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000000016

第16章 云致秋行状(2)

舞台工作队有个跟包打杂的,名叫赵旺。他本叫赵旺财。《荷珠配》里有个家人,叫赵旺,专门伺候员外吃饭。员外后来穷了,还是一来就叫“赵旺!--我要吃饭了”。“赵旺”和“吃饭”变成了同义语。剧团有时开会快到中午了,有人就提出:“咱们该赵旺了吧!”这就是说:该吃饭了。大家就把赵旺财的财字省了,上上下下都叫他赵旺。赵旺出身很苦(他是个流浪孤儿,连自己的出生年月都不知道),又是“工人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就成了几个战斗组争相罗致的招牌,响当当的造反派。

就是这位赵旺老兄,曾经上过扫盲班。那时扫盲没有新课本,还是沿用“人手足刀尺”。云致秋在黑板上写了个“足”字,叫赵旺读。赵旺对着它相了半天面。旁边有个演员把脚伸出来,提醒他。赵旺读出来了:“鞋!”云致秋摇摇头。那位把鞋脱了,赵旺又读出来了:“哦,袜子。”云致秋又摇摇头。那位把袜子也脱了,赵旺大声地读了出来:“脚巴丫子!”(云致秋想:你真行!一个字会读成四个字!)

扫盲班结束了,除了赵旺,其余的大都认识了不少字,后来大都能看《北京晚报》了。

后来,又办了一期学员班。

学员班只有三个人是脱产的,都是从演员里抽出来的,一个贾世荣,是唱里子老生的,一个云致秋,算是正副主任。还有一个看功的老师马四喜。

马四喜原是唱武花脸的,台上不是样儿,看功却有经验。他父亲就是在科班里抄功的。他有几个特点。一是抽关东烟,闻鼻烟,绝对不抽纸烟。二是肚子里很宽,能读“三列国”,《永庆升平》、《三侠剑》,倒背如流。另一个特点是讲话爱用成语,又把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甚至几个字“歇”掉。他在学员练功前总要讲几句话:“同志们,你们可都是含荷待,大家都有锦绣前!这练功,一定要硬砍实,可不能偷工减!千万不要少壮不,将来可就要老大徒啦!--踢腿:走!”

贾世荣是个慢性子,什么都慢。台上一场戏,他一上去,总要比别人长出三五分钟。他说话又喜欢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所据经典,都是戏。他跟一个学员谈话,告诫他不要骄傲:“可记得关云长败走麦城之故耳?……”下面就讲开了《走麦城》。从科班到戏班,除此以外,他哪儿也没去过。不知道谁的主意,学员班要军事化。他带操,“立正!报数!齐步走!”这都不错。队伍走到墙根了,他不叫“左转弯走”或“右转弯走”,也不知道叫“立定”,一下子慌了,就大声叫:“吁!……”云致秋和马四喜也跟在队后面走。马四喜炸了:“怎么着!把我们全当成牲口啦!”

贾世荣和马四喜各执其事,不负全面责任,学员班的一切行政事务,全面由云致秋一个人操持。借房子,招生,考试,政审,请教员。谁的五音不全,谁的上下身不合。谁正在倒仓,能倒过来不能。谁的半月板扭伤了,谁撕裂了韧带,请大夫,上医院。男生干架,女生斗嘴……事无巨细,都得要管。每天还要说戏。凡是小嗓的,他全包了,青衣、花旦、刀马,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地教。

学员班结业,举行了汇报演出。剧团的负责人,主要演员都到场看了--一半是冲着云致秋的面子去的。“咱们捧捧致秋!办个学员班,不易!”--“捧捧!”党委书记讲话,说学员班办得很有成绩,为剧团输送了新的血液。实际上是输送了一些“院子过道”、宫女丫鬟。真能唱一出的,没有两个。当初办学员班,目的就在招“院子过道”、宫女丫鬟,没打算让他们唱一出。这一期学员,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可没少热闹。

