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9200000009

第9章 乐育英才

孔子出国去齐国时三十五岁,离开两年,国内的政局依然一团糟,三桓中仍以季孙氏的势力最大。孔子只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用以教育下一代的青年,慕名前来求学的愈来愈多。

光阴荏苒,又过了五年,也就是孔子四十二岁的时候,流亡在齐国的鲁昭公崩逝。在鲁国国内,名义上是鲁定公继位,但实权完全操纵在季平子之手。

不久,季平子也病逝了,由季桓子继承,仍然掌握大权。

季桓子的家臣中,势力较大的有阳虎(名虎字货)、公山不狃、仲梁怀等人,彼此明争暗斗,最后是阳虎得势。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人,主张暴力改革,后来竟连季桓子都加以囚禁,由自己专揽国政,俨然以新兴领袖自居。

在当时,各国的诸侯、卿大夫乃至一些家臣们,以强凌弱、以大吞小的现象已经蔚成风气,不足为奇了。但是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孔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阳虎看到孔子的声誉日隆,很想巴结他,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可是,孔子不齿于阳虎的为人,根本不愿加以理睬。

阳虎想到一个妙法,他准备派人送一头猪去给孔子,又怕被他当面退回没有面子,于是打听到有一天孔子出门了,才赶紧派人把那头猪送过去。

依照当时的礼节,大臣馈赠礼物给一位地位稍低的士人,如果受赠者当时不在家,应该在回家后到赠礼的人家去专诚致谢。阳虎心想,这下子,孔子就没法再回避了吧。

孔子为了这件事,倒也颇伤脑筋,但不久,他想出了同样的妙计。孔子也是打听到阳虎不在家时,前往致谢。偏偏事有凑巧,就在孔子高高兴兴回家的途中,却和阳虎碰个正着,要回避已来不及了,于是道谢一声,准备掉头就走,不承想却被阳虎一把拉住。阳虎语意诚恳地说:“多次想向您请教,一直苦无机会,今天难得相逢,务请到舍下小叙。”

孔子难以推辞,只好随他同去,一道进入阳虎的宅邸。宾主坐定后,阳虎开门见山地问道:“久仰您是满腹经纶的学者,胸怀治国的韬略,如今眼看着国家如此地混乱,却不愿挺身出来匡救,这算得上是仁吗?”

孔子肯定地回道:“不能算作仁。”

阳虎又进一步追问说:“本来希望一展抱负,却屡次错过机会,这能算得上智吗?”

“不能。”孔子坦诚地说。

阳虎继续说道:“光阴如白驹过隙,时不待我,怎可一天天地蹉跎下去?”

孔子感叹地说:“我并不是不想出来做事,如有机会,我会出仕的。”

孔子并非是不想做一番事业,只是他不齿阳虎的为人,不愿意在阳虎手下做官而已。阳虎这么一位赳赳武夫,虽然没有什么大学问,但聪敏、机智,他向孔子提出来的三点,无懈可击,还真把孔子给难住了。

就在孔子想出仕而未出仕的这段期间,阳虎联合了公山不狃计划要谋害季桓子,结果,计未得逞,反被季桓子联合了孟孙氏的势力把阳虎击败。阳虎只是保得一命,逃往齐国去了。而公山不狃则困守在费城(山东的费县),仍企图继续反抗。

公山不狃曾经派遣专使前来敦请孔子,孔子似乎也有这个意思想去费城一展抱负。他的学生们听到这件事,都纷纷反对,尤其是一向性格爽直的子路,更是气愤。他说:“老师常常教我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氏犯上、专横,以致桓公出奔齐国,现在的公山不狃,还不是同样地犯上作乱,您为什么要去帮助这种为臣不臣的人?”

时势是随时都在改变的,在那个时代,像阳虎和公山不狃的行为,早就不足为奇,而且是司空见惯的了。后来不也是演变为秦灭六国,并合诸侯而统一天下吗?也许孔子已经知道大势所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将迫于现实环境所采用的办法、步骤等都视为次要了吧。

基于这个观点,孔子向学生们解释说:“只要公山氏能够接受我的意见,好好地治理地方,切切实实为百姓做事,我认为任何地方都是去得的。当年周文王邑于丰(陕西省的鄠县)、武王邑镐(陕西省长安),他们分别以那么小小的地方作根据地统一了北中国。我们又何尝不能在费城有一番作为呢?”

不过,后来经过一番衡量,孔子并没有前往费城,究竟是什么原因,已无从查考。

既然在政治上暂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孔子只好把全部精力放在培育人才的教育事业上。

孔子勤学一生所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就是一个“仁”字。孔子的这种思想,是根源于对人性的信任。他认为,人类虽然有种族之别、智愚之分,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不承认有外在的君子和小人之分,只有德性上的君子和小人之分。因为他看到当时的贵族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予取予求,广大的人民只能受欺凌、受压迫,劳碌终生。虽然社会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人民也有了出头的机会,布衣也可以成为卿相,但实际上,贵族阶级仍然是一个特殊阶级。孔子认为,必须彻底地打破这种界限,因而提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这便是“仁”学说的精神。

人,虽然有智、愚及贤、不肖的差别,这只是教育上的问题。孔子经过长期的观察后,发现人除了外在的血肉之躯及欲望外,还有内在的生命根源,它是一种无限深广的道德理性,可以由高度的反省及自觉以启发这一光辉的、内在的人格世界。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内在的道德理性,可以用教育方式去诱导,去启发。“仁”就是人类行为德性的最高总结。

