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3600000004

第4章 “挽留马拉多纳运动”

1979年,马拉多纳率队夺得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之后,声誉鹊起,立即成为国际足坛各大俱乐部争相抢购的热门人物。阿根廷人立即行动起来,发起一场“挽留马拉多纳”运动。

马拉多纳顿时身价百倍,最后以800万美元的身价转借阿根廷博卡青年队。在第一个赛季里,马拉多纳就为博卡队夺得了阿根廷联赛冠军,但博卡队却由此陷入经济危机……

第11届世界杯赛结束6个月之后,梅诺蒂又把马拉多纳重新招回阿根廷国家队,让他参加一系列的国际比赛。

梅诺蒂本人大功告成之后,似乎也变得异常大度,他把对马拉多纳的个人偏见完全抛开了。他多次对新闻界声称,马拉多纳“已经达到了所需要的成熟的地步,现在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还说,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马拉多纳能够成为世界足球史上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从他16岁起,我就从他身上看到了足球王子的影子,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有朝一日,马拉多纳将继承斯蒂法诺、克鲁伊夫和贝利等人留下的衣钵”。

马拉多纳回到国家队以后,随队于1979年6月访问了英国,在格拉斯哥的汉普登公园体育场同苏格兰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这是马拉多纳第五次参加国际比赛,也是第一次让英国球迷领略他那足球王子的风采。当阿根廷队以3比1战胜了苏格兰队时,现场的6.2万名苏格兰球迷都为马拉多纳那精湛的球技而疯狂。英国《太阳报》记者阿历克塞·蒙哥马利在报道中详尽地描述了马拉多纳进球的过程:

……马拉多纳把皮球带到了苏格兰队球门的左前方。包括苏格兰队守门员乔治·伍德在内的3名苏格兰队员对马拉多纳形成了半圆形的包围圈。马拉多纳以一系列的假动作,晃过了苏格兰的防守队员。当门将伍德准备扑住马拉多纳脚上的皮球时,马拉多纳快速地将球一拨,让球从伍德和他的左手门柱中滚入网内……

——马拉多纳这种杂技式的过人动作,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前苏格兰国际足球明星丹尼斯·苏认为,这个球是汉普登公园体育场进行的这场足球赛中最精彩的一记进球。他说:“马拉多纳拥有一切。他在比赛当中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意识无懈可击。他是一位强大的、勇敢的和技术精湛的运动员。他是那种总是为球队建功立业的人物。”

当年秋天,第2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马拉多纳在父亲和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的陪同下,随阿根廷队来到东京参赛。当时他刚刚18周岁,身高1.66米,体格强健,球艺娴熟,完全是一副足坛明星的派头。

早在几个月前,马拉多纳在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预选赛中,就率领阿根廷队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当阿根廷队以4比0击败南美足坛劲旅秘鲁队时,立即引起了南美新闻媒体的关注。采访这场比赛的巴西记者第一次宣布,马拉多纳是自从球王贝利以来最有才华的球员。所以这次马拉多纳一来到东京,就立即引起了轰动。日本球迷都把他称作“贝利第二”。尤其是他那1.66米高的个头,更让日本球迷情有独钟,让他们知道能成为球王的不都一定是高大的球员。

在日本的锦标赛中,阿根廷队在马拉多纳的率领下斩关夺溢,所向无敌。在小组赛中,他们以4比1胜波兰队,1比0胜南斯拉夫队,5比0胜印度尼西亚队。八分之一比赛中,阿根廷队又以5比0狂扫阿尔及利亚队。半决赛中又以2比0击败乌拉圭队,最后与前苏联队争夺冠军时,又以3比1大败对方,夺得第2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冠军。

