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87800000002

第2章 勤奋者得天赐

勤劳就是财富。谁能把握时间——就像一粒粒种子那样,不断从大地母亲那儿吸取营养,辛勤耕耘,持之以恒,谁就能成就大业。

——达维隆

即使是再平凡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也能获得伟大的成就。尽管生活看上去总是那么平淡无奇,充斥着这样那样的琐碎和抛不开的责任或是义务,但它还是能为人们的人生经验增添快乐和美好。就像那些勇敢的开拓者,生活总是能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机遇和可以不断发展的空间;那些废寝忘食去工作的人,成功也往往伴随着他们。沿着先辈们的光荣道路一直奋斗下去不正是人类所谓的幸福之路吗!

人们因为自身对目的性有时并不是那么明确,所以总会在天平的两端摇摆。却又总是将这盲目性责怪在命运的头上。善于观察和审视生活的人都明白,命运总是眷顾那些勤奋的人,正如最优秀的海员总会在晴空下远航。人类在求知历程中的研究表明,决定人们事业成就与否的是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这类的大众品质,而非那些可遇不可求的天资。事实上,那些伟人恰恰是最不相信“天才”的,他们相信和依赖的是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和想要成就伟业的毅力。波芬说“天才就是耐心”,约翰·福斯特则认为天才就是要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

世界超群的科学家牛顿算是个天才了。但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发现那些非凡的成就时,他总是谦卑地回答说:“就是不停地思索它们,由最初的第一缕曙光到豁然开朗。”如此的勤奋、专注和毅力使牛顿获得了那样了不起的盛誉。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曾说:“正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对所研究的东西勤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

化学家道尔顿也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勤奋和知识的积累。翻一翻那些著名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能工巧匠等伟人的传记,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那样的珍惜生命和惜时如金,并把自己的成功绝大部分归功于不屈不挠的努力和专注。英国历届的首相中,年轻的迪斯累里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作家,他认为对所学科目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倾心钻研才能掌握并精通它,最终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可以说推动世界进步的,是那些资质平平却勤奋异常、不知疲倦的人,是那些不论干哪一行都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而非那些天资卓越、才华横溢的天才。意大利有句谚语就说:“走得慢但能坚持的人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中国古语有云:“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良好的工作品质才能使任务变得相对简单,如果缺少这种品质,即使是最简单的技术工作也会变得难以完成。多雷顿·马诺在议会中以精彩绝伦的口才而著称。他总能漂亮地驳倒对手,令人叹服。而他在辩论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记忆力就是他父亲从小对他严格训练的结果。当他还是个小孩时,他父亲就经常让他站在桌子边练习即兴背诵或即兴作诗。虽然,最初并没有多大长进,但长年累月的知识积累和训练,使他在日后不仅能熟练背诵几乎所有的训诫,还锻炼出了超众的口才。

拉小提琴似乎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一个年轻人问卡笛尼学会拉小提琴需要多长时,卡笛尼却说:“每天12小时,连续12年。”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要达到超凡的境界,同样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任何伟大的业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和勤奋、坚持不懈一样,耐心也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德迈斯特就说过:“成功的秘密在于知道如何等待。”播下的种子只有满怀希望地耐心等待后才能收获。最甜的果实总是最后成熟的。正如东方的一句格言,“耐心和时间能将桑叶变成云霞般美丽。”

那些为大众谋福利的人,他们需要的耐心和等待往往要比别的人多很多。那些伟大的成果不那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发挥应有的影响。他们播散的种子有时会在寒冬积雪下深埋许久,人的生命有时是如此的短暂,冬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春天的脚步也还在遥远的地方,辛勤播种的人却已长眠于地下了。罗兰·希尔是幸运的,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伟大思想能够开花结果。这份幸运对于那些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们总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在古老而又黑暗的格拉斯各大学为自己的《国富论》奠定基础而精心耕耘多年的亚当·斯密,他为社会改良播种下了伟大的思想种子,却要在70多年后,才收到一些实质性的成果,然而还远不是全部的。

在富有耐心坚守的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愉快能使人身心愉悦,更好地调节自我。“性格是基督徒的精髓。”一位基督教的主教曾经这么说过。愉快和勤奋是幸福的源泉,是智慧的精华,更是取得成功的核心和灵魂。塞迪·史密斯是约克郡弗士顿勒克区的一个牧师。当他最初接下这个牧师工作时,他并不认为这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过还是以乐观的心态干了起来,并决心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它。他这样说道:“我已下决心要喜欢上这份工作,去努力做好它。这远比只会埋怨工作无聊透顶、说那些个废话要更像个男人做的事。”霍克博士去进行一项新的研究时也总是说:“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无论我在哪儿,在做什么,我都会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工作,即使没有工作可做,我也会为自己创造一份。”

