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2100000003

第3章 郑庄公

他不为已甚,从容自如,用一种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与秩序。

当春秋的帷幕缓缓拉开之时,舞台上只有一些匆匆过客,主角没有出现。舞台的背景是一幅宽阔的长卷,长卷是写意的,在时光之风的吹拂下,充满了动感。高山、城池、兵车、烽火,被一种紧张的氛围浓浓地笼罩着。

周王朝的都城已经迁到了成周洛邑。从周公姬旦营建,到周平王迁都于此,周朝在洛邑经营了二百八十年。此时的洛邑,宫阙壮丽,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从镐京逃奔至此的君臣百姓,脸上的惊惶也开始慢慢褪去。

平王东迁的这一年,是公元前七七〇年。周王这一迁都,失去了本可扼控天下的宗周都城,丢弃了千里沃野,从此只能偏安在无险可守的洛邑了。周朝再也无法振作,周国自身的安危,也要靠四周的诸侯拱卫。

周天子栖身的洛邑,开始了歌舞升平。而周的发祥地岐山一带,却是血雨腥风。数百里的大地上,血战一场接着一场。驿马不断地把战报送到周平王的案头,他只是轻轻地瞥了一眼。这个地方,他已经不去想了,他已经把它拱手相让。

一年多前,犬戎杀了周幽王,把京城抢掠一空,盘踞不去。诸侯国的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等率兵赶来,合力驱逐犬戎,拥立周平王登基。秦襄公又派出兵马,一路把周平王护送到洛邑。平王于是封秦襄公为诸侯,让他去攻打犬戎,并且许诺他赶走戎族之后,就把岐山以西的地方赏赐给他。秦襄公回国之后,立即对西戎发动攻击。周平王无奈的东迁,却成为后来的大秦帝国崛起的起点。

秦国与西戎连绵血战,仍然不能让周平王放心。他又让虢(guó)国替他牢牢守着函谷关。西戎完全被挡在外面,悬在周平王心上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北方的赤狄、白狄、长狄等,都凶狠残暴,时不时就冲进周王朝境内,烧杀抢掠。周平王就以晋国在北方防卫。晋国是大国,实力雄厚,可以抵挡北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南方就有点让他操心了。南方的屏障是申国和吕国。这两国都是小国,荆蛮楚国的逼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平王只得加派部队,去协助他们守卫。

替周守护东方的是郑国。郑国地方不大,建国不久,却变得越来越强大。《春秋》这部波澜壮阔的大剧,便是从郑国拉开序幕的。

在这部横跨三百多年的长剧当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说,有国者、为人臣者,不可不知《春秋》,不可不通《春秋》。不通,必定国破家亡。

郑国的大旗在风中猎猎展开,隆隆的鼓声由远而近。春秋的第一个主角终于登上了舞台。

这是一个面容沉郁的中年人,他一言不发,看上去仿佛满腹心事,却又在尽力压抑着。当他略略抬起头时,眼睛里立即透出刀锋一样的寒光。寒光稍纵即逝,他的面容又恢复平静,变得深不可测。这个谜一般的人,就是郑国的国君郑庄公。

孔子著《春秋》,第一篇里就说到他,“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段”是他的弟弟。春秋之事,便是从兄弟相残开始。

春秋不只“五霸”,霸主很多。郑庄公是第一个。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君主。他的父亲是郑武公,爷爷是郑桓公。

郑国的建立,源于一个大预言。

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名叫姬友。周宣王把他封在郑这个地方,当时的郑在如今陕西的华县。到了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被任命为周王室的司徒。

郑桓公极有才干和德行,是王室当中难得的一个深得民心之人。也许是身在其中,他对周朝的危机看得格外清晰。这让他恐惧,他害怕会随着这艘大船一起沉没。

郑桓公找到了太史伯阳。伯阳是满朝之中最有智慧的人,他是周王朝的史官,又是一个哲学家、预言家。早在周幽王二年,西周的泾水、渭水、洛水等地发生了地震,三川枯竭,岐山崩塌,他就预言道:“周将亡矣!”许多人都听过这个预言,也听到了周幽王自掘坟墓的声音,可是他们束手无策,只能绝望地等待着大灾难的来临。

郑桓公希望伯阳能给他指条生路。

伯阳说,到东虢国与郐(kuài)国去吧,去那里建一个新国家。

“能不能寄居到南方呢?”郑桓公不想去东方。

伯阳说:“不能。”

“为什么?”

