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2000000009

第9章 :给十四岁的自己—从佛典中走来

风轻云淡的日子里,唱一首离别曲,给你听。

与朋友、金兰的分别不同,阿旺人生中第一次郑重的离别,便是骨肉分离。淡淡的歌声,溢满的是薄薄的清愁。送别,不在霸陵,不在残阳中,不在烟花三月。在门巴小小的村落里,阿旺要与父母告别。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曹公的一曲《分骨肉》,唱尽了儿女与父母分离的辛酸。“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一句话写出了离人的无奈和别后的苍凉。人生中的有些离别是为了下一场相逢,有些离别却是一挥手成了永诀。或许,那时年幼的阿旺,还不知道什么是别离。因为懵懂的年纪,还不曾识得生命的愁与悲、苦与痛。挥手也只是轻描淡写,别后的余音却像是含在舌后的苦酒醇厚绵长。

作为六世活佛,阿旺嘉措与父母的因缘少之又少。史料上留下的故事也是寥寥无几。当年分离的痛彻心扉也随着百年的风沙堙没,最后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一声叹惋余音。

有人说,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阿旺幼年离家,突然使次拉旺姆的生命失去了方向。她的孩子,还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童,背负的却是整个西藏的未来。担忧如藏在心底的一只小虫,啃噬着她的恐惧。她也曾私下里偷偷地向上苍祈祷,愿这个孩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承欢膝下过宁静的生活。可是,温情总是抵不过命运的转折,生命的凄凉与无奈,莫过于此。

扎西丹增一会儿欢喜,一会儿伤痛。欢喜是自己的孩子竟然是活佛转世,这样的高贵头衔他做梦也想不到;伤痛的是转世活佛身份一经确认,阿旺就不再属于这个家庭。

有期望就会有希望,有期待也会有惆怅。扎西丹增夫妇望着那个渐行渐远的影子,也把阿旺的样子定格,定格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阿旺嘉措二十四年的生命中,他也一直未曾长大,那份纯真与真挚一如当年的顽童。

错那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扎西丹增夫妇不敢想象,这块圣地会和自己有这样的牵绊。思念宛如一条绵长的丝线,一丝一缕的飘向错那宗。那里深藏着阿旺的童年。

巴桑寺里,一个小寺僧的入住让寺院变得与众不同。法事像是每天的晨会,这个孩子的生活备受众人瞩目。在各个高僧的指导下这个孩子开始学习藏文,这是学习佛学法典的一个前奏。寺僧们都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入住巴桑寺后,他可以叫阿旺嘉措了。

巴桑寺应该是阿旺嘉措最好的启蒙地。智慧在佛光中一点一点开启,阿旺嘉措的聪颖,让人们惊异、随之赞叹。公元1690年,阿旺嘉措正式在巴桑寺学习佛教经典。曲吉和多巴担任阿旺佛学的启蒙老师。

佛法的光芒在寺院的角落中流淌,广博的佛学经典为生命敞开一片广阔的天地。阿旺嘉措像一株细苗,在金色佛光的里,贪婪地吸收这金莼玉粒。《诗境》、《除垢经》、《释迦百行传》等佛学典籍是阿旺嘉措的重点学课。阿旺嘉措的聪慧让曲吉和多巴十分欣慰,这样的硕果都一一报及桑杰嘉措。小阿旺八岁那年,自己已经开始写信向桑杰嘉措报告自己的学习进程。像是神灵的指引,这样的进展让所有的知事者禁不住欢喜,远在布达拉宫的桑杰嘉措也禁不住舒了口气。

提起《诗境》,不由得让人想起《诗经》。与其他音节复杂、不明其意的佛学典籍相比,《诗境》的音节读起来就有《诗经》的远古遗风。《诗经》是汉文化的一株远古植物,又像是一曲古老的歌谣,子句中全是顾盼流连,真挚高远。与《诗经》一样,《诗境》是藏传佛教佛学典籍中情感最朴素最纯粹的一本著作。

于阿旺嘉措来说,《诗境》是注入生命的一股新鲜血液。这是一本文学理论著作。它源自古印度,讲的是诗歌的欣赏和创作技巧,是众多经文中最独特的一本小书。

师父说,这是佛学的一部分。佛学有“五明”,“明”是指学问、学科,“五明”为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主要有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大乘佛教中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其中的“声明”是一门教人写作的学问,佛家认为,深谙声明学的精妙,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才能让更多人欢喜的领悟。《诗境》正是“声明”的一门重要课程。

六百五十六首诗歌,熟稔地映在阿旺嘉措心中,诗歌的欣赏、鉴别、以及创作手法的深入了解,让阿旺对诗歌有了一种狂热的喜爱。更让他惊喜的是,《诗境》中附着的注释和解读中,还有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和第巴桑杰嘉措的名字,他们的心得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流露,渗透在阿旺嘉措的心里。这样的妙音欢歌是一束五彩语词之光,让阿旺嘉措看到了另一片天地。