希望一旦破灭,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弥补的。这种破灭性甚至会改变一个男人的性格。不过传教士卡瑞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他是乐观而富有勇气的,从不放弃希望。

卡瑞有两个助手,分别是韦德和马塞,一个是木匠的儿子,另一个是织布工的儿子。当三个人初到印度时,卡瑞自己工作繁忙且需要亲历亲为,他根本想不出该给他的两个执事助手安排点什么工作。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他们三个人不仅在塞尔姆波建起了一所庄严肃穆的神学院,还开办了16个分站,更把《圣经》翻译成了16种文字,就这样,一场道德革命的种子在英属印度被悄然播种下来。

卡瑞是一个自信的人。他从不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觉得羞愧。有一次,当某个官员故意当着总督的面大声询问旁边的人,卡瑞以前是不是个鞋匠时,卡瑞立即自己答道:“是的,先生,我以前就是一个鞋匠。”

而他小时候的倔犟性格,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轶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次爬树的时候不慎摔断了腿。当他在床上休养了几周到走动不用别人搀扶时,他去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再去爬那棵树。

卡瑞做事雷厉风行,总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身上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勇气,是成为一名伟大的传教士所必需的。

只要自己决定要做的事,就决不会因任何事而退缩。拥有这种坚定而果敢品质的人,还有哲学家杨格博士。他的名言是:“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也能做到。”据说,他第一次骑马时,陪着他的是巴克里先生的孙子——一个著名的马术运动员。当这位骑术精湛的马术师驾马从一道高栅栏上一跃而过时,杨格希望自己也能做到,但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杨格并没有放弃,而是一言不发地跨上马背继续尝试,第三次,他就成功地做到了骑马一跃而过。

蜘蛛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身处困境的鞑靼人将其完全学了过来,这个故事现在家喻户晓、众所周知。而美国鸟类学家奥多本所讲述的一段亲身经历与之相比也足够让人感到惊奇。他讲道:“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差一点让我离开了毕生从事的鸟类学研究工作,这与我所保存的200多幅鸟类原画有关。我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并讲出,只是想证明勇气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关键——我不能用别的任何方法宣告我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我之所以讲出来是为了帮助环保主义者摆脱萦绕在他们心中的种种牵绊。我曾经在俄亥俄州肯塔基的一个名叫哈德逊的村子里住过几年。有一回要去费城办事,在临走前我将绘制的草图小心翼翼地装到了一个木制的盒子里面保存起来,交给了住在当地的一位亲戚,并且再三地叮嘱他千万不要弄坏了里面的这些草图。过了几个月,我回到了哈德逊,开始的几天,我忙着和家人团聚,几乎忘记了箱子的事情。可是我终究是挂念着我的那些“宝贝”的,于是我问起了我的箱子。亲戚把木箱拿了出来,可打开来一看,一对挪威老鼠已经在里面安了家,在充满碎纸屑的箱子中哺育它们的后代,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可它们就好像已经在我的箱子里面居住了上千年一样。这件事令我怒发冲冠,接下来的几天我都非常的烦躁,只觉度日如年,每日都用睡觉来打发时光,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满胸的怒气也渐渐消散了,烦恼也便无影无踪,于是我又重新鼓足了勇气,背上猎枪,带上铅笔和笔记本,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兴高采烈地又向山林进发了。我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不到三年的光景,我就完成了自己的新作,而且比以前的更加优秀。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只名叫“钻石”的小狗,可就是这只可爱的小狗有一次把他桌子上的油灯打翻,这使牛顿通过多年勤奋计算所换来的研究成果一瞬间化为灰烬。这则趣闻妇孺皆知,自不必说,但也有人说这次意外事件让牛顿痛苦异常,从而感知力和记忆力衰退。无独有偶,《法国革命》的作者卡利里先生在写作这本书的第一卷时,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杯具”。他想把手稿拿到一位才华横溢的邻居处让其品评指正,却由于疏忽莫名其妙地把手稿扔到了邻居客厅的地板上,有意思的是卡利里竟然还忘记了此事。几周之后的一天出版商来催稿,他赶紧派人去邻居家取,搞得邻居不知所以。一番仔细调查之后,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邻居家的用人认为客厅地板上的这一捆东西是“废纸”,就把它丢到客厅和厨房的壁炉里烧掉了!当作家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他已无力回天,只有瞠目结舌、手足无措的分了,稿子已经烧掉,没法补救了,卡利里只好下定决心从头再来。但是原稿已失,只能从尘封的记忆里重新搜索原有的事实和论点。如果说作者在初创某一著作时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乐趣的话,而重写时就变成了一种痛苦的折磨了。然而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度过了这种煎熬,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任务,而这种顽强的精神却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

