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4200000091

第91章 有信仰的人之地球照转

武则天的感叹不无夸张的成分,虽然狄仁杰的确能干,但还没有到离开他地球就不转的地步。事实证明,离开狄仁杰的武周帝国,不但转,而且转得依然像模像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狄仁杰的忠诚是为了心中那份坚持。对于武周和武则天来说,狄仁杰只是一个卧底,而不是一个神探。

什么是卧底?有人说卧底就是取得对手信任,保全自己再借机干掉对手。

我认为最高明的卧底,不是以干掉对手为目的。最高明的卧底,是去化解对手。

武则天想当皇帝的时候,只是想自己过过瘾。她没有考虑更多,更没有想到当了皇帝之后怎么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武则天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尤其在后期选择接班人时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李唐,一边是大周,哪一个她该放开?狄仁杰捕捉到了武皇的心思,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积极进谏,成就了还政于李唐的历史伟业。

正如林语堂先生写的《武则天正传》中所言:“他的冷静,他的耐性,他的智慧,他的眼光,都不弱于武后。他正是武后的克星。”

克星,不是水火不容,兵戎相见,而是一物降一物,是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磁场。

与狄仁杰相比,武则天是单纯的,单纯到信任狄仁杰的一切。“别人卖了你,你还帮别人数钱呢!”其实这句话用到晚年的武则天身上也无不妥。武则天当政时,久经江湖的狄仁杰已经慢慢修炼成为官场老妖精。

狄仁杰抓住一切机会去付诸自己的行动,只为心中理想:复辟大唐。

武则天执政以来,许多大臣想恢复李唐,他们有的当面讽刺,有的公开造反,但最后的结局都是生得伟大,死得憋屈。只有狄仁杰做到了既化解了对手,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倒下去一个狄仁杰,魏元忠还在,姚元崇这时候也混成了重臣,当然还有老狄临走之前推荐的张柬之,他们能将狄仁杰的坚持作为自己的坚持吗?一切犹未可知。

从另一方面来说,狄仁杰的离开,是腾出位置给后来者,官场也讲究个新陈代谢,不然一个人老占着位置,那后来者就没办法混了。一代良相狄仁杰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为下一步李唐的顺利接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逝者已逝,该致敬的还是要致敬,该继续的还是要继续。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十月,即狄仁杰去世后一个月,武则天宣布以十一月为正月(即岁首)的周历废除,恢复以一月为正月的夏历,大赦天下。自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开始,使用了十一年的周历终被废除,恢复李唐王朝使用的夏历。历法,在古中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唐代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向李唐表示臣服的一大标志便是改用唐朝的历法,称之为“改正朔”。

武则天在登基之前宣布改用周历,是她即将发动武周革命的预演,而现在弃周历复唐历,是不是有着更深刻的用意?

朝堂之上因为失去重臣而陷入一时的低迷,而在遥远的边塞,武周帝国也迎来考验。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吐蕃将领麹莽布支率军对凉州发起进攻,包围了昌松(今甘肃省古浪县一带)。

时任陇右诸军大使的唐休璟率军在洪源谷与吐蕃军展开激战。

在这里插一句,吐蕃和唐朝的渊源,我们都知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当时能玩得转,砍得开的超级大国并不仅仅只有武周(大唐)一个。综合各方面指标来看,吐蕃老弟多少应该也算大半个。如果按抢地盘多少来划分功力高低的话,吐蕃老弟的军事实力绝对不在唐朝之下。

翻看史料,你会惊讶地发现唐朝与吐蕃在一百多年的较量中,各有胜负。今天你吃了我一闷棍,明天我捅你一刀子。

输了赢回来,赢了再输回去,事情不大但很让当权者伤脑筋,大家都埋头搞建设,玩阴谋,谁有工夫天天在一起练架。

就在你捶我一顿,我捶你一顿的过程中,吐蕃这个小地主侵吞了唐朝这个大地主大片宅基地。虽然地主从来不差地,但自己的宅基地盖上别人家的房子,产权问题和面子问题置于何处?

