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2500000018

第18章 关键时期关键帮助(15)

升小学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志明的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这时入学,志明可能会因为不愿意听没有兴趣的课而产生烦躁情绪;因为老师布置了太多的作业,觉得累而不愿意完成;因为自己认为可能无法完成的某个体育项目,而拒绝参加。这样,他就可能成为同学中的另类,被同学和老师注意,如果遇到不懂儿童的老师,就有可能逼迫志明完成作业或参加他不愿参加的活动。被逼后产生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志明对老师和同学产生愤恨,从而害怕上学。这样,即使他的智商很高,也无法成为好学生。于是,家长决定让志明晚一年上学,用一年的时间,妈妈尽快地调整志明的行为问题,同时使志明发现他能够完成自己认为不能完成的事情。当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之后,志明就上学了,结果是他一路全优。

刘思楠虽然是在上小学时出了问题,但根源却在于入学前。如果在入小学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就不会给孩子和父母带来那么多的伤痛。

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教学笔记:

我第一次见到刘思楠的妈妈时,发现她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好像好长时间没有吃饭、没有睡觉一样,备受煎熬的神色,灰黄的脸上没有一点光泽。我想她的孩子肯定出问题了,因为只有孩子的问题才能把一个女人折磨成这个样子。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女儿根本不能学习,极度地厌学,极度地逃避学习。学校老师天天告状,说她的孩子上课时连一分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每天都完不成作业。在家中,她每天晚上什么也不干,专盯女儿写作业,仍然写不完。

我问:“你女儿是怎样写作业的?”她说:“要是盯着,40分钟只写大约两个字,要是不盯,一个钟头一个字也写不了。磨呀磨,常常写到半夜,第二天困得起不来床,坐在课堂上直打瞌睡,这样就得挨老师训,挨老师训就更不喜欢听课了,不喜欢听课就写不了作业,写不了作业就得妈妈盯着……”这位妈妈连累带焦虑,人都快不行了。后来听说我能调整问题孩子,就把孩子送来,希望能有什么变化。

我了解到,刘思楠妈妈一生下孩子就交给公公婆婆抚养,在孩子1~6岁这段时间里她是清闲的。而老人为了不出意外,一直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不让她跑,不让她跳,该成长的能力没有成长起来。这使得刘思楠在6岁之前就没有怎么成长,她在心理发育上还是个婴儿。由于没有提供探索以及思维性的环境,她的精神愉悦只停留在游戏娱乐形式,没有工作形式。也就是说,她的父母根本没有在深入和发展这方面对她进行过培养,所以孩子只有大肢体运作。她的精神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

直到有一天,她被突然送到学校,按在课桌后面被要求学习,听课时还要手背在背后,写字时不准发出声音,再也不能疯跑,再也不能疯玩了。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这种突如其来的切换,自然使她无法适应。

刘思楠显然还没有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当老师在讲几加几等于几时,她的心早就飞到教室外面去了,当要求字必须一笔一画而不能乱写时,她哪能遵守。老师又极其严格,孩子的字写不好就得重来,在老师的逼迫下,当她把一个字写到第10遍仍然不能过关时,孩子几乎要崩溃了,她便开始拒绝写字。越拒绝老师越逼,老师越逼她越拒绝,这样就恶性循环--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刘思楠上课不好好学习被老师批评、罚站,回到家又被妈妈折磨。

相信没有人愿意让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尤其在孩子上小学后,又要适应新的生活,又要应对较重的学习内容,还要面对自己以前的问题,这对一个孩子无疑过于沉重了。有一天她的妈妈终于从逼迫孩子的状态中醒悟过来,辞掉工作,坚决地把女儿拯救了出来。

我发现自然定律真的很公平--在你应该付出的时候没有付出,到了该获得时就不能获得,如果想有所获得就要回过头来重新走那段没走过的路,而且要付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努力。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6岁之前,尤其是3岁之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的基础,又过早地教孩子认了很多字,背了很多诗和儿歌,获得了很多人对家长的赞美,家长是过早地享受了,但当孩子上了学,突然发现各种问题一大堆时,家长就得用12年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补偿,还不一定能补得上。