许多杰出的发明家也用他们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一生来诠释了顽强的意义。乔治·斯蒂芬孙在给年轻人演讲时通常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观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这位发明家用了15年的时间改进蒸汽机车,最后终于在莱希尔取得了重大成就;蒸汽机的发明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同样感人的事迹还存在于科学、艺术和实业界等各个行业中。尼尼微大理石碑刻的发现或许要算其中最有趣的了。我们知道,自从马其顿征服波斯以后,楔形文字便已失传了,而这种刻在碑石上的箭形书写符号的发现,使楔形文字得以重见天日。

说来有趣,碑刻的发现非常偶然,波斯的克曼莎附近有许多古怪的楔形铭文和碑刻,这些铭文和碑刻十分的古老,任何人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东印度公司有一位聪明的实习生,他将岩壁的文字描摹了下来,在他描摹的碑刻中,人们发现有一块名叫比斯顿岩壁的巨石平地拔起1700英尺,这块巨石非常的陡峭,波斯语、亚述语和锡西厄语三种文字写成的大量碑文布满了其下部300英尺的范围内。这些碑文令世人惊奇但无人能够识别。那位实习生对这些符号进行反复的比较和揣摩,试图发现已知的和未知的、消失的和存在的之间的某种关联和规律,终于,他掌握了大量的这方面的知识,并且自制了一个楔形文字的字母表。这个叫罗里逊的实习生(后来称做亨利先生)把描摹好的楔形文字寄到家中托人考证,但任何大学的教授都不能给出结论。然而,一个叫罗热斯的原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对楔形文字略有研究。于是罗里逊又把这些描摹拿给他看。罗热斯果真有两下子,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比斯顿岩壁,但他却断言罗里逊的描摹并不十分准确。于是罗里逊又来到了比斯顿岩壁附近,把描摹的版本与原迹仔细地比较了一遍,终于证明罗里斯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此后,两人又经过反复比较和大胆假设,终于在楔形文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出于配合他们研究工作的考虑,英国政府认为有必要给这两位自学者配备一个助手并供给研究所需的原料。于是奥斯汀·莱亚德自告奋勇,加入了他们的团队,奥斯汀以前的工作地点在伦敦,他原来的职业是律师事务所的文员。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一个实习生,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一个律师,这三个人竟然成为失传文字的破译者和古巴比伦历史遗迹的发掘者。而那年的莱亚德还是个年仅22岁的毛头小子,他当时正在东方旅行,幻想着穿越神秘的幼发拉底河地区。那时他只有一个同伴,他们手无寸铁、赤手空拳,但由于莱亚德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再加上他身强体壮、孔武有力,就这样他顺利地穿过了一个个危险的部落和恐怖的地带,要知道这些部落之间是经常发生野蛮的战争的,或许这也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吧。白驹过隙、弹指一瞬,几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并没有掌握多少技术的莱亚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热忱挖掘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的许多文物还是同行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正是由于莱亚德的努力工作,许多珍贵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有些还是寥若晨星的珍品。经过考古学家的考证,许多在不列颠博物馆展览的珍稀文物,不仅准确记载了3000多年前发生的许多历史重大事件,还与基督教圣经所记载的内容相吻合,如同新启示录突然驾临凡间一样,让人目瞪口呆,难以自已。面对这些稀世珍宝的发现,莱亚德曾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尼尼微碑刻从此会永远铭记着令人惊叹的巨大功绩,它包含着人们执著的进取精神、勤劳的美德和生命的活力。”

勤奋就是天才,在自然史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孔德·德·布芬穷其一生证明了这一道理。如同许多科学家一样,年轻时的他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资质,相反,他才智平庸,甚至有些愚钝,而且,天性慵懒的他刚一出生就继承了一大笔财富,人们都以为他会沉溺于享乐之中,无所作为地过完他纸醉金迷的一生。但布芬显然不想成为这样的一个酒囊饭袋,也不愿一生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想要的是科学上的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布芬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常常为自己早上睡懒觉的坏习惯而苦恼,于是他痛下决心,要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改正谈何容易。布芬与自己的坏习惯着实斗争了好一段时间,却没有任何起色,到了早上自己还是无法按时起床。布芬无奈了,只好向他的仆人约瑟夫求助。他答应给约瑟夫一克朗的奖励,条件是只要约瑟夫能在早晨6点钟之前把他叫起来,但当每天清晨约瑟夫叫他的主人起床时,布芬或以生病为借口,或以打扰他睡眠而假装生气,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赖床不起。但每当他最后起床之后,却又大声地责备约瑟夫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于是这位忠心耿耿的男仆下定决心要赚那许诺已久的一克朗了,面对主人可怜巴巴的恳求,他也无动于衷,面对主人的威胁,他也不为所动,于是“狠心的”约瑟夫一次又一次地迫使布芬在6点之前起床。其中一次,约瑟夫使出浑身解数,无论如何布芬都不肯起床,约瑟夫想,这次不玩真的是不行了。于是他端来一盆凉水把它全部泼到了布芬被窝里,这招立竿见影,布芬一骨碌身便爬了起来。就这样,在约瑟夫严厉的监督下,睡懒觉的坏习惯终于被布芬克服了,所以他对忠诚的约瑟夫一直心存感激,还经常对别人说他还欠约瑟夫三四卷自然史没有完成呢。

