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0800000028

第28章 政府管制的陷阱(6)

削减权力其实是把大量的本来就该属于个人的权力归还个人。这门是我们家的,现在你把着门,我进自家的门还要给你小费,你说合理不合理?像这样的管制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当务之急,要尽快消除各种各样的审批。审批制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最危险的一点,就是以规范市场的名义继承了计划经济的做法。我一再呼吁,人们一定要有创业的自由、签约的自由,这些权力一定要由政府转移给老百姓。我想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即使对政府而言,限制自己的权力也是有好处的。过去我们认为政府越不受制约,政府得到的好处就越大。政府官员更是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以为权力越大,就越能干事。事实上,政府的权力越大,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就越大,人们对政府就越没有信心,投资者没有信心就不来投资,老百姓没有信心就不会多花时间去投资专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发展就会日益落后。相反,政府对自己约束越多,经济发展可能越好,尤其当一个国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时更是这样。

这里面的原因,是政府不能把老百姓假设为一个被动的机器,政府一定要考虑到每项政策都是跟老百姓、投资者、商人、消费者进行的一个博弈,这中间存在着“激励相容”的约束。这也就是说,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人家总是有对策。政府可能是先动者(first mover),老百姓是后动者(second mover),但中间一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百姓其实是非常理性的,政府的政策随机性越大,变化越大,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就越低。考虑到这一点,政府的每项政策当然就要预见到老百姓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17、18世纪的英国。在英国17世纪后期“光荣革命”之前,国王享有非常大的权力。当时英国政府的年财政收入不够花,所以要借债。但国王没有讲信用的声誉,他随意修改债务合同,而债主对他没有惩罚的能力。这样,好多人不敢、不愿给他借债。博弈论讲,假如我违约,你惩罚我的能力越大,你就越愿意同我做生意。

但和英国国王做生意,这一前提不存在,人们惹不起只好躲起来。这样,直到英国在“光荣革命”,也就是在1689年的时候,王室能借到的总债务也不到200万英镑。“光荣革命”后,新的政治架构产生,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限制。当时规定,任何国债合约的条款要进行修改,或者发行新的债务、延长旧的债务,一定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这样一来,政府的随意性大大降低,而放款人的信心大增,英国政府的借债能力反而提高了。时隔9年,英国政府的债务达到了1670万英镑。有了这样的融资能力,英国在英法战争中打败了法国,之后就发展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让别人到你这个地方来投资也是一样。如果你的权力太大,为所欲为,你大概只能吸引到很少的一点投资,但是你削减权力、自我约束,反而能吸引到更多的资金。

从英国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得到一点启发:行政裁量权一定要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政府直接决策的权力多数有必要转到立法机关。这是因为,立法机关本身不能直接行使这套权力,所以它为自己去牟利的机会相对较少,由它来制定法律就比较有可信性,对社会的损害就会大大减少。就中国的情况来说,我们应该逐步将大量的立法权由政府转到人大,让政府主要变成执行机构,而不能给它太多的权力。

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一定要说话算数,政府的信誉至关重要。外来的投资者,本国的国民,他为什么要相信你的政策,跑到你这里来?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信誉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政府搞一锤子买卖,总是追求短期行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追求短期行为。如果政府说话不算数,这个社会也就不会有人说话算数。我想这是特别严重的一个问题。

可惜的是,我们不少政府机构经常是说话是不算数的。前段,中央电视台报道过陕西兴平市有一个工厂需要500万元的投资,当地政府承诺说,谁能够在10天内打进500万到账上,谁就可以经营这个项目。后来一个私营老板真的把500万打到了账上。结果呢,政府又不承认了。这就是政府的机会主义。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像卖企业,政府今天将这个企业卖了,过两天工人一闹,赶快又收回来,一点不考虑当初卖企业的合同。政府这样机会主义、言而无信的做法,怎么能不导致个人的短期行为?投资者怎么可能形成稳定的预期?个人之间交易,我的东西本来可以卖100块钱,结果我犯傻,10块钱就卖出去了,然后就后悔。后悔怎么办呢?打自己两耳光吧!但政府不是这样,后悔了,就打你两耳光,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名义撕毁合同。

