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3900000023

第23章 俞敏洪的团队管理:减少纷争,兼容并包(4)

新东方就是因为有像孙悟空这样的优秀下属时刻鞭策着俞敏洪,才使得他拥有如今的伟大企业。在新东方最初的创业成员中,可以说个个都是“孙悟空”,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才华,而且个性独立。俞敏洪选择这帮牛人作为创业伙伴,并一起做成了大事,已经算是成就了一个传奇。同时也可以从这一点看出,俞敏洪算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领导者。他了解在新东方里的员工中多是性情中人,他们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愿迎合别人的想法,打交道都是直来直去,有话直说,从而使新东方形成了一种批判和宽容相结合的文化氛围。批判使新东方人敢于互相指责,纠正错误;宽容使新东方人在批判之后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合作。这让俞敏洪在这帮优秀的下属的鞭策下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从而也达到彼此成长的效果。

以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谊

新东方副总裁徐小平曾说过,“不以兄弟情谊追求共同利益,而以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谊”。在新东方刚确立起来的时候,整个团队就像是没有开始揉的面粉,一拍就散开了。但是经过不断地往里面加水,并加以揉搓,面粉就会从开始的一拍就散慢慢地成为面团,这时你再去拍它就不会散开,而且会越揉越黏,直到最后揉成一个团,再也分不开。当然,如果你想让一拍就散的面粉成为柔韧无比的面团,就需要在里面加入“人情”和“利益”。

而对于新东方的今天来说,新东方的成功与它当初拥有一支明星级的团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要知道从当时的市场来看,可以说英语培训遍地都是,但很少有能够超越新东方的。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后来于1999年成立的戴尔国际英语,还有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华尔街英语,都没能与新东方平分秋色。倘若它们想要分得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一杯羹,就必须从细分市场入手。譬如,华尔街英语主要面对高端客户,课程要价很高,属于一种小范围培训。所以说,新东方是国内名副其实的“霸主”。而能开拓这一局面就不能不归功于新东方的一批明星老师。毕竟,对于英语培训机构来说,主要的竞争力就是师资,一旦没有了优秀的老师,那么培训机构就没有了生源,就连生存都会在瞬间成为问题。而这一点,俞敏洪的心里也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俞敏洪就开始反复琢磨为什么曹操和刘备会成为天下枭雄?是因为自身的无限潜能?还是别的?要知道,曹操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而刘备纯粹就是一个乡下人,然而最后他们都各霸一方天下。倘若没有曹操,刘备一定能夺得天下;倘若没有刘备,曹操也一定能夺得天下。正是因为有了刘备,这天下才被分为三份。俞敏洪这样分析说:“曹操手下有一大帮伟大的人物,他本身就很伟大;刘备手下也有一大帮伟大的人物,刘备也很伟大。为什么曹操对关公那么好,他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非到刘备那儿去?曹操手下的人,不管刘备怎么拉拢,也不到刘备手下去?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才争夺战。就是抢人才,人才就是一切。”

通过研究曹操和刘备为什么能称霸一方的问题,俞敏洪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天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刘备比较偏重人情,喜欢用人情来拉拢人。他总是会这样说:“你们都是我兄弟,打天下就是一起的,就是兄弟,结拜。”而曹操比较重利益,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他从没跟任何人结拜过兄弟,是一个一直用利益操控别人的人,当然也是有人情的。虽然曹操有智慧,有思想,有人品,但是他更多用的是利益和规矩。

俞敏洪刚开始创立新东方时,请朋友们回来与他共同创业之后,也是每人分一个领域,自己赚钱自己花,所以也就没有了利益上的冲突,人情与利益兼顾。他也曾这样说:“我发现,企业要干好,少不了三大块儿,一是利益,二是权力,三是人情。但是,当时我是个体户,我只要抓住两点,利益和人情,权力不用说,就在我手中,用好了就伟大,用不好就拉倒。”

同时他也认为:比较好的朋友一旦介入了利益纠纷中,那么朋友就玩完了。所以他们从国外回来以后呢,俞敏洪就选择了个人承包制,让每个人都承包一块,个人干个人的,都在新东方这个屋底下面,一起干。也就是这样干了几年,大家都觉得干得挺不错的。

