

隆中对策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心里总在考虑着长远的打算。为了这个,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他的来意。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诚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刘备央求他指点说:“往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同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叔父诸葛玄跟刘表是朋友,就带着他到荆州来。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今河南南阳)定居下来,搭个茅屋,一面耕地种庄稼,一面读书。那时,他年纪只有二十七岁,但是学问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很钦佩他,他也常常把自己比做古时候的管仲、乐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乱纷纷,当地的刘表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他恬淡的生活。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故意躲开。刘备到了那里,扑了个空。

跟刘备一起去的关羽、张飞都感到不耐烦。但是刘备却记住徐庶的话,耐着性子去请,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两次不见,第三次又去请他。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子。趁屋里没有人的时候,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着听着,不禁打心眼里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先生的话真是开了我的窍。我一定照您的意见干。现在就请您一起下山吧。”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打那以后,刘备把诸葛亮当老师对待,诸葛亮也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主人。两人越来越亲密。

关羽和张飞看在眼里,心里很不高兴,背后直嘀咕。他们认为诸葛亮年纪轻轻,未必有多大能耐,怪刘备把他看得太高了。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鱼得到水一样。以后可不许你们乱发议论。”关羽、张飞听了刘备的话,才没有话说。

美德一点通:

刘备以诚取士,以礼待人,才有三顾茅庐求贤才的佳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给刘备的帮助确实太大了,没有他,刘备也占有不了西南半壁江山,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形式不了。虽然刘备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恢复汉室的重任未能完成,但诸葛亮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的确是无人可比的。

毛遂自荐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

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

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着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美德一点通:

平原君礼贤下士,不因毛遂暂时没有显露才能才放弃他,而是尊重他、使用他。试想,如果他一开始就小看毛遂,不给予施展才华的机会,就没有后面的盟约。有时,有才华的人并不见得马上就能显露出来,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尊重人才和礼遇人才的内涵之一。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美德一点通:

在当时,孔子已经是誉满天下的学问家和教育家,却虚心向长辈老子请教,体现了他尊重前辈,热衷于学问,不安懂必学的求学态度。在请教的过程中,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尊,以弟子礼相见老子,又体现了他尊师敬礼的一面。可见,大凡有学问,都是学无止境的态度和虚心学习的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程门立雪

宋朝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不少知识。四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四十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人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这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这时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人们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美德一点通:

杨时诚心专志,对老师表现出真诚和恭敬的态度,体现了他尊师敬友、以诚动人的治学精神。俗话说:心诚则灵。一个人只要有诚心诚意的态度,一定会打破人际交往的坚冰,达到彼此和谐相处。

同类推荐
  • 影响人一生的习惯

    影响人一生的习惯

    本书全面阐述了人一生要养成的成功习惯、工作习惯、思考习惯、说话习惯、生活习惯,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窍门,内容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主题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性,对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位哲人说过:“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就要在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当你翻开本书,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人生习惯后,再根据书中的指导,持之以恒地去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相信一定能收获高效能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说话办事要讲诚信,更要讲技巧,讲艺术。本书告诉你不可不知的提高说话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各种技巧,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适应力: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学会适应

    适应力: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学会适应

    《适应力: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学会适应》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控身体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指导读者如何练就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应力;破除旧思想,冲破经验之谈的束缚,适应外部的变化;同时注重处世中的适应力的培养,勇敢地接受并适应陌生文化的冲击,从而提升对未来变化的适应能力,确保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 商道胡雪岩

    商道胡雪岩

    胡雪岩是一位不折不扣能挑大梁、担责任的大丈夫,他具有非凡的商业智慧。而这种智慧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讲人脉、懂经营、会处世。讲人脉,表现为他善于交际,在官场、商场都有很多的“朋友”、“贵人”相助,让他不仅左右逢源,还有一个个人才为他所用;懂经营,表现在他有一双敏锐的“火眼金睛”,能把握住市场动向,能知道怎样“借鸡生蛋”、“移花接木”,能知道怎样将生意做大、做活、做精;会处世,表现为他懂得察言观色,能投人所好、急人所急,助人为乐。关于这三点,初看起来很是普通,但如果能同时将它们做到,非得需要一番人生智慧不可,所以堪称经商三绝。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热门推荐
  • 已仙