这是马拉多纳夺得的第一次世界冠军,他为这个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世青赛中,阿根廷队打了6场比赛,总共打进20个球,平均每场进球3.3个,仅失两球,远远超过了上届。马拉多纳在同前苏联队的决赛中,80分钟共跑了7910米,平均每90秒钟就从中后场插到前场1次,并且都是冲向对对方有威胁的地段,寻找攻击点。他那灵巧的盘带,逼真的假动作,精彩有力的射门和富有想像力的传球,倾倒了现场的日本球迷,更让在电视机前的世界球迷大开眼界。赛后,他被评为这届锦标赛的最佳球员。

阿根廷队夺得冠军之后,他的父亲和他的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为马拉多纳举行了庆祝活动。而在国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理性报》也马上派出记者,前往马拉多纳家采访他的母亲。然后,他的母亲被请到国家电视台,在电视节目中露面。他的母亲达尔玛在电视中自豪地说:“迭戈在东京比赛期间,天天打电话来向我和家人报告好消息。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中他向我表示,别担心,妈妈,我们正要把奖杯带回沿国。”

此时,马拉多纳的女友克劳迪亚·比利亚法内也神情羞涩地坐在他母亲的身边,她十分幸福地说:“我非常了解迭戈,而且我也知道,如果他这次不能获得冠军将会何等痛苦。但是,我能想像得出,他们现在会以什么方式庆祝胜利。”

马拉多纳现在是一位阿根廷的非常人物,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绿茵场上,同时也被当时阿根廷的军人政府所青睐。军人政府为了转移国内和世界的注意力,决定利用阿根廷青年队在东京的胜利,来激发阿根廷人民的爱国热情,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们出钱导演了这么一幕闹剧,把马拉多纳的母亲和女朋友请到电视台亮相,要把马拉多纳这位足坛风云人物作为他们手中的一颗棋子。

闹剧并没有到此谢幕。当阿根廷队载誉凯旋回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马拉多纳和他的队友立即被邀请到卡萨罗萨拉宫,受到军人执政集团首脑人物的隆重接见,并由电视台向全国播放了接见的场面。事后,军人政府为了证明马拉多纳的事业正是阿根廷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根廷陆军参谋部公开宣称:像所有的适龄青年一样,马拉多纳也将服兵役。陆军参谋部并且用电报的形式通知了梅诺蒂教练和马拉多纳本人。庆祝活动结束后,马拉多纳完全遵照陆军参谋部的命令,剪短了长发,穿上了阿根廷陆军军服,并对着国旗庄严宣誓,要永远忠于祖国阿根廷。

但是,马拉多纳走进军营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仪式,他在部队只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退役了。因为军政府明白,将马拉多纳放在民间踢球,比让他呆在军军营更有利于军人执政集团,更能得到阿根廷人民的支持。

于是,马拉多纳过完了新兵连的生活之后,就离开了军营,他所在部队的司令官向他颁发了免服兵役的特别证书。这位司令官发表演说时说:“青年人,这个国家需要你,你是体育界的一个好榜样,因此,作为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你应当继承艰苦工作和刻苦训练的传统。年轻的运动员,你能够,而且应当成为榜样。你能够成为榜样是因为你深得众望,而且恰恰是因为你拥有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的地位,你应当肩负起充当一个好榜样的责任。”

就这样,马拉多纳又回到了绿茵场。

重返绿茵场之后,马拉多纳的生活再也无法平静。

自从东京世青赛夺冠回来之后,马拉多纳所在的阿根廷青年队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马拉多纳在东京大赛中不俗的表现,已经让国际足坛意识到,一位继当代球王贝利之后的第二代球王正在横空出世,于是为争夺这位未来的新球王,全世界各大俱乐部和有眼光的足球经纪人都在开始行动,都想先下手为强,将马拉多纳网罗在自己的帐下效力。一场争夺马拉多纳的金钱大战,便在全世界范围内拉开帷幕。不过,这场争夺战的序幕可以追溯到1978年第11届世界杯之后。

