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8100000009

第9章 杨昌济(1)

作者小传

杨昌济(1871—1920),著名教育家,长沙县人。拥护康梁变法主张。积极参加谭嗣同等人发起组织的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曾留学日本、英国、德国。谢绝谭延凯任教育司司长的邀请,专心教育,培养了大批进步学生如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萧子升等。编写了《论语类钞》、《教育学讲义》、《余归国后对于教育之所感》、《劝学篇》等。

劝学篇

吾人处于今日风飘摇之时势,对于国家当有如何之责任,对于世界当取如何之态度,此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者也。吾以为救国之道,舍学末由。吾国自败于日本之后,情见势绌,国人乃一挫其妄自尊大之见,而皇皇然谋所以自存。倡议变法者,咸归罪于科举制度之束缚思想,斫丧人才,以为治举业者疲精力于制艺、律赋、试帖、楷书之中,无暇更治实用之学,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故万事堕坏于冥昧之中,驯至四海困穷,一筹莫展。此无学之为害,彰明较著,虽有辩者,莫能为讳也。今者科举之废已久,如问国内之人,有学者较前多乎,抑较前少乎?以言新学,游学海外者虽多,余亦其中之一人,固未敢侈言多才也。以言旧学,则更有风流歇绝之惧。拥有亚东独一无二之大版图,人数号称四万万,而有学之如此其少,岂非甚可忧惧之现象耶?夫士大夫不悦学,此闵马父之所以叹周也。孟子日:“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吾为此惧,乃为劝学之篇。所有感想,请次第陈之。

近世科学发达,欧美各国因致富强,日本师之,突然进步。欲跻中国于富强之列,非奖励科学不为功也。或谓中国人苟以前日治八股之聪明才力专用之于科学,则其进步殆不可限量。余亦谓吾国人苟以近代汉学家治经之精力用之于治科学,必有无数之所发明,岂遂让白人称雄于世界耶?乃吾观东西各国留学诸君,大都浅尝辄止,鲜有于归国之后再为继续之研究者。

夫科学为白人所发明,彼既着我先鞭,吾辈自不得不师其长技。留学外国者,固负有输入文明指导社会之义务,乃怠于前进,使内地人士绝其求学之来源,此不得不为吾同学诸君惜也!吾愿留学外洋者,坚忍刻苦,务求其学有成;而自海外归来者,仍不废其专门之研究。此余之所感者一也。

夫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也。一国之文明,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国家为一有机体,犹人身之为一有机体也,非如机械然,可以拆卸之而更装置之也,拆卸之则死矣。善治病者,必察病人身体之状态,善治国者,必审国家特异之情形。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故吾愿留学生之归国者,于继续其专门研究之外,更能于国内之事情有所考察。此余之所感者二也。

吾国非无好学深思之士,于本国之学问素有研究,惜其无世界之知识,其所学尚不足应当世之急需。如此之人,若能驰域外之观,则其所得较所学小生必更有深且切者。此诚吾所祷祀以求者也。大凡游历外国,非通其语言之难,而通其学问之难,仅熟于西人之语言文字,非必可语于西人之学。同一居留外国也,学有素养者,其所视察必有独到之处,其所考究必非敷浅之事。观国之识,在于夙储。吾意深通中学之人,联袂西游,以宏远识。此余之所感者三也。

吾国输入西洋之文明,有其进步之次第焉。其始也以为吾宜师其铁船、巨炮,但取敌之而已,他非所宜用也;既乃学其制造,谓工业可以致富也;终乃师其政治、法律。吾则谓吾人不可不研究其精神之科学也。康南海先生著《物质救国论》,与余之首重科学大意相同。而或人之论,则谓康氏此书若误解之,亦足为中国前途之障,盖吾人今日不当徒置重于物质科学也。清之末造,奖励西洋学生之学理科、工科、农科、医科者,而轻视西洋学者之习文科、法科者,前者补给官费,后者则否,盖亦崇尚物质科学之意。而不知前数科者固为重要,文科、法科其影响则更有大焉者,但患所派之非人,非此二科遂无研究之必要也。个人必有主义,国家必有时代精神。哲学者,社会进化之原动力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思想,欲改造现在之时代为较为进步之时代,必先改造其哲学思想。吾国近来之变革虽甚为急激,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有何等之变化。正如海面波涛汹涌,而海中之水依然平静。欲唤起国民之自觉,不得不有待于哲学之昌明。此余之所感者四也。

