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0600000073

第73章 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2)

2.新闻传播模式的诸多变革是后新闻业时代的端倪。在新闻传播模式上,点面为主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或者说以新闻媒介组织为中心而向社会四周扩散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以及简单的互动模式,可能被新的传播模式所代替,至少现在已经受到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以媒介组织形式生产的职业新闻的垄断地位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在新技术(比如初级的BBS技术,电子邮件技术,到相对比较高级的博客技术、播客技术、威客(Wiki)技术等)支持下的“民间新闻”将会迎来春天。事实上,自从网络传播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之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出现了诸多变革,有些变化可能就是后新闻业时代的端倪。人们看到,“网络媒体的传播,既有一对多的传播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网络媒体所采用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

而在新闻传播业时代是以新闻传播组织、机构为核心的“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去中心化的传播’,使新闻传媒和收受者的关系建立在更为平等的基础之上。”“从‘树立中心意识’的传播到‘去中心化的传播’,无疑是传播方式的一种历史性的进步。这种进步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收受者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主体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确认和尊重,作用得到了高度民主强化和充分发挥。”而在“去中心化”的趋势下,“媒体将从信息的主体提供者,变为信息的网际组织者;从信息的单向发布者,变为信息的全程管理者”,这样的判断和当下的现实还不太符合,但很有可能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景象。

3.新闻“产消者”的出现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主体标志。与传播模式变化有着内在联系的是,新闻传播要素(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媒介、收受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已经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业时代的新景象,集中表现在传播者和收受者关系的变化上。在网络及相关技术支持下,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事实。尽管在常态情况下,组织化的职业新闻传播者保持着优势,但在有些情况下,民间的个人传播者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引领新闻传播的走向。昔日那些多少有些被动的收受者,今天变为了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化的、公共化的新闻信息(不限于新闻)传播者,这种传收关系的变化,对传统的以媒介机构为核心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对新闻的整体社会构成带来重大影响,民间新闻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好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学者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就说:“今天,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无论在成都也罢,西藏也罢,每个人都可以把信息放到网上。如果该信息的确有价值,就可以慢慢地传播到很大的范围,最后成为轰动世界的消息,这很危险,但同时也很激动人心”。

今天,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新的景象,维基(Wiki)技术维基(Wiki)技术就是组织大规模协作以获得无限创造能量并使其创造物为社会共享的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制模式,当然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新闻传收模式,它使所有人在原则上既是新闻的创制者,也是新闻的收受者,即传播者、收受者角色在双重化、一体化,新闻成为所有参与者共同的作品,共同的产物,可以说,一种新的角色——产消者(prosumers)——在新闻活动中已经出现所谓“产消者”,就是说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这其实是精神产品消费中的典型的、也是普遍的现象。消费者在消费中生产,在生产中消费。精神产品的消费过程,也是再创造、在生产的过程(解释学反复论述的核心正是这一点)。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这种再生产能够以新的产品形式传播出去,不像过去只能在逻辑上存在这样的过程。这与传统新闻传播业时代传播者与收受者的关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因而,维基新闻形态的出现,也许会成为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生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上,有人已经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传统媒体垄断的新闻信息传播将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事情的另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鼓动下,新闻传播业(特别是主导着世界新闻业整体状况的西方新闻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全球性的媒体“巨无霸”破土而出,改变和动摇着整个世界的新闻传播生态和秩序,甚至改变着新闻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传统关系,改变着传播者与收受者的传统关系。新闻媒介(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大,收受者在它们面前,显得异常的渺小,因而媒体传播的新闻以及其他信息不是按照收受者的愿望和需要选择的,而是传播者按照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给予的。人们渴望的传收平等关系、互动关系,实质上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而已。有研究者认为,伴随着新的媒介垄断,媒体越来越追逐商业利润,唯利是图,玷污了新闻和公共机构的正统精神,更为严重的是,“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看来,新闻业的未来,并不是一派乐观的民主景象,新闻内容不会是简单的民间创造盛宴。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新闻传播,到底会有怎样的景象呈现,仍然是不十分明朗、不确定的。传统新闻传播业时代之后的新闻业,到底将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性质的影响,还需要我们认真地探索,也需要耐心地等待。

