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03

第3章 汉魏晋名医(著)方(2)

方二十七桃花汤

【组成】赤石脂30克(15克生用,15克筛末),干姜3克,粳米30克。

【用法】上3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140毫升,内赤石脂末5克,日3服,若1服愈,余勿服。

【功效】涩肠止泻。

【主治】久痢不愈。症见下痢脓血,色暗不鲜,腹痛喜按喜温,舌质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

方一栀子甘草豉汤

【组成】栀子9克(擘),甘草6克(炙),香豉9克(绵裹)。

【用法】上3味药,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甘草,取500毫升,纳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清宣除烦,益气和中。

【主治】虚烦不得眠,心中懊,呕吐,舌苔黄腻,少气等。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二栀子生姜豉汤

【组成】栀子9克(擘),香豉9克(绵裹),生姜(切)15克。

【用法】上3味药,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生姜取500毫升,纳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服,温进2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清宣郁热,和胃止呕。

【主治】虚烦不得眠,心中懊,呕吐,舌苔黄腻等。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三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9克(擘),厚朴12克,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上3味药,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清热除烦,行气泄满。

【主治】热邪壅滞胸腹。症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等。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四白虎汤

【组成】知母18克,石膏30克(碎),甘草6克(炙),粳米10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辛寒清热保津。

【主治】里热炽盛,充斥内外。症见壮热,大汗出,大烦渴,口干舌燥欲饮水,脉浮滑或洪大。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五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知母18克,石膏30克(碎绵裹),甘草6克(炙),粳米10克,人参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外感表证已解,热盛于里,气津两伤以及中暑身热而渴、汗多、脉大无力。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下)》、《伤寒论·辨阳病脉证并治》。

方六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2把,石膏30克,半夏9克(洗),麦门冬18克(去心),人参6克,甘草6克(炙),粳米15克。

【用法】上7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1)热病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症见呕逆烦渴,口干唇燥,喉干呛咳,心腹烦闷,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虚而数。

(2)暑热证,气津受伤者。症见身热多汗,虚羸少气,烦渴喜饮,舌红干,脉虚数。

【来源】《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方七调胃承气汤

【组成】甘草6克(炙),芒硝15克,大黄12克(清酒洗)。

【用法】上3味药,切后,以水600毫升,煮于物至200毫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恶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者;对胃肠积热引起的发斑,口齿喉痛及疮疡等症,亦可治疗。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

方八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90克,芍药15克,枳实15克(炙),大黄30克(去皮),厚朴30克(炙,去皮),杏仁30克(去皮尖,熬,别作脂)。

【用法】上6味药,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10丸,日3服,渐加,以知为度。

【功效】润肠泄热。

【主治】胃热肠燥,脾约便结。症见大便秘结,小便多,或腹微满不痛,或便秘10余日,无所苦,脉细涩等。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九抵当汤

【组成】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30个,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9克(酒洗)。

【用法】上4味药,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下,更服。

【功效】攻逐蓄血。

【主治】下焦蓄血所致之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硬而易解,脉沉结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十瓜蒂散

【组成】瓜蒂(熬黄)、赤小豆各等分。

【用法】上2味药,分别捣筛为散剂,再混合。取1.5~3克,以香豉9克,用热汤1400毫升,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要少加,得快吐乃止。血虚者,不可与瓜蒂散同服。

【功效】涌吐痰食。

【主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或胸脘胀满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

方一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洗),甘草(炙),生姜各9克(切),大枣12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13.5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9克,温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9克、干姜6克。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1)少阳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症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复病脉证并治》。

方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柴胡12克,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半夏6克(洗),大黄6克,牡蛎(熬)4.5克,大枣6枚(擘)。

【用法】上12味药,以水1600毫升,煮取800毫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和解泻热,坠痰镇惊。

【主治】正虚邪陷,痰热扰神,三焦壅滞所致胸胁满闷,烦躁谵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有一身困重,不能转侧,或眩晕耳鸣,失眠易怒,或狂躁,夜游,或心悸亢进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三柴胡桂枝汤

【组成】桂枝4.5克(去皮),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4.5克(洗),芍药4.5克,大枣6枚(擘),生姜4.5克(切),柴胡12克。

【用法】上9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两解太少。

【主治】表邪未解,初犯少阳。症见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胸胁心下微满,头痛,不欲饮食,苔薄白,脉浮弦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四大黄胸汤

