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9500000010

第10章 母语传播的文化对接(2)

2.文化的排他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克罗斯就发现人类容易对异族产生恶意倾向的评价:“人们总是倾向于责怪异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跨文化传播中的“陌生人”理论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剖析。该理论认为,处于一种文化中的人与“陌生人”交往时,会出现四个主要障碍:一是由于理解陌生人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因此不希望与陌生人接近;二是由于不了解对方反而较少给予对方尊重;三是因为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即使出现误会也很难意识到;四是在出现误会之后,容易从负面解读误会,将陌生人定位为不友善的人。因此,受众更喜欢、更接受那些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贴近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跨文化传播需要在针对性、贴近性上下工夫。

美国电影产量占全球影片产量的7%,却占领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并受到广泛的欢迎。排除其强大的技术和经济支撑因素,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值得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研究借鉴的。那就是“美国在创造和分配全球流行口味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应该归功于一种独特的混合的文化条件,这些条件在叙事中使得不同的人在阅读它们时都感觉它们像是本土一样。”

3.文化的差异性

在中国,上海人喜甜,四川人嗜辣,山西偏酸,北京好咸,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文化的差异性可见一斑。

文化差异性体现在语言表达中,如,中文谚语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塞尔维亚语里则是“天上不会掉烤鸡”。文化的差异性也体现在非语言传播中。比如,沉默在西方往往表示拒绝,而在中国则有可能表示默许。

文化差异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也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小姐”这一称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里是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个称谓因被打上“资产阶级”的烙印,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改革开放后,“小姐”的称谓又被广为运用,成为称呼年轻女子的礼貌用语;随着社会不良风气一时甚嚣尘上,“小姐”的称谓又被赋予特殊指代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冷落。

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文化会得出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解读甚至会引起文化冲突,引发政治、经济事件。穆罕默德漫画风波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2005年9月,丹麦的《日德兰邮报》(Jyllands Posten)发表了12幅描绘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其中一幅漫画显示穆罕默德的头巾形状形似一颗炸弹。由于伊斯兰教义禁止描绘先知穆罕默德或安拉的具体形象,这些漫画的发表随即引起了穆斯林的强烈不满。许多穆斯林认为,这些漫画故意亵渎伊斯兰教,尤其是把先知穆罕默德描绘成恐怖分子的做法更是过分之极。

丹麦《日德兰邮报》文化版编辑罗斯则解释说,他们当初并不是故意要画讽刺先知的漫画,该报只是要求漫画家们画出各自眼中的穆罕默德。罗斯指出,丹麦有着毫不忌讳地进行讥讽的传统,无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还是其他任何宗教都是一视同仁(可以作为被讽刺的对象)的。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虽也就此事在阿拉伯电视台发表讲话表示歉意,但他同时强调,政府无权干涉报社的行为,因为那是言论自由。

2006年2月,法国《法兰西晚报》以“是的,我们有权丑化上帝”为标题全数刊登了有争议的漫画,并在社评文章中指出:“伊斯兰教禁止其信徒体现先知穆罕默德形象,接下来要问的是,非穆斯林人难道都必须遵守这一教规吗?”与此同时,包括德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捷克、荷兰、匈牙利等欧洲近十个国家的大报也以捍卫新闻言论自由的名义同时刊登了这组漫画。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伊斯兰世界引发强烈的抗议浪潮。

漫画风波逐渐演变成一场外交风波、经济风波。在利比亚外交部决定关闭该国驻丹麦办事处(使馆)之后,沙特阿拉伯召回了驻丹麦大使,埃及议会通过了抵制丹麦商品的决议,伊朗总统则下令撤销与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合同。

与此同时,丹麦奶制品在阿拉伯半岛遭到前所未有的抵制,使价值近13亿美元的商品出口遭遇危机,数千名丹麦奶制品工厂的工人面临失业危险。

漫画风波还演变为一场“言论自由”与“捍卫宗教信仰”的争论与交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卷入其中。他认为,新闻自由不应当是羞辱宗教的借口。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一看法。法国当时的内务部长尼古拉斯·萨尔科齐就宣称,他宁愿看到漫画泛滥而不是新闻检查泛滥。

该风波最终以欧洲官员道歉,部分报社编辑被解雇而告一段落。

严格说来,这不是一起主动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事件,丹麦媒体只是在自己国家的对内文化媒介上解读他文化,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开放性传播放大、叠加了这些信息。不同文化的差异又造成了观点的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导致了此次风波,并使得矛盾不断激化,冲突逐步升级。

4.文化传播的阶段性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博士把文化适应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该理论对母语传播而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进程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指跨文化传播中,受众因为好奇、新鲜,一开始,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抱以很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关注度。

第二阶段:沮丧期。“蜜月期”过后,受众要么对他文化产生“审美疲劳”,要么因为他文化不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等,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对抗情绪。

第三阶段:恢复调整期。如果传播者能及时察觉受众的沮丧缘由,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传播进行调整。那么,受众也随之对所传播的文化再次产生兴趣,同步进入调整期。

第四阶段:适应期。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让受众从认知到认同的传播。适应期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文化对接初步成功。