孩子开始探索群体

到了5岁之后,孩子明显地开始组织群体,并且有意识地在维持群体关系。我们看到,5岁后的孩子群体与之前的群体不同,以前也会出现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但这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维持到三个孩子左右。而且群体中的孩子一定是熟悉的,孩子习惯于和某个孩子一起玩,孩子的群体是靠友谊和情感维系的。

到了5岁之后,孩子的群体就变成四五个人以上的,四五个人之间不会全是由亲密的感情和友谊来维系群体,孩子们已经练就了与多个人在一起的技能和心理素质,他们并不见得是好朋友。孩子们常常是为了加入群体中而放弃自己的一些需求和目的。

我们发现这样的群体已经比较接近成人的社会生存群体了。这个群体能够为同一个游戏目标和某种爱好达成共识,群体成员很习惯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爱好去适应已达成共识的目标和爱好,这就使得目标和爱好能够涵盖更多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经历过专制或者受控的环境,孩子就容易对控制别人和成为领袖感兴趣,孩子会利用群体去实验自己的权利,并且沉迷于对权利的探索。这个群体环境与成人的群体环境非常类似。

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引领和帮助,孩子有可能会自然地按照性格体力分为三派九流,在群体中出现了未成形的阶级,群体中也会出现压迫和被压迫的情况。这种群体关系对孩子有时候是不利的,有时是有利的,毕竟我们的孩子将来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比起没有固定群体,这样的群体对孩子锻炼社会角色的平衡,认知控制与被控制的角色更加有利一些。但是处于群体底层的孩子,一般都是那些精神力量比较弱小、温顺的孩子,由于领袖的原因使他们的创造经常得不到被群体认可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一个跟随者,很少进行思考和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比起领袖也少得多。但他们能够学习到如何去实施,如何执行和配合别人,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当领袖,而且领袖的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人类生活。

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身心自由、开放、受尊重的环境,到了5岁之后,孩子们就会有一个非常温馨和谐平等的团队。孩子们会非常温和自然地凑在一起,由一个孩子发起一项工作,其他孩子在这项工作的意图之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添加自己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去说服别人实现这个想法。如果一个孩子的想法没有被群体采纳,这个孩子在群体中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反对,或者这个孩子会自然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去顺应群体的想法。

现在芭学园的孩子群体,甚至在同一个游戏中,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不同的类似于领导的人物,这全看在某一环节中谁的想法被大家认可。想法被认可的人会暂时用自己的想法来指挥大家,这时在群体中没有强者和弱者,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没有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也没有人长期处于强势地位。一般对于这样的群体,成人无法参与,成人任何时候的参与都会破坏群体的工作和氛围。这样的群体是人类最理想的群体,是真正的民主化的群体。

只要进入了群体,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没有群体的孩子只要有朋友,也会获得很好的社会性能力发展。被群体忽视的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孩子。

儿童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步骤一般为:各自为阵--寻找朋友--发现友谊--组成群体--发生社会关系(出现阶级--窝里斗--复归平和友善)。儿童的社会现象就是成人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强弱之分,强者领导弱者,强者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置,弱者也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置。个体在群体中获得了安全感,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这就是自然法则。我们能做的只有让孩子更有人性更美好地存在于他自己的群体之中。总结一下:

这一时期,当儿童探索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成人所要做的是通过行为过程将人群的法则输入给他们,为他们建构起遵守法则的良好人格状态,而不是去干预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自然冲突,去替代他们经历或消除冲突,使他们不能获得成长。

我们给孩子的基本法则包括:

(1)尊重别人的物质和身体;

(2)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公用的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需要等待;

(3)不可以占有已经属于别人的地盘;

(4)不可以破坏别人的工作。观察儿童群体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帮助孩子们会使我们自己获得成长。

同类推荐
  •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胎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是随着科学文化和优胜优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本书介绍了各胎龄的胎儿发育、胎教科学、胎教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总有一种方式让你培养出英才

