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3400000008

第8章 运行篇(3)

学生如若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就不得不从外部激励他们,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倘若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令学生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其结果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学生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可能会起到削弱内在动机的作用。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原本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是不需要什么奖励的,如果允诺给予奖励反而会抑制人们从事这一活动的内在兴趣。外加的不必要的奖励损害了内在的动机。奖励刺激所引发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动机,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而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对学习具有稳定而强烈的作用,是最可宝贵的。

(三)奖励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学校,奖励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师们希望通过奖励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激励孩子的内在动机。但是,并非所有的奖励都能帮助教师达到如此目的。有时,奖励会适得其反地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削弱他们的内在动机。因此,正确看待奖励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孩子的奖励,是一种外在奖励,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控制行为和传递信息。这两个功能的相对强度决定了外在奖励对孩子的内在动机的影响。如果控制行为的功能相对强烈,外在奖励就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也就是降低他们对于活动的兴趣;相反,如果传递信息的功能相对强烈,就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他们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对于活动的兴趣。

使用外在奖励控制行为,但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动机。所谓用外在奖励控制行为,简单地说,能够起到“如果这样做,你就能得到;如果不这样做,你就得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师告诉孩子,只有坐得端正才能得五角星;不好好吃饭就不能玩玩具等。这些控制行为的奖励,大家可能都已司空见惯,事实上,它的确常常能对孩子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随着孩子受奖励经验的增加,它可能会适得其反:它会削弱孩子对所采取行为的内在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外在奖励强化孩子的行为,会使他们产生对行为“控制所在”的迷惑。当孩子因为内在动机(即兴趣、好奇等)进行活动时,行为的控制所在显然是在他们的内心,他们主宰着自己的学习与行为。当外在奖励引入后,孩子会感到他们的行为是被外部力量控制着的,他们之所以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外在力量所允诺的奖励。于是,孩子的行为动机越来越依赖外在奖励,他们的内在动机就被削弱了。一旦取消外在奖励时,他们的动机水平就会变得很低,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对所进行的活动已不再那么感兴趣了。

如有一天,一位教师发现某个小朋友吃完饭后,很认真地把桌上的饭粒、菜渣收拾得干干净净。教师对此感到特别高兴,因为她还从来没要求小朋友要这样做。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夸奖到:“你真是个好孩子,教师没要求你这样做,你却做了。你真是太乖了,教师太喜欢你了。”当时,这位小朋友听了教师的话,显得非常高兴。可是,在后来几天,当教师没有再每天表扬这位小朋友时,教师发现,他也就没有再主动地去收拾桌面。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教师的那句夸奖,教师不自觉地使用并强化了奖励的控制功能。其实从一开始,孩子就可能是因为好玩而去清扫桌面,并且从中体验到某种快乐,此时孩子的行为纯粹是兴趣使然。但教师的介入改变了孩子的行为动机。在教师的夸奖中,孩子听出了这样的潜台词:“你这样做,你就很乖,老师就喜欢你;你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因此,孩子把教师对他的喜欢和夸奖同自己的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他会认为自己之所以要收拾桌面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喜欢。可以说,教师的表扬控制了孩子的行为,成为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而他原来的内在动机则被削弱了。所以,一旦教师不再关注和奖励他的行为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再这样做已毫无意义,他也就没有兴趣再去这样做了。

教师用奖励控制行为,除了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行为动机低落以外,还会降低孩子对所进行活动的兴趣,改变孩子对所进行活动付出的努力。心理学家发现,由内在兴趣驱使的孩子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受外在奖励驱使的孩子往往选择简单的任务。后者在经历挫折和失败后,也往往更容易放弃努力,不如前者那样坚持良久。总之,受外在奖励控制的人的行为,遵循着一个“极大极小原则”(minimax principle),即试图用极小的努力来获得极大的外在奖励。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孩子的这种表现:奖励可能会激励孩子照教师的意图去做,但孩子那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奖励。由此推测,在上面的事例中,那位小朋友以后很可能会草草地把桌面扫一扫,然后兴冲冲地跑到教师那里,报告自己的成绩以获取奖励。当教师看见并不干净的桌面和等着要获得称赞的孩子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她也许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她那句夸奖引起的。这种让人尴尬的情景想必许多教师都经历过。使用外在奖励传递信息,能增强孩子的内在动机。