4.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用来传载新闻信息的符号(包括非语言符号)方式上,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形式上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时代,很可能要让位于形式上的以图像为主时代,最起码是形式上的文字、声音、图像并重时代,从而真正实现符号与非符号的统一境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各种影像成型创制技术等,为这种统一提供了支持。有学者这样写道:“人类发明对活动声像的记录与传输……核心目的就是突破符号传播的间接性,而达到‘亲身经历’或‘准亲身经历’的境界。它是真正而彻底的眼和耳的延伸,是真正突破时空限制的‘耳闻目睹’。突破符号性,正是活动声像超越于任何传播媒介的革命性价值所在。它彻底实现了不借助符号的超时空传播。”确实,一个读图时代正在到来,将新闻源的实时形象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或者想方设法以图像的形式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已经成为职业新闻、民间新闻追逐的潮流,这也使我们想起了麦克卢汉的一段话:“新的传播媒介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超越了书面文字,我们重新获得了我们的整体,我们不是在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层面上,而是在宇宙的层面上获得这一整体。”可以确信,与传统新闻传播业时代相比,在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承载新闻信息的方式,呈现新闻事实的方式,在形式上很可能是以图像化为主的时代。

三、后新闻传播业时代可能出现一系列背反性情形

在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有可能出现一系列背反的问题和情形(我们在前文实际上已经有所说明)。我们简单罗列几条,以示说明。

比如,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传播技术的核心化作用会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闻传播领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我们不能将传播技术神化,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的“傻瓜化”,一方面使新闻传播机构具有了空前的力量,上天下海,无孔不入,但另一方面也使新闻媒介组织化的新闻传播不再显得那么神圣和神秘,普通百姓同样可以像职业新闻人那样传播一些新闻。于是,职业新闻与民间新闻将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当然也会形成合作关系)。技术一方面使新闻传播的基本追求——真实反映事实的面目——变得更加容易,但另一方面也使新闻造假变得易如反掌。这是一个奇怪世界,一旦人们识破天机,再要塑造神秘,实在是比登天都难。

又如,新闻传播主体和一般信息传播者的日益大众化、公共化,一方面使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在不同媒介上扩大,另一方面则使人们面对面的公共交往减少,人们越来越乐于直接与自己的媒介、电脑对话,而不是与真实的人、直接的话语对话;一方面是人们的空间距离越来越短,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一方面是通过媒介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是相互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或者说后媒介时代,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数和问题,等待着人们的兴趣和智慧……

再如,职业传播者既以媒介组织成员的身份、按照媒介组织的标准传播新闻,也在其私人空间以个人的名义充当个体化的新闻传播者;同样,新闻收受者既可能以基本上与他人无多大差别的方式收受新闻,也可能完全根据个性化的新闻需求去预定新闻、搜索新闻。传发新闻与收受新闻都将变得更加自主、自由,使新闻自由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也越来越变得私秘、隐蔽。

后新闻传播业时代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将会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新闻传播欲望、需求欲望,更有利于人们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创造出来的新观念、新事物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所期望的,也不一定有利于新闻业正常发展,以及社会良性运行。但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它在性质上永远都是两面的、多面的,当你对它作肯定性解释和理解时,千万不要忘记进行否定性的分析和批判。

同类推荐
  •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农产品的卫生达不到安全标准。生产安全的农产品,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的平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安全农产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有各自的标准和一定区别。
  •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使传统教育形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日渐显现出许多缺陷来。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引导、发展和激励性功能;只有对尖子生某方面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它过分强调评价的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和达标度,而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征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主动、和谐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吕不韦的教育思想;《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吕氏春秋》选编。内容涵盖吕不韦简介;吕不韦的教育思想;重农思想;安贫守道重用贤能;推崇教育;主张知士、爱士与举贤等。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