从此以后,布芬每天在他的桌子前从早上9点一直不间断地工作到下午2点,然后再从晚上5点工作到9点,40年如一日。他的传记里是这样描述他的:“工作只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兴趣则在于不断地从事科学研究;当他达到事业巅峰的时候,他还经常这样说,自己是多么希望还能再为伟大的科学事业奉献几年啊。”他总是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把他最宝贵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读者,此外,他还是一位善良的作家,他从不虚伪做作地无病呻吟,要知道这一点是很难得的。他对于自己著作中的每一个字都详加斟酌,毫不马虎地润色每一段文字,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自然史的变迁》这部书先后进行了11次修改,他才感到满意。事实上,他冥思苦想地构思自己的每一部著作,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坚持了50年之久。他还经常这样说,天才其实并不存在,天才只是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工作。伟大作家布芬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蜜蜂一样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之上的。正如迈登·勒克所言:“有些人之所以能被称为天才,就在于他们能够把全部的精力专注于特定目标,布芬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布芬在完成他的第一部著作后,早已疲惫不堪的他强迫着自己重新回到原始的文本上来,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直到自己彻底满意。这种反复推敲的过程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快乐,而不再是痛苦。他的成功就是这样得来的。”

还有许多作家的身上也同样具有这种超凡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瓦特·司各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最初只是一个在律师事务所从事抄写工作的文员,并且一干就是好几年,众所周知,这种工作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但瓦特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抄写是他的本职工作,他有责任将这一工作全心全意地做好。这样一来,他白天埋头书案进行抄写,晚上的时间则用来读书搞创作。他曾半开玩笑地说,正是经年累月的抄写工作使他告别了轻浮焦躁的态度,培养了他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这正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所必不可少的。每抄一页可以赚3分钱,有时他一天就能抄120页,那样就能够赚到3元6毛钱。有时他还能用这点微薄的收入买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如果不是辛勤地工作,他怎么可能买得起书?

晚年的瓦特依然为自己有这样一门职业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同许多诗人的荒谬观点不同,他认为天才不是那种愤世嫉俗、不遵守社会规则与生存法则的人。恰恰相反,瓦特觉得一个人用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做好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是有助于他在事业的其他方面有所成就的。这对于那些经常好高骛远的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担任爱丁堡议会议员时的瓦特,每次都能够准时到达议会,签发各式各样的文件,办好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而每日里早餐前的时间便完全被他用来进行文学创作了。洛克哈特曾经说过:“即使是瓦特创作的高峰期,他也得花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他从来都是认认真真,毫不懈怠。这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一个优点。”瓦特为自己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那就是必须靠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靠“文学创作”来谋生。有一次他这样解释道:“文学是我的最爱,但不应成为我生活的来源,文学创作的收入也不应该为我的日常生活开销服务。文学创作是件严肃到神圣的事情,只有在心灵与情感的浇灌下才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作品,这种由心而生的感染力不会与金钱产生任何的关联。”

此外,瓦特还非常懂得时间的宝贵,决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所以他非常遵守时间,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百忙之余写出许多惊世骇俗之作。他严格地执行自己定下的规定,就是除了必须要随时回复的质询和评议外,其他的所有信件,都在统一的时间里回复。毋庸置疑,这样做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办事效率,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也使得他在创作时思想如激流涌动,大开大阖。瓦特坚持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6点钟的时候便准时坐到桌前开始写作。桌子上和地板上井井有条地摆放着种类齐全的参考文献,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会打扰到他,只有一只可爱的小狗陪在他的身边,瞪着清澄如水的眼睛望着他伏案奋笔疾书。而当9、10点钟家人们围在饭桌旁吃饭时,瓦特已经完成了他一天工作中最艰苦的环节。尽管瓦特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拼命工作,尽管他满腹经纶、博闻强识,尽管他成就非凡,为世人景仰,但每当谈到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也总是谦逊地认为这其实并不算什么。他有一次这样说:“我这一生,无数次地苦恼于自己的无知和浅薄,经常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瓦特在说这句话时,字里行间让人觉得无比的真诚,同时也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是的,智慧是与谦虚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只有拥有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哲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准则。曾有一名三一学院的学生向他的老师辞行,因为他认为老师的本领自己已完全掌握,没有必要再继续学习下去了,但这个学生究竟何种水平他的老师最清楚不过,面对这位自傲的学生,老师慨然叹道:“在学问方面我其实也是刚刚入门啊。”老话说得好:“一桶不满半桶摇。”知识浅陋的人总会自以为是,而高识远见的人却总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牛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碰巧拾到几个贝壳的孩子,象征真理的大海他还从未曾接触到。

