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11

第11章 宋代名医(著)方(3)

方四益母草汁粥

【组成】益母草汁10毫升,生地黄汁40毫升,藕汁40毫升,生姜汁2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60克。

【用法】分别用新鲜益母草、鲜地黄、鲜藕和生姜洗净捣烂绞汁。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可。禁忌:凡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忌用。另外吃粥期间,应忌葱白、薤白、韭白。

【功效】滋阴养血,消淤调经,解渴除烦。

【主治】适用于阴虚发热,热病后口渴,消渴病,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妇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产后血晕,恶露不净,淤血腹痛等症。

【来源】《太平圣惠方》。

药毒

方一巴豆致下痢方

【组成】干姜(炮裂,锉)30克,黄连(去须,微炒)30克。

【用法】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水调6克,服如人行5里,再服。

【功效】涩肠和胃,止痢。

【主治】药中有巴豆,下痢不止。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二草豆蔻散

【组成】草豆蔻(去皮)10枚,高良姜(锉)0.9克,人参(去芦头)45克,白茯苓60克,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0.9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9克,以水60毫升,入生姜0.15克,煎至35毫升,去滓,点少盐搅匀,不计时候服之。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化湿。

【主治】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来源】《太平圣惠方》。

方三解一切药毒方

【组成】甘草荞苊30克。

【用法】锉上药。以水140毫升,煎至70毫升,去滓,再入蜜400毫升,煎一两沸,分为2次服,待冷服,良久再服。

【功效】解毒。

【主治】一切药毒。

【来源】《太平圣惠方》。

钱乙方

方一败毒散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服。用量按方中比例酌减。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舌苔白腻,脉浮。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方二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3克,干葛9克(细挫),芍药6克,甘草3克(挫,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主治】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症见发热恶风,头痛,肢体疼痛,喷嚏,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象浮数。亦治瘟疫。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阎氏小儿方论》。

方三导赤散

【组成】生地黄、生甘草、木通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9克,入水50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半熟,食后温服。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心经有效。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或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赤而涩,尿时刺痛,舌红脉数。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四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组成】藿香叶21克,山栀子仁6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蜜酒微炒香,研为细末,每服3~6克,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温服清汁,无时。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症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五异功散

【组成】人参、茯苓(去皮)、白术、陈皮、甘草各适量。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功效】益气健脾,养胃理气。

【主治】脾胃虚弱而兼气滞。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等。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

方六豆蔻散

【组成】豆蔻0.15克,丁香0.15克,舶上硫磺0.3克,桂府白滑石0.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0.3~1.5克,米汤调服,不拘时。

【功效】理气消胀,佐利小便。

【主治】吐泻烦渴,腹胀小便少。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七温中丸

【组成】人参(切去顶,焙)30克,甘草(锉,焙)30克,白术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姜汁面和丸,如绿豆大。米饮汤下10~20丸,随意服之。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食及霍乱吐泻。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八抱龙丸

【组成】天竺黄30克,雄黄(水飞)3克,辰砂(别研)、麝香(别研)各15克,陈胆星120克(醋用酿牛胆中阴干石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煮甘草不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次服,5岁1~2丸;大人3~5丸。伏暑用盐少许嚼1~2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丸,尤佳。

【功效】清热化痰,开窍安神。

【主治】小儿急惊,痰热内壅,身热昏睡,呼吸气粗,发惊发厥,四肢抽搐等。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九大青膏

【组成】天麻末3克,白附子末(生)4.5克,青黛(研)3克,蝎尾(去毒生末)3克,乌梢蛇肉(酒浸焙干取末)3克,朱砂(研)天竺黄(研)各3克。

【用法】上药同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0.5~1克,月中儿粳米大。用牛黄膏温荷水化服;5岁以上同甘露散服。

【功效】清热化痰,镇肝熄风。

【主治】小儿热盛生风,欲发惊搐。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十牛黄膏

【组成】雄黄(小枣大,用独茎萝卜根水并醋,共70毫升煮尽)9克,甘草末9克,甜硝9克,朱砂0.45克,龙脑0.9克,寒水石(研细)4.5克。

【用法】上药研匀,蜜和为剂。食后薄荷汤化服。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惊热。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十一烧青丸

