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7500000023

第23章 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4)

此轮通胀报道中,在培养读者阅读惯性、引导其注意力关注点方面,除了运用相对固定的版面,《人民日报》还通过重点名牌栏目,开设专栏,来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如“社论”专栏;名牌专栏“人民时评”等;时政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十七大精神”;经济专栏“金海观潮”、“经济聚焦”、“经济大势”、“经济热点”、“经济热点·‘外部冲击有多大’”系列、“经济形势专家谈”、“财经访谈”、“财经论坛”等等。

为了抢占舆论制高点,《人民日报》围绕通货膨胀问题在原有专栏上增加了有针对性的新内容,或者开设新专栏。如“政策解读·关注宏观调控”专栏、“经济热点·‘外部冲击有多大’”系列专栏等。此外,为了回答“物价涨幅会不会继续回落?货币政策会不会放松?出口形势会不会好转?股市会不会见底?楼市会不会回暖?”等一系列亟待厘清的热点问题,《人民日报》自2008年9月11日在“经济新闻”版推出特别策划——“怎样看待当前经济热点”。

正如《人民日报》在介绍新推出专栏和特别策划时所说,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通胀压力虽依然存在,但物价涨幅已开始趋缓,如何应对外来冲击、保持经济增长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工作重心。约请专家,开辟分析外部冲击、国际经济形势的专栏,成为《人民日报》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利器。

2.主题分布

在134条报道中,按照报道数量多少排列,涉及的主题依次为形势解读、应对政策措施、预期、政策解读、问题/现象呈现、政策建议、现象分析/解读、背景解读/分析、民众反应及其他主题。同一篇报道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主题。

排在前3位的主题是形势解读、应对政策措施和预期,表明《人民日报》报道通胀时侧重于形势分析,告知政府已经、正在和将要采取的举措,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展望。特别是在2008年1季度CPI涨幅高企的“峰顶”和2008年3季度CPI涨幅开始下降的“变化”时期,涉及这3个主题的报道数量也达到高峰,说明该报针对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了舆论引导,提高了舆论调控的强度。

政策解读,即解读宏观调控政策,这是通胀主题报道的又一重要着力点,有37条,平均每3条关于通胀主题的报道中就有1条。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公布后,如何使人们认识、理解,对于贯彻执行、使之发挥效果至关重要。《人民日报》在通货膨胀成为经济社会焦点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地解读国家制定的调控政策。特别是在服务于新政策的出台、原有政策的调整方面,该报均做足工夫,在2007年4季度、2008年1季度和3季度集中篇幅,解读了“双防”的出台、贯彻,“一保一控”的变化以及通胀压力趋缓后“保增长”的突出。可以说,在分析形势、提出策略、展望前景之余,发挥阐释的功能,告知公众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何得来及怎样发挥作用。

问题/现象呈现,即受通胀影响、较为宏观的经济问题或现象,也是报道的重点之一,关注度随通胀压力的显现、发展、突出、趋缓的发展曲线而变化,符合公众的注意力变化。

政策建议,即围绕应对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专家、学者的理论思考与建议进行。主要集中在2008年3季度。这一时期,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CPI涨幅虽然依然在通胀警戒线以上,但已出现回落趋势,通胀压力逐渐趋缓。已实施的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新政策制定出台前,发挥媒体的守望者角色、前瞻性优势,邀请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或者记者自己发表观点评论,提建议、打铺垫,成为这一时期通胀报道的重心之一。

现象分析/解读,围绕受通胀影响、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所做的分析、报道在各季度分布比较平均,主要是针对通胀时期出现的粮价、金融市场、工资等具体问题,强调分析原因,指出外部因素,告知政府在行动。

背景解读/分析,即解读或分析通胀成因、发展背景及变量影响。集中在通胀压力最大的2007年与2008年相交的两个季度,着力于强调彼时通胀的季节性、周期性因素,介绍国际通胀的外部环境,主动、积极地引导舆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

民众反应,即关注公众面对通胀的反映与感受的文章。有6条报道是从百姓角度呈现通胀问题的,其中一条还是关于香港市民应对涨价的良好心态。《人民日报》尽管有其定位的特殊性,但在反映现实经济热点问题方面还是比较保守,没有过多地报道群众对于涨价的感受与态度。然而,依据“三贴近”原则,如果在对形势解读、应对政策、未来预期的报道中,融入更多采自群众的新闻,而不是只集中在统计数据、专家见解和记者评论上,将大大提升报道的真实感、可信度,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起到稳定、鼓劲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其他主题还有理论分析、理论解读与政策反思等,涉及报道数量很少。

