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8600000025

第25章 从动态语境中比较中韩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2)

社会各界对这个假日改革方案反响不一。“对于中秋节这样的重大传统节日,仅有一天的假期,不但圆不了许多游子的回家团聚梦,对恢复中秋节的传统,意义也很是有限。”刘海明:“中秋假日可否与国际接轨?”不过,也应看到,给传统文化节日安排法定假日,尽管在具体的时间上有“平均主义”之嫌,没有突出不同的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有所区别,但是,政府的这种做法,对于提高传统文化节日在国家政治社会中的地位,对于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意义积极,影响深远。

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方面,韩国政府的做法与中国政府不同。在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倡导方面,该国政府持鼓励态度,给重大的传统文化节日留出法定的假期。不仅春节放假三天,中秋节同样给了三天的假日。在传统文化节日问题上,政府部门能做的,除了舆论的引导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政策的倾斜。给予全体国民以休息的时间,无异是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最大支持。这种支持,对韩国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来说,在保护民俗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韩国(地方)政府对端午节的重视,更是有目共睹。早在1927年,韩国就已经正式将“山神祭”定名为“端午祭”,每年都由官府出面主祭,民间也一直保存这些传统习俗。1967年,端午祭被列为韩国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加以重点保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江陵端午祭成为韩国一项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韩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并得到批准。

(二)中韩地方政府对待传统文化节日的出发点不同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个文件,适用于世界各国。

客观地说,中韩两国政府都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两个文件中,看到了振兴传统文化的契机。当然,也包括了传统文化节日被世界认同的契机。“申遗”,在中韩之间几乎同步展开。

中国各级政府为申遗,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我国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继“申遗”成功。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申遗”,虽然也是打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口号,但是,其出发点可能与追名逐利有关——追名,可以打造地方的形象;逐利,则是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标杆之一。难怪乎有学者批评说,近几年,广州、东莞由政府出面举办的龙舟节,也多从形象工程、招商引资着眼,遍邀世界龙舟好手前来,还有著名歌星助兴,海陆空表演助威,以显露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形象。虽然打的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但着眼点还是签订多少亿元的合同。

“文化搭桥,经济唱戏”这个说法,一度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经济文化方针。在这样一种思路的指导下,文化成为配角。可见,在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眼里,文化处于从属地位,文化服务于经济。商业逻辑下的文化取向,弊端甚多。

韩国端午祭主题与中国古代对于五月五日的认识,以及相应要举行的祭祀仪式并无多大的不同。其带有官方性的“儒教式祭仪”,当从属于《礼记·月令》所载之官方祭仪;其民间性的“巫术祭仪”,当从属于《荆楚岁时记》等所记之民间祭仪,不过更加详细具体。

韩国政府为端午祭“申遗”并最终获得成功,不能排除其绝对没有功利目的。不过,在这方面韩国政府做得更含蓄一些。2004年,韩国江陵市举办的端午民俗祭,打出的主题是“神与人类的相遇——千年的呼唤,与世界人的同乐”,但从其邀请的嘉宾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无形遗产所在国的代表或文艺团体的行动来看,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2005年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无形遗产”,目的也在于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为今后旅游、招商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的两国传统文化节日,由于政府间的政策差异,目前中韩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显然,值得中国各级政府予以反思。

三、中韩传统文化节日的民众参与积极性之比较

传统文化节日,是由人民群众亲手缔造的。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民众的自觉参与,是传统文化节日生存的先决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可以说,参与过节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最大保护。

继承传统文化节日的主体,应该是全体国民。然而,从参与传统文化节日的积极性看,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差异呈加速趋势,二是年龄结构的差异。前者表现为城乡差异。虽然大家都在过春节、度中秋,但是氛围和质量并不平衡。城市的春节,由于血缘社区的解体,留守人员只能在各自的社交圈子里推杯换盏,而在乡村,因为血缘社区还占据统治地位,传统文化节日的氛围和场面,更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后者,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儿童和老年人,对过节的积极性较高,也乐于主动参与,青年人和中年人,被动式参与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的孩子甚至也觉得过年没意思。显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这种感觉不能消除,孩子们也有退出主动参与传统文化节日行列的可能。随着老年人的年迈体衰,传统文化节日这块阵地的主体,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中国民众对传统文化节日失去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当与传统文化节日的创新不足有关。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的文化熏陶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节日不能与时俱进,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了某种“审美疲劳”。失去了新意,或者说,传统文化节日与现实生活对接得不到位,是传统文化节日处于低谷的症结所在。

民众的惰性,同样制约了其参与节日的积极性。现在,在城市里,逢年过节,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到饭馆就餐,图个省事。餐饮经济在节日期间变得火爆,是个不正常的现象。

信息时代,文化出现真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西方的传统文化节日,在中国的城市里受到的宠爱有些过度。不管是情人节还是圣诞节,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比端午节和中秋节隆重多了。“文化交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产生它的基本动力有两个:一是人类的交际天性及远方崇拜,二是文化本身具有的传播性质。”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可以传到亚洲一些国家,也就不能阻止西方的传统文化节日到中国“留学”。“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就不能充分吸收外来的文化。……日本能充分吸收西方文化,还是因为他们能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反,印度由于不能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因而也就很难真正实现现代化。”客观、全面认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对提高中国民众的保护本国传统文化节日意识,还是非常必要的。