伯阳说:“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

“章”是彰显的意思。为天地立下大功的人,其子孙一定能够发迹显达,这个理论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伯阳说,夏、商、周之所以立国,是因为他们的祖上为天下百姓立下了大功。南方的楚国祖上是祝融。祝融是火神,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与温暖,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他的后代一直没有显达,现在周朝即将衰亡,楚国就要兴盛了,南方不会有郑桓公的立足之地。

“那么,周朝的衰亡是不可避免了?”

伯阳说,周王违背了“和而不同”,周朝必定衰亡。

“和而不同”是凝聚着中国智慧的一个哲学命题。“和”能生万物,“同”则难以为继。如果用土来“和”金、木、水、火,就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以五味“调和”,就能形成美妙的滋味;如果用五音“调和”,就能形成优美的旋律;如果以忠信来“和”万民,百姓就会和顺快乐,亲如家人。仅仅强调“同”呢?一种音符不能谱成乐曲,一种颜色无法形成缤纷的色彩。周王刚愎(bì)自用,只任用谄媚鄙陋的人,远离贤人,听不得不同的意见。他摈弃“和”,而专用“同”,完全丧失了理性,国家怎么会不亡呢?

伯阳的一番话,让郑桓公五体投地。他当即让儿子掘突带领宗族迁往东方。之后形势的发展,一一应验了伯阳的剖析。西周很快走到了终点,掘突在虢、郐之地建了新的郑国,都城就叫新郑。

伯阳的忠告挽救了郑国,却没能救得了郑桓公的性命。西周灭亡之时,郑桓公与周幽王一起死于乱军之中。

继位为郑武公的掘突听到父亲的死讯,立即率领兵马赶来镐京,与众诸侯杀退犬戎,拥立周平王为天子。周平王于是封他为卿士,协助王室管理天下大事。

郑武公的儿子,就是郑庄公,名叫寤(wù)生。

“寤生”是逆生、难产的意思,他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母亲武姜受了惊吓。生小儿子段的时候是顺产,武姜喜欢小的,厌恶大的。两个孩子慢慢长大,武姜总在郑武公面前说寤生的坏话,要他把国君之位传给段。郑武公不理。

武公一死,这位生来就不讨母亲欢心的寤生,继位为郑庄公。武姜替段索要封地。要哪里呢?要制邑。郑庄公不肯,说除了此处,其他地方都可以。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能给呢?据说周穆王曾在这里关押猛虎,后来人们在此处建了一个城池,叫虎牢关。这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是悬在郑国头顶的一把利剑。数百年后,韩国便是由此进兵灭了郑国。

武姜又要京。京是人工筑成的高丘,是比都城新郑还大的城邑,大臣祭仲反对给段。郑庄公说:“母亲索要,我有什么办法呢?”祭仲说:“这是祸害啊。”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他去吧。”

段到了封地京之后,不断地扩充地盘,修缮兵甲,人称“京城大叔”。郑庄公一忍再忍。到了后来,段与武姜商量好日期,打算里应外合,偷袭都城新郑。郑庄公把情况打听确实,派出二百乘兵车杀奔京城。段不堪一击,从京城逃到了鄢,又被郑庄公的追兵打败。段又逃到了共国。

这件事,就是孔子所说的“郑伯克段于鄢”。孔子的这一句,隐含了许多情感与态度。

“克”是杀的意思,这是批评郑庄公追杀自己的弟弟。称庄公的弟弟为“段”,不称他为“弟”,也不称他为“公子”,是对他背叛兄长与国家的批评。又强调郑伯克段的地方是“鄢”,是批评郑庄公不应该相煎太急,既然弟弟跑了,就不应该狠命追杀。所以,这句话既说弟弟不该背叛兄长,也批评哥哥不顾手足之情。这两个人都背离了“亲亲”之道。孔子在《春秋》一书里,时时都会含蓄地透露出诸如此类的“微言大义”。他希望用他的批评使乱臣贼子有所恐惧,挽回日渐败坏的世道人心。

《左传》里说,郑庄公只是驱逐了段,并没有杀他。郑庄公对既偏心眼又挑拨离间的母亲十分怨恨,把她送到城颍,并且发下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城颍有个叫颍叔考的人,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带了礼物来见郑庄公。郑庄公赐给他酒食,和他叙谈。颍叔考一边说话,一边把上等的肉细心地放在一旁,一口也不吃。庄公很奇怪,问他原因。颍叔考说:“我有老母亲在家,她吃过我所有的食物,可是国君赏赐的肉,她还从来没尝过。请您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尝一尝。”