日本法学博士浮田和民之言日:“国家之独立,以学问之独立为一大要素,如英、德二国者,可谓学问独立者也。英国有英国之文学、哲学、科学;德国有德国之文学、哲学、科学。世界各国重要之书籍,在英、德二国莫不有其本国文之译本。生于其国者,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此之谓学问独立,如日本今日则尚未得云学问独立也。”余则谓日本虽不得云学问独立,而经此四五十年之进步,其所吸收所储蓄亦大有可观。西洋之名著,译成日本文者亦复不少。吾辈纵不能读西文所著之书,但能通晓东文,即不患无研钻之资料,所患者无求学之志耳。中国人士游学日本,通晓和文者甚多,谓宜利用其所长,间接求之东邻,以为发达文明之助。夫囿于东洋之思想,固不免有狭隘之讥,然并此而弃之,则学问将毫无进益,岂不重可惜哉!此余之所感者五也。

以上所云,皆为有外国文字之知识者而言,而国内之人,此类人实居其少数。吾之为此篇也,实欲劝国内大多数之人共勉于学;所希望于能通本国文学者,其意尤殷。区区愚诚,当为读者所共谅。吴君稚晖之初往英国也,贻书国内友人,谓“苟无普通科学与外国语言之预备,则不必急急西游,苟求学之志坚,则虽在国内,凡西洋之学问,皆可曲折而求得之”。此诚扼要之言也。余尝闻人言:“在内地无师无友,不得其门而人。”心窃怪之。凡豪杰之士,皆无师无友,挺然独立而能自有所发明,诿于无师友,倘亦不能自立之咎欤!余尝见有人留学日本,因资斧不继不得已而归国者,自叹失求学之机会,余亦心非之。盖诚能有志,即在国内未尝不可为学也。余曾留学日本,又曾留学西洋,受益孔多,良堪自幸。然以余自知之明,余即不往西洋,专在日本,亦可以为学;且即令不往日本,专在本国,亦未尝不可为学。诿于无出洋留学之机会而自画者,只足见其无志而已矣。吾国出版界寂寥已极,微特比之欧美各国不免汗颜,即较之东邻亦大存逊色,然吾览商务印书馆之图书目录,见其中新译印行者非无可以观览之书。犹记余未出洋之时,读制造局与广学会之译本,亦复多有所得。今试问吾国之能读书者,果已悉所有译本而尽读之乎,抑犹未也?有译成之书而不能读,而徒叹国内之无书,诬亦甚矣!吾愿有志于学者,悉取现在所有之译本而披阅之。将来学问之途大开,译著之书踵出,则源源购读,新机且日引而日深,岂非人生之乐事乎!此余之所感者六也。

且夫学问非必悉求之于他国也。吾国有固有之文明,经、史、子、集意蕴盟深,正如遍地宝藏,万年采掘而曾无尽时,前此之所以未能大放光明者,尚未谙取之之法耳。今以新时代之眼光,研穷吾国之旧学,其所发明,盖有非前代之人所能梦见者。吾人处此万国交通之时代,亲睹东西洋两大文明之接触,将来浑融化合,其产生之结果,盖非吾人今日所能预知。吾人处此千载难逢之机会,对于世界人类之前途,当努力为一大贡献。王君静安尝论国学,谓战国之时,诸子并起,是为能动之发达;六朝隋唐之间,佛学大昌,是为受动之发达;宋儒受佛学之影响,反而求之六经,道学大明,是为受动而兼能动之发达。今吾国第二之佛教来矣,西学是也。乃环观国人,不特未尝能动,而且未尝受动,言之有余慨焉。吾之所望者,在吾国人能输入西洋之文明以自益,后输出吾国之文明以益天下,既广求世界之智识,复继承吾国先民自古遗传之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此诚莫大之事业,非合多数人之聪明才力累世为之,莫能竞其功也。此余之所感者七也。

今欲研究国学,其中亦有多数之派别,不得不就之一言。儒术为国学之正宗,与之对立者,战国之时有杨墨,西汉之时有黄老。及佛法东来,思潮乃益为壮阔。儒术之所传为六经,因解释之异同,而有宋学、汉学之分。

宋学派之经说,荟萃于《通志堂经解》,汉学则以唐代所定之《十三经注疏》为主,而荟萃其说于《学海堂经解》,与《皇清经解续编》。而宋学派之中,又有程朱派与陆王派之分;汉学派之中,又有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之分。

各树一帜,互相非毁。今将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此等门户之争,早已不成为问题矣。余本服膺孔子之道,然既不欲为专宗孔子、罢黜百家之愚,复不欲为攘斥佛老、驳击耶回之隘。余本自宋学入门,而亦认汉学家考据之功;余本自程朱入门,而亦认陆王卓绝之识。此则余对于各派所取之态度,可为海内人士正告者。子思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庄子日:“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陆象山日:“各尊所闻,各行所知。”穆勒·约翰日:“言论自由,真理乃出。”吾愿承学之士各抒心得,以破思想界之沉寂,期于万派争流,终归大海。此余之所感者八也。

以上所陈,悉本胸臆,兹值《公言》杂志出版之初,略贡其愚,以就正有道。海内君子,庶有不弃葑菲进而教之者乎?

