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5500000003

第3章 白衣(1)

1

哪里会想到那天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以后许多的时候,或是夜,张口扑灭桐油灯盏,却仍依依立在黑里;或是晓,冷登地翻身,睁眼是窗户纸上虚虚的白,说不上心里哪层热哪层冷,她总有好长一阵工夫的失神。

那是1944年的春天,早上一场大雾,小城化在雾里,白茫茫地连轮廓都无。

梅华蹑着猫似的足,一手提着绊带黑布鞋,一手轻轻推开伙房的门。她早就掐准,这是监厨老头如厕的钟点。

校长和教官常常训导,战时物资紧张,大家应该同舟共济,可是女学生们不止一次看见,校长太太的黄包车,塞满一包包政府贷金粮溜出后门。

春天是抽条的时节,总是没到二更,女孩子们的胃就开始响亮地召唤那被克扣的粮食,这气势远胜所有的讲义和校规。

按捺了一夜的念头天明时分跑了出来,此刻,梅华深深地屏住气,怕满鼻的番薯热气把自己吓坏了。

她不贪心,一个小布口袋,只装了六个番薯,她三个,阿锦三个,两个好友能喜津津地消磨几个晚上。

门外雾如牛乳,却听得监厨老头的咳声似在近旁,梅华慌里慌张地就跑,辨不得路,鞋也来不及穿,却不敢稍停。

那笛声不知何时起的,等她听到时曲子已经大半了。

婉婉转转的笛声,贴着人的肺腑心肠,一路只清清地细细淌着。她站住,四下里静极了,静到好像连自己都不在了,天地间只有这笛声,无辜地悠长地让人要怆然泪下。竹叶上的一颗露水掉在额上,梅华不敢眨眼,也不敢动弹,生怕那笛会因此就散了化了消失了。

不知多久。

沙沙的脚步声,空谷的足音,竹林深处,一个白色的身影迷蒙着迷蒙着,显出隐约的轮廓。笛子早停了,她无力地看那人安详地走近,走近,她逃不动了。

那青年男子长衫雪白,手里一支黑色长笛。

她想藏,雾却早薄了,她就这样挡在他眼前,低着头,树枝挂乱了的辫子,草绿色的粗布校裙,光脚,一手是鞋,一手是来历不明的口袋。

“你在这里吗?”她听到他的声音,温存和平的,她只忙着捕捉那声音,却忘了他的句子。

只能无措地抬头看他一眼,白衣男人笑了,想一想,又笑了。

然后他轻轻地擦过她的肩,沙沙地踏着草叶走了。

山林里有一种很清的味道,她确信是他留下的,他的白衣下摆飘飘洒洒,闪耀在翠绿的草野上,好像不是真的。

又一颗露掉下来,她哆嗦了一下,真凉。

2

没有人知道云一川打哪里来,就像不知道头上一片云的前世今生。

战时四处都有流离的人,梓阳女中每月都会忽然多一两个异地口音的先生,大家不奇怪。然而云一川还是有些不同的。他不落魄,任何时间见他,都是白衣,长衫短褂西服衬衣,统统一例雪白,白得让人觉着自己不干净,只好谦卑地靠后。他神秘,住在山上一幢桂系军阀留下的小楼里,从不去别人家做客,也不邀请谁。他自来自往,脸上常有散淡的笑容,山风飘啊飘地吹着他的衣襟,不知不觉他已站在讲台上。

阿锦在写信,她和驻地的一个副官正爱得热火朝天,天天见面不够,还要把其余的时间用字缀上。老师来了,阿锦忙把信塞在课本下面,有点嗔怪梅华不提醒她,却见梅华竖着课本,兀自垂下头,腮后晕红一片。

阿锦马上就明白了几分,她早觉得这丫头奇怪,几日大早跑到后山念书,赶着第一个到教室擦讲台黑板,平白无故地短了许多话,长了许多呆。她瞅瞅梅华,再望望儒雅的云先生,暗地里笑了,却仍不动声色。

下了学,几个女学生热热闹闹地围着云先生求教,梅华还是远远地坐着不动。阿锦唤她,她支支吾吾地说要再温一下书,待人都散了,教室空下来,她依然坐着。云先生的笔记洋洋洒洒的一板,隔岸看着,又亲切又惆怅,只恨自己的脑子太慢,好多好多他的声影都是那么惊心动魄地撞进来,她张皇失措手忙脚乱,要等到这刻才可以一点一点整理、别类、珍藏、回味。