早在1978年圣诞节之前,英国谢菲尔德联队的主教练哈里·哈斯莱姆就悄悄地飞越大西洋,千里迢迢地来到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打算收购当时在阿根廷已经是如日中天,但在国际足坛尚无多大名声的马拉多纳。

通过中间人的牵线,这位最富有冒险精神的教练哈斯莱姆秘密地同马拉多纳的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接上了头。两人在海边的别墅里谈得十分投机。哈斯莱姆观看了马拉多纳的球艺,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个小男孩值100万。”

但是,哈斯莱姆尽管是秘密地行动,但他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出现,就立即引起了阿根廷军方的注意。因此,西特尔斯皮勒只有告诫哈斯莱姆,马拉多纳能否转会到国外踢球,实际上已经成为阿根廷国内的一个政治性的问题,有关马拉多纳转会的谈判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保守秘密。

谈判果然在这种秘密的状态中进行,参与谈判的阿根廷足球界人士明确表态,马拉多纳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离开阿根廷,可能要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当时,马拉多纳还没有完全从未能参赛世界杯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很希望一走了之,离开阿根廷,所以,对能到英格兰去踢球很感兴趣,对哈斯莱姆也很尊重,但是,对这么一个最近降级的谢菲尔德联队马拉多纳却不大感兴趣,如果是曼彻斯特联队或托特纳姆热刺队这样的英超联赛中的佼佼者,他也许会一拍即合。

当时关于转会费的谈判,哈斯莱姆的开价是90万美元,最后通过谈判增加到150万美元,这对刚刚降级的谢菲尔德联队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最后这件事还是没有成交。这大概是关于马拉多纳收购战最早的序幕。

就在谢菲尔德联队收购马拉多纳失败之后,欧洲一些对马拉多纳感兴趣的大牌俱乐部又接踵而至。尤其是一些拉丁语系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尤文图斯、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那不勒斯等这些在欧洲足坛举足轻重的俱乐部的老板和经纪人,都一拨又一拨地纷至沓来,纷纷同马拉多纳和他的经纪人接触。

这其中最具经济实力,同时也最钟情于马拉多纳的就是意大利的尤文图斯俱乐部。尤文图斯有菲亚特汽车公司作后盾,财大气粗。同时,在1979年5月26日,阿根廷队和意大利进行的那场友谊赛中,马拉多纳的天才球艺已为意大利足坛认可。当时大赛在罗马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现场观众超过了6万人。双方最后虽然以2比2平握手言和,但在场上,马拉多纳与意大利队天才的后卫马尔科·塔尔德利之间的那种龙争虎斗的较量,几次让现场几万意大利球迷倾倒在他们脚下。马拉多纳控球的技术,准确的传球和出人意料的带球过人等功底,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都能一眼看出,他远在塔尔德利之上。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由于尤文图斯俱乐部主席博尼佩尔蒂的谨慎态度,使这场交易又流产了。当时,博尼佩尔蒂认为马拉多纳尽管风头正劲,但还在成长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马拉多纳的成熟,这一切素质也许有失去的可能。他建议将马拉多纳借用一个赛季。对于这种不信任的态度,马拉多纳和他的经纪人自然不肯就范。后来,尤文图斯尽管开价1000万美元收购马拉多纳,但这事最后还是不欢而散。

尽管这次转会没有成功,但是却帮了马拉多纳的一个大忙。这次谈判的经过终于比新闻界捕捉到了风声,于是阿根廷和意大利,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报纸便把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一下子让马拉多纳身价百倍。据有关知情人事后透露,这种炒作正是马拉多纳的经纪人和谈判代表所希望的结果,这显然是一种商战的策略。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收购失败之后,西班牙当年世界上最大的俱乐部皇家马德里和最富的俱乐部巴塞罗那两家俱乐部,又为收购马拉多纳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早在1977年初,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的副主席尼克劳·卡索斯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从阿根廷疗养地马德普拉塔打来的。卡索斯是一位擅长协调国际事务的专家,他每周几乎要收到上百个电话,这些电话都是世界各地的球迷和球探打来的。对于这么多的电话,卡索斯的态度都是作出礼貌的回答,但从不作出任何承诺。但是,这个来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电话,却引起了他的重视。因为阿根廷是卡索斯的故乡,他3岁时离开了阿根廷到了西班牙,所以对阿根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更重要的是,这个打电话的贝尔特兰不仅是卡索斯最尊敬的朋友,而且是一位有丰富的足球知识和眼光的球迷。贝尔特兰在观看了马拉多纳的几场比赛之后,打电话对卡索斯说:“这个马拉多纳绝对是一位足球天才。你一定要来阿根廷,亲自看一看马拉多纳是如何踢球的。”

