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07800000047

第47章 第四十九幕 结局 美梦般的后续

从摩天轮上俯视出去,宽阔的泰晤士河上碧波荡漾、船来船往。河道两旁的哥特式建筑体型繁茂、哀婉沧桑,屋顶上大大小小的塔尖和高高低低的烟囱鳞次栉比、耸入云霄。

远处的城市中,古典的圆顶教堂与方形钟塔、近代的摩天大楼和桥梁雕塑,以及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交相辉映,诉说着超越千年的历史文明。

一个已经绕过最高点的座舱内,坐在苏晨对面的夏雪芸外罩一件白色风衣,敞开的领口处系着一条紫色丝巾。靓丽的容颜一如往日,脸上却带着一抹少女风情。此时的夏雪芸,完全不像以前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她收回远眺的视线,把冰山化水般柔和的目光看向了面前的青年,好奇的问道

“这座城市从你们专业的眼光来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受?”

“也差不多吧?其实啊,我顶多就是看看表象。而你是学历史的,这些古典建筑在你的眼中,才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吧?就像之前听你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伦敦都有快两千年的历史了。而且最初还是罗马人征服了这里,建起了桥梁和港口,逐渐发展为城市的。”

“是啊。不过18世纪以前,这座古城也是饱经摧残。罗马人走了、丹麦人又来了,丹麦人被击退后、诺曼人又征服了它。就算正式成为了英格兰的首都,瘟疫、内战和大火又轮番而至。在她风光秀美的表象之下,充满了艰辛无助的沧桑过往,以及浴火重生的痛苦悲壮。”

“可是后来就好了呀,在眼前这条母亲河的哺育下,她与上游的其他城市互相守望、同源共济,成为了英伦半岛甚至全世界、近现代的文化摇篮和文明支柱啊。

说起来啊,你们学校不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么?来之前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居然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比咱们好几代封建王朝,统治时间加起来还要长。啧啧,在历史底蕴上,简直让咱们国内的大学仰视。”

“咯咯,文化特点和国情不同啊。以前在欧洲,想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就只能通过教会的启蒙,最终迈进大学校园。而咱们历代封建王朝,虽然不重视自然科学,却在人文领域根深叶茂、薪火延绵,而且对士子阶层的文化普及,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这才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的奥秘、和屹立不倒的基石…”

说话间,座舱缓缓降到底部,一个操作员从外面打开了舱门。苏晨当先迈了下去,又转身递过来手臂。夏雪芸莞尔一笑,握住对方的手,低头迈了出来。

俩人像情侣一样携手漫步在泰晤士河边,天南地北、海阔山高的随口聊着各种话题。夏雪芸是博览群书、言之有物,而苏晨则兴趣广泛、话题不断,俩人的言语之间,总能找到许多共同爱好。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俩人已经走出很远,却依旧说说笑笑的不觉疲倦。

“…所以有一些文字,即便不是成组创造的,却也彼此互有联系。就好比‘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吧,它们的甲骨文都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为什么会那么写呢?因为那个‘东’字,就是‘太阳从草中升起’的形象,指的就是这个形象对应的方位。

那么接下来,‘南’这个方向的特点是什么?南是与‘东西’这条直线成九十度角的位置,是正午阳光最刺眼的时候,太阳所在的方向,对吧?这个时候既不能直视太阳,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

所以,‘应该躲进房中闭门不出’,就是这个字的创作原理。最上面的草字头,就是与‘东’字一脉相承,为了让别人理解这个字,与‘东’一样、都是表示方向的,并非真的闭门不出。而甲骨文中没有表示太阳的字根,就说明‘阳光刺眼、不要直视’。最下面的字形明显就是一个房子,门户紧闭。