梅华走上讲台,踩着他刚才站过的方砖,夹起他用剩下的短粉笔,踮着脚轻轻地轻轻地,再走一遍他的笔画。突然爆出一阵清脆的笑,阿锦佻达的脸正伏在窗上:“小梅,小梅,你也学人花痴啊!”梅华又惊又羞,恼恨之极,抄起一盒粉笔,下了狠劲儿扔过去。阿锦早笑着躲开,粉笔砸在窗棂上,深深浅浅的白点,梅华急得掉了眼泪。

到了晚上还气阿锦,千呼万唤都不答应。阿锦赖,捧着副官送的五香花生米,笑嘻嘻地挤上床:“我帮你送信给云先生不成吗,还生气,还生气?”

“干吗送信给他?”

“你喜欢他,喜欢就告诉他啊,像我和余副官一样啊。”

“我不会写信给他的。”

“对喽,书生有什么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才是男人嘛!”阿锦的口气,下一句又要大赞她的余副官了,梅华翻身不理她。

“好好,云先生也好,只是你想,嫁给他就要天天帮他洗衣裳,那些白衣裳有多难洗啊,手都泡粗了。”

梅华哭笑不得,只起劲推她下去。

阿锦犹在打诨:“要是他只穿黑衣裳多好,连搓衣板和肥皂都省了,只在水里浸一浸晒了,就骗他说干净了穿吧。”

“只会胡说八道!”梅华禁不住笑着拍了阿锦一记。

她不会让阿锦知道,她有多么爱慕那一袭飘飘的白衣。除了他,世上再没有哪个男人,能把白衣裳穿得那样好了。

3

转眼就入夏了,每日她都醒得老早,微亮的天光,叮咚的鸟声,想到这世间有云先生,她今天的日子有云先生,多好。

山后的那片竹林,有时能听到云先生吹笛,那真是运气好得不行。梅华就寻一丛茂密的竹子蹲下,一动不动地听到尾。更多时只有满山的鸟虫,她的心要是实在太乱,也会偷偷地跑到小楼边上,远远地站一会儿,看见阳台上晾着他的白衣裳,就很快乐了。

她还有个秘密,这秘密也好快乐,二娘给了她一件半新的阴丹士林旗袍,四姐送她一条白丝巾,还有阿锦的礼物,一只竹编的别针。明天她就要打扮起来,辫子上还要扎两只蝴蝶结,像那些大城市的女生,明天她一定要和云先生说一句话,明天是很不一样的,明天是她十七岁的生日。

只是这天早晨她看见,小楼阳台上的白衣裳旁边,好像有件桃红色的褂子。

她想看清楚些,又不敢,直到回来上课,神情还是蔫蔫的。

这节课云先生讲作文,他的白衣裳仍是那样俊逸,他的风度仍是那样从容,但突然平白地让她有些酸楚。

下学了,如往常一样梅华独自留在教室里,就是这样猝不及防的时候,云先生折了回来,他来取忘在讲台上的一本书。

“你还在这里吗?”他笑了。

梅华只记得自己点了点头,她不知道脸已经红成了什么样子。

“你的作文写得很好。”他和气又耐心地说,“今天发下去的那篇,明天抄一份给我好吗?我把它推荐给上海的编辑朋友。”

梅华依然只懂得点头,心里急坏了,可是只会点头,点头。

他走了,从窗口看出去,白色的身影穿行在榕树的绿荫里。

梅华用指甲掐疼了自己,明天一定要说一句话,一定要说一句话。

第二天梅华来得有点晚,没办法,昨夜抄作文总嫌自己的小楷丑,撕了一张又一张,今早起得迟了,一对漂亮的蝴蝶结又不是那么容易打的,阴丹士林旗袍下摆窄窄的,可不能跑得太快。她一路走着,一路低头看领口的别针,总觉得不够端正。

讲台上站着的竟然是教官。她匆匆地跑回座位,心一直地往下沉。

“不上课吗?”她低声问阿锦。

“云先生辞职了。”

“为什么?”

“哪里知道。”

“去哪了?”