第二个方面,如果这份权力还必须由政府拥有的话,那就要改变行使权力的方式,尽量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改变公共权力行使的方式。有一些权力,好比说土地的审批权,政府一时实在放弃不了的,可以多在这方面想些方法。

权力行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选美”的方式,让有权力的人来选择合适的人。另外一种是拍卖(auction)的方式。拍卖方式优于“选美”方式的地方在于,它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监督代理人对公共权力的使用,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现在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电信营运权实行的就是拍卖方式。当然,好多权力运用市场方式也不一定解决问题。比如说,拍卖一个企业与拍卖一个古董不一样,古董谁出的价格高我卖给谁,但企业也许不能简单地因为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这里边还有个环境考虑的问题,还有个我对你的信心问题,还有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但是,拍卖的方式至少可以大大减少腐败。

北京的出租车有六万辆,一辆汽车牌照的市场价码在十万块以上,仅这一项多少钱?六十多亿。如果拍卖,比如说你这个出租汽车公司需要多少辆车,可以去参加竞标。拍卖的钱收归财政。财政有了钱,可以减少其他许多扭曲的税收,一举多得,效率还可以提高。我们现在不采取这个办法,结果这些好处都变成个人的了。

第三个方面,如果权力使用的方式也无法改变的话,那么一定要想办法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我举一个例子,香港回归之后,它的交通规则就没跟大陆接轨,我们靠右行,它是靠左行。这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因为信息和规则是透明的,所有的香港人都明白你是靠右行的。由于规则透明,香港的司机到了深圳后,他仍然可以开车,只不过应该按照这里的规则来开就是了。以往,我们喜欢把规则装在兜里,不给人家看。这不行!你这样不透明,让投资者不放心,谁愿意到你这里来投资?

透明度的问题今后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后,并不是所有的规定都必须和它接轨,有些规定不一定是要跟它接轨的,因为接轨是一个长期变革的过程,但是规则一定要是透明的。

另外,政府还有一项重任,就是要承担起法律保障特别是保护产权的责任,这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如果政府在这方面不花力气,如果力气仍然花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增长速度上,就像现在大部分的地方所做的那样,就想歪了。

问:我们国家也在努力放松管制。但人们的认识好像还不是特别清楚,有的时候甚至会往回走。

张:应该说这二十年来我们走得还是不慢的,问题是我们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现在看到了更多的问题。原来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发现实际上是很不正常的,需要进一步地改。

这里我想提一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口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的教条,提出全党工作的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则成为政府官员头上的紧箍咒。以往二十年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的工作是不是应该转移到“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上来?政府保护产权、维持公平交易的规则就够了,最好不要插手具体的经济建设。因此,未来二十年,为了继续发育和完善市场经济,政府应以维护市场公平为中心,以保护产权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问:这些年来人们对政府“真抓实干,发展经济”早已习惯成自然。现在你提出政府“以制度建设为中心”,这个弯要转起来可不太容易。

张: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目前还将大量的精力花在经济发展方面,甚至像深圳这样观念比较超前的地方也是这样,但真的是想歪了。其实,到了目前的这个阶段,你只要进一步将体制理顺,让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干活,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倒容易拔苗助长。你看人家发展那么快,也要发展那么快,然后就运用政府的力量,上大项目,结果能好吗?像高科技,本来靠的是优越的体制,而不是政府能催生出来的一种东西,但我们看到人家美国的高科技、硅谷,羡慕得不得了,然后就想通过政府来搞创业投资,发展高科技。其实政府搞创业投资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是因为,高科技行业最依赖于每个人创业的积极性。如果人们没有创业的自由,或者创业以后缺乏稳定的预期,高科技就不可能发展。

靠政府拔苗助长,发展高科技,最后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劳民伤财。最近《财经》杂志报道,比利时有个L&;H公司,号称是高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后,股票一度涨到一百多块钱。比利时的人很骄傲,因为一个小国出个“明星”很了不起。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公司的情况全都是假的。L&;H公司的股票现在跌到了每股五十多美分。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政府帮助他们借风险投资,并帮着他们作假来膨胀。

问:那么,对于政府出台某些扶植高科技的产业政策,你怎么看呢?

