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9300000014

第14章 文化·历史(14)

回族文化可不可以全球化以走向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回族文化不是“斗”的文化,它与各文明、各宗教都能和谐相处,没有排他性。回族文化所体现的贯通于各文明、各教派之中的世界性在于回族的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适应了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纵观回回民族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回族在其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重要的凝聚和融合作用,尤其是伊斯兰的信仰教义、宗教功修、宗教伦理、教法规定等,对回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以及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的形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经过世代相传而形成为回回的民族传统。清代学者称“唯回回守其国俗,终不肯变”主要就是指它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诚笃信仰,对宗教功修课的忠实奉行,对礼俗和宗教伦理的严格遵行。正是这种感情的链条,把族源复杂的回族归于一,把观念多元定于一,把居住分散合于一。因此,回族文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可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并通过文明对话、交流及各种形式的推广、传播,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回族文化是回回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性的体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21世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情况下,回族文化的发展前景显然与中国的现代化有关、与新世纪人类文化的走向有关。脱离中国的国情、脱离回族的历史就很难看清回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因此,只有站在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的大背景中,才便于认识回族文化之前景。

从21世纪人类文化的走向上看:第一,全球化一方面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球化的推行,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人们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推进文化的发展;全球网络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的接触、对话,可以形成世界性的文化共享;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文化参与的机会,不管人们处在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可以以独立身份,随时随地参与其中;先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为民族文化快速走向世界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所有这些,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全球化过程中所蕴涵的以往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巨大文化活力,是民族文化发展难得的宝贵资源。第二,从文化本身来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世界化。各地区和各民族都在弘扬自己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又仍然保持自己的区域性、民族性特色。这说明全球化不应是一极化,应是多极化之间的对话与会通。在这里,多元化特征指的是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纯粹的文化本位形态,将更加以一种积极主动和开放的心态去容纳和吸收各种异质文化成分,形成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元互补关系。这是一种代表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的多维文化态势,是一种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和融会力的文化。而这个多元化文化特质正符合未来社会所表达的兼容并蓄与共同发展的这一开放的新型文化观念。

挑战与应战,这不仅是一个民族对文化发展的一种积极态度,同时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认同。这个挑战与应战应该包括这样一些文化内容:一是对以过去为代表的旧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的扬弃,使之发生解体和重构,进行自身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社会文化挑战的需要。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建设姿态去引导未来文化的建构,也就是说,面对未来社会,不仅要发展传统,更重要的是去创造新传统。三是要找到新旧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汇点和契合点,更好地把人类文化由旧文明引向新文明,以实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创造性的转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必经的文化之路。因为人类未来文化正产生于新旧文化的交汇、转换和新旧文明的嬗递待兴之中。这个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将从根本上决定和支配着人类文化在未来发展的总体格局。

从这个意义讲,当代回族文化只有充实和创新自身,在与其他各种文化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在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内在活力的同时,大力吸收其他文化的先进因素,弃其糟粕,逐渐形成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互补和并存的文化新格局,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文化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中发展的,它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更不能脱离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宽广大道,而只能在吸收中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回族文化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世界。

王锋(1961~?),笔名穆萨,男,回族,现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书记兼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专家人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学术带头人之一。

文化自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梁莉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状况

宁夏历史悠久,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190.23万,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19.38﹪。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宁夏各族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创造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歌花儿、民间器乐、民间剪纸、雕刻、社火、皮影及回族婚俗、回族传统医药、体育竞技民俗等。据统计,宁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近百个品种,分布在20个市、县(区),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回族花儿、回族民间乐器、回族服饰,列入自治区名录的回族踏脚、民间刺绣、社火、皮影、泥塑等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是目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条例。2005年8月,自治区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5年9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开始全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6年9月,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有了法律保障。2007年3月,自治区政府公布了31项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7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这标志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初步建立了地方一级的名录申报体系。

(一)普查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

普查工作要求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目前自治区文化部门已经开展很多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先后对基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四次普查知识的培训。但是根据调查,目前各县市普查工作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专业普查人员和基本的普查设备,部分市县的普查试点工作还没有具体开展。普查工作是靠下一级的文化部门文化站去推进的,基层文化站的普查人员往往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农忙季节很难及时地参加普查工作。因此各级的文化站在保护工作方面还存在导向不明确、职能萎缩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再加上地方上文化馆设备条件有限,基本没有摄像机、电脑等现代化的普查工具,很难实现数字化多媒体的普查。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持,在普查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方面机制不健全,因此普查工作进展相当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各级名录体系的建立

目前自治区文化部门正在着手建立申报国家级、区级、市级和县级四级名录体系。2006年文化部公布的518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宁夏回族“山花儿”、回族服饰和回族民间器乐三项在列。2007年3月,自治区也公布了31项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下一级的市县级名录也在确定申报过程中。但是基层县市名录申报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基层民众的申报意识不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内涵还没有很好的理解,对在自己生活中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很清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认识不够。由于基层文化部门缺乏专业人员,设备有限,申报文本和音像资料的制作很难达到标准。再者,名录的申报力度还不够,比较一下西北五省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的数量:陕西21项、甘肃18项、青海16项、新疆14项;还有五个自治区的情况:广西19项、内蒙古17项、西藏单独申报的有15项、新疆14项、宁夏3项。由此可见自治区文化部门必须加快建立地方一级的名录申报体系,以加大国家级名录申报的力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地方立法是保护工作开展的法律保障,是建立保护机制的重要环节。自治区在立法工作上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政府就制定了保护民间美术和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地方立法。2006年9月,自治区颁布实施了《条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范围;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明确了文化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具体职责;规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认定、收集、研究、命名、展示、传承、利用等具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保障措施等内容作了规定;规定了保护工作中各个部门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例》还规定,对列入区级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成就突出、技艺精湛的代表人物,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对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调查发现,虽然已经出台了保护实施的条例,但具体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真正地落到实处,部门牵头实施的机制显得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也较大。保护措施还没有完全按照《条例》的规定去实施,尤其是保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保护管理资金不足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文化行政部门还没有对成就突出、技艺精湛的重点传承人进行奖励和资助。