余改良社会之意见

吾国近日经极大之改革。变国体为共和,此其最重大者,不待言矣。他如废科举、去辫发、禁缠足,戒鸦片,皆千百年之积习,前人未曾梦想其改革者,乃因二三志士之哓音瘩口,竟有涤荡振刷之期。可知敝俗非不可革,独患无大声疾呼警觉聋聩之人耳。自愚粗有知识以来,见民间风习不良,恒怀积诚立行转移一世之志。近日居游东西各国,问俗观化,感慨益多。今将正告国人,以吾之所信,傥获同心,更相传说,庶言论或有成为事实之时,此则区区之微愿也。

吾国近日之变法,实万国交通之结果。风俗以比较而优劣见,人惟自知其短乃肯舍己从人。余对于社会之改革,固取渐进主义,非盲从欧化者。然平心考察,吾国风俗,非无远逊西俗之处,舍其短而取其长,固今日之急务也。课读之余,间有记述,事皆微细,然颇切实,拉杂成章,以尘读者之清览,傥亦勉效涓埃之一道欤!

贫以无求为德。西洋、日本之旅馆佣人,无请求酒钱者。而中国客寓、轮船、火车中之佣人,无不请求酒钱,贪多无厌,苦缠不休,平民之贱有同乞丐,良为可哀。此当为改良社会之一条件。

现在修正约法,载人民在法律范围内有书信秘密权。凡文明国政府,必尊重人民之书信秘密权,人民亦当尊重他人之书信秘密权,又当保护自己之书信秘密权。中国人全不知此义,往往拆他人之信件,亦无法律思想,[此]野蛮之恶习也。西洋人夫不拆妻之信,妻亦不拆夫之信,至亲之人亦存客气,甚有礼也。人不可不尊重自己之言论自由,又不可不尊重他人之言论自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英国公园中于星期日,往往同时有数人演说,各持一义,各占一地,各有其听众,绝无立人丛中加侮辱于演说者之事。此之谓言论自由。其人民程度之高,’良可钦佩。中国人于大会场中议事演说之时,往往有掷墨水壶、投椅击人之事,以上流社会之人公然为英国下流社会所不屑之野蛮举动,其受病之源,则好同恶异之一念也。人皆有自由,而以不侵他人之自由为界,今欲伸己之意见,而强迫他人使不得发表其意见,不公孰甚!乃相率为之,恬不为怪!吾国人之不讲公理,不讲道德,由来旧矣。

西人以妄语为大戒,人若犯之,则为乡党所不齿。吾在英国漉北淀时,与某视学员往还颇密,熟知其家事。其幼女偶作诳语,不特为其母所诃,即较稍大之姊亦引为深耻,谓不料其妹乃作出如此下贱之事也。其妹自此以后不敢再说谎。西人之社会监督严重如此,殊不可及。吾国寻常人似全不以说谎为可耻,道德程度远不及西人,良可愧也。

人于户外新鲜空气之中为各种之运动,则血脉流通,呼吸速而强,多吸人空气中之酸素,而身体之活力遂增,此卫生至要之事也。西人多好为户外运动,如庭球、野球、蹴球、划船、游泳等事,皆可以锻炼身体。美国欺卡果地方工厂林立,空气甚坏,宜多发生肺病,而事实反之。则以其地居民多好户外运动,故有防御肺病之效也。中国人不好户外运动,而偏好下棋、斗牌各种户内之游戏,此国民文弱之所由来也。

余近阅医学博士北里柴三郎《肺之健康法》一书。始知肺病之由,为一种结核菌侵入肺部,滋生发达,遂破坏肺之组织,而有吐血、吐痰等证。此种结核菌,由有肺病之人自痰中吐出,仍可以传染他人,乃至为危险之事也。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虚实之间

    虚实之间

    芮成钢是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锐主播,承袭了白岩松的正直形象和评论深度,又具备极好的经济专业素养、极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专访过数百名国际政要的资历,在央视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书中信息量巨大,观点新锐全面,不乏幽默风趣,体现了芮成钢独特的人格魅力。
  • 醉春风