【组成】大黄18克(去皮),芒硝15克,甘遂1.5~3克。

【用法】上3味药,以水1200毫升,先煮大黄取400毫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2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功效】泻热逐水破结。

【主治】热与水结,胸膈阻滞所致胸胁心下疼痛鞭满拒按,甚至从心下至少腹鞭满拒按,苔黄厚,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或烦躁,心中懊,口渴,头汗出,短气,或大便秘结,小有潮热或无大热等症。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五三物小白散

【组成】桔梗3份,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1份,贝母3份。

【用法】上3味药,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加水和服。身体强壮者每服700毫克,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痢。不痢,进热粥1杯;痢过不止,进冷粥1杯。

【功效】祛寒泻实,涤痰破结。

【主治】寒邪与痰水相结所致胸胁心下满而痛,拒按,呼吸不利,不大便,不发热,不口渴,不烦躁,或咳嗽喘急,或咳吐脓黏臭痰,舌苔白滑,脉沉迟。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六十枣汤

【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各适量。

【用法】上3味药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300毫升,先煮大枣肥者10枚,取160毫升去滓,纳上药末。强人服1.5~3克,羸人服700~1500毫克,温服之,平日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量,得快下痢后,糜粥自养。

【功效】攻遂水饮。

【主治】饮停胸胁,上下攻窜。症见心下痞胀满,牵引胸胁作痛,咳嗽,呼吸短气,止痛,微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或干呕、下痢,舌苔白,脉沉弦。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七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组成】黄芩9克,芍药6克,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半夏9克(洗),生姜4.5克。

【用法】上6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解少阳,和胃降逆。

【主治】少阳邪热迫肠犯胃所致泄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呕吐,苔黄,脉弦数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八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9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主治】下寒上热,寒热相悖。症见呕吐频数,或食入即吐,下痢,或胸膈痞闷,舌淡苔薄黄,脉虚数等。

【来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病

方一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甘草6克(炙),附子9克(生,去皮),干姜4.5克,人参3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回阳益气,救逆固脱。

【主治】四逆恶寒脉微而复利等症。

【来源】《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方二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9克(洗),人参9克,生姜18克(切),大枣12枚(擘)。

【用法】上4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日3服。

【功效】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呕,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方三甘草桔梗汤

【组成】桔梗3克,或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1味(或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温分再服。

【功效】清热利咽。

【主治】风热外袭,咽喉不利。症见咽部轻度红肿疼痛。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四猪肤汤

【组成】猪皮30克。

【用法】上1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滓,加白蜜200毫升,白粉(即米粉)100毫升,熬香,和令相得,温分6服。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

【主治】阴液下泄,虚火上炎所致咽痛,但红肿不甚,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病

方一乌梅丸

【组成】乌梅300枚,细辛18克,干姜30克,黄连48克,附子18克(炮,去皮),当归12克,蜀椒12克(出汗),桂枝18克(去皮),人参18克,黄柏18克。

【用法】上10味药,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1晚,去核,蒸熟捣成泥,和其他药与蜜和成丸,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10丸,日3服。稍加至20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补虚,安蛔。

【主治】蛔厥。症见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常自吐蛔,手足厥逆,腹痛时作。又主久痢。

【来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方二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6克,黄柏9克,黄连9克,秦皮9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愈,再服20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来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同类推荐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本书是“中医传世歌诀白话解”丛书之一。全书辑录的歌诀摘自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的《诊家正眼》,其将二十八脉的脉象与主病分列为体象歌、主病歌、兼脉歌三项,而本书按照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的体例加以注解,是学习切脉的简易读本,适合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这本《看这本书巧治失眠》由李艳、慈艳丽主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从生活习惯、居室环境、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真实面貌,确定自己失眠的类型,并根据失眠者自身失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摆脱失眠困境。《看这本书巧治失眠》适用于失眠患者及其亲属,以及社区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本书对口腔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常见的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舌部疾病、咽喉疾病、唇部疾病和口腔其他常见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和预后护理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涤情曲

    涤情曲

    秦叶眯着双眼,站在知未楼的门口,秀丽清雅的面容仍挂着淡淡的笑意,却意外地淡漠。一袭白衫,勾绣几枝碧竹,显其精致,玉带束腰,白玉为冠,愈觉干净尊贵,不觉间,已成店内注目的焦点。掌柜匆匆从店内迎了出来,“公子,”他低唤一声,“向少在楼上雅间。”秦叶撇去心头那不知未来在何方的茫然失落,淡应了声,“知道了。”声音一如往昔的温和清越。缓缓绽开一抹笑,举步向楼上走去。
  • 和平精英之王者枪神

