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4600000011

第11章 千古疑案(10)

这种传说也属无垠游谈,看一看明孝陵的规模和布局就很难相信这种传说了。明孝陵红墙长达45里,纵深5里,陵园内享殿耸立,楼阁巍峨,入口处在卫岗东坡的“下马坊”,由此向西行一里半,是孝陵的大门,名曰“大金门”。过此门便是四方城,这里本是一座碑亭,矗立着明成祖为其父歌功颂德的“圣德碑”。出碑亭,过石桥,进入平坦开阔的孝陵“神道”(墓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石像十二对,由南往北计有石狮、石骆驼、石麒麟、石象、石马等,体形高大,相对而峙,每只约需八十吨重的整块石料才能雕成。神道尽头是棂星门,也置有大型石雕。过棂星门,经梅花山北麓,再过御河桥,即是孝陵主体部分建筑。陵寝建筑有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方城是孝陵中最大建筑,东西长二十三丈,南北宽九丈余,高约五丈,高大雄伟,坚固无比。方城正中为圆拱形的南北向斜坡隧道,有五十四级台阶,出隧道即面对宝顶南墙。宝顶后圆形土丘即有名的独龙阜,为孝陵地宫所在,是整个陵园的“心脏”。登明楼,放眼南望,方山形如一珠,东西各有一山,活似两条巨龙,构成天下罕见的“二龙戏珠”奇景。朱元璋独霸钟山之阳。在山之阴,则是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等十几座功臣墓,拱卫着这位开国皇帝。前面已经说过,朱元璋精心选择了这块风水佳壤,为此迁寺、移塔、掘坟,前后经营二十多年,花费人力、物力、钱财无算,他怎会轻易抛开这么气派的皇陵,而屈就于朝天宫的三清殿下呢?众所周知,明太祖少小曾做僧人,而朝天宫是著名的道观,他在登基之后又热心提倡佛教,怎会弃佛就道而长眠在三清殿呢?再说,朱元璋与马氏属于患难夫妻,终生厮守相爱,大富大贵之后仍然相敬如宾,朱元璋怎会轻易丢下亲爱的皇后而栖身别处?清代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中驳斥明太祖葬于朝天宫,而孝陵只有马皇后的胡言时就说:“相度地势,起造山陵,动帑数百万,经画十数年,岂第(只)为马后而计?”这一看法很有见地。

此外,关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时,将朱元璋灵柩移至北京万寿山的传说,也属无稽之谈。第一,南京乃龙兴之地,孝陵是朱元璋亲自选定,且花了很大代价才建成的,他和马皇后已经入土为安,朱棣没有必要再惊动长眠中的父母。第二,朱元璋的灵柩如迁北京,势必重建新的皇陵,且规模气势要超过朱棣的长陵,事实上万寿山没有朱元璋的陵墓。第三,前面说过,永乐三年明成祖为乃父立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此碑通高8.78米,碑额碑身高6.7米,龟趺2.08米,碑文长达二千七百多字,是南京地区最大古碑,无论立碑或移灵都不会是临时动议,如果朱棣打算将乃父灵柩迁到北京,他不会费力劳神再立此碑。

朱元璋究竟落葬何处?看起来非明孝陵莫属。也就是说,这位垂之不朽的开国之君既不会葬于疑冢,也没有栖身朝天宫的三清殿下,更没有移灵于北京的万寿山。传说终归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朱元璋陵寝位置之谜

回答了朱元璋落葬在孝陵后,他的陵寝在陵园中的哪个位置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因为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明孝陵在当初设计时很讲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其布局与天象有关,整体呈北斗七星形状。最突出的是,明孝陵神道不像其他帝王陵那样笔直,拐来拐去,很有学问。从地形上看,神道的弯曲是因为绕过梅花山所致,实则是暗合北斗,“取象于天”,这是明孝陵设计中的神来之笔。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人们仰观天象所看到的北斗七星形状,实际上明孝陵的布局应是北斗七星投影到地上的图形,即陵园中的下马坊、大金门、碑亭、外御河桥、望柱、棂星门、金水桥这7处突出的建筑物。而在金水桥以北的全部建筑,如寝宫、享殿、宝顶等均不在“北斗”之列。

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了,既然朱元璋的寝宫、享殿、宝顶等均不在“北斗”之列,这位开国皇帝真正的陵寝应该在何处?是不是孝陵内还有一处寝宫和宝顶呢?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朱元璋称雄一世,气魄非凡,他决不愿意葬在地点处于相对次要位置的“第七星”宝顶下面,只有在北极星这一位置,才能充分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帝王地位。那么,这颗“北极星”相应的地下投影在哪里呢?应从棂星门向金水桥作连线并延长至两者间距的五倍处,才是朱元璋的真正陵寝所在地。

也有人认为,朱元璋的陵寝处就在宝顶下,属于北斗七星范围内,这是符合其生前愿望的。当朱元璋未贵时,曾写过一首气魄很大的诗:“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伸长腿,恐把山河一脚穿。”从中明显看出他对天象的崇拜,因而在其身后事上,也会追求一种“魂归北斗”的超凡境界,朱元璋的真正陵寝处,绝不会跑出孝陵内“北斗七星”的范围。

