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72300000021

第21章 经济(13)

干(塘)武(威)铁路于1958年10月动工修建。1961年3月开始临时运行。1966年1月正式通车,使兰新线和包兰线连接起来。干武铁路主要地段属沙漠、荒原,气候干燥、风沙大、条件艰苦,承担武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远至北京、天津和东北)的客货运分流任务。

1964年2月,设立武威铁路分局,办公地址在武南镇。1978年,玉门分局划归武威分局。武威铁路分局共辖车站105个。2005年3月18日,武威铁路分局撤销,设立武威铁路办事处。

四、桥涵

截至2006年底,全区境内共修建有大中小型桥梁151座,其中国道73座,省道12座,地方道路66座。有涵洞5318道,总长5.39万米,其中国道618道,总长1.42万米;省道597道,总长4455米;地方道路4403道,总长3.52万米。市郊有荣华桥、天马桥、光明桥、拥军桥、清水河桥共5座。

荣华桥: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梁全长140米,主跨为8孔,每孔跨径13米,桥梁净宽25米,其中主车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5米。石雕栏杆扶手,1995年建成。

天马桥: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长140米,主跨为9孔,桥梁净宽42米,与杨家坝河斜交,2005年建成。

光明桥:为钢筋混凝土坦肋拱桥,主跨5孔,桥长86米,净宽6.5米,初建于1975年,2005年对其进行加固维修。

拥军桥:位于炮校西门,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桥长110米,净宽6.5米,1992年建成。

清水河桥:位于凉古公路6公里处,为8孔跨径13米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长120米,2002年建成。

五、运输

1、驿道、大车道运输

早期驿道、大车道运输工具主要是人、牛、马、驴、驼等。牛主要从事拉车运输;驴主要从武威西南山驮运煤炭和往城里驮运粮食;骆驼主要从雅布赖盐池驮运食盐至武威,一般每年约有800峰骆驼担任运盐任务,每月往返三趟,每峰每次可驮运150公斤。另外,还向包头、京、津等地驮运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城区有两家骆驼行,多从事长途运输。据统计,1949年,全县有运输马4187匹,骡子3204头,毛驴5.02万头,牛3.91万头,骆驼1600峰。现在,牲畜仍然是边远地区和部分贫困地区的主要运输工具。

机械运输工具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凉州区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仪仗俑、牛拉木车、马拉木轺车等实物证明,最迟在东汉时,凉州区一带已有了以牛、马等牲畜作动力的运输车辆,这种车,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光绪元年(1875),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为办理新疆军务,在河西走廊至新疆的运输线上组织官商大车5000余辆,驼、驴等牲畜3.45万多头(峰)。其中,在凉州和肃州组织大车2000辆,驴1500头,担任军需粮食运输。

抬轿是供官职人员和财主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国22年(1933),从外地传入“东洋车”(即黄包车),以人为动力,供人乘坐。还有一种为铁木轮车、胶轮车,长途运输多以畜力车为主,马车店成了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随着交通业的发展,许多驮道、大车道被整修为公路,铁木轮车、胶木轮车逐渐被淘汰。现在,大部分地区的运输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架子车,手扶拖拉机,三轮、四轮农用车,汽车等。

2、公路运输

甘新公路建成后,以货运为主的公路运输有了较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物资大部分沿甘新公路运往内地。民国28年(1939),武威成立汽车站。

1952年,武威县客运汽车1辆。1958年成立了县运输公司。1976年,全县专业运输车辆31辆。1989年,全区有大客车55辆,到2006年,武威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客运车辆发展到110辆,全区交通业完成公路客运量84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544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571万吨,货运周转量55249万吨公里。1996年,武威城区开通市内公共交通线路,公交车辆由最初的8辆发展到2006年的112辆,公交线路由2条扩展到目前的8条。市内小型出租车到2006年底已达1160辆。

