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4100000009

第9章

第1卷 (9)

炒吴萸6g细辛2g通草6g

炒小茴6g砂仁6g川黄连3g

炙甘草6g烧生姜3片大枣3个

方中当归、桂枝、杭芍温经活血,细辛散少阴之寒,吴萸、生姜散寒止呕,炙草、大枣补中生血,通草通经络利关节,尤在泾谓本品有“通脉续绝之功”,加小茴、砂仁以理气通滞而止痛,少加黄连,配吴萸,取“左金”之意,以平肝而为反佐。

上方服后,次日来诊,呕逆全止,肢已转温,面赤、烦躁、腹痛均减。续处以吴萸四逆汤。处方:

黑附片60g炒吴萸9g干姜12g

炙甘草6g

此方本可先用,其所以不先用者,在于本病既经误治克伐,不但厥阴外证未解,且使肝血为寒所凝而不能畅运,故先予当归四逆汤温血达表,以作向导。继用吴萸四逆汤,温中扶阳,驱除浊阴。如此施治,始可引邪向外一举而平。故服第二方后,诸症悉除,且满身出现红斑,此病邪由里达表,已收预期之效。乃因势利导,以四逆汤振奋阳气,驱邪外散,遂告痊愈。

〔辨析评述〕

1.初病,发热恶寒头痛,病在太阳,呕吐、泻利,病属阳明。此太阳之邪不得外解,内迫阳明,逆于足经则发生呕吐,注于手经而大肠传导失司、水谷不别,泄利自作,此太阳阳明合病。医以寒热、呕吐,误诊为少阳证,兼见腹痛硬满、舌淡紫,又疑有下焦血瘀,而用小柴胡汤加三棱、莪术攻之。屡投柴、芩,胆气大伤,寒陷厥阴,急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主之,继用吴萸四逆汤温中扶阳,诸症悉平。

2.戴氏自云:“若当时投以葛根汤,两解太阳、阳明之邪,则其病早愈”。此论尚欠全面,拟改为葛根加半夏汤为妥。

下利虽属里证,但由表邪未解,内迫阳明而来,况且病情偏重于表,故不须治里,但须解表,使表和里自愈,用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亦称逆流挽舟之法。

〔体会〕

寒入厥阴,手足僵冷,救治四逆,何以不首选附子、干姜?陈平伯说:“盖厥阴肝脏,藏营血而应肝木,胆火内寄,风火同源,苟非寒邪内患,一阳之生气欲绝者,不得用辛热之品,以扰动风火”。此明言少阴里寒阴盛之四末不温,与厥阴之寒邪郁滞、阳气被郁之手足厥寒者有所区别。就本案而言,先用温血达表、除其中寒,遣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治之是对的。然而继用四逆施以附、姜,则须争鸣!附子、干姜投后,何以满身出现红斑?15岁少年女性,何以附子60克、干姜12克大剂温阳?岂非矫枉太过,扰动风火乎!

三、内科病

36.中风

沈绍九

〔案例〕《沈绍九医话·内科》[24]

沈某,男性,年40余岁。体丰性躁,平时善饮多痰,乃脾虚肝旺之体质。病中风后,头晕手颤,四肢木痛,两足肿胀,不能步履,日吐痰涎盈盂,曾服清热、渗湿、滋补肝肾等药,历时数月无效。两脉弦大而数兼有劲象,弦劲而数为肝阳亢盛,大为气虚,当益气补脾,平肝泻热。

洋参须白术茯苓

广陈皮法半夏甘草

羚羊角栀子刺蒺藜

丹皮桑枝

本方乃补足太阴,泻足厥阴、少阳的方法,以六君子汤补脾祛痰,所谓“补太阴”也。以羚羊角、栀子、丹皮清肝胆,所谓“泻厥阴少阳”也。更以蒺藜、桑枝,疏通经络,乃补泻同进之法。服之病情好转,仍以前方加减,调理数月痊愈。

〔辨析评述〕

该患者体丰、善饮、多痰、头晕、肢木、足肿,其性躁、手颤、脉弦劲,一派痰蕴内阻,肝阳暴张之象。

脉见大象,知有不足。曾辨为肝肾阴亏,投以滋补,其脉又兼数象,知有里热,兼施清热,以其痰壅,每日吐痰盈盂,故用渗湿,共为清热、渗湿、滋补肝肾之剂。看似证情分析尚合,但投之数月无功。