1978年世界杯大赛期间,巴塞罗那俱乐部专门派卡索斯前往阿根廷考察马拉多纳的情况。卡索斯观看马拉多纳踢球之后,很快就被马拉多纳高超的球技所征服了。

他说:“当我回到巴塞罗那之后,我对每一个人都说:我此行发现了一名非常奇妙的足球运动员。我认为,他会像斯蒂法诺或者贝利一样成为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是,当时人们基本上都不愿意让我把话说完便要求我住嘴。在巴塞罗那俱乐部内外,我这位副主席的阿根廷之行管得太宽了。他们认为马拉多纳太年轻,没经受过考验,因此,我是被阿根廷人骗了。”

但是,卡索斯并没有失去信心,他准备耐心地等待,他不相信马拉多纳是足坛上一位罢花一现的人物。他的看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1978年12月,西班牙一家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纪录》,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马拉多纳的事迹,这篇报道的标题是《阿根廷的新星》。通栏的大标题及详细的报道立即轰动了西班牙体育界。这篇报道证实了哈里·哈斯莱姆被迫放弃马拉多纳的主要原因。马拉多纳的身价实在太高了,没有1000万美元,哪家俱乐部都别想得到这位天才。

这篇报道说:“马拉多纳的转会费大大超过了阿德莱斯·比利亚和诺兰蒂尼……马拉多纳年仅18岁,但是他很可能成为阿根廷足球史上最值钱的运动员。马拉多纳的身价看来相当高,但是他能够提供出不同凡响的东西……”这篇报道发表不到一个月,卡索斯又重返阿根廷约见马拉多纳和他的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他始终认为马拉多纳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尽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男孩,但是他成名太早了。“马拉多纳有名望、地位和人缘,但是他没有充足的时间让他完全成熟起来,这是他一生当中不利的方面。同时,他完全植根于他的国家和家庭当中……就像一棵大树植根于它生长的土地一样。”

此时,在同卡索斯的谈判当中,马拉多纳的经纪人西特尔斯皮勒要价太高,结果使卡索斯的第二次阿根廷之行又空手而回。

自此以后的两年里,西班牙和阿根廷双方的谈判代表,围绕马拉多纳的转会问题来往穿梭于两地之间,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另一家最大的俱乐部皇家马德里也参与了竞争。这样,马拉多纳的转会问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再也不是一场地下交易了。

对于马拉多纳要远走他乡的消息,在阿根廷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阿根廷人对此立即作出反应。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足球天才落入他人之手,他们要马拉多纳永远留在阿根廷,为阿根廷人民踢球。“不能出卖马拉多纳”、“马拉多纳永远属于阿根廷”的口号已成了动员令,动员着阿根廷人立即行动起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挽留马拉多纳的自发的群众运动已波及阿根廷全国。所有的球迷几乎都在捐钱捐物,来表达对马拉多纳的热爱,来留住这位“足球王子”。

在人民的呼吁和压力下,阿根廷军人政府及阿根廷足协也行动起来了。最早行动起来的是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及其主席科索利。