3.关键词及其分类

通胀主题报道的关键词可以大致分为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对象/影响、表现、变量、原因及趋势六类。这些关键词是报道通胀主题最常使用的词汇,为我们勾勒出《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重点报道了应对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胀的影响以及通胀的表现,此外,亦强调外部变量,如次贷危机、自然灾害、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国内外因素对通胀的影响。

从136条以“宏观调控政策”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此类关键词分布与通胀压力显现、发展、增大到消减的走势相吻合,其中宏观调控基调及具体调控措施是《人民日报》的着力点。在通胀压力高企的2007年第4季度到2008年第1季度,报道的关注度是最高的,且突出“双防”(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这样具有风向标作用的内容,可见报道的关注点更加贴合政策的着力点。

从131条以“涉及对象/影响”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在通胀压力最大的2008年1季度,对于通胀影响,《人民日报》对三农、民生及低收入群体关注度最高,结合同期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报道强度,体现政府作为,表现出媒体的担当。

从121条以“表现”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通胀的“影响”在报纸上通过价格、各种经济术语和经济指数等客观数据呈现为“表现”,强调了通胀的客观性,弱化了具体的、可以感知的现实影响。

从81条以“变量”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在2008年1季度和3季度,《人民日报》都强调了影响通胀的外部变量,但是作用不同:在1季度通胀压力最大时,起“解释”作用,且由于期间“两会”召开,配合宏观调控政策议题的报道也在此时集中;3季度,通胀压力消减并伴随着国内外众多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影响(与5月、6月相比,关于自然灾害的报道数量增多)、北京奥运会、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等,主要是客观报道了影响通胀的各种层出不穷的现实状况。

从35条以“原因”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结构性原因(经济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资源消耗、投资、出口等)被凸显出来,在通胀的各阶段都有报道,这与我国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大背景相吻合。此外,输入型因素也被提及,强调了通胀客观性。

从30条以“趋势”为关键词的通胀主题报道来看,2007年2季度通胀显现,报道中却没有明确提及通胀压力呈上涨之势。此后,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明确、调整,报道基本与通胀压力起伏、经济增速涨落趋势相符,如图4-11所示。可见,相对于现实议程,媒介议程更倾向于呈现政策议程。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媒介议程的主要议题:

重点报道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官方文件、会议,政府官员的言论到专家解读、媒体评论,说明政府正在对通胀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宏观调控、双防、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防止偏快转为过热、平衡、一保一控、形势、政策变化、有保有压等,这些关键词既包含具体的政策措施,如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财政赤字等;又包含宏观调控走向的及时、灵活地调整,如由一防到双防,再由双防到一保一控、有保有压,再到扩内需、保增长;还包含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灵活审慎的科学态度。可见,《人民日报》紧紧围绕一个时期的宣传工作重心,发出主流、权威的舆论引导声音。

重点报道党和政府在应对通胀问题时的态度。透过三农、经济增长/速、民生、低收入群体、粮食安全、GDP、就业、消费、需求/内需、股市、出口贸易等关键词,一方面说明通胀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保障城镇低收入群体利益,能否有效地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意义格外重要。宏观调控措施得当,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反之,则会贻害无穷。另一方面,表明党和政府面对考验时坚定的信心以及客观、科学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民生,保障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利益;同时,平衡把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政策灵活审慎,能够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方向。

重点报道此番通胀的原因。在报道中,结构、输入型通胀、翘尾因素、周期性成为阐释这轮通胀原因的高频词汇。首先物价上涨的主要诱因,是以猪肉价格、食用油价格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背景则是国际原材料、能源、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即全球性通胀压力,而经济规律周期性和农作物生产周期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翘尾因素在2008年的相关报道中开始反复出现,以此解释宏观调控的客观效果,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此外,透过通胀表现及各种外部变量的关键词,如物价/价格、CPI、食品/猪肉(价格)流动性过剩、PPI,以及国际因素、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次贷危机、自然灾害、两会、国际金融危机/动荡、北京奥运会等,说明通胀现象的客观因素。总之,这些报道试图呈现此轮通货膨胀并没有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并且可防、可调、可控、可治,从而正面引导舆论,避免造成公众恐慌,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重点报道应对通胀的信心与能力。透过对物价、经济增速等向上或向下的发展趋势,来描述客观经济形势,给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调整的现实依据,从而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及政府作为的信心。可以从涉及报道数量的季度变化,看出通胀压力的呈现、凸出、趋缓的曲线,同时,显示由于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宏观调控成效逐渐显现,经济增速在2008年中期以后的放缓态势。