    醉春风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梦想与奋斗。趁还年轻别浪费了你的激情与潜能。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系列随笔的形式对乡村的全景书写!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且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寻找张爱玲的上海

    这是一部在上海人中去寻找上海的书,它不仅触摸了近代上海百年历史留下的烙印,也展现了今日上海与过去的不同。就挖掘一座城市的人文传承而言,这部书中的过去和现在都鲜活地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部书中可以找到张爱玲笔下许多人物的影子,尤其是那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女性,她们既像是上海昨天的一面,又反映着上海今天的一面。这部书最让人信服的,是它呈现出的真实。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魅力女人修成

    重生之魅力女人修成

    白云,名字俗,人也没用到极点。老头家产被掏空,被逼的跳楼,凶手逍遥法外,却只敢去老头跳楼的地方哭。一不小心挂了吧,有了重生的机会,还怕东怕西,烧高香祈祷不要再遇到那个凶手冤家。直到···一部完美女人修成史。
  • 皇家快递

    皇家快递

    男主三代都是给各种皇帝送快递的。但是快递是从何速来?请慢慢观赏。
  • 想见你好难

    想见你好难

    全婧是一位预防医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才入职的市疾控中心一年,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她美好的新婚计划,原定好的婚礼不得不取消。她从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加班到大年初九,因她娘家所在的小区发生最严重的一起家人聚集性病例,以至奶奶、母亲和小侄子被隔离。在这期间,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可她的工作繁忙,且与病毒打交道机会多,她不仅为亲人们担心,为腹中的小生命担心,她有过焦虑、彷徨、恐惧,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抗疫做出努力和牺牲,尤其看到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同事一个个倒下时,变得越来越坚强,她忘我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对各种棘手案例追根溯源,出色的完成数据统计、流行病学调查等,由此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疾病防控工作者。
  • 后山的花开了

    后山的花开了

    乡村的夏夜虫鸣,秋天风里面的金黄麦香,冬天山窝窝里捉迷藏的孩童还有春天和风细雨拂面的温柔,这一切童年里的回忆在主人公袁均均的身上一点点的被蚕食,从镇子里被迫离开到中年回家,初恋不在,老一辈的人也不在了。。。。
  • 锦绣红妆之恭迎王妃回府

    锦绣红妆之恭迎王妃回府

    穿越成一个小孤女,古依儿认了,吃百家饭长大,她也认了,可四方邻里七姑八婆也太好心了,连婚事都替她操办完了。虽然这个夫君是捡来的,但七姑八姨说,“三儿啊,你甭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拜了堂、成了亲、入了洞房,他就得对你负责。不管好歹,他成了你的相公,就得负责养家糊口,你跟着他,怎么都不会再挨饿受冻的。”古依儿,“……”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个夫君还没靠上一天,人就跑了。别说免她挨饿受冻,这下好了,不但继续做孤女,还多了一个‘活寡妇’的身份。。。。从活寡妇到衙门捕快、再到攀权附势、还拜了当朝王叔为师父,古依儿可谓是时来运转。眼看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向她招手,不曾想,帮师父破案居然把自己和师父的身份也一块破了。当那面具摘下的瞬间,古依儿傻眼了。而身为师父的男人却一本正经的问道,“还记得你拜师时说过的第一句话吗?”“师父在上……”“嗯,回答正确,为师正有此意。”
  • 蔷薇化骑士

    蔷薇化骑士

    那个男生说“千年前,我们帮你对付幻神,千年后,你竟翻脸不认人”。女生说“我真的,不认识你们”女生一脸疑惑加无辜看着那一群人
  • 互联网思维闯江湖

    互联网思维闯江湖

    当恩怨变成交易,信息比武功更具战略价值,天下第一高手只能给人做保镖,一只互联网世界的IT创业狗穿越来,要做江湖第一大生意。
  • 初唐咸鱼

    初唐咸鱼

    天下一统,四海归心,贤臣汇聚,明君初现,兄弟相残。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初唐武德年间的故事。
  • 灵猫愿

    灵猫愿

    潇潇风雨潇潇情,潇潇云涌潇潇客。我叫林潇,潇潇的潇。别人都是纹龙纹虎,你给我纹个猫薄荷?别人都是悔婚厌婚,你非得给我弄个死心塌地的?别人都是辛辛苦苦修炼,你非给我弄奇遇?我才十几岁,美女怎么都环绕着我?你这个作者搞事情哦?!
  •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

    流浪狗阿旺历险记,阿旺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养认识了一只忠实简朴的绿绿龟和一只古灵精怪的小八哥了!阿旺来到了城市的边缘,发生了一系列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