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9300000013

第13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陶渊明本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后人一般都喜欢叫他陶渊明(约365-427年)。他生于东晋末年,死的时候已经到刘宋朝了,大概活了六十来岁。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年的名将、大臣,曾任荆州刺史,后又都督八州,位极人臣。但陶侃出身寒素,并不属于当时的门阀士族阶层,子孙也不发达,陶侃时富贵了一阵子,到陶渊明这一代又相当清贫了。陶渊明这个人生性耿介,看不惯东晋末年的腐败官场,所以一直不想出去做官。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他也曾经勉强自己出去做官,但始终不能适应,每次都是做了几天官就辞职不干了。最长的一次是当江西彭泽县的县令,做了八十一天,最后还是做不下去。传说当时郡里派了个督邮(官名)要来彭泽县巡视,此人不学无术,陶渊明根本瞧不起他,想到自己居然要弯腰鞠躬迎接这样一个小人,就觉得很窝囊,越想越生气,摘下乌纱帽摔在办公桌上,说:“我怎么能够为了一点区区的官俸去向这种小人点头哈腰呢?”于是扬长而去。陶渊明的原话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见萧统《陶渊明传》)今天我们还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陶渊明从此下决心不再做官,宁可在乡下跟农民一样种地为生。下了这个决心以后,陶渊明便觉浑身轻松,写了一首闻名古今的《归去来辞》(或作《归去来兮辞》),很多朋友都读过。“归去来”就是“归去吧”,“来”是一个语末助词。《归去来辞》写的其实是对回到家乡以后的田园生活的展望,表达自己辞官不做、回归真实自我的决心,所以全文都是设想之词,并非实景描写,不过大家向来把这篇文章读错了,以为是陶渊明回到家乡之后写的。这篇文章用的是赋体,句式整齐而押韵,很多漂亮而富含哲理的句子一直传诵到今天,仍然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和美感的愉悦。如: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回到家乡以后,陶渊明还写了许多诗,记录了自己回归田园的快乐心情。如《归园田居五首》就很有名,其第一首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他把官场视为“樊笼”,是一个违背本愿、扭曲意志、使人不能做自己的地方,而把回家务农看作返回自然,这当然有当时流行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陶渊明厌恶使人异化的腐败官场的表达。

又比如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的开头写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这些诗句是多么美啊!如果你的家是在农村,园子里有几棵大树,当傍晚的鸟儿纷纷归巢的时候,念念“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吧,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如果有朋友自远方来,你到园子里摘菜款待他,那么恐怕没有比“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更合适的句子来描写你的心情吧?又设想在春日和风细雨之中,看着远方一畦畦的稻田,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摇摆,你不会想起“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诗句吗?陶渊明还有两句诗写这样的景象:“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见《时运》)多么简洁又多么丰富,多么朴素又多么美丽啊!

讲到陶渊明的诗,大家最熟悉的大概莫过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十个字简直成了陶渊明的标志,想起陶渊明就想起这十个字。这十个字把陶渊明那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远离名利、陶醉自然的生命情调与美感追求,非常形象非常简洁地表达了出来。“悠然见南山”,有的版本作“悠然望南山”。到底是“见”还是“望”?我看当然是“见”,“见”是不经意的,“望”是经意的,“见”是偶然相遇,“望”是主动去看,把“见”改作“望”,那种悠然自得的味道就少多了。其实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写景,还是很有哲理意味的。传说服用菊花可以延年,南山则象征长寿,所谓“寿比南山”,采菊而见南山,这是道家的境界,是把生命本身看得高于身外一切的观念的体现,用道家的语言来讲叫“贵生”,叫“守真”。没有看穿生命的本质,而热衷功名、汲汲于俗世富贵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

不过这只是陶渊明的一面。有人因此断定陶渊明是一个道家,又未免简单化了。陶渊明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受了各种传统思想的熏陶,也吸收了各种思想的精华,不仅仅只是道家,有时我们也明显地看到他有儒家积极用世的一面。比如这样的诗句: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二十首之十六)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之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十二首之一)

这完全是儒家式的努力进取的态度。他在《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中,第十首写得更明白: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大体说来,陶渊明早期是倾向儒家的,也有一番建功立业的志向,只是看到东晋官场的腐败虚伪后,愤而转为隐居田园、不问世事,思想就比较倾向于道家了。尤其是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陶渊明完全接受了道家顺其自然的达观态度。他写道:

《形影神三首》之《神释》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他又在《归去来辞》的最后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也是同样的态度。

生死问题是人生必须面对的最根本问题之一,陶渊明诗文中有许多地方写到他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结论。他有三首《拟挽歌辞》也很有意思,一开始就说: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最后又说: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我最喜欢陶渊明的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因为他看得最透彻,看得最通达。

陶渊明不仅诗赋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好,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文。这篇文章描写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是与外界绝无来往。桃花源里的人是当年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而到这里来的,外面已经经历了两汉魏晋,这里的人却一无所闻,只是过着自己平静满足的生活。“桃花源”不必实有其地,它只是寄托了作者一个美好的理想,希望老百姓能够过一种没有暴政、没有战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权夺利、只靠自己的勤劳为生的自由生活。《桃花源记》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关于乌托邦的寓言。