【组成】轻粉3克,粉霜3克,硇砂3克,白面6克,玄精石0.3克,白丁香0.3克,淀粉3克,龙脑3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滴水和一饼,以文武火烧熟,勿焦,再为末。研如粉面,滴水和丸如黄米。每服7丸,浆水化下。3岁以下服5丸。

【主治】乳癖。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方十二羊肝散

【组成】蝉蜕末、羊子肝各适量。

【用法】上药用蝉蜕研末,水煎羊子肝汤,调服6~9克。凡痘疮才欲结痂,即用酥或面不同不住润之,可揭即揭之。若不润及迟揭,疮硬即隐成瘢痕。

【功效】疏风清热,养肝祛翳。

【主治】疮疹入眼成翳。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史堪方

方一蔓荆汤方

【组成】蔓荆子、羌活、独活、麻黄、荆芥穗、芍药、木通、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以水250毫升,葱白1根,同煎至150毫升,食后服。

【功效】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经之热,小便赤痛,六脉弦急而长,寒栗。

【来源】《史载之方》。

方二苁蓉粥

【组成】肉苁蓉0.3克,米50克。

【用法】先洗净苁蓉,切极细末。用水1000毫升以上,煮作稀粥,既熟,入少许葱,并加入适量盐、酱调和。空腹,服700~800毫升。

【功效】温肾通阳润肠。

【主治】大便涩迟,六脉微而虚。

【来源】《史载之方》。

方三荆芥散

【组成】荆芥穗、防风、芍药、诃子皮、羌活、甘草各0.3克,白蒺藜15克,厚朴0.5克,木香0.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水250毫升,枣1枚,同煎150毫升,和滓服。

【主治】肝热刑脾而泄,肠鸣,腹支满,口胶渴,小便赤,六脉轻弦。

【来源】《史载之方》。

方四削术豆蔻散

【组成】草豆蔻30克,削术30克,诃子皮30克,大芎15克,陈橘皮15克,甘草0.4克,藁本0.4克,独活0.3克,藿香0.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加水250毫升,姜2片,枣2枚,取100毫升,和滓服。

【主治】脾湿而泄,腹痛,体重,食减,甚则足痿,行善契,脚下痛。

【来源】《史载之方》。

方五毒血痢方

【组成】桑寄生30克,防风0.3克,川芎0.3克,炙甘草5克。

【用法】上药捣为细末。每服6克,水250毫升,煎取200毫升,空心,和滓服。

【主治】毒痢初得病时,并无寒热,所下之痢,全是脓血,左右三部脉均微细。

【来源】《史载之方》。

《苏沈内翰良方》

方一葫芦巴散

【组成】葫芦巴(微炒)、三棱(锉,醋浸1宿,炒干)各30克,炮干姜0.3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温生姜汤或酒调下。凡气攻头痛,1服即瘥。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气攻头痛,尤利妇人,轻微头痛更捷。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二水气肿满方

【组成】生商陆(切作豆大)、赤小豆各适量,鲫鱼(去肠存鳞)3尾。

【用法】前2物纳鱼腹内,取线缚。水240毫升,缓煮赤豆烂,取去鱼。只取2物,空腹食之,以鱼汁送下。不汗则利,即瘥。甚者,过2日再服,不过3剂。

【功效】行气利水。

【主治】水气肿满。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三健脾散

【组成】炮乌头0.9克,厚朴(姜炙)、炙甘草、炮干姜各0.3克。

【用法】上药服3克,水150毫升,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热服。

【功效】温阳健脾止泻。

【主治】胃虚泄泻,老人脏泄尤效。此药治脾泄极验。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四进食散

【组成】青皮、陈皮(去瓤)各0.3克,草豆蔻3个,炮川乌头(去皮脐)1个,诃子(去核,煨)5个,高良姜(薄切,炒)0.3克,炙甘草0.3克,肉桂(去外皮)0.3克。