第十一节邮政通讯

一、机构

古代通讯机构为驿站、急递铺、递运所。武威设驿站,领五驿:武威驿、大河驿、靖边驿、怀安驿、柔元驿。

元时,增设有急递铺。明洪武五年(1372),整理驿站,增设了递运所。武威递运所在城西2.5公里许,领靖边、大河、怀安、柔远四站。

清朝,武威递运所为河西最大的驿所。民国2年(1913),驿站和递运所全部撤销,结束了驿站制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武威邮务局在武威西大街成立。民国19年(1930),武威邮务局改称武威邮政局。清光绪十六年(1890)十月,兰州至酒泉电报线架至武威,设凉州电报子局。民国16年(1927),凉州电报子局易名武威电报局。

民国34年(1945),武威电报局易名为武威电信局。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后,武威军管会派员管理邮、电两局。1952年7月11日,邮政局和电信局合为武威专区邮电局。1953年,省局确定武威专区邮电局为中心局。1998年,武威邮电局分设为武威邮政局和武威电信局。

二、邮政

1、函件1905年建局时,只办理收寄信函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信函月发出平均逾万件,新闻纸印刷物类仅百余件。1958年,发出函件突破100万件。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1972年发出函件突破200万件,1985年突破300万件。2006年,函件业务量为180.76万件,特快转递量89614件。1949年6月发出包件6件。1985年,包件交换量12.82万件。2006年,发出包件4.69万件。武威邮务局民国15年(1926)7月11日起办理汇兑业务。1949年,开发汇票200余张。1985年,汇票交换量25.85万张。2006年汇兑业务量6.92万张。

2、报刊发行30年代后,武威曾先后出版过《河西周报》、《武威新报》、《武威青年》、《天梯之钟》等报刊,由邮局邮寄订户。1950年5月,邮局开始办理报刊发行业务。1952年,发行报纸累计52.74万份,杂志1.95万份。1960年,报刊累计突破500万份。1981年,累计超过1000万份。1985年,发行国内外报刊2250种,报刊发行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区平均每4.91人拥有一份报刊。2006年,发行国内外报纸1630.28万份、杂志84.64万份。

3、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截至2006年底,储蓄余额达14.16亿元,成为武威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五大金融机构。

三、有线通讯

1、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23年(1934)12月21日,武威至古浪、永登、兰州定时长途电话开通,电路报、话兼用,每日通话上下午各1次,共4小时。次年电话延展到张掖、酒泉,武威属中转局。

抗日战争时期,武威有军用电话16处,民国28年(1939),月均去话616张,来话606张,月均交流量1222张。1950年,去话1.36万张,来话1.17张。1956年4.38万张。1985年10月,开通兰州——武威DD14长途半自动对撞机。1986年,长途电话的接续进入半自动阶段。1989年,长话交换36.53万张。90年代初,长途电话半自动转接业务全面实现数字程控直拔。1952年,市话用户46户。1956年,市话用户365户。1976年,交换机容量800门,用户603户。1985年,市话线路68.54杆公里,架空明线122.49公里,电缆38.05皮长公里。用户小交换机17部、1506门,公用电话6处,市话交换机容量2000门,实际容量1190门。2006年,城市电话用户达到147468户,公用电话用户达到4000户,小灵通用户达99991户,电话普及率达20部/百人。

农村电话1955年第一季度,开办农话业务。1956年,农话交换机容量100门,交换点7处,各设10门小交换机1座,全县38个乡全部通话。1989年,实占502门,19个农村支局(所)中,17个设有交换点。2003年,农话交换业务全面实现程控化,到2006年底,农村电话用户达129867户,全区100%乡镇通电话。

2、电报

清光绪十六年(1890),设凉州电报子局,购置莫尔斯电报机2副,经办电报业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收发报计4.09万字。民国元年(1912)以前,省内收费每字白银10分(即1钱),国内每字白银68分(即6.8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60年中,武威可向兰州、张掖、酒泉等地直接发报。民勤、永登、古浪、永昌等经电话传至武威局后转发。1950年,电报业务量为1.48万份。1985年,电报业务量达99.15万份。1987年,电报电路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路,全部实现电传机化。城区电报有专人用车投递,每日10次,上、下午各4次,夜间2次。农村来报除黄羊镇、武南镇、九条岭由其支局投递外,其余13处支局(所)均为邮送。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电报逐步被传真、网络传送所取代。

