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1400000022

第22章 滕文公(上) (3)

[36]司徒:古时主管礼乐教化的大臣,大致相当于后来的丞相。

[37]放勋:尧的别号。

[38]劳之来之:劝勉,慰劳。

[39]之:这里指百姓。

[40]皋陶:人名,舜时大臣。

[41]易:治。

[42]则:榜样、做榜样。

[43]荡荡:宽广的样子。

[44]巍巍:高大的样子。

[45]不与:不相干。这里指舜不看重帝位的荣耀。

[46]用夏变夷者:用中国的礼义,变蛮夷人之风俗。

[47]变于夷:指变成蛮夷的习俗。

[48]先:超过。

[49]倍:同“背”,背叛、违背。

[50]三年:指古代时候,老师去世,学生要守丧三年的古制。

[51]场:坟墓上的土坛。

[52]有若似圣人:意为孔子的弟子言行气质与孔子有相似的地方。

[53]暴:同“曝”,晒。

[54]皓皓:光明洁白的样子。

[55]尚:加、超过。

[56]鴃舌:像鸟一样学人说话,意思难懂。

[57]惩:惩戒。

[58]子是之学:你以许行之说为正确。

[59]市贾不贰:价格没有两样。贾通“价”,价格。

[60]五尺: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尺。

[61]倍蓰:好几倍。倍,指一倍;蓰,指五倍。

[62]巨屦小屦:指粗糙的草鞋和精致的草鞋。

【译文】

有一个主张神农氏学说的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道:“我从远方来,听说大王在施行仁政,我希望能得到一个住处,成为大王的百姓。”

于是,滕文公便安排他住了下来。

这个许行带了几十个学生,他们都穿着粗麻做的衣服,依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

陈良的学生陈相和弟弟陈辛也从宋国背着农具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道:“我们听说大王施行圣人的政策,这样的话,大王也就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见到许行后,陈相非常高兴,于是抛弃了以前的所学,改而学习许行的学说。

有一天,陈相去拜访孟子,向孟子转述许行的话道:“咱们的国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国君,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圣人治国,就应该和百姓一起耕种粮食,并亲自做饭。现在,国君却有储存粮食的仓库和储存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百姓而满足自己,怎么能叫做贤明呢?”

孟子听了,问陈相道:“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种了粮食才肯吃饭吧?”

陈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问道:“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了布才肯穿衣服吧?”

陈相回答道:“这个不是。许先生只穿粗麻做的衣服。”

孟子问道“那么,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相回答道:“戴帽子。”

孟子问道:“戴什么帽子呢?”

陈相回答道:“白帽子。”

孟子问道:“他自己织的吗?”

陈相回答道:“是用他自己种的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道:“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一顶帽子呢?”

陈相回答道:“恐怕是要耽误干农活的时间吧。”

于是,孟子又问道:“许先生用锅和甑子做饭、用铁制农具种粮食吗?”

陈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问道:“这些用具都是他自己做的吗?”

陈相回答道:“是用他种的粮食换来的。”

孟子听了,继续说道:“农民用粮食换取锅、甑子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甑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道:“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干得了的。”

于是,孟子说道:“那么治理国家就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干得了吗?官员有官员的工作,百姓有百姓的工作。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走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漯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

“后稷教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自得其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百姓考虑得如此之程度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

“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暇。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夷,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幽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夷,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道:“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孟子回答道:“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精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阐释】

这一章记载了孟子与农家学派的论战。就现有资料来看,本章是目前研究农家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极其宝贵。其实,这里所说的“农家”只是归属“百家争鸣”中的农家的一个学派,一般被称为“神农之言”。农家的主张大体是反对社会分工,要求全社会返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这一章的篇幅特别长,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孟子阐述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孟子是从驳斥农家提出的“君民并耕”的观点中提出这一重点的。孟子认为,如果社会没有必要的分工,就是“率天下而路”,就是“乱天下”。于是,孟子据此提出了“劳心”和“劳力”的社会分工方式,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最近数十年来,这一观点时常被人批判,批判者认为,孟子这一分工方式实际上是划定了两个不平等的阶级,属于等级社会的产物。其实,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都存在这种分工方式,而且还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是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差别。

第二个重点,是孟子通过叙述尧、舜治理天下的历史,从事实上阐述了社会分工之必要。概括地说,孟子在这里实际上叙述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史,这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的历史文献价值。

第三个重点才是本章的写作目的和核心内容,即驳斥农家代表人物许行的观点。这一段的精彩之处在于孟子再次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雄辩力。为驳倒对方的论点,孟子巧妙地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依据对方的逻辑进行推理,用追问的方式层层推进,迫使对方露出破绽,并使其不能自圆其说,自己得出荒谬的结论。在对方露出破绽以后,孟子从正面立论,从理论和事实两个角度分别阐述社会分工的合理性,更加显露出对方观点的荒谬,以令人信服的雄辩力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出现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理论上说,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出现社会分工,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历史趋势;而社会分工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际上看,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又出现了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为代表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后,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也来临了。这种社会分工的出现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于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新情况出现了,人类社会终于发展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尽管奴隶社会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对,但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出现奴隶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尽管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但从局部的和阶段性的角度来看,奴隶社会是暴力和邪恶的,是不能出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的。于是,各个学派纷纷提出了应对之策。以许行为代表人物的农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但是相比较而言,许行的应对之策却过于简单粗暴。他们把罪状归咎于社会分工的出现,认为放弃社会分工,回到原始社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根本之道。