张:我不同意给高科技产业优惠政策的做法。高科技依赖于个人创业,同时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要想搞好实在不容易。如果政府放出风去,说是要制定高科技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家就会把心思用于怎样获取政府的资源,并通过获得政府的资源来打垮竞争对手,而不是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打败对手。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的资源流向某几个企业,短期内这些得到政府扶植的高科技企业可能发展很快,但一旦面临国际竞争,它们就完蛋了。

我的看法是,政府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中立、公正、不偏不倚的政策,而不要去搞什么针对某些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应该清楚,它对一部分企业的优惠就是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而优惠政策还可能变成腐败的渠道。我主张政府的政策应该是一视同仁的(uniform)、普遍性的(universal),对于任何行业都不搞什么特殊政策。如果你这个政策对这个行业是好的,为什么不对所有的行业都一视同仁?如果你这个政策真的有生命力,为什么不向全行业推广?

高科技如果真的有利可图,自然就会有人搞高科技。政府只要给创业者自由,让创业者有稳定的预期,理性人自然会去选择最好的东西。我们现在发展高科技的问题并不是优惠政策太少,而是整个经济管制太死了。这种体制不仅不适应高科技,也不适应低科技。只是低科技我们靠别人已有的技术还可以维持,而高科技在向我们转移的时候很慢,使得我们捉襟见肘。政府真要发展高科技就应该从根上解决问题,就应该清楚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公平竞争的体制,以及有效的产权保护,什么都可以发展起来。

我这里顺便指出一点,为了发展经济,当前一些地方热衷于聘请外商做顾问的做法是违背公平的。据报道,北京市聘了30个外国大企业的CEO或董事长做顾问,这种做法对吗?许多人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其实这在市场经济下是很不合规范的做法。为什么呢?

因为政府一旦聘请了这些人,他们就跟政府有了一种特殊关系,就有可能破坏公平竞争的规则。你当然可以说我的目的只是让他给我提建议,但是其他的企业怎么去监控你,怎么能够相信你说的是真话呢?

人家没有办法。所以这时候容易形成对市场规则的破坏。我听说除了北京外,好多地方现在都在聘请企业经理,特别是跨国公司500强的企业经理当顾问,对这些被聘的人来说,何乐而不为?至少有利于他获得优惠条件,但是对市场秩序起的是破坏作用。

问:美国政府放松管制后,导致了“新经济”的出现,放松管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否会有类似的促进作用?

张:我问过大量的企业领导人,他们平均50%到60%的时间都花在对付政府上,而且这个成本每年都要重复。所有的管制、审批制度解决之后,会产生多大的增长力量?我原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实现30%的增加,我现在还要更乐观。

*本文是赵晓博士受《21世纪经济报道》委托,对本书作者的采访,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21日,曾收入《产权、政府与信誉》一书。

同类推荐
  •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是这样炼成的!——本书是凝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3位总监级文案达人精心打造而成的,本书的出版旨在裨益广大文案新人迅速缩短从学生到“战士”的惶惑期。同时,本书也非常适合从事营销和策划工作的人士作参考之用。
  •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本书包括儒商之鼻祖的自贡、秦汉时期商业的活动、五代十国的商贸特点、明清时期的五大商帮等内容。
  •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多角世界的金融战》系作者10年潜心研究的心血之作。《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多角世界的金融战》中对美元、黄金、石油和房价的涨跌规律进行了深刻犀利、一针见血的分析,并从种种纷繁复杂的表象入手,透彻论述了多角世界大国博弈的本质。
  • 有温度的资本论

    有温度的资本论

    《有温度的资本论》重点讨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财富越来越不平等是其一。作者指出,财富的无限制继承是不应当的,而这竟然被几乎所有人视若无睹。其二是劳动的负效用,也就是我们好像天然的认为工作是痛苦的。劳动虽然是经济学现象,但背后是心理学现象,而最终又可以被归因为爱和被爱的形而上学。其三是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鄙视和物化。鄙视和物化正是不道德的根源,而且它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甚至经济生活。
  •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决定机理研究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决定机理研究

    本书运用城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系统地搭建了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土地交易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从经典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出发,全面而系统地审视地价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考虑城市就业中心的内生性,构建集聚经济的度量指标——区位潜力变量,提出从集聚经济角度研究地价决定机理的方法;从具体的机制设计角度,建立拍卖机制下地价决定机理的研究思路。
热门推荐
  • 裂鬼