诗艺在沉睡的岁月中苏醒,这个孤绝的男孩,带着诗的灵性,从佛典中走来。这本诗歌的创作指南是一块风骨,刻在阿旺嘉措的骨髓中。

可是寺院的高僧们没有想到,本来想让阿旺远离红尘修行,却不想在修行中让他找回了重返红尘的路。

寺院的生活枯燥繁琐,阿旺嘉措只觉得日子悠长,打坐修行、诵经念佛是每天的必修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在高僧们的眼中,是对灵童最好的培育。最初,带着对寺院生活的好奇心理,阿旺嘉措对新生活的变迁带着期盼和欣喜。可是这样的生活像是一次次复习,他们用明天重复今天,今天重复昨天,这样的练习让阿旺渐渐厌倦。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在幼儿期所得到的语言训练,不仅可以使他发生快乐感,并且支配成人期的行为。如果说,阿旺嘉措一直在佛经中熏陶,或许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佛学大师。然而,他早期的佛学教育就像绝句,带着抑扬顿挫,饱满了他的生命,却也让他过早感悟物我两忘,超然红尘之外。

同类推荐
  •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1933—1943年,这十来年,就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诺言受到嘲弄,条约遭到践踏,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观念合流,政治形势极度混乱。本书选取评述了三位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她们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哲学家,都敢于批判她们的老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阿兰),并想超越他们。她们的著作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她们自身也被卷入时代的漩涡,或流亡,或殒命。透过书写她们的生命经验、思想历程,观察她们如何解读现实,回应时代,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为这个黑暗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
  •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马云十年

    马云十年

    1999年的春节,马云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后面,连比画带说,向他的同伴进行了一次3个小时的“演讲”。
  • 读懂徐志摩

    读懂徐志摩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遗论九事

    遗论九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驾诸天

    凌驾诸天

    一代斗神晋级失败后,重生到废物陈翎身上,这个融合斗神灵魂记忆的卑微少年,斗者,斗师,斗王……斗圣,实力才是生存的最高保障,遭遇重重磨难的他,在不停地修炼晋级中,变得强大。靠着不懈的努力和斗神留下的宝藏,最终站在这方天地的最高峰!
  • 羽落卿辰

    羽落卿辰

    身为A市的王牌军医,坐的飞机爆炸了,谁知就穿越了,而且一穿过来就要和慕姨一起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妹妹,五年后会发生什么?……为何我身边都是小孩?!为何我遇之人都是奇葩?!……羽妃落下,辰王宠上。
  • 步步情深,史上最牛皇后

    步步情深,史上最牛皇后

    阴差阳错,她成了替嫁皇后!她上斗宫妃,下斗朝臣,还要PK皇帝!好不容易真·皇后回来了,她这个假·皇后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可皇帝陛下竟然不放人!把她扛回中宫,压在榻上,用俊脸诱惑她,“皇后,你把后宫妃嫔都赶走了,你也走了,是要憋死朕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幽灵岛·石头里的哥哥

    幽灵岛·石头里的哥哥

    《幽灵岛》还原了处于青春期、富于冒险精神的少年追寻悬疑事件真相的过程,情节惊险刺激,结局发人深省,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石头里的哥哥》讲述了暑假里,中学生张觉华只身一人隐姓埋名从老家来到江南小城琴川,实施“XB行动计划”——寻找“包德”。六年前,张觉华在琴川师范学校读书的哥哥张俊华,为救三个少年与歹徒搏斗而光荣牺牲,之后张觉华家不时会收到署名“包德”的汇款。张觉华在琴川遇到一连串的怪事,由此产生了许多误会。最后,他和琴川的新伙伴一起抓住了贩卖假币的罪犯,不仅误会消除,思想感情也得到升华。
  • 穿书后我成了末世终极boss

    穿书后我成了末世终极boss

    【青梅竹马,1v1,异能,末世,无逻辑】穆聆音穿书了。穿到了一部末日异能无cp文的反派大boss身上。……嗯?现在的反派boss好像才五岁?还好还好,反派boss还没有家破人亡,也没有将女主的小堂姐做掉,没有和女主结下梁子,以后好好生活就是了。现在好像还没到末世?那就更好了,筹备物资,锻炼体能,等过几年在异世中用自己的能力护好家人朋友们,努力活下去。但是……为什么她一不小心就怎么强了!?还有,原主清雅干净,温柔体贴的竹马,看她的眼神怎么越来越不对了呢……
  • 蝴蝶之刃

    蝴蝶之刃

    我不会写简介。就是原创女主,加入鬼杀队,救下锖兔之类的。有cp,cp不定。因为后期会与蝴蝶姐妹认姐妹还有自创呼吸法所以叫蝴蝶之刃。第一本书,缘更但不坑。接受指正,不接受批评。有问题提出,觉得不好看又不愿意提出哪里有问题的请直接走人,绝不拦着。
  •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编辑出版这个选本,一是为了展示这一年度歌词创作的佳作,为我国的文化积累作一点有益的工作;二是为尚示找到音乐伴侣的歌词牵线搭桥,希望能得到作曲家慧眼的赏识,为其插上音乐翅膀;三是为音乐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享受中国歌词最新最佳创作成果的机会。这便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望。编完一年一度的这个选本,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这样一年又有许多词作者经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写出了不少佳作,而且这一年又发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们的作品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却能让人眼睛发亮。新人辈出的词坛一道令人鼓舞的景观,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新人的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