当然,上述关于奖励削弱孩子内在动机的观点,并不是希望教师从此以后不要再对孩子进行奖励了。其实如果教师改变一下奖励的方法,凸显外在奖励传递信息的功能,就可以不但不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反而可以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四)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奖励往往是竞争性的。教师经常会说“看谁做得最好”,结果是一人做得最好,其余的人都成了失败者。本来是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同伴关系,但在奖励的激发下,同学之间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开始你争我夺,冲突和嫉妒在所难免。奖励为了起到最大效果,往往是稀缺的,即奖励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拿到。在这种情况下,别人都是自己获得奖励需要排除的障碍,要想获得奖励,不但自己要表现良好,还要打击别人。

集体奖励也是教师经常用的奖励策略,即全班共同表现良好,就可以得到奖励,比如教师说,“如果这次考试我们班在全校排名第一,会奖励大家……”。这种奖励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其他班级的仇恨,还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班级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怨恨。如果整个班级因某位同学没考好而失去获得教师奖励的机会,那这位同学所受到的同伴压力有多大?中小学经常有“拖后腿”的说法,奖励对那些所谓“拖后腿”的同学会是多大的惩罚和伤害!

在奖励结构中,奖励者和被奖励者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奖励是奖励者用来控制被奖励者的手段。因此,奖励的滥用,破坏的不单是同学关系,还包括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有不对称的一面,主要是师生在知识和心理成熟上存在差距,但也应有对称的一面,包括人格、价值的平等。而奖励使学生成为教师可以任意摆布的工具,破坏的恰好是师生关系对称的一面,使二者在人格、价值方面不对称。师生之间在知识和心理成熟上的差距导致学生依赖教师,有助于师生关系的亲近,而奖励则拉大了师生人格和价值上的不对称性,使师生关系生疏、紧张。

(五)掩盖问题

奖励和惩罚相同,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不去深究问题的原因。如,幼儿园的孩子中午不愿睡觉,教师对其惩罚的做法是:不睡觉就要接受批评,甚至罚站;奖励的做法是:如果睡觉了就给予表扬,有红星贴花,甚至有糖果。家长一般都认为奖励比惩罚好,如果自己的孩子不睡觉被罚站,家长会很生气;如果自己的孩子被奖励了红星贴花,家长则会很高兴、很自豪。但实际上,在孩子中午不睡觉这一问题上,奖励并没有比惩罚多做什么,都没有去探究孩子为什么中午不愿意睡觉,孩子中午都必须睡觉的制度是否合理等问题。奖励与惩罚一样,都是一种短视、省事的处理方法,也许短时间内会有明显效果,但因为奖励效果的不能持久、深层原因没有找到,奖励解决不了问题。

下面看这样一个案例:“重赏”之下可有佳绩?

这是一位特约记者玛雅所做的采访:

采访方式及对象:在网络上随机采访6位家长和7个中小学生

采访时间:2006年3月10日

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孩子进行“物质刺激”大兴其道。亲子间经常有这样的对白———孩子问父母:“爸妈,这次考试,我要是考好了您奖励我什么?”父母回答说“:奖励你××元(或是其他什么奖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母、孩子们都盼望着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因为孩子拿到好成绩而自己面上有光,另一方则因得到实惠而笑逐颜开。但是,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学习,这样的做法是对还是错“,重赏”之下可有佳绩?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和几个孩子,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孩子们说孩子A(初二学生)父母曾经对我进行过一次奖励。那是上初一时,爸妈说,如果我期中考试考好了,就给我500元以示奖励。虽然我挺兴奋的,但同时心里有了从没有过的压力感,觉得自己就像在为这钱而战。最后,我没有考好,心里十分难受。爸妈见我情绪低落,就鼓励我说“:你依然是爸妈的骄傲。”一句安慰的话,让我重新自信起来。因此我认为,单纯的物质奖励并不能换来好成绩,父母的关爱才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孩子B(初三学生)其实我知道,大多数同学都有过接受家长物质奖励的经历。班里的很多同学和我都有同一观点———认同物质奖励。在小的时候,父母看到我们进步了,就会亲上两下、说上两句鼓励的话作为奖励,这种精神奖励可以成为我们的学习动力;可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客气地说,早就厌烦了这种精神奖励,如果父母能给我们一些可以自行支配的钱,我们会更乐于接受的。