郑庄公虽然老谋深算,下手狠辣,可是对母亲也还有情感。他叹了口气说:“你有母亲可以赠送,我却没有啊。”

郑庄公对颍叔考解说了前因后果,十分后悔自己立下的毒誓。

颍叔考说,这样吧,你往地下挖一个隧道,挖到泉水了,就在那里跟你母亲见面,这就不算违背誓言了。郑庄公一听很高兴,立即派人去办。如此一来,庄公与母亲武姜也就恢复了关系。

对于郑庄公与母亲的会面,《左传》的描述充满诗意与温馨。隧道挖通了,郑庄公从外面进入,母亲从里面迎出。郑庄公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武姜在隧道之中应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融”字的本意是热气蒸腾向上,而“泄”则是由上而下。和畅快乐之情,上下交汇,温暖而真切。

郑庄公虽然与母亲和好了,可是由于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厌恶与排斥当中,性格已经变得叛逆而强悍。他受不了束缚,也看不惯权威。世人的伦理道德对他不成为约束。驱逐弟弟、惩罚母亲,只是郑庄公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击。这一击如石子投进湖面,水波荡漾开来,然后在远方形成了巨大的旋涡。

京城大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卫国认为郑庄公攻击弟弟是一件不仁之事,就协助公孙滑攻打郑国,并且夺下了禀延这个城邑。

郑庄公自然不肯吃这个亏,他利用周室卿士的身份,集合周军与虢军,一直打到卫国南部的边境。卫国不甘失败,不久之后,又联合了宋国、陈国和蔡国,一直攻打到新郑的东门。围了五天,才罢兵而去。

郑国地势不好,几乎被这几个国家包围了。它的北边是卫国,东边是宋国,东南边是陈、蔡二国。郑国要么在战争中强大,要么在战争中灭亡。已经与儿子和好的武姜哪里知道,正是由于她固执的偏心,竟把国家置于这样的危机之中。

主攻郑国的卫国,先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姬封。周公平定了商纣王儿子武庚的叛乱之后,把殷商的故地余民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定都朝歌。

郑庄公时,卫国的国君是卫桓公。

卫桓公是卫庄公的儿子。卫庄公有个宠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州吁。庄公对他百般溺爱。大臣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说:“您如果要立州吁为太子,就早点定下来。如果不立他,就不能再这样宠爱。受到宠爱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心于地位的下降,地位下降了而无怨恨,怨恨而能自我克制的人,是很少的。”卫庄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整天混在一起,石碏阻拦他,石厚索性躲到州吁家不出来,石碏也无可奈何。卫庄公去世,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退休了。

州吁因为骄奢受到卫桓公的斥责,一怒之下,逃出国去,在外游荡之时结交了从郑国逃出来的京城大叔段。卫桓公十六年,州吁集结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袭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然而卫国人都不拥护他。他决定向郑国开战。说是为段讨公道,其实是想通过战争建立自己的权威。

宋国为什么会跟随卫国进攻郑国呢?

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商灭之后,本是由纣王之子武庚为君,依旧在殷地统领商朝余民。武庚作乱,被周公杀死,商的余民就交给纣王的哥哥微子来管理。微子定都在商丘,封地就是宋国。一代代传下来,到了郑庄公之时,宋国的国君是宋穆公。

宋穆公的国君之位是从哥哥宋宣公那里继承的。穆公重病时,召来大司马孔父嘉,吩咐自己死后国君之位要还给哥哥的儿子与夷,并让自己的儿子冯避到郑国去。穆公死后,与夷即位,这就是宋殇公。

州吁要进攻郑国,就派人跟宋殇公说,公子冯在郑国总是一个祸患,不如一起出兵把他杀了,你从此就高枕无忧了。宋殇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派出兵马,与州吁一同杀奔郑国。至于陈、蔡两国,因为一向与宋、卫两国交好,也派了些兵马随行。

四国兵马打到郑国的东门,围了五天才回去。到了秋天,又纠合了鲁国,再次攻打郑国。郑国的步兵被打败,几个国家割了郑国一些谷子,也就回去了。

对于这两次战争,郑庄公一直隐忍不发。他知道州吁不得人心,于是静静地等待着卫国的内乱。

果然,这年九月,州吁就被卫国人杀死了。

州吁本想通过一次次的战争,对外树立权威,在内赢得拥护。谁知道卫国的民众依然排斥他。州吁就让石厚回家向父亲石碏请教,如何才能稳定他的地位。石碏说,要建立权威,只有去朝见周天子。石厚又问,怎么才能得到周天子召见?石碏说,陈国的国君陈桓公正得周天子宠幸,陈国刚刚还派兵协助我们进攻郑国,你们如果请陈桓公向天子请求,就能朝见了。

