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6100000025

第25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2)

(四)离差智商

斯坦福—比纳量表所创造的比率智商方法一直沿用了很多年,用这种智商表示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普遍为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所接受。但在对实测后的结果做解释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必须了解智商是相对的,只有用在同年龄的群体中才有比较的意义,若想比较不同年龄的人的智力水平,比率智商便失去了效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心理测验学家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1896—1981)又创造了离差智商。他提出离差智商的根据是:人的智力测验分数是按正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IQ=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这样,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的测验分数相比来表示。

Z代表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X代表个体的测验分数,代表团体的平均分数,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因此,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以及他所属团体的平均分和团体分数的标准差,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他的离差智商。例如,某施测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分,标准差为5,某人得分为85分,因此Z=(85-80)/5=1,他的智商IQ=100+15×1=115。这说明他的智商比84%的同龄人要高。如果某人的得分比团体平均分低一个标准差,即Z=-1,他的智商IQ=85,说明他的智商只比16%的同龄人高,低于一般水平。

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

二、现代智力测验

目前,大多数智力测验都是根据比纳量表的思想和方法编制的,使用简短明确的多种题目,测验的计分也比较容易。内容不包括道德判断等社会性较强的问题,也不涉及学习新的知识以及太费时间的问题。

(一)斯坦福—比纳量表

如前所述,斯坦福—比纳测验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986年修订的第四版。斯坦福—比纳量表适用于2-18岁的被试,测验题目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在各分测验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测试人员对被试进行单独测量和计分。目前的版本由15个分测验构成,代表着4个主要的认知领域:语词推理,数量推理,抽象/视觉推理,短时记忆。在测验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实施必须遵照标准程序。测验一般从低于被试年龄的较容易的题目开始,在被试不能回答更难的问题时结束。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与斯比测验同样被广泛使用的还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第三版。它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测量16岁以上的成人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用于6-16岁的学龄儿童;韦氏幼儿或学前智力量表(WPPSI),测量4-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智力。

韦氏测验与斯比测验大体相似,但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除了首创离差智商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斯比测验虽然可以测成人,但它更适合测量儿童和青少年;而韦氏测验是专门为测量成人智力设计的。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成人智力量表和儿童智力量表中都设计了11个分测验,以对智力进行全面考察。韦氏测验既可以产生出一个总体的智商分数,也可以分别提供操作智力(performance intelligence)和语词智力(verbal intelligence)分数。操作智力是通过解迷津、装配物件、完成图画和其他非语词作业来测量的,而语词智力是通过回答与词汇有关的问题、一般知识测验、算术和其他语言或符号方面的作业来测量的。语词和非语词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具体的成分,以便解释不同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这样,就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结构以及他在智力发展上的优势和弱点,从而对培养和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韦氏测验所测验的各种能力以及一些测验项目的例题。

(三)团体测验

斯比量表和韦氏量表都属于个别智力测验(individual intelligence test),需要由训练有素的专家给单个人施测。团体测验(group intelligence test)与此不同,它是在较少人的监督下给一大组人同时施测。团体测验通常要求人们阅读指导语,并按照要求解决逻辑、推理、数学或空间问题。第一个团体测验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测查入伍的新兵,美国先后研制了甲乙两种纸笔型团体测验。这种纸笔型测验大多采用多选题,可由计算机计分处理。由于团体测验简便易行,对于施测人员要求也比较低,具有省时省力、评分客观等特点,尽管所得结果有时不够精确,但仍深受使用者的欢迎,目前被广泛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等人员选拔和招聘工作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智力测验中,题目应该是对所有的人都有意义的和可测查的。文字题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很大,为了公平起见,于是又有了非文字测验的出现,其中最早的就是美国的陆军乙种团体智力测验。目前,广泛应用的非文字型团体智力测验是英国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第三节智力测量的理论

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主要是对心理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包括人格评定、智力评估和能力测量。智力心理测量理论通过对不同能力测量成绩寻找统计相关,然后基于这些关系得出有关人类智力本质的结论。这一技术通常被称为因素分析,即可以在很多独立变量中,检测出一些小的维度、聚类或因素的统计方法。因素分析的目的是对研究的概念寻找基本的心理维度。