还有很多伟大的文学家更是坚持不懈、笔耕不辍。《美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一书的作者约翰·希顿便是成功的典范。出生于威尔特郡金斯敦的他从小便生活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他的父亲由于禁受不起破产的打击,在希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疯了,希顿也因为家庭的不幸早早地便失去了他应有的美好童年。他差不多没有念过书,整日里过着衣食无着、四处游荡的生活。并且游手好闲的他还染上了不少坏习惯。所幸这些恶习并没有完全毁掉这个年轻人。他不得不去叔叔开的小饭馆里干活,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混口饭吃。他的工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把酒装到瓶子里,然后塞好瓶塞,再把瓶子放入箱子。可这个活他一干就是五年。身体日渐羸弱的希顿干活越来越吃力,终于有一天他被叔叔赶出了小饭馆,只得又开始了到处流浪的生活。看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又想想自己孤单的处境,还有已经疯掉的父亲,希顿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这五年以来他只挣到了可怜的两畿尼。可在接下来的七年中,人世间的苦辣酸甜又让他尝了个够。他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18便士够我租一间屋子住了,那是一间潮湿阴暗的小屋,冬天的时候我生不起火,只能躲在被窝里一边取暖一边读书。”后来希顿又步行到了巴思,在那里当一名酿酒工,可干了没多久他又回到了伦敦,这时的他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了。幸运的是,伦敦一家餐馆的工作又眷顾了他,他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都在黑暗的地窖里干活。但是他依然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一份工作。地窖里暗无天日,繁重的体力劳动终于将他拖垮,希顿又被辞退了。不久之后的他又得到了一份代理人的工作,每周可以拿到15先令的薪水,要特别指出的是希顿的字写得很漂亮,这也让他很轻松地当起了代理人。下班之后,他完全把自己泡在了书店,可是由于买不起书,他就强迫自己把看到的东西背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他就积攒了大量的知识。后来他被调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在那里每周他可以挣到20先令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学习,28岁的时候,他的处女作《比泽奇遇》终于发表了。从第一本书的发表到希顿逝世这漫长的55年中,他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从没有停歇过。他一共写了87本书,《英格兰大教堂古迹》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该书长达14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同时也是希顿辛勤劳作的见证,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两个字:勤奋。

洛顿是一个园艺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十分热爱工作的人。洛顿从很小的时候就热爱劳动,这与他出生于爱丁堡一个农民家庭是分不开的。他天赋异禀,尤其是在规划蓝图和描景状物方面,所以洛顿的父亲发誓要把他培养成未来的园艺专家。他通往园艺专家的道路也是从做学徒开始的,可他还是抽出两个晚上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学习,白天干活时也从不偷懒。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法语,不到18岁的他就成功地翻译了《阿贝尔德的一生》这部百科全书。他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人,20岁时就当上了英格兰的园艺师,他把这一时期的经历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下来:“我20岁了,占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也许就这样过去了,我为这个社会又曾经做过什么有益的事呢?”这是一个特别的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从法国归来后,坚持不懈地学习又使他精通了德语。他租了一个大农场,他又从苏格兰引进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久就赚到了一大笔钱。这时战争刚刚打完,百废待举,他曾两次出国,学习外国的园艺和农艺生产技术。并把每次考察的结论刊登在大百科全书上,这是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作品中体现的信息真实有效,因此被许多业内人士收藏,要知道这是不多见的。

萨缪尔·德鲁所经历的一切和本书前面所提到的几位相比也毫不逊色,同样值得大书特书。他的父亲是圣·奥斯特的苦工。贫苦不堪的他还是全力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兄弟俩却不尽相同,哥哥杰伯兹学习相当刻苦。而弟弟萨缪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的父亲只好让8岁的萨缪尔去锡矿厂干体力活,每天挣那将近4便士的微薄薪水。十多岁时,他又跟随鞋匠学徒,这也使他饱尝辛酸,正像他后来说的那样:“生活对于我来说就像犁地下的癞蛤蟆。”如此痛苦的生活,他也想过逃避,当个海盜或是其他什么,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让他越来越鲁莽了。每一次抢劫他几乎都是头目,偷猎或是走私也是他喜欢的。修鞋的学徒期还没有过完,17岁的他便不辞而别。他又尝试着去当一名军人,每晚都睡在野外的干草堆里,由于禁受不起寒冷,无可奈何的他只得又回去重操旧业。