致秋后来又当了一任排练科长。排练科是剧团最敏感的部门。演员们说,剧团只有两件事是“过真格”的。一是“拿顶”。“拿顶”就是领工资--剧团叫“开支”。过去领工资不兴签字,都要盖戳。戳子都是字朝下,如拿顶,故名“戳子拿顶”。一简化,就光剩下“拿顶”了。“嗨,快去,拿顶来!”另一件,是排戏。一个演员接连排出几出戏,观众认可了,噌噌噌,就许能红了。几年不演戏,本来有两下子的,就许窝了回去。给谁排啦,不给谁排啦;派谁什么角色啦,讨俏不讨俏,费力不费力,广告上登不登,戏单上有没有名字……剧团到处嘁嘁喳喳,交头接耳,咬牙跺脚,两眼发直,整天就是这些事儿。排练科长,官不大,权不小。权这个东西是个古怪东西,人手里有它,就要变人性。说话调门儿也高啦,用的字眼儿也不同啦,神气也变啦。谁跟我不错,“好,有在那里!”谁得罪过我,“小子,你等着吧,只要我当一天科长,你就甭打算痛快!”因此,两任排练科长,没有不招恨的。有人甚至在死后还挨骂:“×××,真他妈不是个东西!”云致秋当了两年排练科长,风平浪静。他排出来的戏码,定下的“人位”(戏班把分派角色叫作“定人位”),一碗水端平,谁也挑不出什么来。有人给他家装了一条好烟,提了两瓶酒,几斤苹果,致秋一概婉词拒绝:“哥们!咱们不兴这个!我要不想抽您那条大中华,喝您那两瓶西凤,我是孙子!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让人戳我的脊梁骨。您拿回去!咱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当没有这回事!”

后来致秋调任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是贾世荣。他这个副主任没地儿办公。办公室里会计、出纳、总务、打字员,还有贾主任独据一张演《林则徐》时候特制的维多利亚时代硬木雕花的大写字台(剧团很多家具都是舞台上撤下来的大道具),都满了。党委办公室还有一张空桌子,“得了,我就这儿就乎就乎吧!”我们很欢迎他来,他来了热闹。他不把我们看成“外行”,对于从老解放区来的,部队下来的,老郭、老吴、小冯、小梁,还有像我这样的“秀才”,天生来有一种好感。我们很谈得来。他事实上成了党委会的一名秘书。党委和办公室的工作原也不大划得清。在党委会工作的几个人,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有了事,大家一齐动手;没事,也可以瞎聊。致秋给自己的工作概括成为四句话:跑跑颠颠,上传下达,送往迎来,喜庆堂会。

党委会经常要派人出去开会。有的会,谁也不愿去,就说:“嗨,致秋,你去吧!”“好,我去!”市里或区里布置春季卫生运动大检查、植树、“交通安全宣传周”,以及参加刑事杀人犯公审(公审后立即枪决)……这都是他的事。回来,传达。他的笔记记得非常详细,有闻必录。让他念念笔记,他开始念了:“张主任主持会议。张主任说:‘老王,你的糖尿病好了一点没有?’……”问他会议的主要精神是什么,什么是张主任讲话的要点,答曰:“不知道。”他经常起草一些向上面汇报的材料,翻翻笔记本,摊开横格纸就写,一写就是十来张。写到后来,写不下去了,就叫我:“老汪,你给我瞧瞧,我这写的是什么呀?”我一看:哩哩啦啦,噜苏重复,不知所云。他写东西还有个特点,不分段,从第一个字到末一个句号,一气到底,一大篇!经常得由我给他“归置归置”,重新整理一遍。他看了说:“行!你真有两下。”我说:“你写之前得先想想,想清楚再写呀。李笠翁说,要袖手于前,才能疾书于后哪!”--“对对对!我这是疾书于前,袖手于后!写到后来,没了辙了!”