二、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的思路与方法

如前所述,影响母语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因而,文化对接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其间还是有规律可循,有共同的方法可资采用。

1.知己知彼

文化对接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身的文化(己文化)和受众的文化(他文化):

己文化和他文化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是受众乐于接受的部分,也是进行文化对接的切入点。

己文化和他文化的差异之处则是文化对接的难点。有的差异是客观造成的,容易消除。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语境。让处于“言传”的低语境文化来接受“意会”的高语境文化勉为其难,反之则容易得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简明、直观,可以被不同文化语境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堪称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的经典之作。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文化差异是主观造成的,很难改变。如,不少西方人持有的“中国威胁论”就源于刻板印象,源于西方媒体长期的不实报道,一时间难以修正,这样的文化对接难度大、历时漫长,充满挑战性。

可以说,知己知彼需要对己文化和他文化潜心学习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必须长时间地下苦工夫、花大力气。不过一旦知己知彼,文化对接即使达不到百战百胜的境界,也能有十之八九的成功率了。

2.以受众为本

在现代传播中,受众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母语传播若能处处以受众为本,文化对接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热门推荐
  • 异界死亡领主

    异界死亡领主

    一个喜爱魔兽争霸的宅男郑海鹏,俗称宅男鹏,他在家里用着魔兽里的死亡骑士阿尔塞斯,正在风骚的带领一堆小弟打天下,但是突然间电脑上洒了水。被电了。穿越到了一个充满血腥的世界虐心大陆。本以为只能碌碌无为一生,结果魔兽亡灵系统也跟着来了,看他是如何用亡灵海称霸异界的。(亡灵在这个世界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里全是亡灵以后可能出别的种族)
  • 五步思维

    五步思维

    自我管理五步思维是我近十年学习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成果。它关注个人自身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立足于思维的变换和运用,主要服务于15岁-35岁人群。它能把你自己塑造的有深度、有内涵、有竞争力,能让你拥有更多的自由,并掌控你自己的未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资金来源,并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同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家人交流以融洽感情和睦家庭。
  • 尘世语

    尘世语

    “所谓宿命,就是要跨越时间海,抵达未知的彼岸,哪怕明知身死道消……”“所以,就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吗?”“那是天命,不得违背。你应该比我清楚逆命者的代价,何况,天命岂是你我能撼动的?”她每世沉睡厚的苏醒也同样意味着对过往的遗忘与迷失,但在这世世之中,那个人总是会出现在她身边,哪怕明知道她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她。“傻瓜”
  • 热血星神

    热血星神

    热血星空,骄傲不死!当上古传说空降而来,妖魔鬼怪争霸宇宙,个人的力量能不死不灭?学院反面教科书的主角,某天忽然被一个脱胎换骨,但生命只剩下二十年的机会砸中差点光荣牺牲。醒来时感叹,再不疯狂哥们就老了啊!二十年能干什么?斗权贵,玩封印,炼神剑,吞噬星空!“大侠,灵级位面已经被你玩坏了,求你飞升吧。”“对啊大神,咱说好二十年,可您两百岁了啊,这是赖皮!”主角大怒。“老子青春期,老子要发飙,我就是我,颜色最霸气的烟火!”---------PS:根本停不下来的屌丝逆袭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麻神创世纪

    麻神创世纪

    威廉携带一副麻将牌穿越到瑞宝恩大陆。一路上走过了从麻将学徒,麻将法师,麻将大师,麻将雀圣,麻将半神,麻神的成长道路。他创建了罗马一神教,在瑞宝恩大陆传播了主的荣光;他统一了人族众部落,在瑞宝恩大陆建立了人类帝国;他带领了各族联合军,在瑞宝恩大陆击败了苏醒恶魔;最终,当永久的和平降临,威廉·奥古斯都·坦丁,成为了唯一的王。
  • 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开头有个序曲,叙述了在佛罗伦萨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时所发生的事情。十个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摆地摊之后我爆红了

    摆地摊之后我爆红了

    纪念一眼看到了站在娃娃机旁的男生。蓝白校服,墨色黑发,眉眼带笑。他弯腰拿出出口处的娃娃,手指很长,很好看。递给纪念,笑的认真:“纪念,收了它,我就是你的了。”没多犹豫,接过。时光变迁,转瞬即逝。再见到他,已在万物碎裂之时。他依旧笑着,问:“你为什么不要我了?”纪念也笑:“要。”和娃娃一样。[摆地摊成瘾女主×满眼是女主且沙雕男主,1v1]
  • 闷棍王

    闷棍王

    “老头,你要对我负责!”“。。。。。。”“别个师傅收徒都给很多好处,你除了这个名分还有啥?”“不是给了你《道经统纲》?”“好意思?在这界人手一份的东西也算好处?”“咳,乖徒儿啊,师傅手上也不是太宽裕呢。”“哼,那就散伙!”“别啊,莫冲动,这个,呃,我们可以商量商量的啊!”“把那天龟壳和凤鸣祖剑给我,就再商量商量。”“嗯?依你这顽强到极致的求生欲,要天龟壳可以理解。那凤鸣祖剑要去干哈?”“我老婆宣儿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