一、二因素论

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发明了因素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智力研究领域,对后人的影响较大。斯皮尔曼发现个体在不同智力测验成绩上高度相关。他从这一模式得出结论,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或称为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每个维度还与其特殊智力因素相关联,即斯皮尔曼定义的s因素。例如,个体在语词或算术中的操作都依赖于其一般智力和特定范围的能力。

二、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采用更为先进的因素分析方法,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他称之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是由语词、算术和一般知识测验来测定。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由木块图、空间视觉等测验来测定,在这些测验中,所需要的背景信息是很明确的。晶态智力使人们能很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具体问题,而液态智力则帮助人们处理新的复杂的问题。

三、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吉尔福德(J.P.Guiford,1961)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检验了许多与智力相关的任务。他的智力结构模型定义了智力任务的三个特性:内容或信息类型,产品或信息表征的形式,操作或心理活动表现的类型。

这一理论模型与化学的周期元素相似。根据这一系统框架,智力因素可以像化学元素一样,在它们被发现之前就被假定。当吉尔福德1961年提出这一模型时,有近40种智力能力已经被确认。现在研究者已经发现了100种的智力。由此可见,吉尔福德的智力概念具有预测价值。

四、罗伯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1985,1988)认为,智力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不同文化条件下判断智力行为的标准不同,但相同的智力行为的内在机制则是相同的。智力不但与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条件有关,而且也与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关,个体的经验则是实现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基于上述观点,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它们都代表有效操作的不同方面。

成分性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所依赖的心理过程,是对客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成分可以将感觉信息输入转换成概念表征,或将一个概念表征转化为另一个表征,或将概念表征转换成动作输出。斯腾伯格认为,有三种成分对信息加工是至关重要的:(1)知识获得成分,可以用于学习新的事实;(2)操作成分,作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技巧;(3)元认知成分,用于选择策略、监控认知过程以达到成功。

经验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人们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处理新异的或常规问题的能力。例如,假定一组人在发生事故之后陷入了困境,你会认为那个能最快帮助人们回家的人很聪明。在另一种情境下,你会认为能够自动完成常规任务的人聪明。例如,一组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种工作,你会对那些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且毫无怨言的人印象最为深刻。

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反映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上。它包括对新的和不同环境的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有效地改变环境以适应你的需要。情境智力有时被人们称为小聪明(street smarts)或商业头脑(business sense)。研究表明,即使没有较高IQ的人,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情境智力。

心理学人物

罗伯特.斯腾伯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特聘教授,耶鲁大学“才能.特长.专长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心理学会现任主席。斯腾伯格曾担任《心理学公报》(Psychology Bulletin)主编,现任《当代心理学》(Contemporary Psychology)杂志主编。他已发表900多项研究成果,创建多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如成功智力理论(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创造力投资理论(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智慧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 of wisdom)、爱情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等。

罗伯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认为,IQ测验并不能涵盖智力行为的全部内容,他希望不仅仅将个体以高IQ或低IQ进行归类。例如,假定研究者认识到,“不聪明”的人是因为不能编码所有的相关信息,所以他们在完成特定的任务时有困难,那么,如果他们对特定的成分进行练习,就可能会以一种聪明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时,成分性智力就可以被加强。同样的,斯腾伯格认为,人们可以提高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通过对行为中成分性过程的适当理解,研究者能够采用一些技巧,使每个人的操作都“看起来聪明”。

五、成功智力

智力三元理论是从智力发生的各个层面来描述、把握智力,那么,为什么不能去繁从简地直接从智力行为的结果去把握它呢?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斯腾伯格于1996年提出成功智力理论。

对于成功,斯腾伯格并未下一明确的定义,但如下的观点贯穿着整个理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人生理想目标,既不同于某一具体生活领域中的近期目标,也不是空中楼阁式的幻想。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一组整合而成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通过对其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方面能力的运用加以权衡,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够适应、塑造并且选择环境,从而达成人生中主要的目标。或者说,成功智力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或者说,它们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三个关键所在: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创造性智力可以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有效。知道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来运用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要比仅仅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来得更为重要。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不仅具备这些能力,而且还会思考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来有效地使用这些能力。