这两种说法也仅是推测,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查明朱元璋陵寝的准确位置,并非仅仅解开这一个谜团,在史学、建筑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有关专家认为,利用现代探查技术,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历来有争论的问题。南京的考古人员利用磁测(GMP)技术,在经过选择的核心区方圆两万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再细分了上万个一米见方的方格点,通过磁测仪取得地下一万多个反馈数据,再经过精密的技术处理,终于有了科学的结论:朱元璋真正的陵寝处就在玩珠峰地下数十米处,也就是宝顶下面。其地宫规模宏大,构建复杂,仅甬道部分就超过了一百二十多米。至此可以肯定地说:朱元璋的真正落葬处已经真相大白,从前的种种传说不辩自明,有关的争论也可以到此了结了。磁测的结论准不准呢?有人信,有人疑,只有等候将来发掘的结果来证实。

宝顶南墙的“明”字之谜

孝陵的宝顶南墙粗粗一看并无特别之处,墙用大条石垒筑而成,共十三层,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此处的“明”字并非由“日”“月”两字组成,而是写成“眀”。在这种地方写字,容不得半点差错,为何把“明”字写走样了?显然这不是用“差错”“疏忽”之类的原因能解释的。那么,这个“眀”字是不是古体字呢?查“明”之古体字也不这么写。这就有必要追根溯源说一说了。

明,《易·系辞下》解释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由此来看,“明”字应由“日”“月”组成。朱元璋的国号为什么相中“明”字?一般认为元末农民组织起义时,曾宣称“明王出世”,即“弥勒佛下生”(弥勒佛即未来佛)。朱元璋曾建黄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日月即“明”。《明史·太祖二》载:“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遍查明代官府文书、碑刻题字、书籍文簿、信函手札等,凡涉及明朝的“明”字均不作“眀”。

那么,“眀”字用在明朝国号上始于何时呢?至少在《康熙字典》颁行之前没有使用过这个字。比如,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月十五日,时任通政使的曹寅在给康熙皇帝的《再奏洪武陵冢塌陷折》中说:“洪武冢陷下深广十余丈,扬州、镇江各处传闻略同。有疑看守不谨,盗发岁久致陷者,有说明朝气数已尽天陷者,有疑前明初起工程不坚者。小人之谈,纷纷不一……”这个奏折提到孝陵塌陷的严重情况,其中提到“明朝”“前明”时,均系正常写法,“明”字不作“眀”写。

可是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字典》成书,首次出现了这个“眀”字。凡提到明朝国号,按照避讳,“明”字作添笔处理。这年闰三月十九日,在翰林院学士陈邦彦奉敕写的《御制康熙字典序》里,有“眀则洪武正韵”“汉晋唐宋元眀以来”等句,其中凡涉明朝,“眀”字皆作“明”写法。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本人对明孝陵倒没有什么避讳,他六次南巡,五次亲谒孝陵。他没有按照清代祭陵礼仪,行二跪八拜之礼,而是同祭禹陵一样,“行三跪九拜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他第三次拜谒明孝陵时,还题写了“治隆唐宋”御碑,赞扬朱元璋的政绩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当时的“江宁织造内务府三品郎中加五级曹寅”监刻了御碑,其后又加立了两块卧碑,记载了康熙皇帝两次谒陵的盛况。在“治隆唐宋”碑的两侧,还有乾隆皇帝题写的诗碑,可是在写到“明太祖”的“明”字时,仍照习惯写法,没有写成“眀”字,可见他也没有避讳。

以上情况,看出了“明”字改写的大体时间。可以推知,改写“明”字,是在整修孝陵时才有的。明孝陵在清初时期已受到严重毁坏,这不仅在曹寅的奏折中写得很清楚,戏曲作家孔尚任的笔下也描绘得很明白。就在康熙第三次拜谒明孝陵的那一年,孔尚任写成了名作《桃花扇》,在《驻马听》中他这样写孝陵:“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江山易代后的明孝陵已经荒芜破败到了让人哀痛的地步。面对旧江山“宫墙断缺迷青琐”的既成事实,清廷采取了“斜阳衰草系情多”的明智态度,对遭到严重损坏的明孝陵进行了修缮,其时间当在《康熙字典》颁行之后。填补了下陷之处,整修了部分建筑,“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楷体大字,就是在修理宝城南墙后增刻的。康熙皇帝承认朱元璋治国超过唐宗宋祖,但他和他的属下不承认已灭亡的明朝“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这样循环往复,所以把“明”字中的“日、月”,改为“目、月”。明王朝并没有周而复始,但清王朝照样垮台了。

历尽沧桑的明孝陵是一份厚重和宝贵的历史遗产,需要好好加以考证和研究。在它的身上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明孝陵地面上的主要建筑物(如配殿、明楼等)是何时、何人毁坏的?陵寝处下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孝陵是否有盗墓者光顾过?等等。人们期待着这些谜团能够一一破解,以对这座古陵墓有更加全面、准确、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同类推荐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明士风流