何况后来他们还出了个很牛的房地产开发商——松赞干布。布达拉宫就是这个吐蕃最大的干部松赞干布建好后送给他的唐朝媳妇文成公主的超豪华公寓。史料记载,到中唐时期,吐蕃“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等州,南临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也就是说,不仅西北地区原属大唐版图的河西陇右诸州全部被吐蕃给一点一点生吃了,就连西南地区原受大唐册封的南诏国,也同时被纳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

所以说,吐蕃与唐朝这两大地主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差不多在同一时期。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前后,青藏高原的部落联盟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国。唐廷在贞观时期奉行的是“华夷平等”的外交政策,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唐太宗在朝廷里,大量任用少数民族贵族为官。那时候各部首领凡来到长安的,都拜为将军(武官,在大将军之下)、中郎将等官。以突厥为例,当时五品以上的突厥武官达到一百多人,几乎占了朝廷的一半。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之间开始互相遣使往来,大家这就算第一次亲密接触上了。

开战前,唐休璟看到麹莽布支的军队衣甲鲜明,就对部下将领们说:钦陵兄弟已经死去,麹莽布支刚当上大将,对军事还不太懂,很多吐蕃大臣的子弟跟着他,看起来像是精锐部队,其实很容易对付。我击败他们让你们看看。

唐休璟为什么要在开战动员讲话中,提到“钦陵兄弟已经死去”?也就是说,一个死人在武周军队心目中余威尚存。

钦陵兄弟不仅善于作战,而且能言善辩,极有远见,唐朝军队曾经不止一次吃过钦陵哥儿几个的亏。当年他们就曾经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大败赫赫有名的薛仁贵,一举歼灭唐军十万。调露元年(公元679)二月,芒松芒赞去世,钦陵拥立新的赞普。唐高宗闻信后,命大将裴行俭乘机出兵攻青海。裴行俭说:“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唐高宗便乖乖地收回了成命。从这里可以看出钦陵在当时吐蕃国中的威望之高和吐蕃势力之大。

不知道是“钦陵兄弟已经死去”起了作用,还是唐休璟的确是一员猛将,唐休璟穿戴上盔甲,率先突入敌阵,一通砍杀。没有钦陵兄弟,一切皆有可能。

吐蕃军队被打得一路吐血,六次战役全都以唐休璟的胜利而告终。吐蕃军队中有两千五百人被唐军斩下首级,还有两名将领做了俘虏。吐蕃军队打不赢,只好退兵。

钦陵兄弟如果地下有知,非踹烂棺材板不可。自己刚离开两年,就沦落至此。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将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两军对阵,不是玩命这么简单。

吐蕃军队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唐休璟修理了一通,卷着铺盖卷回家种地去了。

战争是这个星球上最顽固的瘟疫,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不然就有可能遭受到来自对手的猛击。就在洪源谷之战后不到一个月,沉寂了多年的西突厥也开始蠢蠢欲动。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九月,西突厥酋长阿悉吉薄露率部反唐,武则天派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带兵征讨阿悉吉薄露。

唐军到达碎叶城时,阿悉吉薄露在夜间劫掠碎叶城附近的居民。封思业带领骑兵追击,反而被阿悉吉薄露击败。封思业受挫,田扬名也没有能够扬名立万。

田扬名率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的军队攻打阿悉吉薄露所在的城池,十几天都未能攻下来。

就在田扬名扬名无门之时,天上掉馅饼了。阿悉吉薄露自己主动上门请降。田扬名乐坏了,看来这次不扬名都难。

在任何情况下,尤其在战场上,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阿悉吉薄露又不是傻子,在己方占据主动的情况下,放下武器投降,也许是阿悉吉薄露觉得这场战争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有点侮辱自己的高智商。