科索利原先是一位阿根廷陆军军官,在军队时他一直操纵着青年人俱乐部。正是他在当年一口拒绝科内霍继续将马拉多纳留在青年队的请求。科索利离开军队后直接步入阿根廷足坛,成为以军方作为强硬后盾的阿根廷足坛实权人物。当在日本的世青赛刚一结束,科索利就打算同马拉多纳签订一份长期的合同,将马拉多纳永久性地控制在其手中。这时,另一位强硬人物、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名誉主席苏亚雷斯·马松也站出来反对马拉多纳转会国外。尤其是在1978年第11届世界杯之后,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梅诺蒂也同样站在科索利和苏亚雷斯的立场上,反对马拉多纳转会国外。结果,由于这些足坛巨头的强硬态度,阿根廷足协便通过了一项决议:不经阿根廷足协的同意,马拉多纳所有的转会协议统统无效。同时,阿根廷足协还在决议中规定,在1982年第12届世界杯之前,阿根廷任何国家队的候选球员一律不准转会。

为了留住马拉多纳,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向阿根廷足协支借了一大笔钱,结果这些钱直到第12届世界杯之后还未还清。阿根廷足协正是根据这种现状作出上述决议的,他们声称,马拉多纳要转会巴塞罗那,除非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先还清所欠的债务。

就这样,一系列的决议和还不清的债务,暂时将马拉多纳“拴”在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由于接连不断的比赛和长期的集训,使马拉多纳也抽不出时间,来考虑他转会的问题,这件事就这样拖下来了。但是,尽管马拉多纳还在国内踢球,但争夺马拉多纳的激战并没有由此而平静。随着阿根廷军人政府内部矛盾的激化,陆军与海军之间的矛盾也波及到马拉多纳头上来了。当时担任国际足联副主席的拉科斯特是阿根廷海军准将出身,有身份地位且有根基。他出于打击陆军出身的苏亚雷斯等足坛人物的目的,便强行主张马拉多纳离开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将他暂时转借给阿根廷的博卡青年队。阿根廷青年队同博卡青年队在阿根廷足坛上不仅势均力敌,而且是一对冤家对头。如果让马拉多纳加盟博卡青年队,那么青年队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但是,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副主席罗伊西奥从俱乐部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如果继续同马拉多纳续约,俱乐部将会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使俱乐部无法正常运作,要是马拉多纳能转会出去,俱乐部反而可以得到一大笔钱,这将对俱乐部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阿根廷青年队俱乐部宣布:阿根廷青年队再也养不起马拉多纳了。

于是,1981年2月13日,阿根廷青年队和博卡青年队终于签署了一项协议,将马拉多纳转借给博卡青年队,直到1982年6月30日以前,即第12届西班牙世界杯大赛的前夕。按照协议,博卡青年队须付给阿根廷青年队800万美元,该款项应两年付清,每年支付400万美元。马拉多纳的月薪则为5.5万美元,此外,博卡青年队还得承担阿根廷青年队欠下的110万美元的债务。协议规定,博卡青年队有权延长同马拉多纳的合同。就这样,博卡青年队终于获得“足球天才”马拉多纳,而马拉多纳本人则获得他梦寐以求的地位和财富。

协议签订一周后的2月20日,马拉多纳同时参加阿根廷青年队和博卡青年队之间的一场比赛——他上半场为阿根廷青年队踢球,下半场披博卡青年队的战袍上场。他将以这种形式告别青年队,加盟博卡青年队。但是,在上半场比赛进行到17分钟时,马拉多纳左脚肌肉抽筋,被迫退出球场。下半场开始后,马拉多纳两次上场,加入到博卡青年队的阵营之中。由于上半场马拉多纳的中途退出,阿根廷青年队的形势不妙,下半场开始后,博卡青年队的球迷们,则尽情地为马拉多纳加油助威,该俱乐部的官员们也都希望马拉多纳在场上有更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花800万美元的天价收购马拉多纳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当时,马拉多纳的心理状态甚佳,尽管他的伤还未好,但他依然坚持上场拼搏。球迷们看到的是他在场上的动人风采,但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让医生注射了强烈的止痛药之后才继续上场的。赛后,药性也消失了,马拉多纳痛得三天三夜都没有睡觉。不过,他终于转会到博卡青年队了。