【用法】水50毫升,生姜2片,煎至35毫升,食空腹服,只一二服,便能食,此药进食极神速。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治脾胃虚冷,不思食及久痛人脾虚,全不食者。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五软红丸

【组成】辰砂15克,信砒1.5克,巴豆(取霜)7个,胭脂3克。

【用法】上药溶蜡少许,入油一二滴,和药为剂,以油单裹之。大人如绿豆大,小儿如芥子大,浓煎槐花甘草汤,待温,服1丸。禁忌:忌热食。

【功效】止吐。

【主治】呕吐。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六七枣散

【组成】川乌头(大者)1个,大枣7枚。

【用法】川乌头大者1个炮良久,移一处再炮,凡七处炮满,去皮脐,为细末,都作1服。用大枣7个、生姜10片、葱白20厘米,水200毫升,同煎至50毫升。疾发前,先食枣,次温服,只1服,瘥。

【功效】温阳达邪。

【主治】脾寒疟疾。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七煮肝散

【组成】紫菀、桔梗、苍术、芍药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末,羊肝半具,大竹刀切。每服12克,入盐、醋、葱、姜、酒同煮熟,空腹前食,日3次服。双足但有骨,不能立,服此见其肉生。

【功效】清肺润燥,健脾。

【主治】肝痿脚弱及伤寒,手足干小不随。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方八乌荆丸

【组成】川乌(炮去皮)30克,荆芥穗30克。

【用法】上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酒或熟水下。

【功效】治风,疗肠风下血,尤炒后。

【来源】《苏沈内翰良方》。

许椒微方

方一紫金丹

【组成】砒石4.5克(研飞),豆豉30克(水略润,以纸泡干,研成膏)。

【用法】用杵捣极匀为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酌情加减,临卧用蜡茶清冷服,以知为度。

【功效】温肺化饮,平喘。

【主治】寒性哮喘。症见多年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方。

方二槐花散

【组成】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清米汤调下6克,食前服。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肠风下血,血色鲜红,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舌红苔黄,脉数者。

【来源】《普济本事方》。

方三鳖甲圆

【组成】鳖甲、猬皮、穿山甲、白矾、附子、猪牙皂角各15克,麝香0.3克。

【用法】研为细末,研匀,蒸饼圆如梧桐子大。大米汤调服20丸,食前。日3次服。

【主治】肠痔。

【来源】《本事方》。

方四念珠圆

【组成】乳香、硇砂各9克,黄蜡30克。

【用法】乳香研细,硇砂研匀,熔蜡和圆,分作108丸,以线穿之露1宿,次日以蛤粉为衣。旋取1粒,用乳香汤吞下。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

【来源】《本事方》。

方五川乌粥

【组成】生川乌头3~5克,粳米3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

【用法】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煮沸后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者一二沸即可。禁忌:热证及孕妇忌服。不可与半夏、栝楼、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时服食。

【功效】祛寒湿痹,通利关节,温经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及腰膝疼,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普济本事方》。

方六五灵圆

【组成】五灵脂75克,木香15克,马兜铃3克,葶苈(苦者,炒)3克。

【用法】上为细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生姜汤下,日3次服。

【功效】泻肺平喘。

【主治】肺喘久而息贲。

【来源】《本事方》。

方七神术丸

【组成】苍术50克,生芝麻15克(用水100毫升研细取浆),大枣15枚(煮熟去皮核研细)。

【用法】苍术焙干为末,后以芝麻浆及枣肉和匀丸杵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汤下。禁忌:桃、李、雀、蛤。

同类推荐
  •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

    《内分泌科速查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的。全书由三部分组成,内分泌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临床常见内分泌科疾病的诊疗、内分泌科疾病的特殊检查。
  • 肾脏疾病知识问答

    肾脏疾病知识问答

    按照中医理论,肾是“先天之本”。肾脏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因此人们常常将肾脏比喻为“清道夫”和“下水道”。此外,肾脏尚有多种内分泌的功能,如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
  • 精神疾病1000问