“哪里知道。”

她感到自己的心啪地掉在地上,那地上结的是冰。

4

很多时候,阿锦是想逗梅华开心的,所以每次和余副官出去,都硬是拽上她。

余副官是个高大的汉子,却有着孩子似的羞赧,阿锦在他面前是娇俏的小雀,前前后后地跳着、叫着。余副官口拙,应付不迭,只能又爱又气地傻笑。

总是这样,散步也好,吃小馆也好,本来他们两个是为了陪梅华的,后来却总是把她忘了,这样胶在爱里的两个人,哪还有缝隙再去顾别人。

梅华只是有点茫然地看他们,这欢乐隔得好远,他们是另一国界的人似的。

云先生走了快半年了,她没有他的消息。

也曾连着一个月跑去码头车站,也曾期期艾艾地敲开校长的门,但凡有一丝痕迹,她都不顾一切地去问、去追究。这个话说着说着就脸红的少女,这样直露坦白焦急地关切一个男人,慢慢地,小城就有了闲话。

其实闲话不只是对她,还有阿锦。阿锦和余副官的事闹得乡下叔伯都知道了,阿锦父亲是个乡绅,要面子,这回打算把阿锦带回去,随便找个人家嫁掉。

阿锦不笑了,整日咬着辫子想主意。

冬至前的一晚,阿锦钻进梅华的被子,小声地说:“我有云先生的消息了。”

梅华几乎叫了出来。

阿锦掩住她的嘴:“小余有个陆军学校的同学,说在重庆见过他,我现在问你,你想怎样?”

“我要去重庆!”梅华的心怦怦地跳着。

阿锦沉着地说:“你要是真想去,正好和我们一起,明天一早的船。”

“你们?”

“只好走,越快越好。”阿锦压低声,“小余副官也不当了,到重庆找旧亲再谋个差事吧,我只不放心你。”

梅华斟酌着。

“要走就别想那么多,反正你二娘那边早不管你了,这半年你哪天露过笑脸,我知道你总在想他,不是吗?”

“我跟你走。”梅华应道,心上轻了大半。

她没什么好收拾的,贴身两块大洋,还是母亲在世时留下的。最记得带上那篇作文,她答应要抄给云先生的。她小心地把作文卷了一卷,用油纸包了两层,塞进一个小竹筒里,就贴身挂在腰间。

早上寒风凛冽,渡船也害了冷似的上下颠簸。阿锦吐得脸都白了,余副官忙着给她清理,同船的一个婆婆安慰道:“刚害喜是这样了,过些日子就好了。”

梅华诧异地扭头去看,阿锦的脸色更白了。

5

夜里梅华又被吵声惊醒,她不敢翻身,这竹床太老,大声地喘一下都天崩地裂。她不想他们知道,她听到了。

这是重庆,松林坡上的矮草房,走出二里路就能见到嘉陵江。每当阿锦和小余吵得厉害,就说跑出去投江算了,但即便是跑,也要二里路啊,也许到了江边,那点勇气就没了。

重庆的局面很不好,轰炸连着轰炸,让人切身地感时伤国。小余的亲戚早搬得不知去向,乱世,事情难找,物价比飞机还高,他们带的那点钱,也只够几个月的房租。

还好梅华在邮政局找了个帮人写信的差使,钱少得可怜,可总比没有强,至少不必整日闲在屋里,闲着又心情坏的时候,可不是最容易吵架。

她最怕他们吵架,阿锦的脾气和肚子一样越来越大,就是吃着饭,也要吵。

“这白菜哪里吃得,你就不会放多两滴油!”

“油都快没了啊!”小余也没什么精神。

“你还知道油没了,油没了你不想法子挣,一个大男人,整天缩在屋!”

“我还不是为了你。”

“没本事就没本事,说的比唱的好听。”

“我要不是为了你,早跟部队开拔打仗立功去了,说不定也升了个团部了。”

“我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做人家的少奶奶去了,在这里跟你咬菜根住茅屋!”