他的主要任务,实际是两件。一是做上层演员的统战工作。剧团的党委书记曾有一句名言:剧团的工作,只要把几大头牌的工作做好,就算搞好了一半(这句话不能算是全无道理,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群众演员最为痛恨的一条罪状)。云致秋就是搞这种工作的工具。另一件,是搞保卫工作。

致秋经常出入于头牌之门,所要解决的都是些难题。主要演员彼此常为一些事情争,争剧场(谁都愿上工人俱乐部、长安、吉祥,谁也不愿去海淀,去圆恩寺……),争日子口(争节假日,争星期六、星期天),争配角,争胡琴,争打鼓的。致秋得去说服其中的一个顾全大局,让一让。最近“业务”不好,希望哪位头牌把本来预订的“歇工戏”改成重头戏;为了提拔后进,要请哪位头牌“捧捧”一个青年演员,跟她合唱一出“对儿戏”;领导上决定,让哪几个青年演员“拜”哪几位头牌,希望头牌能“收”他们……这些等等,都得致秋去说。致秋的工作方法是进门先不说正事,三叔二舅地叫一气,插科打诨,嘻嘻哈哈,然后才说:“我今儿来,一来是瞧瞧您,再,还有这么档事……”他还有一个偏方,是走内线。不找团长(头牌都是团长、副团长),却找“团太”。这是戏班里兴出来的特殊称呼,管团长的太太叫“团太”。团太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时绷着脸:“三婶今儿不高兴,给三婶学一个!”致秋有一手绝活:学人。甭管是台上、台下,几个动作,神情毕肖。凡熟悉梨园行的,一看就知道是谁。他经常学的是四大须生出场报名,四人的台步各有特色,音色各异,对比鲜明。“漾(杨)抱(宝)森”(声音浑厚,有气无力);“谭富音(英)”(又高又急又快,“英”字抵颚不穿鼻,读成“鬼音”);“奚啸伯”(嗓音很细,“奚、啸”皆读尖字,“伯”字读为入声);“马--连--良呃!”(吊儿郎当,满不在乎)。逗得三婶哈哈一乐:“什么事?说吧!”致秋把事情一说。“就这么点事儿呀?瞎!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了,等老头子回来,我跟他说说!”事情就算办成了。

党委会的同志对他这种做法很有意见。有时小冯或小梁跟他一同去,出了门就跟他发作:“云致秋!你这是干什么!--小丑!”--“是小丑!咱们不是为把这点事办圆全了吗?这是党委交给我的任务,我有什么办法?你当我愿意哪!”

云致秋上班有两个专用的包。一个是普通双梁人造革黑提包,一个是带拉链、有一把小锁的公文包。他一出门,只要看他的自行车把上挂的是什么包,就知道大概是上哪里去。如果是双梁提包,就不外是到区里去,到文化局或是市委宣传部去。如果是拉锁公文包,就一定是到公安局去。大家还知道公文包里有一个蓝皮的笔记本。这笔记本是编了号的,并且每一页都用打号机打了页码。这里记的都是有关治安保卫的材料。材料有的是公安局传达的,有的是他向公安局汇报的。这些笔记本是绝对保密的。他从公安局开完会,立刻回家,把笔记本锁在一口小皮箱里。云致秋那么爱说,可是这些笔记本里的材料,他绝对守口如瓶,没有跟任何人谈过。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什么,不少人都很想知道。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材料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出国或赴港演出,谁能去,谁不能去;谁不能进人民大会堂,谁不能到小礼堂演出;到中南海给毛主席演戏,名单是怎么定的……这些等等,云致秋的小本本都起着作用。因为那只拉锁公文包和包里的蓝皮笔记本,使很多人暗暗地对云致秋另眼相看,一看见他登上车,车把上挂着那个包,就彼此努努嘴,暗使眼色。这些笔记本,在云致秋心里,是很有分量的。他感到党对自己的信任,也为此觉得骄傲,有时甚至有点心潮澎湃,壮怀激烈。

因为工作关系,致秋不但和党委书记、团长随时联系,和文化局的几位局长也都常有联系。主管戏曲的、主管演出的和主管外事的副局长,经常来电话找他。这几位局长的办公室,家里,他都是推门就进。找他,有时是谈工作,有时是托他办点私事--在全聚德订两只烤鸭,到前门饭店买点好烟、好酒……有时甚至什么也不为,只是找他来瞎聊,解解闷(少不得要喝两盅)。他和局长们虽未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但也可以说是“忘形到尔汝”了。他对局长,从来不称官衔,人前人后,都是直呼其名。他在局长们面前这种自由随便的态度很为剧团许多演员所羡慕,甚至嫉妒。他们很纳闷儿:云致秋怎么能和头儿们混得这样熟呢?