石厚随着州吁来到陈国。此时,陈国已经收到石碏的书信。石碏在信中说:“这两人杀害了我们的国君,请求你们把他们抓起来杀掉。”

在当时,自周天子以下,君臣的等级依然森严。州吁以下犯上,杀害国君,这样的乱臣贼子是每个国君都厌恶的。陈国知道石碏是个足智多谋、安邦定国之人,协助他对卫、陈两国都有大利,于是在国中布下罗网。

石厚与州吁刚到陈国,就被捕了。石碏听到消息,派人到陈国把他们分别处死。“大义灭亲”这个词,最早说的就是石碏。史书上赞扬他是一个忠贞不贰的“纯臣”。作乱的州吁死了,石碏立卫桓公的弟弟晋为国君。这就是卫宣公。

郑庄公看到卫国内乱,趁机发动攻击。卫国毫无还手之力。在打败卫国之后,郑国又降服了陈国,然后把目光紧紧盯在宋国身上。

前两次对郑国的进攻,宋国都尽了全力,可是仍然没有抓到公子冯。现在,轮到宋国付出代价了。

郑国没有急着动手,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与鲁国、齐国修好结盟,然后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公元前七一三年的夏天,郑国联合鲁国、齐国,号称奉周天子之命,为了惩罚宋国的“不朝之罪”,进攻宋国。

三国兵马攻势凌厉。郑兵相继夺取了宋国的郜邑、防邑。危急之中,宋国联合卫国、蔡国,趁郑国大兵在外,出兵袭击郑国。

郑庄公接到都城发来的警报,毫不慌乱。他不动声色地把齐、鲁两国的统帅请来,说惩罚宋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以收兵了。为了感谢二国相助,他把攻下的两个城邑送给他们。齐国谢绝了,于是郑庄公就把两个城邑全部送给了鲁国。

对于郑庄公的做法,齐、鲁两国既赞叹又感动。

郑庄公把齐、鲁两个同盟国安顿好,立即率兵飞奔回国。

郑军在戴国与宋、卫、蔡三国之兵相遇。一场血战之后,郑军完胜,三国兵马全军覆没。郑庄公顺手灭掉了挡在郑、宋之间的戴国。然后,郑军一鼓作气,攻进了宋国。

在郑国的打击之下,宋国政权摇摇欲坠,终于发生了内乱。

宋国的太宰华督,路遇大司马孔父嘉的妻子,被她的美色惊倒。《左传》上说他“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对华督失魂落魄之态的描述,可谓传神之至。

几个月后,华督就对孔父嘉下了毒手。他四处扬言,自从宋殇公即位为君之后,十年十一战,老百姓已经无法承受了,而这一切都是大司马孔父嘉造成的。华督煽动士兵杀死孔父嘉,夺了他的妻子。这位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先祖。孔父嘉一死,其族人赶紧逃亡去了鲁国。

宋殇公得知孔父嘉被杀,勃然大怒。华督于是连他也一起杀了,然后派人去郑国,接公子冯回国继位。这是希望与郑国和好。冯回到宋国,是为宋庄公。如此一来,血战了将近十年的宋、郑二国,终于停战修好。

此时,天下的大国之中,晋国内乱不已,根本无暇他顾。秦国在与西戎激战,几乎不闻声息。楚国正默默地在南方扩大势力,尚未逼近中原。齐国、鲁国、宋国、卫国、陈国、蔡国等,因为郑庄公的文韬武略,此时都已经唯郑国马首是瞻,郑国俨然成了中原的霸主。

对此,周天子很不高兴。

当初,郑庄公接替父亲郑武公,也在周王室担任卿士之职,可是因为担心弟弟段的叛乱,一直不敢离开郑国到洛邑去。周平王偏信虢国国君,想把权力分给他。郑庄公闻讯,星夜兼程赶到洛邑责问周平王。周平王解释说:“没有这样的事。”为了彼此取信,周平王把王子狐送到郑国为质,郑国把公子忽送到周王室为质。周、郑交质,极大地损害了周天子的威严。