他在一觉醒来后,就想到了玩一把诈降,借投降的名义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种高级计策,也只有他这种高级人才才能想得出来。

一听说对手要投降,最高兴的莫过于田扬名了,他立马接受了阿悉吉薄露的投降请求,这种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眼看自己的诈降计划就要实现,阿悉吉薄露为自己感到骄傲。

从小妈妈就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阿悉吉薄露肯定不会唱《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因为就在他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同时,那个被他打败了的封思业却利用一次见面的机会把他干掉了,他的手下也全部成了封思业的俘虏。

这很搞笑,封思业本来投降了阿悉吉薄露,阿悉吉薄露又反过来诈降田扬名。结果封思业将计就计,借机杀掉阿悉吉薄露,平定了这次叛乱。

阿悉吉薄露这次起兵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能对大唐构成威胁的还是吐蕃。

强盛的吐蕃虽然暂时威胁不到大唐的腹地,但在西境的较量已经消耗了大唐不少军力和物力,而且稍有不慎,吐蕃打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对抗吐蕃,唐朝建国以来都是将最优秀的军事人才放到西境担任统帅。在唐休璟之前,刘仁轨、娄师德都曾先后在吐蕃的第一线工作过;唐休璟之后出任陇右诸军大使的是魏元忠,为了对付东突厥,魏元忠又于长安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01年)改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

同年十一月,新的陇右诸军大使兼凉州都督赴任,这位新任陇右诸军大使就是郭元振。郭元振的战略才能在安西四镇的割让与否上已经得到了检验,他的战术才能又怎么样?

他到底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还是真正的将才?这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郭元振到任之后,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光有战略眼光,还有实际工作能力。

当时凉州处在大唐与吐蕃、东突厥交界之处,自然也就成了吐蕃、东突厥军队经常光顾的地方。离得近啊,骑着马一溜烟就到了,比走亲戚还来得方便。

为了扭转局面,郭元振在凉州南境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北境设立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把险要位置给控制住,控制范围也从南北四百里扩大到了一千五百里。

从此以后,吐蕃和东突厥的士兵们吃饱了没事干就不会轻易跑到凉州来闹事了。

在经济方面,郭元振让甘州刺史李汉通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凉州的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粮价急剧下降,囤积的军粮甚至够吃上几十年的。

郭元振不但搞军事、搞农业很有一套,他还善于安抚百姓、统帅军队。在他任凉州都督的五年间,当地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对他又敬又畏,他的命令全都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凉州路上好风光,凉州的牛羊满山坡,这都是郭元振领导的结果。一个好领导,会搞活一方经济,安定一方百姓。现任的凉州都督既然干得不错,那么原任凉州都督的唐休璟干什么去了呢?唐休璟这时候已经回到朝廷述职。

就在唐休璟回朝述职期间,吐蕃使者论弥萨来到大唐求和。

武则天设宴招待论弥萨,唐休璟也参与了本次宴会。在宴会上,论弥萨多次把目光停留在唐休璟身上。

武则天问:“你不吃菜,不看美女,为什么老是看唐休璟?”

论弥萨回答说:“洪源之战时,这位将军猛厉无敌,所以我想记住他的样貌。”

唐休璟这时候心中只有三个字呼之欲出,我骄傲!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得到己方的称赞固然不易,能够得到对手的称赞更难。

武则天很快就把唐休璟提拔为右武威、右金吾两卫的大将军。唐休璟对边疆事务非常熟悉,对东起辽东碣石、西到安西四镇的绵绵万里地理情况也都了如指掌。

后来,唐休璟因军事能力突出,又被任命为夏官尚书、检校凉州都督唐休璟同凤阁鸾台三品。当时突骑施部落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互相攻击,大唐通往安西的道路无法通行。武则天让唐休璟跟其他宰相们一起研究应对措施,很快就把研究结果就报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按照研究结果安排实施,过了十几天,安西各州纷纷请求增援,路程日期跟唐休璟预料的一模一样。武则天不无感慨地说:只恨任用你太晚了(恨用卿晚)!