后抓住脉大与痰涎壅盛作为因果分析,大为脾气虚,脾为生痰之源;脉弦劲而数为肝阳亢盛,断为气虚痰壅、肝阳暴张之证。立益气补脾治痰之源,平肝泻热治肝之急,而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益脾气化痰湿;羚羊角、刺蒺藜、丹皮、栀子清肝平肝以制肝之急。此恰合《丹溪手镜·中风》所云:“血虚有痰半身不遂,涎潮昏塞,宜以四物四君子随气虚血虚加二陈汤用之,调以凉剂导痰行气”之意。本案为气虚,故不用补血,所遣之羚、蒺、丹、栀之类,即所谓凉剂,并佐以桑枝通经络,使内无气阻,外无留结之患。此补泻合进之法,庶乎明理而用法当,因能见功,调理数月康复。

〔体会〕

唐宋以前,千余年间,中风之外受内生之争未能定局。金元大家,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内风之说遂定。近代则认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不足、气血虚少为本,风、火、痰、湿、瘀为标。

本案以患者嗜好言,平时善饮,茶酒皆为生湿蕴痰之品。以体型论,体丰多痰湿,可知其痰湿内蕴已久矣。痰湿素重,困乏脾运,致脾气被抑,脾气被抑,湿痰益聚,相互为因,已成恶性循环,故此“脉大”之虚,不可妄说肝肾,滥施滋补,误投滋补,滋阴助湿,增其痰湿。

此案标实有二:其一已属明痰好辨。其二是肝热亢盛,若滋补肝阴以制亢盛,则缓不济急,且又增湿,必以清肝平肝,方可使肝火得清,肝急得缓,这又系虚实之差,可谓是细微处见工夫。辨证必须入微,处理方能得当,疗效才显卓著。

中风一病,临床变化,急则莫测,缓则错综,不可“三宝”开窍,“活络”善后,如此操简。

37.阴 虚 头 痛

窦伯清

〔案例〕《窦伯清医案》[25]

孔某某,男,39岁,干部。1974年4月门诊。

患偏头痛年余,先由眉头攒竹穴处胀起,逐渐引起头痛,或左或右,痛无定处,痛甚时饮食俱废,同时伴有腰及足跟痛,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虽经多次治疗,效果不显,特来就诊。诊脉沉细,两尺弱,苔薄白。初治屡用风药无效。

患者腰及足跟疼痛,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为素质阴虚,故外邪易侵。眉头攒竹穴,足太阳经脉循行之径,邪客其经,动则上冲头痛,初治屡用风药无效,乃正虚邪不去。拟用纯甘壮水,佐以辛散之法,以扶正祛邪,仿《景岳全书》左归饮加味治之。处方:

熟地15g山药12g茯苓9g

山萸肉9g枸杞6g细辛2.1g

苁蓉9g菟丝子12g白芷4.5g

炙草4.5g

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中用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子、苁蓉滋补肝肾而益精,茯苓、山药、炙草滋养脾胃以润肾,白芷、细辛发表止痛。使阴血充沛,客邪自消。

服3剂,发作减少,疼痛缓解,服完6剂头痛再未发作。现在时逾3个月,近日追访,未曾复发,效果巩固。

〔辨析评述〕

1.偏头作痛,痛无定处,或左或右,似属风邪,然屡投风药不效,说明辨证不切。细察患者临床症状,腰及足跟痛、两尺弱为肾虚之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为阴虚之象。综观之,此为肾阴大亏之体,太少标本同病,治必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方能痊病。

2.《类证治裁·头痛》云:“头为天象,诸阳经会焉,若六气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又引“东垣曰,头痛每以风药治之者,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本案初治流于俗套,叠用风药,未见疗效。何故?治其标,而未治其本也。

3.少阴经脉不上头,何以肾虚令头作痛?因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主一身之表,其经脉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经攒竹穴,经巅其直行者达背,下行于足,与足少阴肾经相交。足太阳膀胱经少气多血,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今肾阴大亏,精血不足,表里阴阳气血错乖,故外邪易侵,侵则足太阳膀胱经气不舒,而呈现眉头攒竹穴处胀起,逐渐引起头痛,此由肾之本虚,标之经气不固所致。若祛风治标,不扶其本,则正虚邪不出,只有纯甘壮水,佐以辛散,标本同治,扶正达邪,才能取效。

〔体会〕

下虚上实之头痛,径去上实,不填下虚,徒劳而无功,虚当补肾,实当发散,补肾填其下虚,发散祛其上实。于是,上下、阴阳、气血和调,何痛之有?