周平王去世后,太子泄父早逝,郑庄公把王子狐送回洛邑继位。没想到王子狐由于伤心过度,刚到洛邑就死了。群臣于是立泄父的儿子姬林为王。这就是周桓王。

周桓王早就看郑庄公不顺眼,即位后决定任命虢国国君为卿士,以削弱郑庄公卿士的权力。郑庄公恼怒之下,派兵抢割了成周的麦子。周桓王在大臣的劝说下,忍下这口气。郑庄公再来朝见的时候,周桓王就不以礼相待,给他难看。到这时,双方面子上还没有撕破。过了两年,周桓王又用自己管理不了的几块地,跟郑国换四个邑的田。郑庄公虽然跟他换了,心里当然很不高兴。周桓王后来索性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之职,不再让他参与朝政。郑庄公一怒之下,从此不再入周朝觐(jìn)——这是公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周桓王越想越气,公元前七〇七年,亲自率领王师及虢、卫、蔡、陈四国的军队,攻打郑国。

两军在郑国的繻(xū)葛相遇。

繻葛之战规模并不大,然而影响却极为深远。

郑国以“鱼丽之阵”出战。这个阵法,是以二十五辆战车组成倒品字形,向前猛攻。每辆车后跟随五个步兵。战车之上,御者驾车冲锋,车左放箭,车右砍劈。车上有人受伤,后面的士兵立即补上,持续不断地进攻。另外,由于有步兵守护战车,车与车之间不再有大的空隙,不会被分割围歼,所以突击力非常强大。

此外,在开战之前,郑国就确立了先猛攻对方左右二军、然后合围周天子中军的战术。

郑军击鼓舞旗,首先向虢、蔡、卫、陈左右两军发动攻击,两队人马很快溃败。郑军从三面围攻王军。乱军之中,郑国大将祝聃(dān)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王军大败而逃,祝聃请求追击。郑庄公说:“君子不会过分占人上风,何况是侵凌天子。我们能挽救自己、使国家免于灭亡就足够了。”于是鸣金收兵。到了晚上,郑庄公又派大臣带着牛羊酒食,去慰问周桓王。两国虽然交战,但对方毕竟是周天子,礼数不能缺。当时的战争,主要也是为了争一个“礼”。周桓王又气又愧,退兵回朝。

自此之后,周天子威权尽失,再也没有能力出兵征伐诸侯了。

如果周桓王不是遇到郑庄公这个对手,大概还不至于闹成这样的局面。“寤生”,这个挟带着生母嫌恶的名字,对于郑庄公却似乎有着一种象征意味,命运促使他去突破所有的障碍。少小时的恨,经过岁月,成为不露声色的强悍与刚烈,不仅力道十足,而且沉稳、找不出破绽。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一代枭雄。在他的眼里是没有权威的,越是权威,他越是要掀翻。他先是凶狠无情地驱逐了弟弟段,彻底击垮了一直欺侮他、压制他,试图毁灭他的母亲武姜。其后卫国、宋国大兵压境,逼迫于他,郑庄公经过多年血战,终于又使得他们臣服。此时的郑庄公,已经是事实上的东方诸侯国的首领了。在他之上,只剩下一个周天子。对于郑庄公而言,任何人都不可以凌驾于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让他恭顺的权威。这是他的天性。周天子对他的无礼,已经让他忍无可忍。周天子对他的征伐,终于给了他一个发泄愤怒的机会。于是,原本虽然陈旧僵化却依然在维持的秩序,被他硬生生地撕开了一条裂缝。

叛逆的郑庄公却又处处显示出君子之风。他放逐了母亲,之后又满怀深情地把她迎接了回来。他一番血战占领了城邑,又颇有风度地送给了盟友。他战败了天子,之后又恭敬地加以慰问。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他都不为已甚,显得从容不迫。他用一种极其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与秩序。

挑战引起冲突,冲突改变历史。

周桓王回到都城,默默地休养创伤之时,北方的山戎突然对齐国发动了进攻。齐国招架不住,急忙向已然成为领袖的郑国求援。

郑庄公立即派公子忽领兵驰援。郑国兵强马壮,只一战就擒获了北戎的两名主帅,斩杀甲兵三百余人。戎兵大败而逃。

东方诸侯既振奋,又震撼。

环顾天下,郑国已成霸主。

然而这还是小霸。因为郑国的势力只有中原这么一小块。

并且这番霸业的建立,仅仅是因为霸气的郑庄公。

郑庄公只是给郑国打下了霸业的台基。如果后继无人,它将很快衰弱,不仅建不成壮丽的大厦,还会在诸强的抢夺之中,成为废墟。郑庄公垂垂老去,环绕着郑国的齐、楚、晋、秦却在日渐强大。郑庄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切,却已经无能为力。