    已仙

    一段平凡的人生……一个新的起点……李尘,一个普通的凡人,因缘际会,坠入了时间的长河。。。。
  • 死亡禁术

    死亡禁术

    人,都逃脱不了一个“死”字。有一种秘术,能令人长生不死。但是,这又需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家祖坟被霸占,继而引发一系列诡异之事。尸体长毛、毒虫咬人;棺材下葬,风云变色!在这件事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一个阴谋?我们经常做着同一个梦,阴暗的天空,成堆的坟墓,每个墓碑上都写着我们的名字……巫、蛊,一切的罪魁祸首!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将白衣飘飘的少年,慢慢带入婚姻。幸福、浪漫的校园爱情与现实残酷的职场生涯,再到成为房奴,孩奴之后,那些我们信誓旦旦相守一生的承诺,在细节中被碾压的不堪入目。追忆似水年华,仿佛一切就在昨日,可昨日如此之近,却再次无法重复。致,我们无法挽留的爱情。
  • 《空中的云》

    《空中的云》

    青春是简单的,是迷茫的,也是随然的。我们在这还尚为知明的世界中,却在顽强的呼吸着。青春的一路,我们该微笑觉幸福,还是累觉惆怅。风儿吹,吹醒了生命的高潮。一个少年,手捧青春。
  • 江律师今天吃药了吗

    江律师今天吃药了吗

    简安然从小就讨厌那个姓江的小王八。暂且不说简安然天天都被他欺负,就凭江衍闲来无事总喜欢捏她的脸,简安然便忍无可忍。住在楼上的学长林书烨,温文尔雅,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简安然从小就立下flag,要泡到这个男人,要吃到这顿大餐。于是在十五岁生日时。简安然许愿:把江衍换成林书烨,让她这个青梅配上竹马林书烨,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旁边的江衍不咸不淡的回一句:“别人家的想要也要不来,自己家的想撵也撵不走。”……大学时,简安然下定决心要给林书烨递情书。结果情书还没送到,先就被江衍半路扣押了。江衍:“你要是不帮我写演讲稿,你的情书全校男生一手一份。”简安然:“去你妈的人手一份……”在和某王八抗击多年后,简安然认输了。就算林书烨泡不到,江衍它不香嘛?江衍面带笑容:“真香定律终于到你了。”/校园小甜饼/不虐,可放心入坑。
  • 寻找最后的出路

    寻找最后的出路

    历经艰苦才穿越到这个世界,可是这个世界却更加的艰苦!即将熄灭的火焰有没有资格再度燃起,世界到底是陷入黑暗还是燃烧成灰烬!
  • 我和我的另一面

    我和我的另一面

    白小峰是由于一场意外,变成精神分裂有了另一个人格,而另一种人格主导下变成不一样的自己,性格、言行举止、都是和白小峰相反的,主人公是个A市凤兰高中一名高中生,原本平平淡淡人生在这另一个人格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呢?
  • 青葱那年

    青葱那年

    时光能改变很多,唯一不能改变青春时期的记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女神超帅的

    我家女神超帅的

    【爽甜文+女强+互宠+娱乐圈+商业+女主帅炸天不圣母】一拳头将小偷撂翻在地,肖柒面无表情:以后给老子当个好人!懂?系统:叮——对方绝望值+10,扣除宿主生命值10小时,请宿主注意用爱感化他人。肖柒:……哦。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日.天.日.地的中二少女肖柒意外绑定了不做好事必须死系统,还附送一只‘未来大反派’。肖柒:……在‘反正无聊那就玩玩’的心理下,七爷第一步进入娱乐圈,开始宣传;第二步打进商业圈,资金辅助。在此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步步成神。男人低笑轻喃:劳逸结合才是真。七爷转身就跑,去你丫的劳逸结合!明明当初还是一瘦弱,怎么摇身变成了一只大尾巴狼!系统:说了是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