致秋自己说的“四大任务”之一的“喜庆堂会”,不是真的张罗唱堂会--现在还有谁家唱堂会呢?第一是张罗拜师。有一阵戏曲界大兴拜师之风。领导上提倡,剧团出钱。只要是看来有点出息的演员,剧团都会由一个老演员把他(她)们带着,到北京来拜一个名师。名演员哪有工夫教戏呀?他们大都有一个没有嗓子可是戏很熟的大徒弟当助教。外地的青年演员来了,在北京住个把月,跟着大师哥学一两出本门的戏,由名演员的琴师说说唱腔,临了,走给老师看看,老师略加指点,说是“不错!”这就高高兴兴地回去,在海报上印上“×××老师亲授”字样,顿时身价十倍,提级加薪。到北京来,必须有人“引见”。剧团的老演员很多都是先投云致秋,因为北京的名演员的家里,致秋哪家都能推门就进。拜师照例要请客。文化局的局长、科长,剧团的主要演员、琴师、鼓师,都得请到。云致秋自然少不了。致秋这辈子经手操办过的拜师仪式,真是不计其数了。如果你愿意听,他可以给你报一笔总账,保管落不下一笔。

致秋忙乎的另一件事是帮着名角办生日。办生日不过是借名请一次客。致秋是每请必到,大都是头一个。他既是客人,也一半是主人--负责招待。他是不会忘记去吃这一顿的,名角们的生辰他都记得烂熟。谁今年多大,属什么的,问他,张口就能给你报出来。

我们对致秋这种到处吃喝的作风提过意见。他说:“他们愿意请,不吃白不吃!”

同类推荐
  • 大房地产商

    大房地产商

    小说通过市委市政府对棚户区胭脂屯的改造,围绕着柳文龙、许天凤夫妇的祖宅小青楼的搬迁矛盾,深刻描绘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钉子户”之间为了政绩、利益和权利而产生的冲突和博弈,通过对市委书记洪文山和市长夏闻天之间的矛盾分歧的艺术再现,不仅升华了执政者的政治品格,而且充分彰显了柳文龙、许天凤夫妇捍卫民权的“钉子精神”和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执政者“以人为本”的博大胸怀。
  • 过完年就离婚

    过完年就离婚

    因为隐瞒了对方,买了一处房产,一对再婚夫妻相约过完年离婚,然而一个春节过去,发生了好多事,也改变了很多,这个婚还能如期离成吗?
  • 特种兵王中王

    特种兵王中王

    以命搏命?不,这不是一个王者的行事准则,他要做的是致命一击之后的全身而退。当最狡猾的猎物遭遇最优秀的猎人,特种兵之王上演了一出最精准的绝杀!看特种兵王邓子龙能不能
  • 红尘男女

    红尘男女

    小说以主人公方毓眉的感情生活为主线,通过她与邹珺、沈志远、仲慕如、韩小康、江昊以及罗市隐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道德观念的男性的交往与恋情,折射出红尘中的众生相。作者着力塑造了布衣罗市隐这一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他对种种社会弊端的奋力抗争,体现了作家的现实情怀与审美理想。
  •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恐惧像一张倒刺的网,捉住你之后,还要让你感觉到疼痛。有时候,我真搞不明白恐惧是什么?也许,它就是一种味道,美妙而富有吸引力,让人不顾一切地追寻……
热门推荐
  • 千刀寂

    千刀寂

    青獗,这是一个保留着类似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帝制的世界,由两种主流力量维持能量与社会的稳定——天之规,此为空间本身的力量;萧姓皇室,掌握社会最高统治权。身负王玉气息,又有天才少年百里彰的身体和好刃为装备,更有诸多绝色佳人相助,看平凡少年齐麟,如何在青獗闯出一番天地,挥出一抹凛冽潇洒的刀光。原名《千刀宴》,笔名绿光津。因账号故障问题不得不再次注册,故而改为《千刀寂》,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理解,逐彰谢过。目前定为晚上八点左右更新~~
  • 真元之石