武则天还对其他各位宰相说:唐休璟对边疆的事务非常熟悉,你们十个也抵不上他一个。

年近八十的武则天不再一味任用娘家人,也不再任由酷吏们上蹿下跳地胡乱折腾。

唐休璟和郭元振这样的人才开始浮出水面,再加上魏元忠、姚元崇这些能臣,武周帝国呈现出中兴的迹象,但这种迹象却是死亡重生前的回光返照。

同类推荐
  • 盛唐九歌

    盛唐九歌

    唐正,因排行第九,故小名九哥儿。时年其父蓝田县令唐文山,因牵连进天皇天后二圣之争被诛,唐正随母其后几年,求存于蓝田秦岭山下。史载唐正少时顽劣,年十二,家遭大难,其后,却能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山中时,体悟自然,得知行合一之道。十八岁出山后,更是词绝天下。又因唐正丰神俊朗,浪漫多情,能处处体谅她人,时年,长安女子皆言:不愿穿绫罗,愿依九哥旁,不愿王侯召,愿得九哥叫。
  • 汉二世

    汉二世

    开局就登基,做了汉二世,系统辅助寡人斩杀奸佞,扫平天下乱臣贼子,征服四方蛮夷!创建大汉盛世!
  • 活在晚明

    活在晚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辉煌民族最崇高的气节与风骨!一觉睡醒穿越成崇祯帝的朱由检看着即将登上皇位的短命老爹发出不屈的呐喊“我要活着!”于是,他挥动肉乎乎的手,把历史改的一塌糊涂。活在乱世,活在晚明,活在深宫。——————已内签,放心食用
  • 重生乱世称雄

    重生乱世称雄

    弱肉强食的年代,唯有以拳头和智慧说话。这是一部超热血的男儿戏,称霸、赚钱、美女、爱国一样都不能少-----兵王凌厉的刀法,飘逸的武打是男儿忠义本色的体现,那些挥洒的鲜血,就是暗示着这残寒世界的幕景!它不是一部端着爆米花牵着姑娘的小手窝在沙发里缠绵的文艺书籍,而是兵王重生后的青春注脚----------请好好欣赏乱世中有血有肉的情义之美!尊重历史、娱乐书本、欢迎品读
  • 风起辽东1613

    风起辽东1613

    辽东1613年寒冷的冬天,一群人不期而至,他们又将会掀起怎样的一场变动呢?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座无上宗

    我有一座无上宗

    本书又名《我的万界无上宗》,《我带小弟闯诸天》,《我就是诸天万界最靓的崽》,......“何谓无上?”“再无更强,即为无上!”无穷无尽迷雾笼罩的神秘之地,超脱无量虚空界海的无上宗门。一位位来自不同世界,身负天运的骄子跟随指引跳出樊笼,来到无上宗的门前,只望有朝一日可登上天梯,跃过龙门,入其门下。杨戬,波风水门,张益达,李青,时光鸡.....应无伤......荒天帝......乃至菩提......时光鸡亦步亦趋的朝着杨戬讪笑:“真君呐,这啥地方啊。”杨戬:“别问,问就是葬神坑。”萧炎惊叹:“大佬,斗帝算神不?”杨戬斜眼冷笑:“算个辣鸡。”众人:“.......”......元素:剧透,无限流,东玄,线上面基(非线上聊天群)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思君恋君不识君

    思君恋君不识君

    他受伤被她所救,一年后他承诺她归来娶她为妻,可是三年他仍然未归,她寻他,终于她寻到他,只是他早已经娶了别人为妻,她是哑巴,不能向她解释,她遭到诬陷,被他亲手打进监狱,她没有怨言只是冲他微笑,可当他查明真想时她已不在了……帝少,饶了念了吧……
  • 言二少的小酥糖