随后他来到了普里茅斯经营制鞋生意,又在卡莎德幸运地获得了一场棍棒比赛的奖金,在那次比试中,他很轻松地获胜。他无法满足每周8先令的收入,他梦想着挣到大把的钞票,加之生性喜欢冒险,他又一次决定铤而走险,那就是走私,这次走私萨缪尔并不幸运,反而差一点一命呜呼。据说当天晚上,消息传遍了整个卡拉福特,当走私船快到岸时,那个地方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来装运货物,参与走私。船刚靠岸,一部分人留在岸上放哨并装运货物,另一部分人则在海上操纵船只,萨缪尔属于后者。那一晚乌天黑地,真可谓伸手不见五指,刚刚开始装货,一时间狂风怒号,惊涛骇浪直往船上打来。留在船上的人决心咬紧牙关,渡过难关。萨缪尔待在其中的一条船上,恰巧这条船上的一个船员的帽子被狂风吹跑了,在大家为他抓帽子的时候,船被打翻了,甲板上的人也全部被卷到了海里,有三个人很快就让海浪冲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余的人则紧紧地抓着船求生,这时却发现船正向大海深处漂去。大家只好弃船逃生,但是他们距离岸边还有很远的距离,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游了整整3个小时后,萨缪尔和其他两三个同伴终于游到了岸边的礁石,他们躺在礁石上,感觉全身都麻木了,天亮时有人发现了他们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次海难只让少数人幸存了下来。一个好心人搬出了一桶白兰地,给每位幸存者各倒了一满碗,萨缪尔他们喝过了酒,才觉得好了一些。之后,缓过神来的萨缪尔才在齐膝深的雪中又步行了两英里,回到自己的家。

萨缪尔人生的前半段可以说是毫无希望的,什么事情他几乎都做过,飞檐走壁,偷鸡摸狗,修理皮鞋,舞枪弄棒。然而,命运的安排使萨缪尔在成年后成为了一个牧师,很多优秀的作品出自他的手笔。用“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来形容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萨缪尔决心洗心革面,用浑身的力量使自己走入正途。他跟随父亲重新回到了圣·奥斯特,他又操起了制鞋的老本行,这次是计日领取薪酬的。或许是上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不久之后,他便深深地迷恋上了爱姆·克拉克博士那充满说服力的布道。哥哥杰伯兹这时离开了人世,这个打击更加使得他悲痛不已。萨缪尔痛下决心要开始刻苦学习,可他远离书本已经很多年了,曾有一位朋友开玩笑地说,萨缪尔写的字就像是掉到墨水瓶的蜘蛛在纸上爬过一样,由此可见他的字当时写得有多么难看。后来,萨缪尔感慨道:“书读得越多,才知道自己原来是那样的无知;越觉得自己无知,就越想读书,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为了不影响工作,我总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书。吃饭的时候也不例外,有时一顿饭的时间就能看五六页书。洛克的《论知识》终于让我恍然大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和超脱油然而生。从此以后,从内心里,我彻底地抛弃了以往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决心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于是,萨缪尔开始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意,只可惜缺少本钱,他只好四处筹款,一位善良的磨房主见他勇气可嘉,答应借给他一笔钱,萨缪尔立即把这笔钱投入到生意的运营当中,并且苦心经营,费尽心机,到年底时他就还清了贷款。萨缪尔不打算再欠任何人东西,因此在生活上十分克制自己,决不乱花每一个铜板,甚至经常不吃晚饭便上床睡觉。他向上帝发誓要靠勤俭自立,不依赖于任何人,事实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地做到了这一点。另外,工作之余,萨缪尔也不忘记给自己的大脑充电,宇宙学、历史学和逻辑学的书籍他也不忍释卷。他后来所从事的布道工作也离不开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这当然是一条荆棘之路,但一旦我下定决心,就决不回头。”他这样勉励自己。