博卡青年队是阿根廷最著名的球队之一,于1905年创建于阿根廷博卡市。30年代,俱乐部门前有许多卖法伊纳和比萨馅饼的人,因此,博卡青年队又被他们的劲敌,当时号称“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河床队称作为“馅饼小贩”。就是这样一支来自贫民窟的俱乐部球队,终于在南美足坛出人头地,成为阿根廷乃至南美最著名的球队之一。博卡青年队很早就在阿根廷足球联赛中称王,多次获联赛冠军。所以,当时的阿根廷球员,都梦想能在博卡青年队踢球,并以此为荣耀。20岁的马拉多纳终于实现许多阿根廷球员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当马拉多纳加盟博卡青年队时,该队却不景气,在1981年至1982年赛季开始时,博卡青年队处于困境,同时在此之前的四年内,该队的水平一直下降,一直没有拿过全国联赛冠军。因此,马拉多纳的加盟,给该队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博卡青年队的新教练西尔维奥·马佐利尼渴望在该赛季中夺得联赛冠军。

马佐利尼过去曾在博卡青年队踢过球,接任教练之后,对该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马拉多纳加盟的同时,又招进了3名有实力的球员,因此阵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拉多纳的到来,由于他特殊的待遇和地位,让一些队友对他产生妒忌和不满情绪。这些人当中有老资格的门将乌戈·加蒂,还有主要得分手米格尔安赫尔·布林迪西。

布林迪西是博卡青年队的右前卫,是阿根廷足坛名将之一,过去曾效力过乌拉肯队。加盟博卡青年队后,成了该队的台柱子之一。此人曾参加过1974年世界杯大赛,早在70年代就获得阿根廷总统颁发的奖章。他坚持在国内踢球,一直不为金钱所动转会国外是他获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他对马拉多纳为了金钱想转会国外的念头很愤怒,因此对马拉多纳一直心存芥蒂。同时,由于马拉多纳的技术和名气,加盟博卡青年队之后,一直显得傲慢而又自负,同许多队友都发生过争吵,因此布林迪西对他的成见很深,几乎有一种敌对的情绪。面对这种状况,新教练马佐利尼花了很长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来消解布林迪西同马拉多纳之间的敌对情绪,终于让马拉多纳在博卡青年队站稳了脚跟。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在每次比赛当中,马拉多纳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队友的谅解和尊重。

在本赛季中,博卡青年队雄心勃勃,有重登联赛冠军宝座的雄心。马拉多纳伤好之后,便为博卡青年队冲锋陷阵。当博卡青年队同本赛季最强硬的对手塔尔雷斯队争锋时,马拉多纳披挂上阵,看台上6.5万球迷为他而疯狂。

1981年4月10日晚,这场比赛在博卡青年队主场邦博内拉体育场进行。塔尔雷斯队是来自阿根廷北方的一支劲旅,作风硬朗,以打攻势足球而著称。大赛刚一开始,就下起了大雨,双方在雨水中激战,看台上6万多名观众依然热情如火。

战幕初开,马拉多纳就一马当先,长长的头发在风中飞扬,结实的身体就像个炸药桶一样,蕴藏着无穷的威力。这是他第一次代表博卡队出征,他的母亲也坐在看台上为他助威。在整场比赛中,他没有辜负博卡队的球迷和教练马佐利尼的期望,不仅用左脚亲自踢进了两个点球,而且积极配合布林迪西等队友进攻。在那一场比赛中,博卡队共攻入4球,最精彩的莫过于马拉多纳同布林迪西配合,让布林迪西攻人的那一球。

