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一边吃午餐,一边通过奇迹系统观看,离渔船不到一海里远的鲑鱼群的情况。
他发现这个鱼群就引导着渔船开了过来,别看鲑鱼在小溪里产卵的时候一天要游20多公里的路程,可是在大海里正常生活的时候一天能移动三五海里就不错了,了解鲑鱼生活习性的罗伯特并不慌张。
这群成年王鲑鱼群有一万多条,在水下30—60米的深度中自由的觅食一群太平洋鲱鱼,王鲑是卑诗省出产的5种鲑鱼中体型最大的鲑鱼。
生活在太平洋中的体型可达1.2~1.8米,商品鱼的重量在9公斤左右,重的可达40公斤以上,到底有多重这要看他在海洋的环境下生长多长时间,它可在海中生活五年之久,其它品种的鲑鱼多生活1—2年的时间。
看它们前进的方向应该是小溪产卵的成鱼,当然在这一个混合鱼群的周围,还有横冲直撞的捕猎者—鲨鱼在行动。
好在不是很多就几条,对王鲑鱼群损失不大,还有其他的一些伴生杂鱼,他露出洁白的牙齿配上笑容很灿烂。
午餐过后,罗伯特就赶快起身向驾驶室走去,在经过船舷的时候把水下机器人放入水中,它像幽灵一样潜入船底随时待命。
罗伯特也驾驶着渔船,全速朝一海里以外的王鲑鱼群而去,并让甲板的渔夫们准备好随时捕鱼的工作。
过了一会费尔南多,快速的张开嘴巴说道:“船长,声呐显示前方有鱼群,幸运的船长放下拖网,缓慢前进三个小时才可能满网。
运气不好的就不好说了,你直接以正常航速前进,原来是有目标了,你能透露一下秘籍吗?”
罗伯特笑笑回答道:“你这种直言不讳我很高兴,我这是有把握的省油行动,你不知道油价又涨了吗!开玩笑,你不要在意,你看看前面的天空是什么?”
这个时候,船上的声呐探鱼器响的更密集了,费尔南多不好意思的说道:“要不是声呐报警,我还以为那不多的海鸥群,跟随的是不值得下网的小鱼群呢!
看声呐上的显示,它们应该是在鱼群的外围,看样子这个鱼群是个大鱼群。
整条渔船的各个系统,都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不过遗憾的是,声呐搜鱼设备不够用,要是有更先进的就好了?”
罗伯特笑着安慰费尔南多:“声呐系统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了,不够用只能等到以后有更先进的搜鱼仪器出来,我们第一时间进行更换,现在只能这样了。”
费尔南多也点点头:“只能这样了,不过这艘渔船的前船东的眼光还是挺先进的,肯定为这艘渔船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最后便宜我们了!”
当达到鱼群的最前端,罗伯特拿起通话器打开扩音功能:“甲板上的渔夫注意了,设定深度150米放拖网下水。我再重复一遍。。。。。。”
渔船迎着鱼群的方向,向西前进1500米,然后往北3公里再调转船头折返回来,再按照奇迹显示的重新聚集起来的方向行驶。
罗伯特为什么这样行驶,估计费尔南多的心里已经是无数个问号了,欧美对隐私权还是很重视的,不到发疯的时候一般是不会问的,这是习惯养成的结果。
罗伯特刚开始看到鱼群的规模,也很震撼!
在100—200米的区域内,形成一个直径50米的圆柱,不停的围着圆心游动像极了龙卷风,缓慢的向东方移动;
以龙卷风为先锋,向后方延绵几千米的银色玉带,玉带的厚度也达到了50多米。
在鲑鱼群的前方有一群太平洋鲱鱼供它们食用,而在鲑鱼带的中后方分布着一小群海豚,海豚饿的时候就向眼前的鲑鱼发起冲击猎食,受到冲击的鲑鱼一哄而散!
跑掉后再跟附近的鱼群聚集起来,跑不掉的就成了海豚的食物。
有奇迹系统的引导,罗伯特有很大的几率让拖网躲开海豚,就是躲不开只要不被渔网缠住,也会被有游泳健将之称的海豚躲开的,所以他根本就不担心海豚的安全。
长长的拖网,在渔船到达鱼群尾部的时候已经装满,被里面的鱼获撑得快要爆炸似的!
罗伯特赶紧下令启动拖机,把拖网拉上甲板上来,拖网就像一个颤颤歪歪的老人在一阵响声中,缓慢的拉上了渔船的甲板上。
尾挡板升起后,拖网的底部被渔夫拉开,一条条鲑鱼就被释放出来,被吸进分流冷藏仓。
因为渔船空间有限,只能进行鱼片、鱼段以及去鱼内脏和头的整鱼等简单的加工,还有鱼骨加工成鱼粉,像制罐和鱼油的加工系统,渔船的加工车间里就没有。
罗伯特看着鱼获进入加工车间,暂时也没什么事情:“助理先生,你在这里盯着,我去加工车间增长一下见识!”
费尔南多拍着胸部:“船长,你还不行信我,放心的去吧!有什么事情我会及时向你报告!”
当罗伯特踏进加工车间时候,就看见整洁的车间里有序的放着的流水生产线。
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制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只见一个工人,拿起传送带上的一条条王鲑放在右手边传送卡槽上,通过前方的自动切割设备,鱼头和鱼身快速分离掉落到下一个传送带上,进入下一道操作程序。
筛选王鲑内脏,有鱼子的就放到脚边的篮子里,传送带上的鱼身,通过水槽进行自动清洗,这就需要1名工人监控。
进入分割程序后,仍然有1名工人,把水槽里的鱼身趴着,放到身前的传送带,进入自动分割机的下方,再出来就成为一片片鱼肉。
有2名手持小刀的工人,把不符合要求的边角鱼肉进行修整,然后就是2名工人进行配合包装机进行包装。
最后还有一名工人,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零下28度的冷库里,把包装成箱的鱼片成品,分类码好进行冷藏。
等待渔船靠岸,直接按订单销售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地。
冷库的搬运人员最辛苦,要在近零下30度的环境下工作,所以要定时换班,一条流水线只需要几名工人,自动化程度非常之高令罗伯特心里感叹不已!
这是正常的加工速度,要是想加大加工能力的话,还可以调整机器的速度,不过工人的用量就多了。
加工车间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把鱼肚的内脏掏出来,省的污染鱼肉降低品质,尽最大努力保证鱼肉的新鲜程度,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效率一般的情况下,渔船加工用人不少,提高鱼肉成品的成本。
现在加拿大失业率不低,工人的薪金也不是很高还能承受得起,要是薪金太高的话就需要招收一些新移民的员工,以降低工人工资的方式,来保证同等渔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