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7900000010

第10章 跟对了领导,选对了路(1)

◎ 耿弇与周瑜——识人要看潜力

扁鹊一家三兄弟,在医界很有名。魏文侯把扁鹊叫来问他:“都说你是天下名医,但在你们三个行医的兄弟当中,谁医术最高?”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侯说:“那是什么原因呢?”扁鹊说:“我家大哥给人治病,是治病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人们不知道他在病发之前就已经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家二哥治病,是病情初起之时就开始治,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很大大病也治好了,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这个故事我们都熟悉,说明了越是医术不行的人名气反而越大,越是对事态早有预见和准备的人,越是不动声色地达到了目的,这是多么奇妙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可借鉴的洞察术。

而在人类的发迹上位史上,其实也有一些人很早就选定了要跟随的领导,很早就埋下了发迹的伏笔,拴住了发达的人物,此后不管这个人物出现什么波折都坚定跟随,最终随着那个人物的发达而发迹。

话说汉光武帝时有一位耿弇(音眼),就是一个站对了队,而且站队态度坚决,最终发迹上位的人。

耿弇(公元3年至58年),字伯昭,祖籍巨鹿。其父耿况文武兼备,在王莽执政时任朔调连率(即上谷郡太守)。受家庭环境影响,耿弇从小书读得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喜欢军事,经常观看郡尉布兵列阵,骑马射箭,逐渐掌握了用兵打仗的本领。耿弇如此热衷于学习文武才能,当然不是为了闹着玩,不是为了到处显摆的虚荣,而是想做一番事业。换言之,要发迹,而且要比他老爸干得好。然而由于当时王莽割断西汉的历史,建立新朝,而且天下又出现了许多起义军,耿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在天下大乱时选择跟谁干。如果跟对了,那么会事半功倍,每一分努力都有一分或十分回报;如果跟不对,那么就可能越能干死得越快。

公元23年,王莽政权被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军推翻,原西汉皇族刘氏后人刘玄被拥立为新的皇帝,号为更始。但由于更始政权实力不足以压服各方,各地豪强并不服从刘玄的号令,大都拥兵自重,称王称霸。刘玄部下诸将也往往自擅威权,随意撤换地方长官,到处掳掠平民百姓,天下仍然处于混乱之中。这种动荡不定的政治局势迫使耿况父子必须做出选择,明确去就,不然就无法立身自保。当时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继续做王莽的忠臣,为复辟新朝而努力挣扎;二是拥兵自重,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三是改旗易帜,向更始皇帝俯首称臣;四是选择一个更有未来前途的人,坚定跟随。

在这个决定如何站队的严重时刻,耿弇展示了其地主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和对局势的深刻洞察。耿弇认为,王莽已经人心失尽,而且犯了篡夺皇位的忌讳,这也是新朝不得生存的重要原因。回头去挽救新朝,无异于飞蛾投火,自取灭亡。而拥兵自重搞割据,己方实力和号召力都有限,只会招来其他军阀的攻击,最终胜负难料,而且自己打江山会很累。因此,他力劝父亲顺应时势,跟着已经明确的最强大的势力走。这样背靠大树好乘凉,较为稳妥。于是他们就决定投靠更始政权,以求新的发展。耿况接受儿子的建议,派耿弇和属官孙仓、卫包携带贡品去朝见更始皇帝。从当时情况看,耿弇的选择应该说是比较明智的。