但是好景不长,虽然在新东方原来的诸侯割据式的体制框架下,团队成员的利益界定非常清楚,但是当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原有利益格局打破后,重新进行公司化改造,个人的利益面临重新分配。俞敏洪表示:“任何人面对利益变动,都会有心态上的失衡。比如有些部门,原来的地盘没了,新的地盘也没分到,感觉上落空;外面的管理人员引进来,下面的人员成长起来,"老人"地位削弱等。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感觉什么也得不到了,就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来,比如会让你也什么都得不到。”

俞敏洪早期管理的新东方,总是在利益和兄弟情谊之间找平衡点,俞敏洪也曾似乎找到了平衡点。他说:“我发现,利益放在第一位,假如我给你的利益超过了别的地方给你的利益,那么,你留下来干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我当时意识到,只要我手下有老师就什么都行。第二,在给你利益的情况下,我再给你人情,你就会很舒服,你就不会到别的地方去了。当时,我的人情比较低级,就是请老师吃饭,喝酒,出去玩儿。我们是哥们儿,我们是兄弟。我当时就是在这种浅层次上,用利益和人情调整关系的。”

俞敏洪还说:“当时还没有走到调整王强、徐小平这类人物深层次利益关系上去。因为,俞敏洪认为,他们绝对是志同道合的人,思想境界是差不多的,对未来的追求也是差不多的,肯定会有利益冲突,肯定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可以在思想的层面谈利益了。”

同时也因为过去浓厚的友情关系,使王强和徐小平从来不把俞敏洪当作是上下级,他们甚至都自以为自己是俞敏洪的上级,在管理上不能令行禁止。这也就让后来来到新东方的教师养成了同样的习惯。

直到新东方经历了股份改造引发的高层危机之后,俞敏洪不得不处理与合作伙伴这种层面上的利益关系,他必须去解这个结。此时的俞敏洪才意识到,新东方在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一个新的组织结构出现的,只有让所有的人各归其位,新东方才能把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俞敏洪这样说:“在友情为基础的结构里,你不能下命令、不能指挥,只能通过友情来权衡利益和权力,很可能形成一个矛盾圈和是非圈。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新东方很可能做不下去。”

2002年俞敏洪在接受采访时说:“新东方利益的重新分配,最后的那个结,就在徐小平身上,徐小平只是一个代表(2001年11月俞敏洪请小股东投票表决,是支持徐小平还是支持自己)。这个结不解,新东方就走不动了。最后大家作出抉择,徐小平离开董事会。”后来,俞敏洪还总结说:“友情上注意分寸,保留一份关心与交流,不要过于求助于友情,让友情卷到痛苦与矛盾中来。然而,我个性太注重友情,太注重别人的感觉,我这个性看上去是宽容,过分了就是纵容的感觉。但是我没有办法,改不了,以至于新东方的管理结构没法建立,因为管理结构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说一不二,我做不到。”

俞敏洪坦言:“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我一个人做事通常能够雷厉风行,但与一帮人做事时,要顾及这个人的面子,那个人的面子,就变得相对软弱。有些时候都是各打五十大板,你这样做也对,这样做也错,通常会使他们不知我最终的态度。在利益分配时,总想保护每个人的利益,总想给每个人特别恰当的位置。”经过岁月的冲刷,俞敏洪在很多次急速扩张带来的利益、亲情、友谊的冲突时,他都会开着那辆属于他自己的红色大发狂奔,这也着实吓坏了身边的王强。

后来,在新东方做大之后,其内部的管理也变得十分复杂,俞敏洪也就借着这股趋势,制定了一种制度来对员工的行为加以规范,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记得在新东方还未上市的那些年,俞敏洪一直纠缠在利益和人情中间,玩中庸、找平衡,被搞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但是俞敏洪还是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只有以制度说话,才能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救赎,让新东方顺利地发展。

新东方上市之后,创业元老都一一退出了管理层。俞敏洪认为,王强、徐小平没有进入管理层,并不是一个遗憾。一旦他们进入管理层,那才叫遗憾呢。如果他们进入了管理层,他们的长处就无法发挥出来,那还有什么劲啊。