    裂鬼

    屌丝大学生为何离奇丢魂?拜师补魂续命为何屡遭师傅黑手?妙龄美萌少女为何相中屌丝以命相许?连环鬼怪为何苦苦相逼酿惊天血案?究竟是何物所为?究竟是人是鬼?不断遇鬼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智商的爆发还是菜鸟的无奈?最终屌丝能否上演惊天大逆袭。你敢看么,你敢看我就敢让你停不下来,一直听我把这个故事讲完。人世游,裂鬼行!
  • 龙老二

    龙老二

    龙老二,一个乞丐!一个有态度的乞丐、一个积极而又悲哀的乞丐、一个让人笑掉大牙又崇拜的乞丐、一个要饭都要出了性格的乞丐、一个思考人生与哲学的乞丐、一个渴望爱情却屡屡只是一场春梦的乞丐、一个不屑于乞丐为伍的乞丐、一个与桥洞和流浪狗相伴的乞丐......仅以此书献给曾今愤青过、迷茫过、逗逼过的猴子猴孙!
  • 君心如依

    君心如依

    有一种爱情,你不言我不语,可依旧烂漫如初;有一种爱情,非浓烈非平淡,可依旧长长久久;有一种爱情,拿生死衡量,就是,我爱你,你却不爱我。
  • 边城行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边城行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有一种存在叫做异域。它距离时尚、高端、前卫、激流等一切人们向往之的中心都很远。当然,这种远首先是地域概念上的远,它位于这个国家的最西部,是一个位于边境的小城。那么,这种地域上的距离会不会滋生一种生活上的差别,这种生活上的差别会不会带来另一种思考生活的方式?或者把这些命题都撇扯开去,就让思绪暂时告别“高大上”的迫切追求,在一个小城里徜徉一会儿,休憩一下。这是一个人和一座城的故事。一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不短,是因为足够这个普通至极的人穿街过巷,走完这个小城的每一个角落,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这个小城一年的秘密。不长,是因为,相比较这个城市历经的沧桑岁月来说,一年确实不足以去读懂它。但是,事情重要的不就是开始。暂且不谈结果,去做就好。
  • 舰载武器

    舰载武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水面舰艇为发射平台的导弹、火炮、近程防御系统、鱼雷、软杀伤武器和信息化武器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发背景、研制生产概况、武器特性、现状以及典型战例等。《舰载武器》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是集科普性、可读性、资料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轻松军事读物,可以帮助读者(特别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拓展军事科技视野,了解舰载武器发展动向,丰富海战武器知识,从而推动全民国防科技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 美男师傅太妖孽

    美男师傅太妖孽

    一次偶遇,她看见妖孽师傅英雄救美,明明自己的功夫不咋地,却在一旁奚落他。她不服,要求比赛。双方达成协议,谁输谁拜谁为师!在跟美男师傅回家时,又将发生什么爆笑的事锁定《美男师傅太妖孽》,让你笑到太平洋!
  •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在美丽的安达卢西亚橄榄农场生活了六年,艾伦和洛娜似乎已经适应了在西班牙的生活,但事情却从来没有顺利过。当羊驼莉莉怀孕的时候,他们好几个月都忧心忡忡地应付各种怪事,以保住羊驼宝宝。在系列第三部《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中,他们开始担心猫会统治整个农场。谷仓里是猫,花园里也是猫,甚至还有一群猫在一天夜里袭击了卧室。在这一集里,有爆胎事件、塞维利亚舞蹈、复活节宗教游行,当然了,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们在这个人见人爱的英国移民故事里继续扮演着古灵精怪的角色。
  • 修仙奇侠传

    修仙奇侠传

    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少年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之祸,死里逃生的少年为了报仇由此踏上了修仙之路。
  • 飞扬跋扈的青春

    飞扬跋扈的青春

    我们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每个青春,都藏过啸傲山中的老虎。只因曾心有猛虎,却忘细嗅蔷薇。点一盏灯,等一个人,圆一个梦,讲一个故事——致飞扬跋扈的青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