从客观上来看,农家的主张的确有一定的意义,也吸引力很多人的目光,因为他们主张国君应该与百姓同吃同住同耕种,这有点符合儒家“民贵君轻”的主张。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这种观点就是荒唐可笑的了。同样从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过程来看,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现象的概括,强调的还是社会分工,支持的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

因为农家学派的观点在当时看来很怪异,因此不少人被它的“怪异”而吸引,投奔到了农家学派门下,甚至连原本信奉儒家学说的陈相兄弟也不远千里赶来拜许行为师。陈相不仅背叛了师门,而且还公然拜访孟子,企图说服孟子接受农家学说。这当然把孟子气的够呛。他不能容忍陈相兄弟背叛师门的行为,更不可能接受农家学说,于是厉声批驳农家学说。最终,孟子通过“推谬手法”让陈相认识到农家学说是极其荒唐的,并迫使陈相在实际上承认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在驳倒农家学说的观点以后,孟子又谴责了陈相兄弟背叛师门的行为。

根据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孟子又论证了劳力和劳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和区别,尽管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孟子把它视为“天下之通义”未免片面,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观点却是正确的,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讲的也是社会分工的问题,是孟子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孟子生活的时代,早已普遍存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了,孟子不过是概括了这种现象。

然而,令孟子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概括”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压迫百姓为他服务的理论依据,孟子也因此被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说话的代言人,一个

同类推荐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道德生活的理论、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和道德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是客观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和正统弗洛伊德学派以外的,最受学术界、工商界、宗教界欢迎的心理学大师,有心理学领域“第三势力”之称。他的人格以及人的多层次需求的理论,是近20年来对当代社会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理论。“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更是成为当代人最推崇的口号和追求的信念。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运苍穹

    大运苍穹

    踏完苍穹路,问鼎天上仙,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不止流传了多少年,古往今来,真正做到的。却是...
  • 收到了一个可爱大叔

    收到了一个可爱大叔

    【富家大小姐】+【霸气大叔】=【千年难得一遇的爱情】李周周是H市最有钱的富商的女儿,而王贺锦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已经年近三十的公务员。他到底是有什么魅力呢,看来也只有李周周自己能体会得到了。其实王贺锦对于他的年龄一直都不是很在意,但是在后来跟李周周的相处中,他才深刻的意识到了年轻到底有多重要。再年轻五岁的话,至少自己就不用再是李周周嘴里的老爸爸,老哥哥,老老师?嗯?为什么连叫他老师都要加个老字?不过老一些也好.....“周周,我老一些,你小一些,我觉得这样真好....”“真好?为什么啊?”“因为如果你一直是那么小,我一直是那么老,那我就能一直管着你,照顾着你了啊。”听见他的话,李周周并不买账,她哼哼道“我才不要你管我呢,你老是那么啰嗦。”“啊?你嫌我啰嗦吗?那你来管我好了?”“这个我也不要!”“那只有我来管你了。”看着李周周灵动的不服气的脸,王贺锦笑了,是既年轻,又带着深深的宠溺的笑了。........收到一个可爱大叔,甜度来袭。
  • 青天夜夜心

    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 我在梦里有老婆

    我在梦里有老婆

    赵丰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经历了两年的落魄,人生低谷的时候,他开始写起了小说。突然有一天,他梦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至此以后,每次入梦,都是在延续着这个故事。
  • 蓝色疑惑

    蓝色疑惑

    天上十二城,结发抚长生。万年不腐之身,等待重生而起那一刻,搅动风云。长生不老是一场梦,还是一件值得去寻找的奇迹。
  • 你的麻雀飞走了

    你的麻雀飞走了

    小怜是我一生所爱,我能爱她一生吗?我从小就被认为自闭症,是个病人,小时候遇到一些特殊刺激就会浑身抽搐。看过很多大夫也没能得出个啥结论。长大后一些症状慢慢消失了。当我偶然中想从烟盒里抽出烟时,右食指不停的抽搐起来,那时我才知道,我的病没好,,,,
  • 天启传记

    天启传记

    孙立,是一个修真小家族里的符童,专门伺候家族里的符师。本以为走上修真大道,高枕无忧了,却在一个晚上家族被灭门,而孙道这样的凡人被抓了壮丁,去矿里挖灵石,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在一次突入其来的塌方中,得到了一个神秘玉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 仙灵迷踪

    仙灵迷踪

    天道有常,或因人势而迟,然终不误庄生恨透了天,怀着仇视之心踏上逆天之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
  • 伪情时代

    伪情时代

    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虚情假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感情。表达了人们对真情的想往和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