    本书包括中西餐不同的入座次序、餐具的使用方式、进食次序等礼仪。
热门推荐
  • 龙语时代重生录

    龙语时代重生录

    有人合上春秋,有人大梦一场。三神立于那天外天,少年睁眼于甲子前。血翼?古龙?当真振翅之间便可屠戮千里?心机?谋算?如何才能避免一场镜花水月?且看那少年走出北泽,搅乱整个天下。
  • 木叶龙皇

    木叶龙皇

    和一颗龙蛋穿越到了火影世界!尾兽很厉害吗?看看我的通灵兽如何!!听说宇智波斑很嚣张啊!这个小弟我收定了!纵横火影,龙威压天下。
  • 重生暖婚:全能娇妻宠如命

    重生暖婚:全能娇妻宠如命

    【宠文+异能+虐渣+娱乐圈】他,高门权贵,疏离淡漠,腹黑薄情,却宠妻如命。“都说新晋影后是个神经病,不近男色,我偏不信!”她,暗夜女王,至尊千金,性子乖张,人美心狠。“我若喜欢一个人,得不到,我便毁了他!”*初见,她利用他。“没想到近距离的傅影帝,更加美的勾人魂摄人魄,啧啧,看看这双风流眼,要了多少小姑娘的命。”后来,她悔的肠子都青了。*重生前,她意外惨死。重生后,她只想肆意的活着,并护所有至亲周全。从此,她是学校女学霸,商界女精英,娱乐圈影后,异能界女王……*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提问影帝影后,“在《浮生微暖》戏里,你们是人人艳羡的恩爱夫妻,那么在戏外,你们是否会假戏真做呢?”某男宠溺的看了眼身边的女人,薄唇轻启,“我们一起虐过渣,一起数过星,一起喝过酒,一起杀过敌,一起旅过游,一起演过戏,你觉得呢?”*后来的后来……天堂地狱,她在哪儿,他便在哪儿!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奏响快乐的音符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奏响快乐的音符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笑容可掬

    笑容可掬

    东木这25年活过来,有那么点感慨,觉得人生应该留部回忆录,将死之时翻翻,释然笑过一生
  • 倾世红颜传

    倾世红颜传

    绝世佳人——谭悦妩是一位出身丞相府的贵族女子,她原先应与楚王于世潇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但一场悲剧降临,悦妩与世潇阴阳永隔,便被太后选入宫,经历着后宫的腥风血雨.................
  • 武战之路

    武战之路

    少年许铭,在漫漫的武道长路中,靠坚持,毅力和机缘,一步一步向着武道巅峰迈进.一路走过的却是血与火,汗与泪,伴随的是彷徨,无助,孤独。
  • 听说你爱上了阳光

    听说你爱上了阳光

    她,有些笨笨的,坚信世界上有很多美好。他,尝透了人情冷漠,坚信世界上有很多黑暗。“林阳光”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的名字”“鹿晗”他面无表情“我的名字”
  • 往后余生还有你

    往后余生还有你

    你有没有受过伤?你有没有伤过人?曾经是羡煞众人的一堆,再度相遇却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任何的靠近亦或是疏远都成为彼此的试探与利用。他以为这场婚姻是充满着欺骗与利用,她从未爱过她,当他看清一切的时候,她已经如同残阳,日渐消残,只能在他耳边轻飘飘一句怎得情深,奈何缘浅
  • 与孩子一起成长:智慧父母十步成长法

    与孩子一起成长:智慧父母十步成长法

    本书包括智慧妈妈十步成长法、智慧爸爸十步成长法两部分内容。书中阐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告诉父母应该拿什么来改变头脑中那些传统而缺乏科学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