四、无线通讯

1996年8月27日,武威新建模拟交换机系统,正式割接入网运行,标志着移动通信业务在武威正式开办。1999年7月,武威移动通信分公司从原武威地区电信局分离出来独立运营,1999年8月20日甘肃移动通信公司武威分公司成立。1999年11月17日,武威新建数字交换机割接入网运行,至此武威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成立。到2000年武威移动通信公司的用户总数突破7万户,发射基站总数超过100个。截至2006年全区移动用户总数达160819户。

第十二节商贸供销

一、商业经营

商业在凉州区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汉武帝在武威建郡设县,武威便成为内地与西域各国商品交流的重要商埠之一。中原丝织品等经武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西域及中亚各国的物产如胡麻、核桃、苜蓿、葡萄、葱、蒜等经武威大量传入中原。武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物丰富,商业兴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发展呈衰退局面。但河西较为安定,割据河西的统治者对于对外商业交易非常重视,加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先后建都于姑臧,凉州便成了整个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隋唐时,凉州为西域贸易门户,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外商川流不息。又是各国商人和僧侣汇集经商与传教之地,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之所。中原丝绸、漆器、铁器、陶器、茶叶等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西域各地,西域的珠玉、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良马又从这里输往中原。西域及中亚商人前来凉州贸易或经凉州而入长安者较前更多,不少商人定居凉州,著名的昭武九姓商胡即其中的一部分。

宋时,北方战争频繁,受辽、金、西夏等国的阻隔,加之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贸易衰落,较之盛唐时期已经衰败得多了。

元灭西夏,统一中国,丝路重新畅通,但因航海事业的兴起,对外贸易的路线已转移到东南沿海,武威农业也陷入衰退境地,手工业遭到摧残,商业贸易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

明嘉靖三年(1524),嘉峪关关闭,丝绸之路停止运行。武威商业贸易日趋萧条,商业交易均在区域间进行。嘉靖三十九年(1560),武威高沟寨、铧尖墩等地设立了茶马集市,用内地的砖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一度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商业往来。

清王朝建立初,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各民族之间商业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康熙三十七年(1698),开放嘉峪关,恢复中外贸易,武威商业重又繁荣起来。外地商人来武经商,致富后就地安家,世代经商,成为世家。

辛亥革命后,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对武威商业经济带来了极大破坏。民国16年(1927),武威大地震,所有商业店铺遭到严重破坏;民国17年(1928),发生“凉州事变”,对商业破坏很大;民国20年(1937),马步青部驻防凉州,开设西发源、德永协等“官办”商业,控制黄金,操纵布匹,垄断市场,并且种植鸦片,强迫商号推销。致使商号倒闭,人员外逃。

1939年至1949年的10年间,武威县物价上涨幅度达两万倍,平均每年上涨两千倍,武威商业经济趋向崩溃。民国6年(1917),武威县商会成立。民国23年(1934),下设14个同业公会。第一任商会会长由振兴泰商号掌柜王保元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商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个体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于城市大街小巷。20世纪90年代初,凉州区的18户国有、集体商业企业担负着凉州区城乡80多万居民的日用消费品供应任务,近400个中小批零网点遍布城乡。到1989年,完成国内纯销售1.15亿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凉州区的私营、个体商业迅速发展起来,网点遍布城乡,成了城乡居民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凉州区国有商业的市场经营份额不断萎缩,到1997年已不到20%。到2006年,凉州区内已建成营业的大型商场超市有浙江大厦、凉州商厦、义乌商贸城、丽达百货商场、西凉批发市场、再就业市场、凉州市场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0.92亿元,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15.07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5亿元。