公元前七〇一年,郑庄公病逝。

“风起于青蘋之末”。郑庄公对周桓王的重重一击,使得周天子从此剩了一个空名。天子威权一失,天下诸侯失去了节制,于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终致天下大乱。郑庄公吹起的微风,即将掀起一场痛苦而血腥的巨大风暴。但在这场风暴之中,诸多文化将不断涌现,多个民族开始了碰撞与融合,国家的疆域也在向四方扩张。

一切都在破碎,一切又都在重生。

同类推荐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阿宅的穿越

    阿宅的穿越

    我是一个生活在现在的屌丝有房没钱没车有老婆孩子但是由于很懒爱玩游戏老婆马上就是别人的了借酒消愁巧的是我竟然因此穿越了。。。
  • 三国之时空之剑

    三国之时空之剑

    薛炎无意中得到一件穿越时空的利器,时空之剑。因此他回到了三国时代。奇怪的是,这里居然有人认识他。带着重重疑问,他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发现每当危难之际,手中的时空之剑总会给予他无限的力量。之后,他碰到了各种奇遇,各种身不由己,开始慢慢了解事情的真相。开始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 组团游三国

    组团游三国

    【新书预告】新书《三国之无限召唤》已签约起点,可在创世直接搜索书名。急需大家的支持。谢谢!本书分类:扯淡类“扯淡”嘛,少不了搞笑和幽默。扯淡的目的,是为了让您越看越轻松,还有催眠疗效。据不完全统计:83%的读者已经彻底摆脱失眠困扰,不过大多数转成“嗜睡症患者”。贴近史实和古代生活,是为了让本书显得比较上档次。本书已完结,新书《最强乞丐》已签约上传,期待捧场:)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兵荒马乱:京都小姐与强奸犯

    兵荒马乱:京都小姐与强奸犯

    病患马乱中的执着与坚持!战火成就真爱!看战火与爱火同燃!
  • 十一星球

    十一星球

    梁子墨是一名小刑警,因为追查一起纵火案卷入到UP组织和7T组织的斗争中,关键时刻,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为人类的生存在战斗中不断成长...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想知道更高维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了解人类的来源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本来面目吗?快来看《十一星球》!
  • Nona Vincent

    Nona Vin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总裁的强势先生

    女总裁的强势先生

    杨滫15岁遭受家族的抛弃,未婚妻的退婚。从此离开了家乡,到了25岁强势回归,女总裁,美女御姐等....美女佳人不计其数。
  • 我的余生开了挂

    我的余生开了挂

    我二十四岁的那年,因为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一生……
  • 神极

    神极

    这路程悠长,伴着一路腥血,荆棘错布在脚下,依旧背负重重宿命走过千山万水。这一路,有你相伴,苦甜随流水而去。又一路,缺你左右,步步又彷徨无的。这岁月,我用天地法则为笔,纳来一方天地,为你做瑰棺。这永恒,我把永生孤寂换梦,求取一丝希冀,为你再轮回。这一生一世的记忆,带去永生永世的轮回,我愿不抹去,永远在这没有你的天地,追着你复生的道,活着,活着……
  • 快穿之造梦师

    快穿之造梦师

    零二八号系统想做个人。于是就干起了在自家单位兢兢业业为人造梦的工作。遇到的宿主惨的一批。但它丝毫不慌,只要胆子大,什么玩意儿都不怕。于是它一不小心从富家千金变成霸道女总裁;一不小心从被卖给山里人的卑微庶女变成一代刺绣大家,山水画大师;又一不小心从星际货物变成人类之母,受万世敬仰。什么?有人要跟它谈恋爱?零二八号抬眼皮:“跟我一个系统谈恋爱,你莫不是失了智。”无cp,不喜点叉,但不要告诉我。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 星辰变后传

    星辰变后传

    【星辰变续传征文比赛参赛作品】不一样的后传,原汁原味的星辰变,秦氏两兄弟不一样的通天路程,鸿蒙灵酒的争夺,鸿蒙宇宙的历练,鸿蒙身份的秘密,神秘的大罗混沌大尊,一个个曾经的英雄,他们的归处究竟在何方?
  • 校草大人请不要爱我

    校草大人请不要爱我

    他,邪魅,灰色的眸子,让人一看就忍不住陷进去;她,近乎完美,却被母亲掌控者命运,他,是杀手,却独恋他一人,这一切,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