    明士风流

    明初,靖难之后,永乐皇帝重启锦衣,架设东厂,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可他却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活得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红袖添香、治国安邦,他用他一生的时间,为大明添砖加瓦,为大明的盛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天更新
  • 元青瓷

    元青瓷

    三流工业学校毕业大好青年,只是摔到井里,悲催地穿越到宋末元初,成为蒙古西征途中的一名小铁匠,面对南宋和蒙古帝国的交锋,刘一凡这个小铁匠如何自保生存,是就此沉伦,还是勇于面对史上最强大的蒙古铁骑的刀锋,关注,看我一一道来
  • 汉景帝阳陵探秘

    汉景帝阳陵探秘

    本书内容包括:承前启后汉景帝、规模宏大的汉阳陵陵园、千姿百态话陶俑、阳陵动物俑、工艺精湛的汉代兵器等。
  • 人生再次初相见

    人生再次初相见

    分手在即的夫妻一同穿越,他竟成了女儿身,还当上了将军夫人;她栖身在江湖最大帮派之中,是前帮主遗孤。朝堂内外风云诡谲,江湖之中血雨腥风,活下去都得如履薄冰,回去又谈何容易?
热门推荐
  • 阴阳玉两将臣

    阴阳玉两将臣

    所谓江湖,常伴着悲伤与痛苦,离弃与背叛过往如云烟,只盼初心莫忘书名问题,故新开《阴阳玉之将臣》
  • 兽醒

    兽醒

    当我从人类异变成兽人之时。我是继续挥洒汗水捍卫狮心帝国的荣耀。还是带领我的兽人同胞,用生命和鲜血建立自己的家园。我到底是兽人?!还是人类?!
  • 天赋生灵

    天赋生灵

    万物皆有灵性,万物皆寻求灵性,一个小城镇的青年医师,一个喜欢赤脚走在山林的少年,天生不平凡的天赋让他走在一条奇幻的道路上。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穿越之遇见你不后悔

    穿越之遇见你不后悔

    醒来。纳尼???穿越啦!?哇哈哈!古代衣服真漂亮呦!好想遇见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她会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吗?
  • 剑执苍生

    剑执苍生

    混沌初始,天生九阴九阳,得一者,破凡入仙,长生不老,万古称尊。六万年后,修仙迎来鼎盛时期,道统传人多入牛毛,天骄妖孽道子少帝层出不穷!少年自荒域而来,为美人一诺,以凡人之资血染苍生,剑指天下。逆斩万古修仙路,自此仙路永寂!“仙,又如何?试问普天之修,能接孤一剑不死者,又有几人?”“在我之前,世上无仙,在我之后,世本无仙。因为,孤,不许!”--苏邪衣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尊神传

    尊神传

    前世在尊神界数万年前的至强战斗因为心中的黑暗而落败,失败的他堕落到了人界转生成了一个废物学生,机缘巧合下碰到了可以化身为剑的少女,并在人界至尊力量的帮助下来到了尊神界,一步步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道路,一步步成为最强,兄弟红颜知己伴随左右,为完成前世未完成的遗憾走上最强之路.......(兄弟你想开后宫?)
  • 程夫人又换马甲了

    程夫人又换马甲了

    “我想跟你一起睡。”景辞提着他的耳朵,“男人,你知道自己在跟谁说话?”“许氏继承人,NS听辞,海岛主……我的老婆。”景辞无语。#景辞是贫瘠的土地里开出的一朵铿锵的花,讨厌结婚,讨厌生孩子,更讨厌养孩子。而程易在遇见景辞以前,是没想过这辈子要结婚的。求婚?一场能征服辞姐?于是三天两头地搞仪式,送戒指。#“景小姐,能不能赏个脸,领个证?”程易牵着她的手笑眯眯地问。“看我行程安排吧,下午没空,明天一早出差,大概要半年。”景辞抽出手继续敲着键盘。“好吧,反正你年龄还不够。”#某天,狗仔在酒吧拍到了程家未婚妻在收租某天,程哥的某个小弟在任务过程中看到了大嫂某天,程哥的妈妈看见自己儿媳成了小说大佬某天,程哥发现自己的身份配不上媳妇了#“辞姐?”程易晚上回家后一边做饭一边讨好景辞。“说。”景辞打着游戏很不耐烦地说。“结婚已经二十天了,要不您发发慈悲,赐我个孩子?”景辞一张B超单甩到程易脸上,“老娘已经揣着娃了。”#原本不敢结婚生子的景辞,婚后……原本杀伐果断的京州程小爷,婚后相妻教子……“又掉马了,程太太。”“常态,习惯就好。”
  • 快穿之攻略美男手册

    快穿之攻略美男手册

    一场车祸,她被五月系统选中,穿梭于大千世界之中。攻略美男,完虐渣渣,赚功德值……沈子霏的小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滋润。可是这个缠人的家伙是谁啊!!“霏霏……”某个男人又把下巴搭在她的肩膀上。“你好烦!走开走开!”沈子霏表示很无奈。“自己惹得我,哭着也要解决。”谁来帮她把这个妖孽弄走啊!【本文1v1,双洁党慎用(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位面),小可爱们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