(四)传承人、传承点和传承基地的确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关键环节就是身怀绝技的传承人,还有对他们的“传习人”的教育和培养。目前确定了已进入国家级名录的3项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回族“山花儿”艺术确定马生林、摆五七等为传承人,在海原、同心、泾源等8个“山花儿”自然流传村建立传承基地。回族民间器乐方面已确定了张明星、马文祥等回族器乐传承人,在宁夏灵武郝家桥建立口弦传承保护试点村,在固原张易乡设回族芦管、哇呜的保护传承试点村,计划在沙湖杨达吾德回族民间乐器制作坊设立回族民间器乐制作传承基地。回族传统服饰上,确立了虎凤英等回族刺绣传人,在西吉、隆德确定和命名4个回族刺绣之乡,在吴忠东塔寺乡穆民新村建立回族传统服饰传承基地,同时计划收集、征集回族民间刺绣作品和传统服饰实物,建档管理,在吴忠市设立宁夏回族传统服饰及妇女“针线”作品陈列室。到目前为止,这些传承人、传承点和传承基地的命名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前期的查找、确定工作全部完成,但正式的挂牌命名认定仪式还没有进行,对以上重点传承人还没有进行表彰奖励和资助扶持。

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自治区政府在建立保护机构、出台地方性保护法规、地方名录体系的建立和田野普查工作的开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在保护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普查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实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还不强。归纳起来,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就在于各方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没有很好的认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教授在学术反思中逐渐形成并明确提出的前瞻性课题。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同类推荐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卓尼土司历史文化

    卓尼土司历史文化

    卓尼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左右西藏政教二普的摄政王策墨林,有学富五车的甘丹赤巴,有保家卫国的爱国僧人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扎勒参,有着作等身的扎巴谢珠,有支援中国革命的土司杨积庆等,我们缺什么?卓尼文化底蕴丰厚,需要开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练出卓尼精神,为当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奋斗。
热门推荐
  • 贵族之宠儿

    贵族之宠儿

    一个外表文静,心底可爱,但又想装成大小姐,时而管不住自己的心情,不顾大小姐的形象。一个家庭富有,水晶董事会会员,大小姐脾气非常重,待人不善。这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的女孩竟阴差阳错地走到了一起,在她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这个学院里,家里没几个千万,百万的,进来也只有被孤立的分。在这学院里,连服装都是根据家境来分配,这让别人一进来就能看出你家到底有没有钱了。在贵族的眼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这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弱肉强食,这个词,已经麻木了。贵族的眼里,穷人穿肚兜,普通人穿烂衣服,而这些贵族呢?就往身上挂金丝银线。这,就是贵族。
  • 请给我依靠的肩膀

    请给我依靠的肩膀

    我不是你爱的那个男神,但是却是值得你爱的人,我有一个让你依靠一生的肩膀,给你温暖,让你微笑......
  • 繁花绽

    繁花绽

    百鸟鸣,是热闹;群星闪,是璀璨;繁花绽,是美丽。我想随心所欲而活,谁不想随心所欲而活!
  • 在仙侠世界的日子

    在仙侠世界的日子

    传说古时天上有诸多天命星辰,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一个人的命数。其中星辰里最耀眼的一颗被称作帝王星,而每逢帝王星出现,人间都会发生一场浩劫,浩劫之中必定会崛起一位人间帝王。故事发生在这个仙侠世界里,有一天,第九次帝王星现,与以往不同的是······
  • 超级英雄联盟之穿越者

    超级英雄联盟之穿越者

    远古神级文明的崛起与失落,人类忘却的历史与荣耀。抗日战争时期的穿越者方仲柏组建超级英雄联盟,穿越时间与宇宙,挑战邪恶神级文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被黑洞吞噬之后

    被黑洞吞噬之后

    无数时光之后,整个太阳系被黑洞吞噬。地球历经磨难,人们躲在巨大的城市里面舔舐伤口。与异星文明的接触使得各种各样的超能者不断涌现,主角觉醒“全视”超能之后,又继承了开启超能宝藏的钥匙。
  • 史上最强控制系统

    史上最强控制系统

    穿越成落魄公子,一没家世二没money怎么办?没关系,我有最强控制系统!如有雷同,纯属你抄我。凸(??_??)凸
  • 大风歌

    大风歌

    曾经那么可以信任的人,如今才发现只不过是谎言,一旦牵扯上权力以及各方面的利益,可以牺牲的人实在太多太多,那么夫妻之情呢?也可以就这样被牺牲吗?而那个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男人,又将在她的生命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还是说,她的这一辈子,早就注定了要和他纠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