除了制鞋和哲学研究以外,萨缪尔还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传道者。热衷于政治的他把自己的小店变成了一个沙龙,当地的政客云集于此,即使他们不来,萨缪尔也会亲自去找他们商讨大事。当然,这种活动占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为了把花掉的时间补上,他又经常工作到深夜。他的政治热情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有一次深夜的时候,他还忙着在店里工作,一个小孩透过鞋店的灯光看到了他,就大声地对他喊道:“制鞋工,制鞋工,白天瞎逛,晚上补工。”后来萨缪尔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朋友,朋友问:“你怎么不抓那小子?”“没那个必要,现在就算是天崩地裂我也不会感到一丝惊恐,当时我停下了手中干的活,告诉自己,‘是的,是的,他的话的确有道理,可是我不会让他再那样说我了,哪怕一次。’对我来说,孩子的嘲讽仿佛当头一棒,永远都会存留在我的心中。那件事给我的启示是,今日事今日毕,决不可拖到明天,而且要惜时如金。”

之后的萨缪尔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把全部的经历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政治生活不再打扰他了,空闲的时间全部被用来学习和研究。他甚至放弃了许多休息的时间来学习,但决不为此而耽误工作。他很明确地知道工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坚定地把工作放到第一位。结婚之后,到美国定居的萨缪尔还是没有放弃学习。最初,他的作品主要局限于诗歌方面,他的诗歌中蕴涵了他对于人类理性精神的深深思考,在今天看来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而且人们可以在他的诗歌中感受到激昂慷慨的奋发之气。厨房变成了他的书房,他的书桌则是妻子的管风琴风箱,伴随着孩子们的吵闹声,萨缪尔昼夜伏案,奋笔疾书,当时潘恩那引起轰动的《理性时代》已经出版。萨缪尔却写了一本小册子来批驳他。他认为正是由于《理性时代》的出现才使他开始独立地、认真地思考,因此才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作家。此后的他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地出版小册子。可他仍然坚持着一边制鞋一边写作,他的成名作《论人类灵魂的不朽》终于在几年后的一天出版发行了,足足卖了20英镑,在当时这已经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了,该书后来又一版再版,广受好评。

萨缪尔也像其他的年轻作家一样,在功成名就后迷失了自己。在他获得成功后,你可以看到他在门前扫马路,也能够看到他在冬日里帮学生们搬煤。文学创作已不是他赖以谋生的职业。他所关心的是能够过上踏实安稳的生活,在文学方面的成功在他看来不过是幸运女神的青睐而已。可到头来他还是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卫理公会的文学事业中,萨缪尔负责监督和管理卫理公会发行的宗教教义杂志方面的工作,此外,他还经常在《折衷主义论坛》上发表文章,关于他家乡科恩威尔地区珍贵史料的书籍他也编辑出版过。在事业行将终结之时,萨缪尔不胜感慨地说道:“出生于社会最底层的我,体会到的是下等人的苦难,但我靠着勤劳、节俭和美德,尽了最大的努力才让自己的家庭拥有了如今的社会地位。但我的勤奋并不会白费,勤奋让我获得了成功,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和萨缪尔相比,约瑟夫所从事的职业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尽管他才智平庸,但他勤奋刻苦、朴实真诚。他人生的座右铭是“百折不挠”,而且一直身体力行。休谟早年丧父,母亲只能靠开一个小的店面养家糊口,千辛万苦地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后来,母亲让休谟去学医。毕业后的他以外科大夫的身份到过印度几次,并且在东印度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休谟忘我地工作,人缘也不错,因此很讨上司的欢喜,上司认为他可当大任,不断地提拔他。1803年马哈特战争爆发后,休谟随从鲍威尔将军参战了,翻译人员在战斗中牺牲了,休谟便当上了翻译,后来又当上了医疗队长。他还兼职出纳员和投递员,但是这些工作并不是他所期许的,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休谟都干得如鱼得水。另外,提供军需品的事也由他来管,这是一个美差,部队和他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十年后休谟回到了祖国,这时候的他已经腰缠万贯,他这时想要做的就是帮助其他人。

但是,休谟并不是那种坐享其成的人。对他而言,快乐和幸福完全建立在工作和劳动之上。他走遍了英国的每一个村镇,只是为了掌握社会和同胞们最真实的情况。英国的手工制造业久负盛名,但休谟还游历多国,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1812年,他回到了英国,当上了国会议员。除了短期的中断,他连任了34年,根据史料记载,他在国会上的第一篇演讲是有关公共教育问题的。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公众教育等社会问题一直为休谟所关注,例如,改善监狱的刑法改革、银行储蓄、自由贸易、发展经济与扩大民权等问题,任何对公众有益的问题,他都会积极参与,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遗余力地做任何事情。演说虽然并不是他的强项,然而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能够实实在在地打动人心。