    精神疾病1000问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见疾病1000问丛书》,是众多医药工作者历时两年多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各学科专家集长期临床实践之作。该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笔触,将不同的疾病以问答的形式叙述,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对所需内容的查询。该书不仅是广大群众医疗保健用书,也是医药工作者有益的参考书。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中耳炎离你并不远,该怎样专业科学性地治疗,答案都在本书里。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猪群来袭

    末世之猪群来袭

    位面战场上,当圣天使骑着光辉独角兽站在军阵之巅遥指着对面的骑着梦魇的恶魔领主发出进攻命令时,远处丛林中,陈星正死命拉着坐下的红眼龙猪,以求它不暴露身后的上万联盟士兵的和十几万猪兽踪迹。
  • 系改人生

    系改人生

    萧木本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却因为超级月亮的那晚获得了梦寐以求系统,从此开始了开挂人生,系统改变了他的人生
  • 十方武祖

    十方武祖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武到极致,可破天地,十方俱灭。穿越男苏凡来到这里之后,忽然惊奇的发现,自己变成了苏家的四少爷,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正太......无穷天地,凭我驰骋。不尽星空,任吾纵横。三千大道,万类争雄。十方世界,唯我独宗。
  • 日游记

    日游记

    他是华夏殿的盟友“火桀”他是狐族里先天妖族中最废柴的一个他是负责在白天四处巡游,监察人间善恶的日游神的接班人无父无母,只有表哥,以及一帮原形凶恶化形唯美的损友……狐言的座右铭是: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
  • 灰姑娘的爱情

    灰姑娘的爱情

    车小玮就是这样的女人,她今年三十岁,还没有找到可以结婚的人,而且又失业呆在家里,而这个家里的人又不怎么欢迎她。一般境况落到这种地步的女人,都是随便找个男人结婚算了,但车小玮不是这样容易认命的女人,虽然她没有任何优越的条件,但她却充满自信地坚持着对爱情的执着,她不想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她要寻找一份真实纯洁的爱情,一份因为深爱对方而彼此在一起的爱情,但是物俗横流的世界,这样的爱情到底存在吗?车小玮既怀疑又坚持着。
  • 猎爱日记

    猎爱日记

    光与暗,黑与白,善与恶,堕落与救赎,轮回与重生。我们这一生,总是在追悔,总是在逃避,总是在寻找借口:如果回到当初,是否……然而,即使回到当初也改变不了最初的结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我们极力想挽回的曾经在眼前再度的破碎。是否那些前世的梦终将被时间掩埋?是否那突如其来的微光将带我们走到救赎的出口,迎接这斑斓的今生?
  • 锦瑟凤凰

    锦瑟凤凰

    她说:在我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你,此生无憾。她本是陈国的公主,却寄养在寻常人家,少年时代遭受亡国之痛。父皇被俘,大姑姑被赐给异国功臣做妾,小姑姑被纳入皇宫做嫔妃。她却爱上了那个灭陈的异国皇子,陷入几位皇子的感情纠葛和权力斗争。苦心孤诣,以身涉险,却步步轮回。
  • 繁花胜雪

    繁花胜雪

    再一次踏入这所学校的萧晴以为能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却发现原来让她痛苦的一切都是亲人们为了保护她而掩盖的真相。当她准备坦然面对所有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从医之的路并不是如想象中的漫长而美好。生死攸关,唯一记挂的竟然依旧是那个他……。
  • 斗罗大陆之绝对时空

    斗罗大陆之绝对时空

    在我所在的世界地球,我疼恨这个世界,所以自杀,自杀之后来到死神的面前,死神实现了我三个愿望,然后我进入了斗罗大陆的世界。在斗罗大陆里成为神,之后由于神界的那次破坏。我误入了修真界,然后又在修真界成神,然后回到地球,创建汐门,开始报复人类
  • 呆萌魔王与吐槽剑仙

    呆萌魔王与吐槽剑仙

    卖萌不可耻,吐槽真英雄。不拍敌人强,就怕无节操。当失忆了的呆萌魔王遇见吐槽武侠小子,外加腹黑萝莉和一群有血有肉的无节操敌人时,爆笑的生活就此开始。我能说什么的,本书有搞笑,有温情,有热血,有吐槽,就是没节操。积极向上的阳光吐槽文,为你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