基于这种认知,孔子经常把这“仁”的观念灌输给他的弟子们。他常说:“你们认为‘仁德’离我们很远吗?不,只要我们衷心求仁,仁就会来到,因为它是近在我们的内心的。假如一个人没有仁心,即使用礼也约束不了他;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即使有乐,也不能使他心性中和,谁也奈何不了他。只有仁者,能够公正地喜欢人的善,能够公正地厌恶人的不善。”

孔子的意思是说,仁是近在内心,只要自觉向上,不怕力量不够。同时,孔子认为仁是贯彻于每一件事物中的,不能片刻离开它。他说,如果一个君子丧失了仁,他怎能称得上是君子呢?仁德比水、火更重要。水、火可以置人于死,但从没看到走进仁德里面而丧生的事。

有一天,子张(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时,孔子告诉他说:“照着下面的五点去实行,就是仁了。这五点是:恭敬、宽厚、诚实、敏捷和慈惠。恭敬才能不受侮辱;宽厚才能博得人们的喜爱;诚实,能使别人对你信任;敏捷,则事情容易成功;慈惠才能使别人愿意为你效劳。”

当颜渊问到仁的问题时,孔子说:“倘能克制个人的私欲,使言行都能合理,这就是仁。”

孔子是告诉弟子们必须注意自我的修养,才能算是仁。

另一个弟子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说:“每逢走出大门,要像会见重要宾客般的小心谨慎,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百姓做事时,要像承当祭典一般,不可骄狂放肆,任意驱使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可以加之于别人身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平时做人、做事必须态度谨敬、严肃,不可放肆,更要讲究恕道。

孔子认为仁是万德之本,若是一个人心诚于仁,就不会做出什么坏事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认为只要观察一个人的过失,就可以知道那个人是仁还是不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曾经慨叹世人不知所以为仁之方,他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欢仁道和憎恶不仁的人。真正喜爱仁道的人,他会觉得世上再没有比仁道更可爱的事物了。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也就算是行仁了,因为他不让那些不仁的事加到自己的身上。真的有人能够把整天的精力都集中在仁上面吗?我没有看见他会因此而感到力量不足的,也许真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过。”

孔子永不倦怠地教导学生,在众多的弟子中,各人的资质不同,孔子也就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勉励他们,要他们从事于仁德的实践。

孔子和弟子们相处时,严肃中带有慈祥,讲话时直率而又寓意深远,态度上热情而不失分寸,学生们接受他的教诲,如沐春风。

同类推荐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披露张学良西安事变后几十年间幽禁经历的图书,首次出版后在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连载30天;该书1994年被台湾的先智出版公司引进出版,其“总政战部”将此书作为内部参阅,“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陆军军官学校”均将此书列为必读书之一;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也将该书列为了解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目。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一)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一)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热门推荐
  • 谁动了我的眼睛

    谁动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是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变了...........
  • 无尽打怪升级之路

    无尽打怪升级之路

    开局一把刀,升级全靠打。5大职业,等你发现。废柴少年周天雨意外穿越,来到游戏世界。从此开始逆天之路。
  • 重生腹黑娇妻

    重生腹黑娇妻

    《重生九零逆袭娇妻》已发布,请新老书友支持。白晓重生回到一九八五年自己十八岁高考放榜时,奶奶和小叔害怕她脱离他们的掌控,不惜藏起了录取通知书,这一次谁也休想阻碍她上大学的梦想,朴实的哥哥,出嫁的姐姐护她上一世,这辈子她来守护他们陈世美的渣爹,继母继妹都靠边站吧,咱不认识你们。…………已有百万完结文,坑品保证,欢迎新老书友的收藏推荐支持。
  • 青春,忏悔有门儿

    青春,忏悔有门儿

    原名:《浅草、咖啡、柠檬香》青春是一条湍急的河,渡过时是懵懂与恐惧、躁动与轻狂,回首时,一切都成了怀念中幸福的忧伤。爱情是一条山脉,翻越第一个山脊是为了寻觅心里的那个人。而在那之后翻越一个又一个山脊,却是为了寻回那个曾经在心里放着自己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历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历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通过介绍中国起源朝代发展与各种神话人物名人故事的书。四大古国之一,中国起源及历朝代的兴衰演变,历史竟然是这样的……
  • 死神的陨落

    死神的陨落

    大地昏睡,我主荣光。所谓的活着便是最大的惩罚。在黑暗荣光教廷的统治下,被残害的巴尔斯家族的唯一幸存者巴尔斯·希莱走上了复仇之路。他从荣光第十六队一路走到了荣光第一队,以一己之力灭掉了四大帝国的两个,摧毁了卡叶堡,收了三大精灵族并迎娶了精灵族的公主,杀掉了他的大哥和主教以及一切敌人,进行了完美的复仇,而后成了仅次于教皇的荣光魔法师。然而,十年后,九张诸神卡牌齐聚,九大主神齐现,帝国三十万大军讨伐于他,而他所信仰的荣光教廷也完全将他丢弃,深爱的血精灵以及最好的朋友也被教廷所杀,而后希莱更是成了荣光史上最大的通缉犯,一切,不过刚刚开始。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圣女要逆天:独宠萌王

    圣女要逆天:独宠萌王

    某一天,被贬下凡的圣女遇上了某无赖,经过一场男追女隔座山的斗争之后,某女成功的被吃干抹净了。事后,她说,“我与他之间的关系,就是狼和羊之间的关系。”“嗯。”床上男子笑颜如花,点头附和到,“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当披着狼皮的羊遇上披着羊皮的狼,究竟是羊被狼吃了呢?还是狼把羊给吃了呢?且看表面单纯内心腹黑的小绵羊如何与表面腹黑内心腹黑的大灰狼逐步相依,在看大灰狼如何一步一步的将小绵羊诱拐回家,如何一口一口的将小绵羊吃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