当时,马拉多纳在中场截获对方一球后,立即盘球冲向对方禁区,左摆右晃,连过对方两名后卫,将球带到对方禁区前沿。这时,马拉多纳并没有抬脚射门,而是做出一个漂亮的假动作,将球牢牢地控制住。此时,布林迪西已快速从右路补上,向马拉多纳的右方插去。马拉多纳见时机已到,便又巧妙地晃过对方一名防守队员,用左脚将球准确无误地拨给布林迪西。布林迪西拿球后一脚怒射,破门得分,获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球如果马拉多纳贪功冒进,拿球后就打门,得分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如此老练地进行了处理,让所有的球迷都看到马拉多纳的成熟,看到了他的集体意识和创造性的全局观念。这一切,都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球员最重要的品质。

几天后,博卡队同河床队的那场比赛,可谓是初出茅庐的马拉多纳的经典之作。这场比赛,博卡青年队以3比0胜河床队,博卡青年队的3球全是马拉多纳一个人攻入的。其中有一记入球,完全可以载人阿根廷的足球史册。当时,马拉多纳在本方球场得球,得球后球不离身,带球急驰,越过中场,一路过关斩将,把对方所有围追堵截的球员一个个都甩在身后,其中包括超级球星帕萨雷拉和加雷格。然后,马拉多纳单刀赴会,单独面对河床队的国际级门将菲洛尔。此时,马拉多纳并没有直接射门,而是做了一个假动作,用右脚晃过了菲洛尔,让菲洛尔扑了个空,重重地跌倒在足球场上,河床队的大门在唱“空城计”了。然而,就在马拉多纳稳操胜券之时,意外出现了——河床队的另一名后卫队员塔兰蒂尼飞身杀到菲洛尔的后面,决心拼命地堵住马拉多纳。塔兰蒂尼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球星,他出现在马拉多纳对面时,没有扑过去拼抢,而是四肢张开,哪怕是用手击出这个球也要挡住马拉多纳的进攻。谁知马拉多纳并没有抬脚便射,而又是一个假动作,将球轻轻一拨,使塔兰蒂尼还没有碰到球,便连人带球滚人网内……

这个进球,让全场震惊了。几万名观众似乎一下子僵住了,随后全场就像卷过一阵狂风巨浪。马拉多纳这精彩的一招,在几秒钟之内,使阿根廷两名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他面前,看上去就像个业余选手一样。顿时,邦博内拉体育场内“迭戈!迭戈!”的喊叫声响彻云霄,马拉多纳以他的精湛球艺获得了博卡青年队所有官员和队友的信任,他同布林迪西等人的敌对情绪也荡然无存了。教练马佐利尼紧紧地抱住马拉多纳,他激动得在赛后的几小时后患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马佐利尼活过来之后,博卡青年队的庆祝活动继续进行。第二天,阿根廷各家报纸头条新闻都是关于这场比赛和马拉多纳的话题,他的照片刊登在各家报纸最醒目的位置。在后来的几场比赛中,21岁的马拉多纳完全替代了球星布林迪西,成为博卡队最主要的得分手。

本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冠军争夺战的决赛在博卡青年队和竞赛俱乐部队之间进行。当上半场快结束时,博卡青年队获得一个罚点球的机会。马拉多纳主罚一脚破门。尽管比赛还没有结束,但这一记点球已让博卡队能摸到了联赛冠军的金杯。

大赛结束了,马拉多纳终于率领博卡青年队,夺回了失去多年的联赛冠军的金杯,使他获得阿根廷全国足球联赛的第一个冠军头衔。

然而,尽管博卡青年队夺得了联赛冠军,但它却无力留住这位足球天才——马拉多纳与博卡青年队仅仅度过了一个“蜜月”,又不得不为转会而奔忙。

同类推荐
  •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和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而她在誉满世界前,却经历了万般不幸。成功推出“哈利‘波特”后,J.K.罗琳的黑暗与愤怒逐渐消散,一切都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是什么力量让她以如此方式逆转人生?洛凛编著的《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用大量笔墨撰写了J.K.罗琳经历过的那些黑暗岁月,《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只是希望告诉读者们:看,在艰辛面前,每个人都是软弱无力的,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的信念与坚强。是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本书品读了十位远去的大师,包括:胡适、傅斯年、于右任、林语堂、王国维、徐志摩、梅贻琦、蔡元培、南怀瑾、陈寅恪。
  •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7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吴佩孚