韩国既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生活快节奏的国家。韩国的春节期间,韩国人驾私家车回老家过年,城市变得十分冷清,不少商店关门。韩国人过节,哪怕是城里人到农村老家,女人也得参与到准备菜肴的工作中去。过年的传统仪式,在当地保存得比较完好。许多传统的游戏项目,至今还有较强的生命力。这种特色,再次证明了“节在乡村”。传统节日的归来,需要政府在时间上予以保障。

韩国的端午,在江陵保存得最好。江陵端午祭的仪式,较为繁琐。其他韩国的农村,端午祭的活动也和中国相似,仪式并不隆重。至少,韩国人觉得,中国国内的媒体,将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当作全国的端午祭来报道,客观上渲染得有些失真了。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方面各有所长。就中国政府和民众来说,有必要学习韩国的经验,在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方面有新的举措。这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和好恶为转移。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成都人

    成都人

    小院,陋屋,枯树,老了一座成都。冬阳,老叟,笼鸟,淡然一帧风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成都随处可见这样的日常景观。虽是寻常巷陌,破旧市井,但成都人代代衍生于此,依然视为乐土。只消一支烟卷在手,尽可两眼悠然向天。正所谓知足常乐,其乐也融融;怡然自适,其惬也何如?真是:但得一方小天地,怡养百年好人生。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中国人文思想

    中国人文思想

    “生存竞争如此激烈,而我又是如此普通,我注定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是挫败者的哲学。“成功的快乐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应该勇敢地面对希望的阳光。”这是成功者的哲学。作者在这本书里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主张现代人要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过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现在我们常说回归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就深藏在我们的人性之中,就是我们自然的未受污染的人性。怎样充分完美地实现人性,是人生哲学的任务。人生哲学是什么?作者不希望大家把它理解成枯燥的课本中的文字。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道理、想法,聊哲学,读哲学,就是探询生活的意义。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热门推荐
  • 第二十五世纪

    第二十五世纪

    我们小说的核心约翰·塞纳与他的妻子楠蒂无端被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当中,为了找到真凶复仇,他和他的孙女约翰·雅雯(人类)踏上复仇的旅程,在这段路程当中他和雅雯遇到了机器人森·布林,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星际大战会爆发吗?……
  • 完美大明星

    完美大明星

    陆晨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的世界熟悉而又陌生,不一样的人物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歌手、演员、自由撰稿人,他居然在梦世界中经历了三段不同的人生!当梦醒来,陆晨由此踏上了一条成为完美大明星的璀璨之路!---------------------------PS:平行世界自创设定,请勿对比现实,新人新作求点击、收藏、推荐!欢迎入大明星读者群494193990(空)
  • 车头爹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终极穿越妖孽正横行

    终极穿越妖孽正横行

    弃坑。。。。。。。。。。。。。。。。。。。。。。。。。。。。。。。。。。。。。。。。。。。。。。。。。。。。。。。。。。。。。。。。。。。。。。。。。。。。。。。。。。。。。。。。。。。。。。。。。。。。。。。。。。。。。。。。。。。。。。。。。。。。。。。。。。。。。。。。。。。。。。
  • 再给我一个拥抱

    再给我一个拥抱

    十一年前,她是他的全部,可是她却狠狠的把他推向别人,当他可怜兮兮的哀求她不要赶他走的时候,她却义无反顾地留给了他一个背影。十一年后,他是慕氏集团的总裁,而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大四女学生。本不会再有任何瓜葛的他们,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再度重逢。他一下就认出了她,可是她却没有认出是他,他以为她早已忘了他。所以他恨她,恨她给了他温暖又把他推入深渊。他谋划要报复她,却没有预料到自己竟然已经深爱着她。而当她得知他就是年少时那么要好的他,与她在茫茫人海中走散了的他,知道了他离开她过得并不快乐,她内疚、自责,不责怪他恨她报复她。可是他比起恨来说,更爱她。他说:“方一诺,这一次你不能在丢下我了。”他说:“方一诺,再给我一个拥抱,可好?”再一次的拥抱,是否可以忘掉一切,重头来过。
  • 重生之布偶夜梦

    重生之布偶夜梦

    打个酱油也能被车撞死?老天眷顾让她来个重生,还生在豪门,只是身份为豪门千金的布偶。这还不算,一眨眼就看到死人,这是什么状况?这到底是眷顾还是恶整?不是恶整?是出错?想回复人身就得帮他们布偶一族解除诅咒?这这这……她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读者群:236701736(敲门砖:书中任意角色名)
  • 重生农女记事

    重生农女记事

    两辈子的农家小妞,萧朵朵恼了,袖子一撸,肥手直指天空,贼老天,你等着!姐非混个城市户口!
  • 三小只缘分已到

    三小只缘分已到

    三位千金来到了重庆,遇见了三小只,而王源和婷婷不慎接吻,王俊凯和欣,在机场的相遇,千玺和茵,因为楠楠在幼儿园的相见。。
  • 我的倾国女神

    我的倾国女神

    身具红色血统的豪门名媛。富可敌国的烂漫校花。万众宠爱的明星天后。毒辣冷艳的江湖女王……形形色色的女神纷至沓来,看一代王者从血与火之中回归,横推滚滚红尘!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本书是澜涛专门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青春励志读本,意图传达给读者尊重生命、直面挫折、追寻成功和爱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