孩子C(初二学生)我认同上面同学的话。从小我就开始接受父母给予的奖励。上幼儿园时,每次拿“到五角星”,妈妈都会亲亲我以示奖励。渐渐地我长大了,奖励也开始有所变化。初一时,我的作文得了二等奖,妈妈一高兴,就带我到武昌玩了一趟,最后还给了我100元钱。第一次得到奖金,我很兴奋。我用这些钱买了学习用具和一些我喜欢但一直买不起“的闲书(”这样的书父母一般不会给“我投资”)。所以,我比较喜欢父母对我进行物质奖励。

孩子D(初二学生)我父母挺关心我的学习的,但在小的时候,我很少能得到奖品,因此我很羡慕那些能得到奖品的孩子。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此后,父母有时就会向我承诺,如果考好了或获了奖,就给我奖励,或是带我去玩一次,或是买漂亮的文具给我,而且他们说到做到。到了初中阶段,父母将文具换成了现金。他们说,我是一个初中生了,已经有了合理支配金钱的能力。这让我很感动。因此,我个人比较赞成这种方式,物质奖励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动力———这不仅表示父母对我的成绩的肯定,也表示他们对我的自控能力的认可。

孩子E(初一学生)我觉得物质奖励不好。因为父母挣钱其实很辛苦,而且我还发现班里的一些同学,似乎像是在为了拿奖金而学习,甚至为了拿奖金而不择手段。他们会在考试时作弊,打小抄或是偷看同学的考卷,为的就是考出好成绩,回去拿奖金。这样,学习就失去了最重大的意义。

孩子F(初二学生)我父母很少给我物质奖励,只有我在艺术方面得奖的时候,父母才会去书店让我选几本喜欢的书。因此,我也没有要奖金或是奖品的习惯,毕竟父母挣钱不容易,我家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对于我来说,父母的表扬同样可以激励我向上。

孩子G(初二学生)我不赞成物质奖励。因为我看到,班里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他们并没有什么物质奖励可以期待,他们的学习劲头却让人感动;没有人给他们物质上的动力,但他们个个争强好胜。我认为,这种动力绝非来自钱或是奖品,而是来自他们父母的亲情关爱。所以我认为,亲情才是给我们的最好奖励。

家长们说

家长甲(公务员)在我小时候,父母就从没给过我什么物质奖励。他们告诉我,学习,不是为父母,而是为自己。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对于儿子的教育,我也一般不会采用物质奖励。在儿子读初一时,有一次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就问我说:“爸爸,班上的同学考得好,父母都会给奖金,为什么我没有呢?”于是,我“将学习是为了自己”的道理深刻地解释给他听。他似乎有所领会,说“:我懂了。”可没想到,那次他妈竟瞒着我,给了儿子100元钱。结果,后来只要儿子考好了,就向妈妈要钱,妻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正确———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奖金。从那时起,她也不再给儿子发奖金,而是配合我教育儿子。因此,我觉得物质奖励并不好。

同类推荐
  •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

    父母应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一句精辟练达的话,就能启迪孩子,让他用智慧的力量扬起前进的风帆,为他打开一道独特的美景;父母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就能影响孩子,让他用自信的火花点燃快乐之灯,为他迎来多姿多彩的人生;父母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能改变孩子,让他用生命的价值追求完美的人生,为他赢得人生比赛的胜利。
  •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本书从学习的细节入手,分析透彻,事例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另外,这本书不仅针对家长,同时也针对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认识并把握这些细节,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营养美食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营养美食

    0~6岁孩子的“吃喝拉撒”究竟该怎么对付?孩子生病了,我该怎样护理?早期教育要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精养、散养、放养、慢养,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小生命降临了,除了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喜悦外,每位父母都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尤其是80后的父母自己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呢。《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营养美食》精选国内外多个家庭的育儿故事,针对孩子成长期的各个可能性,提供父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分享育儿父母精心对待孩子每一餐的营养美食经验。
  •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孕产妇宜吃的食物