在新东方上市之后,王强、徐小平等一干创业元老的淡出,让新东方变得更加职业化、更加专业化。这更是超越了兄弟情谊,让更多的依赖与利益去拼建崭新的结构,抛却了人才的团队组合反而让俞敏洪感到轻松。俞敏洪说:“我喜欢新东方的人为了利益来和我叫板,因为他自己的价值估计,和我对他的价值估计可能有失误,叫板能帮助双方达成平衡。就像徐小平说的"不以兄弟情谊追求共同利益、而以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谊"。”

同类推荐
  • 悠远的云

    悠远的云

    王英在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先后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长篇传记《悠远的云》。
  • 旧日光辉

    旧日光辉

    莱尔是19世纪著名的传记作者和解经家,他的《圣洁》一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伟人。《旧日光辉》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他之前写的一些人物小传和专题作品汇编成的。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作品汇编出版,是因为看到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流于形式,丧失最关键的内涵。国教内有极端的礼仪派,注重各种外在形式,包括点蜡烛、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这些东西营造宗教氛围,对信徒产生属灵效果。对于教会中的福音派,他们却冷嘲热讽,认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这样,认为特定的仪式、动作能够产生属灵的效果。
  •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坪内寿夫是一个相当特异的事业家。第一,他不象一般事业家,一心只追求“创业”的成就与名誉。来岛集团180家公司,除了二三家以外,大部分都是他人创业后,面临倒闭或业绩不振的状况下,由他接收重建的。第二,他所接收的公司职业种类不胜枚举。第三,他超越了一般性概念,忏然以独裁者自居,并以其个人的“人性”与“金钱”支配集团。第四,他置身于当代经济的褒贬漩涡,却愈见其毅力。第五,他同时拥有经营大战略的头脑,及注意细节小事的敏锐。这样特异的企业家是如何造成的呢?其特异所具意义如何?这种特异的创意与手法,是否可以运用在一般的企业上?这正是本书将解开的疑惑。一般人视坪内为重义理的“四国大将”,但在同业、同时代人眼中,他却是一个无视于达官显要、看法见解不同于常人的异类。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术创研社

    法术创研社

    别人被召唤到异世界都是做勇者,而文远被召唤去异世界却被当实验品……想要回家还要自己研究?异世界也太没人情味了
  • 原来洱海不浪漫

    原来洱海不浪漫

    每个人对我们所付出的感情我们都应该感到庆幸和感动,而不是报以不屑和冰冷,因为不管是何种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付出都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本书是言情中篇小说合集,或写人,或写情感。背景不拘古言现言,语言细腻,情感温柔,情节回环曲折,打动人心。木有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笔名取自少年时期一段青涩又悄然欢喜的暗恋。
  • 漫威神灵附体

    漫威神灵附体

    我穿越到漫威变成了一个神,但是我好像有点强。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将天之路

    将天之路

    三脉聚首。鱼龙转身。我叫刘青山,我将打破文明间隔之路,带你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智慧的旅程,无论是对生命意义的最终探讨,还是对爱情的终极探究。天道之下一些路,即将天之路!
  • 这个唐朝不得了

    这个唐朝不得了

    这是一个异世界的大唐,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 这里仙盟侠派林立,绝世武功无数。 前世斩不断的恩恩怨怨,今世摆不脱的儿女长情。你有你的轻功水上漂,我有我的飞艇江上飙,你的一阳指凡人退,我的千年杀仙人跪。这里是仙唐,我叫林日刀,是个人吃西瓜不吐籽的狠人。
  • 拐个徒弟回来

    拐个徒弟回来

    渡劫的白灵儿来到人界“喂,你当我徒弟好不好?”白灵儿对言煜说道“不好”
  • 隆中雀

    隆中雀

    死去的不一定死去,坏人也不并不完全坏。灭门,血海深仇。原来如此可笑。我就像一只笼中惊飞的鸟雀。到最后我只有一把剑一剑过后,都是虚妄!
  • 以我一生祭你一世

    以我一生祭你一世

    妖与人的爱恨情仇,各自都逼不得已,一个身怀杀父之仇,一个肩负家族使命,到底该何去何从?既然不能相守,那么,以我一生祭你一世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