这样的吵每天都有,现在连夜里也不消停了。梅华常心疼他们从前的好,如今这样磨啊磨的,不知道还存下多少。

记得那天回来走过灶间,见小余正煮饭,那么伟岸的一个身躯,佝偻着向前,小心地从油瓶里滴出一滴油。灶间暗暗的,他的毛呢外套灰乎乎地蜷在身上,根本想不见当初的神气。

第一个念头就是:若可以有将来,她绝不容许她一身白衣的云先生,在这样的生活俗琐里慢慢失去光彩,慢慢萎靡平庸,慢慢地死。

她绝不容许。

然而云先生在何处,重庆大得超出想象,那两人脸色总也不好,她怎么好意思张口去问。

总算等到有好消息了。这天小余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老远就喊:“我找到事情了!”原来他在街上遇到从前陆军学校的同学,得知警备厅保安队正招人,小余去报名,轻易便进了,下个月就有薪水领,这下可好了。

梅华在一边轻声问:“是那位见过云先生的同学吗?”

小余不解:“什么云先生,他哪里认识云先生啊!”

阿锦连忙抢过话来:“要好好庆祝庆祝才好,今晚出去吃,咱们吃他一顿红油抄手!”

梅华深深看她,阿锦终于不自在了:“是我,是我哄你的,我也是为你好,出来看看,开了眼界,知道这天下男人多着呢,不止一个云一川,值得你那样傻。小余那个同学人才也不错不是,我们牵一牵线……”

她把半截话缩了回去,梅华早已啪的一声摔门走了。

6

常来寄信的一个男生叫孙立超的,慢慢地和梅华熟了,他是中央大学国政系的新生,常给报纸投些时论稿件。他总是穿着政府发给男生的灰布棉军装,说话喜欢扬着下巴,比画着手,指点江山的样子。

最初他就是这么站在边上,对梅华写的信指指点点:“这句话多余,应该删掉,这句也是,删掉……”梅华扭头看看他,有时候觉得有理,有时候不以为然。

一次有个来城里帮工的女人来写信,再三叮嘱家里的那片竹林不要卖掉,下笔“竹林”二字,梅华就有点恍惚了,她想起竹林深处,那飘啊飘着的白衣。

心又钝钝地疼起来,这没有着落的相思。

有时情愿阿锦一直这么骗着她,让她以为云先生在重庆。那晚她摔门而去,沿着嘉陵江跑,江上点点渔火,天河点点繁星,对岸猫儿石河街闪烁着万盏灯。她从前深信有一点光是云先生的,这样的远望多么幸福,而现在,她没了方向、没了位置。

也是那晚,阿锦早产了一个女婴,新生命带来的神奇和忙乱,让她们无声地和解了。小余的保安队日日行动,全赖梅华照顾阿锦母女,她已将近月余没到邮政局写信了。

同类推荐
  • 笔友(卫斯理珍藏版)

    笔友(卫斯理珍藏版)

    白素的表妹情窦初开,打算跟通信三年的笔友伊乐见面,惟伊乐的行动遭到阻拦,二人无法相见。卫斯理为了找到伊乐,不惜冒险夜闯军事基地,发现这伊乐殊不简单……著名生物学家裴达教授遇害身亡,死状可怖,其助手兼准妹夫贝兴国当场被捕。卫斯理受委托彻查真相,但在发现案中另一关键人物亚昆之际,贝兴国却在狱中畏罪自杀……『《笔友》作了电脑「活了」的设想,被称为是中国科幻小说中最早以电脑为题材的作品。《合成》稍为触及了一下人性和兽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是卫斯理故事中最早讨论这个问题的一篇。』——倪匡
  • 人性的枷锁(全两册)

    人性的枷锁(全两册)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于1915年出版,作品尽管在批评界有所争议,但出版后便长印不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也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前半生的迷惘、探索、失望、挫折和痛苦。作品的主题是命运羁绊之下的人性的自由。
  • 当你孤单想起谁

    当你孤单想起谁

    这是一个有关婚外情的故事。高校老师春忍在一个会上偶识已有家室的学者南京——一个外地来京工作的男人。平淡的婚姻和平庸的妻子已经无法给南京任何新鲜刺激,遇上春忍这个干净清纯略带妩媚的漂亮女性使他为之一振。南京得到她的爱后急于去征服世界以及怀揣明白装糊涂的自私。春忍因爱得深而痛楚,南京的装聋作哑,使这种折磨变得更加残忍。这是一个纯净而美艳的爱情故事,作家努力记录一份真实,一段困惑和纷繁的心路,质疑现代都市人们的精神处境。
  • 弗洛伊德的杀意(推理罪工场)

    弗洛伊德的杀意(推理罪工场)