38.阳虚寒盛发热

杨志一

〔案例〕《杨志一医论医案集》[26]

杨某某,男性,17岁。入院前反复发热已达9个月,身体羸瘦,不能起床。入院后。大便检查发现血吸虫卵,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因患者极度贫血,不能接受锑剂治疗。中医会诊见患者面色苍白,人迎脉(颈动脉)跳动剧烈,少气懒言。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尿频而短,午后潮热(体温38℃左右),盗汗,舌淡白不渴,脉浮弦而数不受按,初从太阴脾虚论治,以黄芪建中汤甘温退热,并合五苓散以利湿,约服10余剂,热势仍起伏不定,便泻如故,小便或利或不利,而且腹满时痛,两脚浮肿,显为脾肾阳虚,火不生土之候,非温补脾肾不能奏功。此时患者因久病不愈,悲观失望情绪很严重,除力加安慰外,乃改投附桂理中汤加味:

熟附片15g肉桂3g党参15g

干姜10g炒白术10g炙甘草8g

淫羊藿10g巴戟天10g

连服20余剂,长期发热终于解除,精神食欲大振,二便正常,腹满脚肿全消,血象检查好转,体重增加,行动如常,无何不适。最后,经过复查,患者完全恢复健康,身体发胖,精神愉快,与前判若两人,已参加农业生产。

〔辨析评述〕

1.初据少气懒言,面白便溏,舌淡不渴,辨作脾阳不振,寒湿内生,认为系脾气虚而发热,寒湿内生而下利浮肿,以黄芪建中汤甘温除热,合以五苓散利小便而实大便兼以消肿,投10余剂,热势未控,便泻浮肿如故。

2.后思及肾司二便,症见尿频而短,大便溏泄,当责之于肾,肿势以下肢,尤以两脚为重,显为脾肾阳虚,火不生土之候,而用温补脾肾之法,改投附桂理中汤加温补命门火之淫羊藿、巴戟天,进药20余剂,二便恢复正常,浮肿全消,长期发热得以解除。

3.此系阳虚有寒之发热。阳虚寒盛发热的病机是阴盛格阳。《医碥·阳虚发热》云:“阳虚为肾火虚也,阳虚不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若无寒,而但阳虚,则只见其不足,不能发热);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阳被寒拒出居肌表,外越则脱,不脱而又不能内返,则格斗而激发热也)”。阳虚阴寒不盛之发热,其发多在上午,以昼为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人体正气得阳气之助,与邪气之争则甚,故发热多在午前出现。此案发热在午后,又见盗汗,最为惑人,极易引入阴虚之误辨,查此案毫无阴虚之征,何以见午后潮热、盗汗呢?原因是:阳虚而在内之阴寒过盛,逼迫虚阳浮于肌表,当午后自然界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之时,自然界阴气之长,助体内之阴寒益张,则逼阳外浮益甚,故午后反现发热。入夜阴寒益增,虚阳外浮肌表发热则腠理开,卫气寐时行阴不能固护于外,故汗液外泄,此种盗汗与阴虚发热之盗汗机理不同,临床最易误辨,须借助其他兼症,综合进行分析,方能正确判断,察看舌质舌苔,往往有助于阴虚阳虚之区分。

〔体会〕

气虚发热,病在肺脾,治从补脾,甘温除热可痊。阳虚发热,病涉于肾。阳虚寒盛之发热,又较阳虚发热病势更进一筹。二者临床表现同中有异,同者,谓皆有阳虚表现,异者,阳虚发热多在上午,常伴有自汗出,阳虚阴寒内盛之发热,可出现午后潮热、盗汗、脉数等寒极似热的表现,临床最难鉴别。治疗上,皆宜导龙入海,所谓踞其窟宅而招之,即温补命门之火,不过补火之剂轻重不同罢了。

39.阳 虚 寒 湿

戴丽三

〔案例〕《戴丽三医疗经验选》[18]

胡某某,男,51岁。因恶寒发热,不思饮食,经服发汗药后,热仍不退。某中医断为暑热,用栀子、滑石、芩、连之类,服后寒热似疟。改用西药治疟之针剂,针后又觉四肢酸软无力,手足厥冷,眼神发呆,彻夜不眠。又改服中药附片、干姜、参、芪等益气回阳之剂,服后变为神昏、谵语、发痉。又改投寸冬、黄连、口芪、厚朴、瓜蒌壳、枳壳、菖蒲等药,症现呕逆不止,头目眩晕、心神恍惚,手足厥冷至肘膝,已4日未大便,病已半月,症势垂危。

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且见患者面容惨白,双目无神,舌心黑而干燥,切其脉沉而细微。此乃寒湿不化,元气不收所致。然从其呕逆不止,神气困顿观之,惟恐元气虚脱而莫救。急用下方:

公丁香4g肉桂子6g柿蒂5g

苏条参15g白术9g干姜12g

法夏9g茯苓15g砂仁6g

甘草6g

二诊:服药后至晚8时,呕逆轻减,突然腹痛便急,解下黑色粪便甚多,至夜半呕逆全止。今日来诊,肢倦身软,脉转滑大,舌腻而干,胸闷。此胃浊不化,续前方加附片60g以助命火。

三诊:服后,胸闷全消,神形转佳,但觉心烦不安,腮肿及牙龈隐痛。处以《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加苏条参:

炒枳实6g焦栀仁9g淡豆豉9g

苏条参15g

四诊:服后心烦大减,但腮肿未全消,牙略痛,用自拟方姜桂苓半汤化裁:

干姜12g桂枝12g茯苓15g

胆炒半夏9g

五诊:前服方1剂,腮肿消,牙痛止,但天明时又现两腿疼痛且浮肿,舌白腻。此因上方之散寒降逆,寒趋于下,故腿现浮肿,总由寒湿未尽,阳不宣达所致。续处下方:

麻黄6g杏仁9g桂枝9g

同类推荐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名中医治病绝招

    名中医治病绝招

    本书对20世纪百余名著名中医学治病的经验、绝绍进行了归纳和简述,文字简练,资料翔实。由于其紧扣临床运用,有助于充实初涉医坛青年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技艺,适合中医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 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产科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严重危及母婴安危,需要医务工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问诊、体检,迅速准确地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如何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患者进行正确救治,对预后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产科医生,除了掌握相关的高、精、尖医学仪器的使用及监测技术外,还要求掌握不同急危重症诊治要点,积累临床诊治经验,以进行规范化的处理,最终达到急救与治疗的双重目的,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提高救治效果。这就要求产科医生知识面广,具有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同时要对疾病的诊治反应迅速,这对于在第一线工作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麻瑞亭治验集

    麻瑞亭治验集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清气浮升而亲上,是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热门推荐
  • Female Suffrage

    Female Suffr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把青春献给渣男:玛丽苏的逆袭

    别把青春献给渣男:玛丽苏的逆袭

    傻白甜纯情少女【闻洛伊】没有恋爱经历,初入职场被花心上司看中玩弄后无情抛弃!再遇渣男!姐弟恋!都以失败收场。经历了爱情的种种磨难,傻白甜少女变身气质女王,霸气回归!复仇大计开始~!
  • A Room With A View

    A Room With A Vi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痞校草恋上叛逆女孩

    痞校草恋上叛逆女孩

    在青春是遇见最好的你,然而在出租屋里发生的一切,让我措手不及“啊澈,你背叛了我们的爱情,我们分手吧”安雨萱静静的看着不堪的一幕淡淡的说完,转身离开,瞬间眼泪决堤。。。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掌中巫界

    掌中巫界

    艾伦曾经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穿越者,没有金手指也没有外挂,打算平凡地度过一生直到他穿越的第十八年,他的右手手掌心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为止......而在他所在的现实,也悄悄地发生了不为人知的改变......
  • 念念不离心

    念念不离心

    这是一本言情小说。十年前的一场空难,让夏雪成了孤儿,直到凭空冒出一个自称“旭东”的人,默默资助她完成学业。几年后,夏雪学成归国一心想找到“旭东”,却遭遇了一段与傲娇腹黑男神陈文铮不期而遇的爱情,而另一边她查到原来陈文铮就是“旭东”。经过慢慢的磨合,最终两人甜蜜的走在了一起。
  • 弃后阿娇

    弃后阿娇

    是不是所有人有了卫子夫,便不要了那痴情的儿时阿娇。
  • 凤凰一吟朝天阙

    凤凰一吟朝天阙

    她,是冥界三公主,又曾是人间的全能偶像;她,是音乐宗师,年轻一代的天才少女;她,是医学高材生,一手失传的太乙神针出神入化;她,是杀手,一身杀气诡异无比,形如鬼魅;不过现在,她,是风云大陆云湘国的郡主,是一只即将翱翔与九天云端的凤凰——凤凰一吟朝天阙,天下无人拭其剑!剑出鞘,指苍穹!吾将为皇!
  • 天真无邪

    天真无邪

    这个世界上,或许存在着神与鬼,也或许不存在。但有一种人确实存在的,那就是修仙、修道者。特别是在如今的时代,可能你的同桌就是一个修道者。神说:我会造物哦!仙说:我还会法术呢!?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弱弱的声音出现了。凡人说:我什么都不会么?
  • 超级强者来到异界

    超级强者来到异界

    一个在星空中探险的超级强者被黑洞吸入而来到异界,在异界中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