而‘西’字就是‘太阳落山后连草都看不到了’,所以就在‘东’字的基础上,把地上的草叶和地下的草根都擦掉不要了。它同样是以太阳为参照物,是与‘东’字互相关联创造的,所以必须保留一个表示太阳的字根。而且这两个字里的太阳,也不是甲骨文中的那个‘日’字,而是在‘日’字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一种写法。目的就是把表示方向的‘西’字,与表示太阳的‘日’字互相区别,避免混为一谈。

‘北’字同样也跟太阳有关,它是与‘南’正对的方向。既然正午不能直视太阳,那么转个身背对太阳会看到什么?影子,而且是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所以‘北’字就是‘正午十分,人的影子所在的方向’。

为何在甲骨文字形中,两个背对的‘人’字一样大小?因为‘最大’和‘最小’根本无法准确表达。既然‘多大和多小、才是最大和最小’,这种‘极端’的概念不好表示出来,那就只能用一种‘最特殊’的情况,来对应这种‘极端’。所以古人就用完全一样大小的‘人’字镜像,来表达‘最小的人影’这个概念了。”

“咯咯,没想到你对甲骨文研究得这么深啊!而且思路也很别致,从造字原理出发,逆推古人创造文字时的思路。嗯,确实有点道理。也只有结合当时的背景、文化、语言以及创作目的,才能理解每个文字的含义。”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想这么多,就是想搞明白天干和地支的原始意义,以便理解一下周易的卦辞而已。多亏了那个化身为轩辕黄帝的梦境,给了我很多关键性的启发。

主要是结合十天干这一整体,理解了‘辛’字之后,才知道所谓的‘帝王’,最初是两个概念。‘帝’,其实是指中华大地上,部落文明大联合的时代,掌握着‘桑梓纺织’这方面话语权的一个联盟领袖。

而‘王’才是掌握着人口和土地,是指那些部落氏族首领们。‘王’字的甲骨文,根本不是从代表王权的‘钺’这个东西象形而来的,有‘王’字的时候还没有‘钺’这个东西呢。这就跟‘帝’字,不是来自于帝冠的形象一样,本末倒置!

‘王’字甲骨文下面的一条粗线表示着土地,上面不是一个代表普通人的‘人’字,而是从形容词性质的量词‘大’字转化来的字根,专指一片土地上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对,帝王这两个字,最初的确不是同一个意思。帝权的范围很窄,有点像联合国那样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掌握某一方面的话语权。而王权才是各国自身的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权力。

五帝时代就是这种模式,直到出现了大统一的政权,两者的含义才有些重叠。而有了分封制之后,再次有了区别。我虽然没有研究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却也从历史资料中得出了这个结论。”

“噢,那咱俩一印证,看来我想的没错哈?再比如你关心的‘龙凤’这两个字。一个是指,能像采集麻草用于抽丝纺线那样,具有这种功能和用途的虫子。这种虫子的样子也很形象,虫子的头部就是个‘肉’字,而身子可以像蛇那样扭曲,合起来就是‘头大身细、任意扭曲’的样子。

而另一个字,就是把‘辛’字头下面的虫子,换成了有很多绒毛的飞蛾形象。而且为了更逼真,有的字体还在‘辛’字头上,添加了表示羽状触角的三根毛发。

最有趣的是,为了让其他人更好的理解。还有一些‘凤’字的甲骨文写法中,添加了一个像梯子形象的偏旁组合。那不是‘舟’字也不是‘井’字,而是一种‘闭门不出’的意思,是来自于‘南’字的下半部分字根。

所以‘凤’字的意思,就是指‘龙’那种像虫子一样的生物,经过‘闭而不出’的状态,变成了头部有羽毛状的触角、背上的翅膀也长满了绒毛的一种生物。”

“唉,我就没有想到系统的去研究甲骨文,结果一直卡在龙凤这两个字的论证上。明知这两个字有很深的关系,却苦于找不出证据。我也猜到了龙凤这两个字,甲骨文上的‘辛’字头,或许并不是帝冠的造型,却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不过,仅仅从这两个字的创作原理来解释,还是有点儿…嗯,有点儿单薄。尤其是‘凤’字,跟‘龙’字比起来,它的甲骨文字形变化更多。