    每天都做同一个噩梦,就算身为心理医师,也对自己遇到的这种怪事无能为力。而让这位心理医师恐惧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心理医师也陷入相同的困局,一个个相继被杀。同事们从北京请来了一位心理学天才,他们能逃脱《弗洛伊德的杀意》吗?《不渡忘川》和《如歌的行板》,离奇的迷局之下,是让人唏嘘动容的人性纠葛。长生不死,究竟是祝福,还是诅咒?《蝴蝶的灰烬》带你一探究竟。《沉默的诺查丹玛斯》,阴森的死亡预言,带来的是亡者的复仇。《飞翔的落叶》虽然凄美,但终究是在坠落,当黑魔法阵上的蜡烛燃起,一切都无法挽回。阴谋与杀戮,荣耀与信任,都在《河畔小屋》之中,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知道自己故事的结局。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十四回,1903年五至六月载《新小说》第四至六号。作者署玉瑟斋主人,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回天绮谈》发表时题“政治小说”,记叙的是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英国“自由宪章”运动故事,旨在配合晚清时期中国的“宪政运动”。
热门推荐
  • 魔法学院之七彩女神

    魔法学院之七彩女神

    『本书不能及时更文,希望读者见谅』再一个大陆,那里有一个守护那的女神,每代女神都是银发紫眸……艾薇魔法学院招收了未来女神,未来女神拥有着比历代女神都要强大的魔法,她会在艾薇魔法学院闯出怎样的一片天呢?
  • 盗梦者的虚度日常

    盗梦者的虚度日常

    你有秘密吗?你是不是认为秘密藏在心里,就无人知晓。其实你不知道,你的秘密会在梦境中循环重播。我们是盗梦者,盗取秘密而生。
  • 霸王驾到

    霸王驾到

    人若没有理想,与咸鱼何异?可堂堂霸王后人的理想却偏偏是当客栈里的小伙计倒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客栈里因此来了一群奇怪的家伙富可敌国的机智大小姐风流倜傥的江湖侠盗萌萌哒的刺客萝莉……罢罢罢,只要是能守护住客栈的和平,把天捅一个窟窿又能如何?项风高喊道:“霸王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 仙道毒师

    仙道毒师

    千辛万苦拜入修仙门派,却阴差阳错的被指给一个傻子当徒弟?仙道茫茫,且看这倒霉菜鸟如何一路披荆斩棘,平步青云,成就一代仙道毒师。
  • 斗罗大陆之变种人

    斗罗大陆之变种人

    当变种人出现在斗罗大陆的世界,孰强孰弱?当斗罗大陆逐渐恢复和平,变种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世界的和平,是接受变种人还是消灭变种人的存在?两个阵营,两种不同血脉的存在,是相辅相成,还是互相杀戮?
  • 死神从良记

    死神从良记

    容七舒,专注修仙八百年,只为追随师父的脚步飞升。就在她艰难挺过第九道紫雷后,竟多出了一道她从未耳闻的金雷!殒落魂灭还是化作散仙?她在绝望之际突然莫名其妙地绑定了一个名为‘死神’的系统。什么?她居然要保这么个弱鸡化神?不化神还不能死?原来天命之子是这个样子,绕过她吧,她要从良!
  • 无数人间

    无数人间

    后来,谢一说:“我突然想到阳山镇的糖油粑粑了。”
  • 华子的渴望

    华子的渴望

    记事儿起就在孤儿院的华子,五六岁时,被一对夫妇领养了。本以为可以就此过上有父母、有家的幸福生活,却未曾料到,生活处处充满意外...
  • 暮迎雪

    暮迎雪

    洛洛黎大陆,千万年来魔兽横行,近世纪终于迎来以人类为基础,奠定了走向文明的基调。国家兴起,王权建立,政治信仰,展开了一场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人与魔兽之间的争权夺势,人与古老种族的分庭抗礼。人类是会兴起?还是如苍海一栗,就此沉沦?我们的故事便从古老的边陲之城,莫卡本耳开始……
  • 魔法奇幻大陆

    魔法奇幻大陆

    奇幻的魔法大陆中,轻轻呢喃的是精灵的低语,还是魔兽的嘶吼,还是其它奇幻种族的叮铃歌唱?空中飘荡的,是亡者的耳语,还是生者的祈祷?仔细聆听,它像是慢慢飘来,仔细聆听,它又已远去,那是呢喃的歌声,那是飘荡的寻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