同类推荐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美育教育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美育教育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组网技术实训

    组网技术实训

    本书以项目的方式组织了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和网络集成三方面的实训内容,共二十个项目。第一部分是网络设备,涉及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技术、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等共十个项目;第二部分是系统应用服务器构建,主要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VPN网络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网络防火墙ISA服务器的构建共六个项目;第三部分是网络系统集成综合项目,共四个项目,项目从小型网络到中大型企业网络,规模依次递进,难度逐步增加。本书可作为职业类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实训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地理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礼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礼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变主神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变主神

    她,黑道至尊,世界第一杀手,可却遭亲情的伤害,友情的背叛,爱情的欺骗。她内心的孤独谁懂?穿越后,她是人尽皆知的废材,当她遇到她,他发现他是超级天才,他冷漠,无情,却对她温柔。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有关南柯一梦

    有关南柯一梦

    他是我高中时代的白月光,是珍藏在日记里的一抹绯红。多年之后,命运安排我们再相逢,我依旧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你。哪怕是南柯一梦浮生已尽。故事的最后:还好,我没错过你。
  • 万兽真神

    万兽真神

    主神重生苍古大陆,得鸿蒙至宝《万兽图录》,修《万兽真经》,吞噬万千魔兽,所向披靡,屠灭诸神,奴役主神,主宰乾坤,成就无上神位!
  • 可乐传说

    可乐传说

    一杯可乐,让王可乐从地球穿越到了一片神奇之地,这里是科技与魔法的天堂,这里是英雄与符文的世界,这里是,瓦洛兰大陆。新的身份,新的开始,在这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大陆上,化身为‘伊泽大人’的可乐,人生,究竟会发生一段怎样不同寻常的故事?义薄云天的德邦三基友,乱世枭雄的诺克两兄弟,巾帼不让须眉的瑞文瑞萌萌,霸气外露的蛮王蛮三刀,一百多位特色各异的英雄,将会在这里一一登场。这里有开心、有泪水、也有哀伤;有励志、有感动、也有坚强。被命运选中的可乐,是否能购化解各方矛盾,让和平永眷神州?倘若不抛弃,不放弃,只会让人死得更快,他又该何去何从。乱世中,英雄们用鲜血,共同谱写一曲不朽的英雄传说。
  • 法国文学纵横谈

    法国文学纵横谈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之广、流派之多、文学艺术价值之高均是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本书是评析法国文学的一部专著,涉及重要的法国作家二十余位,既有小说家和诗人,也有戏剧家和批评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法神降临

    网游之法神降临

    重生三年前,决心完成重生之前的遗憾,依着超强的记忆力,抢占各种先机。有人说他腹黑,有人说他冷漠,有人说他一毛不拔,但那又怎么样?在游戏里面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从孤身奋战到兄弟陪伴。他是王,是神话,是传说。
  • 鱼云

    鱼云

    古时,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有着纯净的灵魂,千年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凡人开始有了种种邪念,邪念化作了三大凶(神)兽,饕鬄,混沌,梼杌。凶兽祸害人间,百姓苦不堪言,九天玄女为拯救苍生便以性命化作了六大神器,留给了天地间命定的六个凡人,命定之人最终以神器将三大神兽封入魔界,命定之人不知所踪而神器也就此散落人间各地,有的已被灵气盛厚的强者拾去,相传至今,有的历经千年也未闻下落,传说中只要六个命定之人和神器集齐,他们便能成神·········
  • 神魔进化之地

    神魔进化之地

    重生平行世界,原本以为靠着自己的知识要改变未来人生。但是这一世,末世,真的发生了。极光,陨石,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变异生物接踵而至。击杀怪物,获得能力,进化变异!
  • 腹黑王爷之相濡以沫

    腹黑王爷之相濡以沫

    她女扮男装混入沧澜国朝堂,只为拉拢势力为父母报仇雪恨,当外敌来袭她以军师身份与他并肩作战。他是个不受宠的王爷,只因赫赫战功,才有了护身符,但不想也是催命符。大战获胜,班师回朝,不料,被刺客突袭,她为他挡下致命一击.....“.,你竟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