但在各种势力激烈斗争时期,政治站队的选择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当耿弇一行走到半路一个叫宋子县(今河北省赵县西北)的地方时,一个新的情况摆在了他们面前,原来在他们动身之后,一个靠算命为生、名叫王郎的人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称帝,而且聚集了不少兵马,造成了相当声势。鉴于出现新的情况,耿弇与孙仓、卫包一起商议。孙、卫二人称:“邯郸称帝者既是成帝后人,理应承继正统,我们舍此不归,还想远行有何意义?”但耿弇头脑冷静,认定那个汉成帝的儿子不一定是真的,对改投此人持反对意见。他说:“这个成帝之子很可能纯系欺世盗名的小丑,终将被强人俘虏。我如果到长安求得更始使节,再征发突骑去讨伐这些乌合之众,易如摧枯拉朽。你们二位如果认不清该跟谁,最后难免灭族之祸。”孙、卫不听耿弇之言,真的投奔那个假的汉成帝之子王郎去了。耿弇只好独自西行,不料途中又得到一个新的消息,说更始皇帝派来经略河北的大将刘秀正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招兵买马,而且广行仁义,甚得人心。耿弇心想,民为国本,得人心者终成大事,且卢奴与上谷相近,不如先改投刘秀站稳脚跟,再谋发展。耿弇决心已定,遂返身北行,去见刘秀,从而在关键时刻又做了一次新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刘秀见耿弇后对他进行了谈话考验,觉得这个人有一定的见识和志向,非常喜欢,就任命他为长史,并共同北行经略蓟州(今北京市西南)。不料正赶上王郎发诏书到蓟地,指名道姓索拿刘秀。这一形势突变,弄得人心惶惶,许多唯利是图的军阀和所谓不明真相的群众,都嚷嚷着要抓反贼刘秀。不得以,刘秀在混乱中夺路逃脱,南至信都;耿弇则是北奔昌平,两人相互走失。其实又一次选择的机会,出现在了耿弇面前。但耿弇返回上谷后,向父亲汇报说虽然此次投奔靠山之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他发现刘秀才略超群,可成大事。于是他劝父亲出面联合渔阳太守彭宠,发兵共击王郎,尔后投归刘秀。这样可谓一举两得,实际上是投奔刘秀,名义上也归更始统领,此后便可以依形势变化见机行事。耿况照计而行,派人联络彭宠,并命耿弇与上谷功曹寇恂等领两郡兵马南征王郎。耿况等一路攻城夺地,摧枯拉朽,斩杀王郎所部将军、九卿、校尉共400余人,士兵3万余人,攻克涿郡、中山、巨鹿、河间等22县,直抵广阿与刘秀会师。刘秀新得两郡援兵,声势大振,乃进围邯郸,斩杀王郎,基本上平定了河北。其实从耿氏父子的军事行动来看,估计他们的实力确实不可小视。即使这样的人在选择未来主人时仍如此谨慎,足见其对自己身家性命的看重。

鉴于刘秀声威日隆,更始皇帝刘玄及其近臣们很担心权力被其分夺,慢慢变得难以控制,于是在公元24年夏遣使持节封刘秀为萧王,同时令其罢兵率诸将回长安;另派苗曾、韦顺、蔡充等人经略河北。对于这种明升暗降,表现上尊重而实际上夺权的做法,刘秀是遵命还是抗命?这不仅将决定他本人的命运,也关系到其部将们的利害。此时耿弇已经通过长期的观察对比,认定刘秀比刘玄强。于是正当刘秀犹豫不定之际,他闯进刘秀的寝帐,向刘秀献计说:“刘玄软弱无能,政治昏乱,他手下的大将在外各行其是,他身边的权贵把持着朝廷。从这些现象中应该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断,即刘玄人心已经丧尽,不久必将败灭。明公你首先在南阳起兵,又扬威于昆阳,功名素来很大,现在已经略定河北,握有天府之地,以正义之名进行征伐,天下传檄可定。如果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衡量,天下是最重要的,明公你应当自取,不能让他人所得。刘玄令明公罢兵还朝,万不可从。我愿归上谷,添招兵马,以助你成大事。”

刘秀听后,信心倍增,决心自立。在把这一切思考清楚后,刘秀再次约见长安来的刘玄使者,假意说河北这还没有完全平定,不便还都,来使无奈只好空手而回。接着,耿弇奉刘秀之命前往上谷、渔阳,收斩韦顺、蔡充等孤立势力,并招得许多突击骑兵,回来增强刘秀的势力。25年6月,刘秀正式称帝,耿弇被拜为建威大将军,时年仅24岁。在面临人生选择的几次关键时刻,耿弇都能头脑冷静、高瞻远瞩,明辨贤愚,说明他的政治见识和谋略思想确实超群出众。试想当年如果耿弇错投王郎或拥兵自重,其结果会是怎样?其才能如何发挥?恐怕早晚也是同王郎一样的下场。即使再转投刘秀,又哪能像一开始就跟着刘秀那样受重用?如果在刘玄逼迫刘秀交出兵权的时候,他听之任之,不出面提建议,既保刘秀的地位又保自己的前途,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可以说,耿弇不但是一个会站队,跟对人,而且是一个站队坚决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眼光的人。从历史上,刘玄的确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他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而赵萌则只知谋私,不知治国建军。因此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单骑逃走。十月,刘玄不得以投降赤眉,将玺绶送给赤眉拥立的皇帝刘盆子,自己被封为畏威侯,不久改封为长沙王。赤眉将领张昂为绝后患,在同年12月派人将其缢死。

在与更始政权决裂后,耿弇先是帮助刘秀平定河北,之后又按照刘秀的统一部署收伏各地的割据势力:南破延岑于穰县,东平张步于齐境,而西拒隗嚣于陇地。由于他熟谙诡道,善为虚实,几乎每次战役都是所向披靡,捷报频传,把与刘秀抗衡的各方势力一一击破。刘秀因此曾称赞耿弇说:“昔日韩信破历下而开辟先祖刘邦的基业,如今将军屡建奇功,这一点非常相仿。然而韩信袭击的是已降之军,将军所破的则是强劲之敌,其功之难要超过韩信。以前将军就陈述过统一全国的设想,我常以为难以实现,没想到有志者事竟成。”耿弇听后极为感动,也由此开始了稳定的发迹生活。