    和平精英之王者枪神

    车祸失忆后,被别人嫌弃,就连自己的朋友们都疏远了,哥哥重新教授他玩“和平精英”这款游戏,通过这款游戏,他慢慢找回了自己
  • 左眼跳

    左眼跳

    左眼跳是福还是祸?从小被视为不正常的徐阳每次左眼跳就会看到不该看见的事情,是天生还是灵体附身?看他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祛灵师!
  • 顾同学你好呀

    顾同学你好呀

    作为a中的一姐,江阮软第一次碰到了敢拦她的人———顾衍之。据说是新来的转校生,人送外号少女杀手不好意思她不感冒校花为了这个转校生和她争新一届的校花???不好意思,她对做校花没有兴趣体育委员为了这个转校生要比跑步??不好意思,她懒运动会有心机婊给报了一千五???这下真没辙了,还能怎么样,跑吧!一学期下来某女欲哭无泪:“你们去找顾衍之吧,别来霍霍我了......”某男挑眉一笑:“宝儿,你说什么呢?有谁把自家老公往外边推的?”
  • 爆笑宠妃:王爷,你别跑

    爆笑宠妃:王爷,你别跑

    尚书之女整天纨绔,终日在外抛头露面,京城的贵公子无人敢娶。某女表示:老娘还不嫁呢!可转眼,就有人上门迎亲,还是堂堂的王爷。说了老娘不嫁的,老爹这是要作什么妖!丫鬟:小姐,听说王爷很帅,又有钱,要不,去看看?小姐看了一眼,握草!这么帅?!去,把他给老娘绑回来,做我夫君。
  • 圣武大帝

    圣武大帝

    三千世界,万族林立,强者为尊。何宇,一个小宗派的弟子,面临着被赶出宗门的危险。无意间从护身玉佩中得到一滴神秘的鲜血,从此身体多了吞噬各种灵气的能力。灵草,丹药,妖核,灵石,甚至生物血肉中的灵气,全都成为他提升实力最直接的来源。从此,他的前途不平凡起来,打富贵,揍恶棍,收美女,直至成为万界独一的邪神大帝。
  • 快穿许

    快穿许

    她(梦兮)是天地灵气孕育的精灵,一个不是仙不是妖的存在。他(薛初)是龙之后裔,龙族少主,未来的龙王。他们是邻居,是朋友。她因为生死劫危在旦夕,他为了救她废弃修为。她在位面管理局的帮助下做任务,收集能量。他为了她,进入三千世界陪伴她,变化各种忠犬男神来撩妻。薛初:世间万物不及一个你,你是我愿用生命去爱的人。梦兮:原来我早已经喜欢上了你,只是那是还不懂什么是爱。请选择:小奶狗/小狼狗/大灰狼(1V1,双处。女宠男。本文甜宠来入坑。)
  • 神奇宝贝之我和我的小精灵

    神奇宝贝之我和我的小精灵

    本书是跟大多数书一样都是主角死后穿越至其他世界重生,主角穿越神奇宝贝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不同的故事呢?告知各位,本书节奏比较慢,不喜欢的我也不强求。作者我也没有完整的看完每部神奇宝贝,如果哪章有错误,可在书评下方留言,我会及时更改的。本人萌新,纯属为了圆童年的一个梦。QQ群(638815255)
  • 月亮的嫦娥

    月亮的嫦娥

    星期三和星期四更新一章,请收藏《月亮的嫦娥》小说书。江小龙和赵子范碰见了一群人打着小伙子,那小伙子躺着疼痛,没想到,在治疗过程中偷了赵子范的手机,到了天海医院,江子龙就看上了倩宜了,一直想跟倩宜约个会,没想到,江子龙第一次放着她鸽子,
  • 亡灵魔导

    亡灵魔导

    相依为命的爷爷死了,决心复仇的格里无意间遇到3个骷髅,3个骷髅带给了他无限机缘,眼看复仇有望,格里却发现这不仅仅是复仇那么简单!神,人,亡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嗯,既然这么复杂,那么便要让世间无神!”格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