沙佛兹伯里曾经说过:“嘲笑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这句话来形容约瑟夫·休谟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没有人能像休谟那样承受如此众多的方方面面的嘲笑,他对于这一切置若罔闻,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他经常遭到反对派的攻击,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力量和作用,可就是在如此两难的境地下,金融改革被他提上了日程。他工作量之大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起床之后马上就要回复信件并准备上午的工作,早餐一过就开始接待来访的客人,最多的时候要接待20人,议会的会议他几乎每次必到,有时会议延迟到下午的两三点,他也从不早退。在他从政的这几十年来,无数次以压倒性的票数当选议员,尽管不断地遭受到打击、排挤和冷嘲热讽,更多的时候他都形单影只、腹背受敌。他以顽强和刚毅从容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挫折和失败,从不灰心丧气。而当自己重要的举措冲破层层阻挠而付诸实施时,休谟老泪纵横,难以自已。这和休谟传记里写到的一样,他是人类坚忍不拔品质的完美刻画。

同类推荐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点名成金

    点名成金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成为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名称的优劣对于公司的发展、产品的销售、品牌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 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重点阐述闭嘴和少说的技巧,告诉我们不可不知的那些说话戒律,披露了闭嘴的方法,闲谈间应该杜绝的话语,职场中打死也不能说的禁忌之语,夫妻间不能脱口而出的狠话,以及正确的说法方式等,从而让我们成为一个到处受欢迎的人,一个久处不厌的人,一个真正高情商不会“祸从口出”的人。
  •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一直以来,口才作为每一位哈佛学生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它时刻强调精英的思维习惯,倡导真正实用的人际交往理念,让哈佛学生自然发挥潜在的表达实力,在各种场合下挥洒自如。我们希望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哈佛课程中阐述的沟通理念,能够成为成功的演说者、有效的判断者、人见人爱的交际家。
  • 处世感悟

    处世感悟

    为人处世要讲究方圆之道。“方”是原则,“圆”是变通。只知“方”,少权变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天圆地方”意指天地自然之形态;“外圆内方”总括修身处世之要义。“方”是原则,是目标,也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也是手段。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圆”是万变“方”是宗。
热门推荐
  • 神魔之哭泣的小孩

    神魔之哭泣的小孩

    他曾经是每个人都惧怕的存在啊!他站在世界的巅峰,像是俯视蝼蚁一样的看着那些卑微的人类,发出可怕的笑声。他死的时候,留着眼泪。因为他的妻子把刀刺进他的身体。他说,“朕原谅你。”......他重新来到这个世界上,寻找那个把刀刺进他身体的女人。他重新来到这个世上,背负着遗忘,和隐藏的仇恨。他傻傻的笑,好像什么都不懂。可是会有那么一天,他难过了,这个世界都要为他陪葬。那个,只存在的末日的皇。
  • 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卖东西,即把企业生产的产品卖到客户手里去。在古时候,从事销售工作的人被称为“生意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商人”。生意人的工作叫做生意,商人的工作叫经商。虽然两者的本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人们总喜欢这样去分别、总喜欢这样去称谓。
  • Melmoth Reconciled

    Melmoth Reconc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奉命去种田的书生

    奉命去种田的书生

    钟离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古董店老板,过着平淡到近乎无聊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却被找到要和其他行业的佼佼者一起送到异界种田,专业不对口啊!
  • 你是生活中最美的意外

    你是生活中最美的意外

    现在我有点生气,等我缓一缓,再来哄你。——叶弦
  • 无敌神话从龙王传说开始

    无敌神话从龙王传说开始

    唐宇自雪地中醒来,发现自己不仅身体变小了,身旁还多了个哇哇大哭的婴孩。远处,一队夫妇正在走来.......觉醒武魂:混沌苍龙,拥有多重神力,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书友群1126930661
  • 神魔录

    神魔录

    所有的一切都是梦境,只要我冲破梦境,就是你梦魔尊者陨落的时刻!记住没有人能困住我萧逸尘!
  • 青年易遭受的100个陷阱

    青年易遭受的100个陷阱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避免蹈入人生陷阱,这的确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也的确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因此,人生经验丰富的人们总是谆谆告诫我们:对眼前的事物永远保持警觉,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则一经确立就要坚持到底,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己拿主意不要去参照别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算清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因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我们能按照自己喜爱的道路并审慎地前进,穿过隐藏着的各种人生陷阱,那么崎岖的人生道路在你的眼中就会变成一条光明的坦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皇商妻

    重生之皇商妻

    重生前:天真可爱单纯小商人一枚。重生后:腹黑阴险毒舌大皇商一只。她,生前被陷害,被夺取性命,看着心爱的人跟陷害她的人幸福终老。既然上天愿意给她一个重生的机会,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从最根本上,她要灭除家里祸虫。从最基本上,她要拍死家外狂蜂。从最源本上,她要驯服有用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