同类推荐
  • 对内保护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用自己终生实践来做出回答的课题。
  •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班农,在这里我们将全面了解他,看他如何从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华尔街之狼”,看他如何帮助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人权教育的内涵、基本理念以及人权教育与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回顾了我国人权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人权教育兴起的国内外社会背景,总结了我国人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人权教育的内容、原则和实践创新等问题。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党的纪律”简称“党纪”。党根据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斗争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规章、制度、准则和规范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意志、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权威性的体现。党的纪律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是党完成自己中心任务的重要条件,是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的队伍纯洁和坚强战斗力以及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保证和武器。党没有纪律,就会涣散,从而失去无产阶级的先锋性。因此,每个党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的纪律,做执行党纪的模范。党的纪律涉及党内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章的有关规定就是党的重要纪律,违反党章,就是违犯党纪的行为。
热门推荐
  • 老公大人请慢点

    老公大人请慢点

    他,是一匹狼。随时随地准备吃下猎物。她,是单纯的小红帽。一步一步的受着狼的诱惑。从他对她的折磨,刁难,嫌弃,到她对他的爱,转变中的苦涩,让人不能反抗。“想吃什么?”“老婆,我想吃你”
  • 战魂之雄

    战魂之雄

    战争无限的战争。。谁人不想一统天下没有主角。战争!就是主角
  • 蝉鸣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蝉鸣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我不觉得青春期的恋爱多么幼稚,没有金钱诱惑,也没有第三者的强势插入,喜欢就是喜欢啊,雪糕掉地了,脏了,看到蓝天的一望无际,太阳燥着,蝉鸣听不到了,你也不见了。
  • 请不要和游戏的我恋爱

    请不要和游戏的我恋爱

    (沙雕文,不喜勿入)菜鸟真的不能玩游戏,因为一不小心就被游戏给玩了。祝欣甜坐在电脑屏幕前,看着从游戏里跑出来的主角,吓呆了。“你好,请问你现在什么感受?”主角邪佞一笑。祝欣甜悲催的戴上了墨镜,假装什么都看不见:“作为当事人,我现在就是非常后悔。真的,麻烦给我的脸打上马赛克。”
  • 我有个名师系统

    我有个名师系统

    慕辰,一个有着“桃李满天下”梦想的小教师,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平行空间,里面没有地球的诗词歌赋,名人名文,还自带过名师系统,于是慕辰的教师生涯开始了……
  • 硅谷禁书Ⅲ(上)

    硅谷禁书Ⅲ(上)

    一个被窥视了千百年的成功大秘密,凝聚查尔斯·哈尼尔一生心血的巅峰巨作,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个人潜能开发著作,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神秘之作,全美最有影响力的潜能开发奠基性著作,统御宇宙的最大法则。
  • 格姆游戏

    格姆游戏

    在八百年前的终月之战之后,一个名为“格姆游戏”的世界突然出现在了上弦大陆和暗月大陆。人们发现完成格姆游戏里的游戏,竟然可以强化自己的能力。但人们不知道,这些被赐予的力量,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明统天下

    明统天下

    一个自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小天才的人穿越重生了,成为了明朝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思念前世的亲人,但是朱厚照知道他回不去了。所以他更加珍惜今生。顺利且幸运的成为了明朝的皇帝,重生之后的他以富民强国为己任。对内掌兵权、练新军,实行土地改革、完善种植技术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实行经济改革富民利国,实行政治改革引领时代潮流。对外平瓦剌、平鞑靼、并朝鲜、灭东瀛、三征西亚……实在无聊的时候就发明一下蒸汽机,提出一下力学三大定律。局中局计中计,谁在局中又是谁在布计。看主角穿越之后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步一步改造这个国家。本书是幻想之作和现实没有必然联系,大家可以把这当做是平行时空发生的事啊……新书不易,请大家能够收藏一下。感觉还行的话就再投几张票吧。书友群:219538444
  • 布丁的青春

    布丁的青春

    灵感来临时便凝结成诗无所谓格式无所谓长短只是我心情的乐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