    总有一种方式让你培养出英才

    本书针对中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从多年接触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巡回演讲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相关案例,从而总结归纳出该书的内容。为中小学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归纳了有效的方法。
  •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女孩一生的成长、让女孩具备做人美德、培养女孩优雅的气质、培养女孩的开朗性格、培养女孩强大自信心、让女孩拥有丰富知识、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让女孩拥有成熟心智、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等9个方面总结了“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女孩。
  •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记爱永驻》主要内容包括:着眼幼儿的成长爱的教育理论构建;园所实现科学发展文化建设是关键;让幼儿快乐发展爱的教育课程的实践等。
热门推荐
  • 我能换刀气

    我能换刀气

    我叫刀神,当然那是我的外号,我自己取得,也没敢跟别人说,因为怕出门被打死
  • 盛总离婚请签字

    盛总离婚请签字

    “盛轩,娶我,你敢吗?”蒋依依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一时冲动嫁给了盛轩。但后来她才知道,如果没嫁给盛轩,会后悔一辈子。父亲常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她信了,可结果却只培养出了她自己的感情。为了及时止损,她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离婚走人。但那块木头不是莫得感情么?又追上来死缠烂打干什么!还说她的女儿长得像他?啊呸,哪里像了,明明就是一模一样好吗!【关于腿部挂件】某小肉包:麻麻,那个比我还黏人的怪蜀黍又来了!依依:盛总,你好歹是个总裁,能别像个三岁孩子一样天天缠着我吗?小肉包:三岁孩子才不这样。依依:盛轩!那些甘愿做你腿部挂件的女人呢?你去找她们啊!盛轩:不要,我只找你。我想给你做腿部挂件。不行,挂件不好,腿毛才好,拔不下来的那种。依依:我刀呢?!*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像暖阳一样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啊不对不对,剧本拿错了,重来!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一出现就像狂风暴雨般席卷了你的整个人生,自此之后,鸡飞狗跳,再难安宁。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像克天克地的煞星降世,克了你的天,克了你的地,最后将你困在名为“爱情”的囚笼中,终身监禁。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他彼此添堵,互为祸害……
  • 天下在我心

    天下在我心

    被关14年终出世,却发现事事都如安排好一般,于是便挣脱枷锁,投身洪流之中.....
  • 仅为梦想

    仅为梦想

    梦想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不一定会实现罢了。
  • 会走路的植物(趣味生物卷)

    会走路的植物(趣味生物卷)

    看过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吗?成龙饰演的杰克因剧烈的碰撞而丧失了所有记忆,对自己的名字、来历都一无所知,他逢人只会问“我是谁”。其实,我们何尝不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是谁?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一个“我”?生物科学将为我们解答这些困惑。
  • 幻想美食猎人

    幻想美食猎人

    遥远的东方国度里,出现了一个号称神之手的男人,在他的手里,任何平凡的料理都不再平凡。当然,不平凡的料理,有着不平凡的价格。一碟青椒肉丝盖浇饭108RMB,不好意思没有配菜,没有茶水,只有盖浇饭。他的店里,不接受预定,不接受打包,只接受本人来排队,并且在店里吃完。但是,如果你以为他卖的只是一般人的料理,那就错了。深海巨兽精华乱炖,八宝登龙宴,金刚虎骨汤,一个个乱入在世界里的怪兽都是他眼里的食材。主业是厨师,副业是猎人,别人都叫他美食猎人。
  • 明伦汇编人事典四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四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说是与非

    说是与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段杀马特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里面都有一份珍贵的爱情,或许弥足珍贵、或许刻骨铭心,世上本没有后悔药,只有勇敢的尝试,才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本书将采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阐述高中时期的一段平凡爱情
  • 孤儿度叶飞与霸道娇妻女总裁

    孤儿度叶飞与霸道娇妻女总裁

    男主度叶飞是一位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最后与洛氐集团女总裁唐心灵相爱的故事
  • 我在西游是个猴

    我在西游是个猴

    一条五彩石吊坠,6000年一遇的九星连珠。罗川身处洪荒大世,成了一只天生石猴200年后孙悟空将破石而出。787年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1417年后西游开始罗川这只猴,是该帮猴还是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