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7300000043

第43章 辣·欲·才——也说王熙凤(1)

只要一提起王熙凤这个形象,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虽然她在《红楼梦》里算不上第一主角,但她在书中的地位、在小说中的意义、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以及留给读者思索和研究的空间,却并不亚于宝、黛、钗三大主角。所以,有学者说:“《红楼梦》里如果没有凤姐的话,它的篇幅就得去掉二分之一”,“《红楼梦》的可读性就要去掉三分之二”,而“《红楼梦》也不成其为《红楼梦》了”;所以,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说:“《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所以,著名美学大师王朝闻先生才那么兴致勃勃地专门为她写了一部40万字的专著(《论凤姐》),而这在中外小说研究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她像安娜·卡列尼娜、爱斯梅哈尔朵、包法利夫人等小说人物一样,成了世界著名妇女形象。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王熙凤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学典型呢?她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艺术魅力呢?难道我们只是用“反面角色”或几个诸如“自私贪婪、笑里藏刀、阴狠歹毒”的贬义词再加上“才干超群、善于理家”两个褒义词就能概括这个倾注了作者无穷智慧和无限心血的形象?鉴于此,笔者也不敢妄加评说,这里只就王熙凤的“辣”、“欲”、“才”三方面作一粗浅的解析和评议,以教正于方家。

一议“凤辣子”之“辣”

提起王熙凤的“辣”,人们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毒辣、凶狠。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凤姐时说:“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兴儿在尤二姐面前说她:“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些话通俗而深刻、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王熙凤阴狠歹毒的性格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她设毒计陷害尤二姐和“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

小说第六十八回写她设毒计陷害尤二姐:她听说丈夫贾琏在外头偷娶了尤二姐,又气又恨,“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先是主动登门,用看似极其恳切的言辞和眼泪把尤二姐骗进大观园。她说:“今日二爷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正是天地神佛不忍我被小人们诽谤,故生此事。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不但那起小人见了,自悔从前错认了我,就是二爷来家一见,他作丈夫之人,心中也未免暗悔。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这些话,乍一听,她的遭遇多么令人同情,她的心胸多么大度,她的心地多么善良!可是,当尤二姐一进园,她就立即辞掉了尤二姐原有婢仆,专派一个名叫“善姐”的丫头去折磨尤二姐。而当面见到尤二姐时,她“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接着,她又派人指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去告状,另一方面又暗中派人“拿了三百两银子”去打点官府。官司一起,她就借故到宁国府对着尤氏、贾蓉“说了又哭,哭了又骂”,说她为压下案子已花去“五百两银子”。在宁国府边哭闹边讹诈之后,回到园里,她又堆起笑脸,主动带尤二姐去见贾母,请求贾母留下尤二姐给自己丈夫贾琏作妾,贾母便当众大大赞许王熙凤“贤良”。官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她怕将来被人揭发,便下密令,派人追寻张华,“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同时,又在背后紧张地进行活动,煽风点火,挑拨贾琏新娶的另一个小妾秋桐去斗尤二姐,她自己“坐山观虎斗”,准备“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在王熙凤一系列阴谋诡计的陷害下,尤二姐终于“吞金自尽”。王熙凤自此还要假意哭道:“狠心的妹妹!你怎么丢下我走了?”这是何等的两面三刀!这是何等的毒如蛇蝎!

再看她是如何“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的:小说第十一回写凤姐探看了病中的秦可卿返回,刚走到园子里:

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道:“请嫂子安。”凤姐儿猛然见了,将身子往后一退,说道:“这是瑞大爷不是?”贾瑞说道:“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凤姐儿道:“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贾瑞道:“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

凤姐儿是个聪明人,见他这个光景,如何不猜透八九分呢,因向贾瑞假意含笑道:“怨不得你哥哥时常提你,说你很好。今日见了,听你说这几句话儿,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了。这会子我要到太太们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等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贾瑞道:“我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又恐怕嫂子年轻,不肯轻易见人。”凤姐儿假意笑道:“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年轻不年轻的话。”贾瑞听了这话,再不想到今日得这个奇遇,那神情光景亦发不堪难看了。凤姐儿说道:“你快入席去罢,仔细他们拿住罚你酒。”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慢慢的一面走着,一面回过头来看。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当贾瑞第一次在假山后面的半道上截住王熙凤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出格的言行。只要当时王熙凤适当训斥他几句,也就没有后来的结果了。可是王熙凤却偏偏故意“顺水推舟”,两次“假意”含笑地对贾瑞说一些甜语蜜言,撩拨得贾瑞心里甜甜的、痒痒的,一步一步地钻进她的陷阱不能自拔,把事情“做大”,然后置贾瑞于死地。为什么王熙凤一定要把他治死呢?仅仅是这个“癞蛤蟆”想吃她的“天鹅肉”,冒犯了她这位贵夫人的威严吗?第一,按一般常情,遇到这样的事,她第一个应该告诉贾琏,让贾琏出面教训这浑小子;但她却告诉了贾蓉、贾蔷两个侄儿,让这两人知道婶娘有这样无法公开的秘密,可见这三人的关系很微妙、很特殊。第二,她可以诉诸贾母、王夫人等家长,通过族法家规来解决,但她没有这样做。第三,她不但没有正言厉声地斥责和拒绝,反而故意挑逗、引诱,让贾瑞一步一步地“走火入魔”,酿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得从小说第七回焦大醉骂的话说起。焦大骂道:“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这“爬灰”是指贾珍与其儿媳秦可卿的乱伦,大家已共知;而“养小叔子”指的又是谁呢?我们认为,这就是指的王熙凤。因为焦大醉骂时贾蓉正送凤姐和宝玉的车出门,作者还特意点明“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闻得,便装着不听见”。为什么要“装着不听见”呢?可见心里有鬼。过去有人认为,“养小叔子”指的是贾蓉与凤姐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这是误解,因为贾蓉是“草字辈”的,他是凤姐的侄儿,不是“小叔子”。在贾府,可称为凤姐小叔子的只有宝玉和贾环,这二人显然不会与凤姐有任何不正当关系。因此这“小叔子”只能到贾家其他“玉字辈”中去找。我们听听凤姐在花园中与贾瑞偶遇时的对话——凤姐说:“这是瑞大爷不是?”贾瑞道:“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这口气很奇怪,根本不像关系生疏人之间的口气,仿佛还带有某种威胁的味道。而且凤姐的回答也很奇怪:“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再说,凤姐在贾府中的厉害是人人皆知的,贾瑞又非贾府嫡系子孙,没有某种原因,他敢如此大胆、放肆吗?所以说,王熙凤“养”的“小叔子”,当指贾瑞。