    本书介绍了孕产妇饮食营养与食物选择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妊娠剧吐、妊娠水肿、妊娠缺钙、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孕妇常见病,以及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缺乳、急性乳腺炎、产后自汗盗汗等产妇常见病的680多个食疗验方和菜肴食谱。
热门推荐
  • 吾妻甚高冷

    吾妻甚高冷

    幼年时,她男装与他相遇,两人一同拜入昆仑,成为师兄弟。她为了找寻有关身世的真相,步步为营,扮猪吃老虎,却被他乱了心神。为了他打乱的部署,堕入魔道,从此不与他相见。再见时,已然坦诚相见过,他将她禁锢于身边,爱得深沉,疼她入骨。“为何不修炼永生?”“害怕,错过每一世的你,更怕会像话本里说的,最终都不爱了。”“如何笃定我们会来生遇见?”“在你当年救我时,便与你定下了血契。”血契签订,共享生命,必于来生,相见相识。已经背叛,蚀骨锥心。“你就不怕最后不是我…”“我怕,我不是你的最后。”只因这血契,于你离开我的两年里,支撑我未入魔。只因我知道,你永远不会伤害我【大甜小虐】
  • 小缘份

    小缘份

    语文教师小白肖筱筱和数学教师杨之利之间的故事。
  • 东方神话降临异世

    东方神话降临异世

    孙若愚穿越了,而且穿越的地方还是一个类似古代华夏的地方,当他摸爬滚打一翻,好不容易在这里成功实现了人生赢家,坐上王位准备当当昏君享受人生时,却发现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将身体锻炼到极致的超凡武艺,追求不死显露神异的缥缈练气。这陌生的大陆中更有异族人类的窥觑,寿命悠长的精灵,狂暴好战的兽人,甚至有传说中的巨龙游荡大陆,神灵俯瞰世间,恶魔肆虐一切。而他们把自己的力量叫做,魔法!——————————群号码:375581262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我从凡俗来

    我从凡俗来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似纸薄应有不屈之心。義莊爬出的少年,芸芸众生中一蜉蝣,一步步砥砺前行,为的只是攀上更高的山峰,去欣赏那不一样的风景。
  • 唯愿与你终老

    唯愿与你终老

    他养我四年,供我吃穿,供我读书。我深知他总有一天会腻了我,因此在那天悄然而至的时候,我并没显得太狼狈。我按照他的吩咐抽身离开有他的生活,绝不给他添半点的不痛快。可他却偏偏再次找上我,笑着问我:唐欣,你怎么比我还薄情寡义呢?我恨我自己没骨气,被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一声召唤便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

    《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已建群:224888403一个一事无成的草根男,拼爹拼妈都拼不过别人,不仅没钱没媳妇,连工作都因为拼表叔拼不过丢了,正怨念着,没想到一朝回到过去,跟自己太爷爷成了兄弟,尽然自己来了,现在可不能让你们乱带节奏了,看这草根男如何带着家族摆脱没落的命运,创造传奇………
  • 女神很暴躁

    女神很暴躁

    六年不见的女神开着宝马来找......同寝的舍友忽然个个都不简单......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别的身份.........一个边赚钱打怪,边风花雪月的故事.....一个热血沸腾,青春飞扬的故事........
  • 原谅我有点笨拙

    原谅我有点笨拙

    风靡e市的冷少在招募贴身女秘书。注意是女的。哇塞!多少名媛强着来。一天面试千八百个人,发呆装饰,俗气。结果奶奶送过来一个,冷少一个念头:开除。唯一的指令,不能开除,工资双倍,为嘛?傅清欢一个人特殊,好,冷慕煜千方百计想哄走,结果:“冷少,哥哥……”冷少的心吼不住了:“傅清欢既然你自己送上门一辈子都别想逃离。”
  • 紫府天将

    紫府天将

    天降紫雷,心生武道天将。一朝踏破,犹如龙飞九天。一切强者在我面前不过浮云!!!------------------------------新书书友群,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下:25365202。你的支持,就是对烂泥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