    吴佩孚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热门推荐
  • 沉默的吞食者

    沉默的吞食者

    当人类挣脱了地球母星的束缚,殖民了太阳系其他的星,人类便以为自己已然是太阳系之主。但当关于人类的惊天秘密被发现,人类该怎样面对自己,以及这个宇宙。
  • 天娇人生

    天娇人生

    不敢相信的是,我拥有了一种特殊能力——复活。我叫魏天娇,我活着就是为了复仇,用了20年时间,我赢了。但是我却与一事无成的大哥同归于尽,变成了平凡少女林澄。重新开启的一生,我找到了爱情、亲情、友情……
  • 江汉风华

    江汉风华

    纯爱故事,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有简朴的白描。
  • 造物狂潮

    造物狂潮

    也许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的确有人进化出能感知光、场和各种离子微粒的器官,而这些器官除了声音和热辐射外还有能影响物质的能力。拥有这样的躯体,但是心智还没有健全,从小“看到”的和我们不一样,教育的偏执无法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注入一个心智健全的灵魂!来吧!真科技狂人,来分享我们的奇思妙想。(因为精力较少,每月六万字压力有点大,就不签约了。缺钱要工作,哈哈。为保证作品质量,我还要查阅一些资料,磨一磨文笔,我会慢慢更新的。感谢大家支持,最近整备了一下之前上传的文字,慢慢改一改,再上上来。)
  • 公主and王子

    公主and王子

    看似火辣开朗的苏笑笑,也有她不为人知的一面,究竟在美国的三年她发生了什么?回到中国的她在遇到两位完美的男生时,谁才是属于她的真命天子?还是说只是檫肩而过?
  • 是输出不是奶

    是输出不是奶

    百代繁华一朝都,谁非过客;千秋明月吹角寒,花是主人。——绮罗生仅以此文纪念那个让我们喜爱的小狐狸!(剧情流,可能会崩,麦打我QAQ)深林魅影古墓缠,野迹繁花掩翠山。圣兽灵心归毒海,仙踪遗秘问奇缘!——花非雾女主:让我打完攻防好不好!o(╥﹏╥)o
  • 深海有玫瑰

    深海有玫瑰

    他张开一张网,从海洋的最深处,捕获一支白玫瑰。白玫瑰的花心,坐着一个小小的安琪儿。她有着白玫瑰一般的皮肤,红玫瑰一样的嘴唇,海洋一样深邃的眼睛,海浪一样柔软的长发。海洋深处的玫瑰啊,斑斓的鱼群伴你嬉戏,那时你心中可有我?玫瑰依偎的海洋啊,清风拨弄你的面颊,那时你心中可有我?玫瑰离开了海洋,扎根在黝黑的泥土中,于是她开成了海洋的颜色。
  • 三生三世十里情劫

    三生三世十里情劫

    月望着风道:“风你的节操掉了”……风你的节操掉了”风翻了一个白眼,非常淡定的回了一句:“没事,一会再捡起来……”小桂子为从来没有节操和下线的风姐姐操碎了心……笑看风花雪月夜天等人的爆笑成神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语学习丛书-快乐心语

    双语学习丛书-快乐心语

    流淌心灵的隽语,记忆的箴言,在双语的世界里,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体会英语学习的奥妙,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丛书包括:爱的交融、财富精英、成长课堂、醇香母爱、父爱如山、故乡情怀、节日趣闻、快乐心语、浪漫往昔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