    真元之石

    “像我这样的凡人,真的可以修炼成仙吗?”少年王笙不幸跌落悬崖,醒来之时获得神秘力量,与灵魂作伴,与命运对抗,与妖魔血战,与天地共存,从此踏上漫长的修炼之途...他,本是叱诧风云的巅峰强者,如今只是剩下一道残魂,就连投胎转世的机会也没有。她,本是万众瞩目的掌上明珠,如今却要带着面具做人,就连袒露心声的勇气都没有。他,本是疾恶如仇的无名小辈,后来成了无恶不作的魔人首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它,本是洪荒宇宙的无主之物,后来成了众仙抢夺的罪恶之源,这是梦的开始,也是梦的结束。一草一木一生灵,千万生灵修大道;一洞一天一世界,万千世界通仙境。一生一世一场梦,大梦初醒破凡尘;一仙一魔一出戏,诸天神佛戏人间。
  • 我的幸运卡包有点儿强

    我的幸运卡包有点儿强

    “滴——宇宙牌9012款幸运卡包为您服务,请输入开机密码。”“芝麻开门?”“我爱你?”……“燃烧我的卡路里?”“密码正确。”“恭喜你,获得体验卡飞翔的大火球一张,请注意查收。”
  • 舟过吴江之花心少爷要被刀

    舟过吴江之花心少爷要被刀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永宁唐氏一族为前朝重臣遗脉,至大梁延兴年间突遭危机,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纨绔少爷唐风不堪压力跳河自杀。被救后他以新的身份延续了生命,只是他的意识再不属于自己,而是来自于未来同样因破产而自杀的创业老板——唐风。重生后的唐风想尽办法偿还债务,运用现代商业头脑一次次挽救唐家于危难之中,却又不断遭遇着一场场风波和一团团迷雾,而他也不自觉地坠入到波谲云诡地斗争核心。在这期间,唐风遇到了贤淑温惠的青楼女子语柔、润秀清雅的婢女怀菊、蕙质兰心的才女周紫萱、泼辣豪放的大佬青鬼、以及一心想要杀死他的侠女浅墨......他们又发生怎样的爱恨纠葛呢?在故事一切都未尘埃落定之前,期待你替唐风做出选择。
  • 上穷碧落

    上穷碧落

    就是一个现代逗逼重生于架空朝代的一位狐狸妖仙上,开启斗智斗勇偶尔组队打怪的逗逼模式
  • 剑光影

    剑光影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颠,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美颜秘笈之群芳竞艳

    美颜秘笈之群芳竞艳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好看些,最好是拥有天使般的容颜、魔鬼般的身材,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一个矮挫丑的男生因为丑陋的外表被嫌弃后,意外获得了美颜秘笈。从此,他成为了美容美体界的神。
  • 英雄联盟之节操召唤师

    英雄联盟之节操召唤师

    巫马修意外身亡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被强盗包围九死一生的局面下,他无意中捡到了一枚“远古钱币”。通过“远古钱币”,他无意中召唤出了赏金猎人厄运小姐。之后的异界之旅,他又好运气的捡到了一颗狐类魔兽的晶核,通过这颗晶核,他召唤出了九尾妖狐阿狸小姐。那我可以猜到召唤龙女需要龙血,召唤扇子妈需要扇子,召唤锐萌萌需要断剑,召唤琴女……果然还是需要……(旁白:你流鼻血了……)
  • 白与黑江与湖

    白与黑江与湖

    我叫王子涛,我的职业是一名刑警,因为一件案子,我被卷入了一场阴谋,这场阴谋差点毁了我的一生。
  • 留连戏蝶一相思以入骨

    留连戏蝶一相思以入骨

    【1V1】虐渣爽文她是曾经拯救过世纪的一方的任性上仙,心系一个天理不容的男人。被自己的爱徒手刃,如今重生在一个废柴丑女身上,看她如何破茧成蝶,走上逆袭之路……某女:“我想去男阁,我要坐拥美男。”欣儿:“小姐,小姐不可说,不可说啊。”一个邪魅的人儿走过某男:“我是不比他们漂亮啊~”羽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