同类推荐
  •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不过黄土一抔,虚名儿逞后人钦敬,何惧其威?天下大权,惟我一人操之!如何做一个皇帝?且看,逐鹿隋陈,笑看风云变,醉枕美人膝。
  • 扶汉庭

    扶汉庭

    诸朝皆以弱灭,独秦汉以强而亡。在东汉时代已经奄奄一息之际,刘辩来到这个悲怆而绚烂的时代,成为与他同名的汉少帝。既然如此,看我强大汉天朝之威名,定内忧,平外患。操兵戈之利,问罪于四夷,擒诸贼首级于朕前!
  • 浮世宝鉴

    浮世宝鉴

    人类的技术开拓了生存的边界,简单的刀耕火种,畜牧技术让人类可以从互相为狼,凭借力量博弈的社会状态下解放出来,结成人类社会,朝着有善恶之分的道德向度发展,与此同时由人类整体向自然发起挑战,以此奠定人类的主体性。其后人类闪耀着地球四十多亿年未曾出现过的光芒,其将上一个时代的,有善恶之分的道德向另一个方向推去。无可争议的是,利益是有限的,而博弈是无穷的,这异化了人类的主体性。纵观人类文明史,保守与斗争贯穿始终,前者拥抱世界,后者改变世界,面对世界变化的人们有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纠缠在两个向度的道德之上,即一切为了生存的低道德,与善恶有报的高道德。此后终究,从漫长人类文明史到人类未来史的过程中,人类的文明史在此两个向度上徘徊。何者是人类的最终解,则必须要直面,基于两个道德向度,对于人类主体性尊严性的问题。
  • 奋斗在开元盛世

    奋斗在开元盛世

    大唐开元二十二年。天下一片歌舞升平。李林甫还在贤相张九龄的压制下谨小慎微……杨玉环还没有入宫……安禄山还在幽州的冰天雪地里面苦熬……谢直,穿越而来,坚决在大唐推动“依法治国”!
  •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王维成了倒霉孩子,不想做末世君主,只有自强不息!!!楔子:别人穿越都是做牛人,王大官人也做牛人,可他一穿越差点没吊死,被人救下,还要一路逃生。唉可悲,可叹啊。。。。。。清兵入关,乱民四起,看王维如何拳打脚踢,挽救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热门推荐
  • 找个王爷相公能安眠

    找个王爷相公能安眠

    苏袅袅从小就患上了一种睡不着觉的病,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北燕国的神秘王爷,这让从小没有睡过安稳觉的苏袅袅来说是一种奢求,直到那一晚,苏袅袅便决定死皮赖脸的赖上他了
  • 武动仙界

    武动仙界

    这里,是仙界,一个修炼者遍布的世界。尹柯,一个平凡的小子,自那西野城而出,与那九尾天狐相伴,闯荡大陆,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吾,为天帝!
  • 乱世妖妃

    乱世妖妃

    苏易烟做杀手这行这么多年,双手早已染满鲜血,上门寻仇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可她什么场面没见过?就更不会再有什么东西叫她畏惧。可是现在,她最担心最在乎的妹妹苏寒居然也想让她死,这让她不寒而栗。她太厌恶这个世道了。她眼神里有不可磨灭的愤怒之光,却在听了苏寒一番话后,通通转化为了绝望与失落。
  • 十班修仙传

    十班修仙传

    在石市一中这个令人瞩目的异能学校,有一个让所有人惊叹连连的十班,这个班里有豪门,有修仙者,有纯情少女,切看年少轻狂,又有怎样的奇妙故事。
  • 微微一眼很心动

    微微一眼很心动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能够百看不厌,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明知不能相逢,为何魂牵梦系?我又怎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样叫远,什么叫近,远是距离,近在心底。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变身之异世救赎

    变身之异世救赎

    兵峰剑谷五国争霸,魔贯通天民不聊生。南为炼狱万里枯骨,异魔叛天残忍为性。冰雪裂地外北强国,霸者之欲灭五称雄。浩瀚乱世谁能生死,转世少女何谓救赎?金发碧眼柔弱可人,我心坚强龙铁奇迹。
  • 异世芳华:亦是繁花

    异世芳华:亦是繁花

    生死薄在手,天下美男统统不许走。其实,我都不想要。每一世轮回都摆托不了那个魔咒,你到底是谁。我曾笑魇如花地在你面前,现在决不回头。“回来,我想你。”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你要的是谁。“晚了!”见识过你的绝情,亲爱的别忘记,是你先让我绝望的……
  • 就看谁的祖宗强

    就看谁的祖宗强

    相信吧,自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属于你的才能,很快就要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