联系到贾瑞之死在第十二回,秦可卿之死在第十三回,而且十一回末的脂批又说“将可卿之病将死,作幻情一劫;又将贾瑞之遇唐突,作幻情一变,下回同归幻境。”这说明作者是特意将秦可卿与贾瑞对照着写的:秦死于“爬灰”,贾死于“养小叔子”,应当说是暗示得很清楚的。凤姐之千方百计要治死贾瑞,是因为她要灭口!所以她一开始见了贾瑞就露出了杀机:“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可见其心机何等狠毒!而且她自己也承认:“若按私心藏奸论,我也太行毒了。”

如果只就这两个例子来看,王熙凤表现出的“辣”,确实只是一种让人恨之入骨的杀人不见血的阴狠毒辣,王熙凤确实是一个应该千刀万剐、完全否定的“反面角色”。但是,我们要问的是: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这“凤辣子”之“辣”,就真的只是表现为“毒辣”吗?我们还是再来看看下面一些例子吧。

小说第三回写王熙凤笑语登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就是王熙凤被称做“凤辣子”的最早来历,这也是她在小说中的第一次“亮相”。确实,她的第一次“亮相”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辣”。但这个“辣”,却绝不是“毒辣”,而是大方泼辣、不拘礼数。在封建社会,在要求女性恪守封建妇道、“笑不露齿,行不动裙”的时代,作为贾府孙辈媳妇的王熙凤,却敢于违背封建妇道,敢于“放诞无礼”,敢说敢笑,泼辣大方,不拘礼数,难道这不值得肯定吗?难道这也属于“反面角色”之所为吗?

而且,她的这种“辣”还进一步表现在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作风和大胆改革、勇于革除旧弊的管理上。

同类推荐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是由第一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赛”参赛作品汇编而成。该比赛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联手萌芽杂志社、文学百校行、新读写杂志、零杂志主办,来自全市4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两百多名高中生齐聚一堂,以文会友。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当你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打破枷锁、锤炼性情、重视习惯、提高效率、挑战极限、超越平庸、超越竞争、超越思维、超越格局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热门推荐
  • 皇冠之重量

    皇冠之重量

    如果命运可以重来,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一条路。
  • 医学真传

    医学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城市隐狼

    城市隐狼

    一次秘密任务,战友全部牺牲,只剩自己一个人活着,心伤退出军队,回归都市。本意平静安度余生,无奈处处危情。大丈夫,当仁不让;为了自己的爱人、朋友、兄弟和平静的生活。既然是浑水,就让他越来越浑吧。
  • 烟波流转

    烟波流转

    战乱遗孤,饱受世间冷暖,看主角凌欢如何在这残酷的世界中夹缝求生!是疯狂?是毁灭?是沉稳?是新生?于苦难中相遇,跌跌撞撞走完一生!不离不弃,至死不渝!没有开挂,没有重生,没有退婚,没有废柴!只是为了活下去,一点一滴的被迫成长,不成长,唯有死亡!
  •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物疗法,实际上是为各种病人设计的全合的膳食。它的科学性在于对症选食。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就论述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物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食疗的重要性。自古到今,有关食疗的论著,比比皆是。较具代表性的有《千金方》、《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经》、《本草纲目》等。如何将这些医学瑰宝加以继承发掘,并结合当代的医学科学,加以整理提炼,使之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本书则以食疗——这一中华民族的济世瑰宝,给你全新的科学指南。
  • 另类的古代人生

    另类的古代人生

    本文励志,文笔幽默风趣,女主有着自由的灵魂。本文崇尚自由为主,立志为辅,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且看女主如何从低谷一步步的成长到万人瞩目的焦点。本文:[1v1]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不一样的成年礼

    不一样的成年礼

    穷屌丝成年礼上世界突遇丧尸病毒爆发,老爸临终时给的珍珠救了他一命,末日下人性泯灭,丧尸横行。
  • 只给你诺言为你相思

    只给你诺言为你相思

    简介:大二的韩相思对大四的黎洛臣一见钟情,可黎洛臣不知道韩相思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她。当爱转角,韩相思找回了失去的记忆后,离开了黎洛臣。在黎洛臣的追求下,两人又走在一起。可好景不长,韩相思为……明知危险,却依然奋不顾身,只因对你,我一往情深。一一一韩相思亲爱的,记得别走那么快,我怕找不到你,你要等等我。一一一黎洛臣
  • 穿越之火影我来了

    穿越之火影我来了

    穿越,失忆,误会,喜欢的人到底是谁,是这一世还是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