陶渊明的诗文思想深刻,寄托深远,明白晓畅,不华丽不雕琢,不堆砌辞藻,但是味道醇厚、特别耐读,因为它真实,不说假话,就如陶渊明这个人活得真实、活得自我一样。

在魏晋时代,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文学理论。

前面已经说过,魏晋时代文学的独立与自觉使文学理论有了产生的基础,因为在文学独立成科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存在之前,是不会有人去对它进行专门研究的。魏晋文学的蓬勃发展使文学理论的产生不仅有了可能,而且有了必要,而魏晋时代的文论也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高峰,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曹丕有一本书叫《典论》,其中有一章是《论文》,在这篇文章里,曹丕给了文学以崇高的地位,说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到这样的高度,曹丕是第一人,因而《典论·论文》可以称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开山篇。

稍后陆机的《文赋》则是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论著作,它对诸如形象思维、灵感、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声韵、骈对都有形象而精彩的描述。

南朝则产生了两部在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作品,一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是钟嵘的《诗品》。《诗品》主要谈诗,尤其注重诗歌流派的传承,对以后中国诗歌理论的发展影响甚大。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不仅在中国空前绝后,即使在全世界也很少能够找到与它媲美的文学理论作品。全书五十篇,用骈文写成,几乎涉及文学理论的所有重要方面。它对中国文学影响之大,无论怎样形容几乎都不为过,以至今天学者们还在不断地从中挖掘宝藏,形成了一个叫作“龙学”的专门学科,就好像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关于《文心雕龙》已经了有了无数本研究著作,而且还在不断地涌现新的著作。

同类推荐
  • 我打了三分国

    我打了三分国

    他最担心不过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亲海峰和母亲梅兰年迈体弱,要指望弟弟浩天来赡养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求他别再惹是生非、再进监狱就行了!虽然妹妹绾柳考上了研究生,也不知道她会有怎样的归宿!妻子赵菁菁要将儿子剑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将是多么不易的事情。身为寡妇的她,会不会改嫁呢?如果改嫁了,儿子又将判给谁呢?如果判给妻子的话,父母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万一为了此事两家人闹起来,正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本来母亲就患有心脏病,再遭这么一折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因此,他极其渴望自己能够继续活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 凡人家族史

    凡人家族史

    这是一部凡人世界的生活史,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老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了什么都积极努力的活着。
  •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讲述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在1936年到1949年的14年间,盐池县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勤劳朴实的盐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丁奉献、不怕牺牲的延安精神,抗击日寇,歼灭顽敌,开展大生产,踊跃支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宁夏和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匈奴长歌

    匈奴长歌

    匈奴永不为奴!——除非嫁个公主。本书又名:《舌尖上的匈奴》、《舌尖上的西汉》。至于为什么用现在这个名字......咳咳,思想有毒、思想有毒......总之,恭喜你发现天坑。时间:西汉公元前100年左右(大概)地点:西域、中原人物:男主角和女主角,以及他们的......
  • 楚汉帝姬娥姁传

    楚汉帝姬娥姁传

    曾经我以为我有了你就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依靠,可如今,即便是这天下,也无法让我依靠,我只能靠自己,活下去。
热门推荐
  • 术战三国

    术战三国

    在这里,拥有与我们历史一样的名将,在这里,拥有与我们历史一样的情节,但是在这里,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三国,这是异界三国,相信你会沉浸在异界三国的战争,沉浸在诡异术法,霸气战神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 道图腾

    道图腾

    严肃的道士李云、平和茅山道士王江和欢乐逗x的东北人阴间判官何山在一天晚上偶遇,后成为抗魔铁三角,在人们的背后维持着社会平安的秩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尘世狱

    尘世狱

    众生皆苦,尘世如狱,突然崛起的圣教,肆意灭杀佛道两教!勿嗔,本是佛门杰出弟子,但师傅的圆寂,世俗的变化,让他陷入一场场的困境!收买和背叛,人性的泯灭,使他踏上了屠魔卫道的艰难之路!解救天下苍生,超度黎民百姓,救孤儿,斗圣教!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像一把利刃时刻威胁着那些作恶多端的人……
  • 心里的那颗耀眼星星

    心里的那颗耀眼星星

    刚出社会职场小白为了离自己的爱豆近一点,稀里糊涂进入娱乐圈,误打误撞成了爱豆的助理,每天一边欣赏着爱豆的颜值,一遍暗自努力要把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渐渐日久生情;
  • 圣翼天使传

    圣翼天使传

    额,怎么说呢?我吧,只是一个凡人,一个小孩,不过却长了一对翅膀,看过蜘蛛侠的人都有武侠梦,于是,开始救人,咦,你问我怎么会长出翅膀,这个么,有点不好意思,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了。可是不是凡人,自然有麻烦,亚妮,还有地下党,生活真艰辛啊,不能被人知道我是高手,唉,算了,生活还是很美好的。看我怎么变牛吧!
  • 重塑星辰

    重塑星辰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一个使用星辰之力的大陆,一位异世的少年为了回家,踏上了强者之路。当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属于他的世界后,发现……
  • 牵魂

    牵魂

    郎园在海瞳市经营餐饮酒店,安雅是业界小有名气的美容师,偶然的机会,俩人参加一次旅游活动认识,后来就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本来就尴尬的关系,更加上秋水恒和湘北的加入,更使得原本简单的关系陷入纷纭和错乱!
  •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前一世,她是软弱可欺的正牌王妃,却遭受剜目割舌,遭受百般凌虐。甚至最终被毒杀身亡。第二世,她再世重生,强势回归。却不料父亲被杀,仇人正是前世的丈夫。和亲是么?好!她第一巴掌打了毒妇侧妃,第二巴掌打了渣男王爷!第三巴掌打了昏庸皇帝!浴火涅磐,凤逆九天,且看第一狂妃如何扶摇直上,傲倾天下。
  • 《魔兽开拓史》

    《魔兽开拓史》

    万生之续,必生之。唯有生皆可护生,自世皆有吾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