同类推荐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新闻与正义(修订版)Ⅲ

    新闻与正义(修订版)Ⅲ

    本套丛书汇集了西方优秀记者们近100年来对新闻正义的理解和追求,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新闻作品中的经典。虽然这些报道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却可以让我们看得更真实、更完整。素以评选的权威、公正、严格而著称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乃至全球的最高奖,数十年来,它一直以新闻的公正、客观、准确、自由的精神作为其评选的准则,获奖作品更是因其直面社会政治、世道人心而成为新闻写作的范本。本书是该奖项获奖作品集,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完整的世界。一部《新闻与正义》分明展示着,那些优秀的记者在与非正义抗争时,他们所能期待的最好命运就是将自己作品与非正义一起埋葬。
  •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文书的写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办公室文书写作是办公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为您提供了数十种文书写作,是广大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写作和管理的工具书。您可以随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作参考。
  • 交通与邮政(和谐教育丛书)

    交通与邮政(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荡世冥河

    荡世冥河

    神魔诡子,神体双俢,看一懵懂孩童寻身世,报宗仇,显无尽倜傥,展无限威风,踏平世间之坎坷,执掌万载之冥河!
  • 留下的灰色不再回头

    留下的灰色不再回头

    还很萌的祈沫雨,在自己自作的意外里遇见了白羽卿,两个人经过了分分合合走到一起,没有人看出了他们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也没有那样一个人会让祈沫雨在醒来之后忽然就会失声痛哭。你笑着望着我,可惜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我再也不会爱上其他人,你也是那一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广场舞称霸后宫

    广场舞称霸后宫

    “这……是什么?”“回皇上,此乃‘广场舞’,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皇后又在干什么??“臣妾准备先在后宫推广,然后是全国,全世界,最后让广场舞称霸舞林”“……”皇后又在发疯了……~~~~~“皇后娘娘怎么还不来,广场舞快开始了”“就是就是……”从此后妃不争宠,争先涌向广场舞……~~~~女主:广场舞是我的最爱,男人什么的有广场舞可爱吗?男主:皇后又要抛弃朕,独守空房qaq1v1无逻辑不喜勿喷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独人游

    独人游

    地狱路以空,人间百鬼行。自灵气复苏已有五年之久,世间已不复当年之惨状。但灵异事件依旧是萍萍发生。……一场幼时的经历,导致了少年的双眼被取走,在柱着一支拐杖独自漂泊了数年之后,恩缘巧合之下误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遇到了她。且看眼睛得以治愈的少年带着少女如何在这个越来越危险的世界上生存下去。
  • 酒街望离歌

    酒街望离歌

    对初唐、盛唐、晚唐的创意链接。以李白故事线为主。
  • 近身民工

    近身民工

    女警花娇羞地咬着红嘴唇,“元芳,你轻点,人家怕疼!”小姨子瘫坐在沙发上,无比享受地说:“姐夫,你的技术太好了,人家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你了!”女神总裁老婆娇嗔道:“私处留香?元芳,你怎么看?”…………李元芳从大山走出,脚踩小人,拳打各种二代,坐拥各位美人,纵横都市,成就无上王者。
  • 云上三尺

    云上三尺

    初中的时候,班主任问我将来想要做什么。我说我要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我渴望飞翔。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别再长个了……班主任笑了笑。高中的时候,新的班主任问我将来想要做什么。我说,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我渴望飞翔,我还需要双翅膀。班主任伸直胳膊才勉强的够到了我的肩膀,他叹了口气,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大学的时候,教练边给我传球边问我,喂,你小子,听说你的梦想是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接过球,我点了点头,脚下发力,一步,两步,迈过三分线,罚球线就在眼前,我起跳,把自己扔上天空!那是我以前的梦想,而现在,不需要翅膀,我也能触到那三尺云上!
  • 收妖小娘子

    收妖小娘子

    普通大学生颜江黎因为话唠体质被嫌弃,雷雨天忙收被子而被雷劈了穿越过来,成功替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嫁进了传说中的鬼王府。结果这身体的主人藏着无数秘密,自己就想在这不受宠的王府里面混吃等死,结果那传说中比鬼还看不得王爷怎么对她宠爱有加呢?怎么自己总是出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