    言二少的小酥糖

    【嗯哼,先打个招呼哈,本文以不现实的人设最大的还原现实的校园生活,以及都市,无玛丽苏白莲花,无套路,无狗血,剧情更加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这是我的第一篇文,不太会写,开头请大家坚持看完1至20章,再下结论,比心哟】 言南乔——没想到,有一天,这位大佬竟然会在角落里偷亲别个女孩。因为那个女孩他变得温柔体贴……自从那个女孩走后,他比以前还要狠。但没有人想到,每每夜里他都抱着她的照片痛哭,曾经很嚣张的言二少因为一个女孩变得温柔体贴,又因为那个女孩变得虚度光阴,那个女孩走后,他学会了抽烟得了胃病,在那个女孩回来后,嚣张阴狠的言二少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 御神座

    御神座

    银白色的巨龙在荒山之上放纵的嚎叫,狰狞而华美的龙翼缓缓扇动龙威浩浩荡荡;暗夜的神国里披着黑袍戴着银冠的君王冷冷凝视着世间;死去万载的古尸,倚靠在墓碑之上邪异的扒扯着自己的名字,猩红的双眼满是残暴。万族共生!昏暗的大地上血流成河,铅色的墨云掩盖了一切!强者峥嵘!黑铁王座下枯骨成山!无数的英雄在辽阔无边的天地间演绎着自己的传说,战火不断硝烟四起,狼烟下铠甲正染血,无双的灵技,强大的血脉,锐无可挡的神魂!葬歌已经吹响,末日已经来临,执我戈矛,天下无双!新建QQ群:528270878会在里面听取大家的意见,望支持哦
  • 95日记

    95日记

    95生人的一些关于自己人生的不成熟的见解与慨叹
  • 河边叙述者

    河边叙述者

    散文集《河边叙述者》分为“河水汹涌”、“降落与升起”、“散文地理”、“重涉前尘”四辑,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来创作的有关河流的系列作品。作者探求散文语言的叙述可能和表现力的独特方式,其语气的直接和语言的确切,表现出喜欢与时代挂钩,创造了一种简洁、冷峻、控制、平静的散文叙述风格,并形成了特有的理解人与物,和进入散文这一文体的方式。
  • 重生之修罗狂神

    重生之修罗狂神

    九天大陆,灵纹称尊,觉醒灵纹者,是为御灵人。一个被家族无情抛弃的小小少年,偶得三眼铜像,传承惊世灵纹,一双血眼俯视天地,从此踏上逆天征程,生与死之间,血与火之中,携一众红颜挚友横扫六合,踏天而起,掀开浮生大幕。我有一只修罗眼,逆乱阴阳战诸天!
  • 三更夜归人

    三更夜归人

    天涯路,夜归人,三更近,欲断魂。三更天,是酒馆的名字。你若想要喝酒,就得在三更天之前来,因为三更天这里就要打烊。可你若想找人,只能在三更天之后来,因为三更天这里才会开张。这,就是规矩。当然也有例外,除非你是掌柜的朋友。三春过后诸芳尽,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的一种花,此花开尽更无花。荼蘼,就是这里的掌柜。一碗浊酒,二两牛肉,三更恭候,四海狐朋。不忌吃喝嫖赌,方为渡尽人间疾苦,唯有坑蒙拐骗,才能证得大道初现。你以为,她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绝不,她只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活阎王。ps:图利又图名,谈钱不谈情,主角万年单身狗,慎入……
  • 空间小福女

    空间小福女

    谢依晴做梦也没想到,她刚买了一大袋零食,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一不留神被“撞”进了古代。小小的姑娘,有一点点可爱,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迷糊,还有一点点……暴力倾向!还好,家里爷爷奶奶慈祥,爹娘宠溺,一家人齐心合力,努力打造出一片锦绣天地。只是这位公子,你跟走马灯似的,在这里转了这么多圈?不头晕吗?公子:仙女们,猜猜我是谁! 本文,温馨无虐,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