对这种情况,我倒是有过一种猜测。因为对创造出龙的部落来讲,蚕蛾所对应的凤并不受到重视。只是在交流中说到蚕的飞蛾形态时,模仿它们煽动翅膀的声音,有了这个称呼而已。并没有像龙那样,创作出独特和神奇的形象来。

后来,随着龙的名字和形象传播到外界,并且被逐渐神话的同时,凤这个称呼也被一起美化了。它也被理解为一种美好吉祥、高贵优雅,并且有翅膀、能够飞翔的生物了。然而,龙部落却没有给它创作出相应的形象。

这就导致了那些喜爱它、却不了解真相的人们,如汉朝以后对待龙那样,总是把最好看和最完美的形象赋予它,完全不用考虑什么原型特点之类的问题。

所以最开始,外界流传的凤形象,是南北迁移、舞姿优美的丹顶鹤。后来又变成了百鸟之中,最漂亮的雄孔雀。所以‘凤’字的甲骨文才会一改再改,所以后来才有了雌雄之分的凤凰。所以妇好墓中恰如孔雀的‘玉凤’,才会与红山文化中,怪异到不能十分肯定的‘玉凤’形象完全不同。”

“嗯,我也觉得你猜的八九不离十。至于你说,仅凭这两个字的创作原理还是不够?嗯,让我想想还有什么能够证明呢?”

“如果还有一些其他的字,能够从侧面来证明就好了。总之,仅凭龙凤这两个字的话,未免显得不够充分…”

“那跟‘龙’相关的字算不算?就是用‘龙’当字根的合成字。”

“都有些什么字?我没找到这种甲骨文合成字啊?”

“嗯,甲骨文里应该是没有了,至少我也没找到。不过,倒是有几个这样的字,能查到‘金文大篆’的字体。就是说,用‘龙’字的金文大篆,加上其他字根合成的。这种可以么?”

“金文大篆?那是西周的文字啊。周与商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在文字上也基本算是继承了甲骨文。而且,龙的秘密直到秦朝之前都还有人了解。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否影响到文字的创作…嗯,你先说来听听吧,都有哪些字啊?”

“我记得有个牢笼的‘笼’字,还有个聚拢的‘拢’字。噢对了,还有听不见声音的那个‘聋’字!”

“啊,这些字的简体里面确实有龙,大篆字体里也是么?我没查过。”

“有!我查过字典。因为我习惯了去对比分析,在研究那些干支文字甲骨文的时候,就学会了去查找、包含每个干支文字字根的其他文字。有的字查不到甲骨文,却能找到对应的篆体,也可以作为参考。

毕竟殷商时期的文字还是太少了,依旧处在文字的创作过程中。其实啊,文字的创作一直也没停过。即使到了现在,不还是会根据需要,创作出新的文字来么?”

“嗯,说的也是。简体字不就是一种在繁体字的基础上,新创作的字体么。那你说说看,这三个含有‘龙’字根的字,到底跟龙有没有关系吧。”

“我认为肯定有,否则就不会用‘龙’来做字根了!先说牢笼的‘笼’吧,大篆好像是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就是‘龙’字根。它的含义就是‘一种编织而成的容器’。你想想看,它为什么用龙当字根呢?为什么不是其他的生物,或者非生物呢?

我的理解是,最早的或者最常见的,又或者使用最多的一种编织容器,就是跟龙有关的,所以这个字才会这样创作。然而,如果龙真的是一种很大很强壮的生物,竹子之类的东西编织而成的容器,是能够装的下它,还是能挡得住它呢?

蚕,这就是为了养蚕,而专门编织出来的一种容器。正因为造字的古人知道,龙就是蚕,所以竹子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挡住它,用不着金石材料。所以这个字才用了竹字头。”

“对,太对了!养蚕的历史太早了,远远早于文字。甚至比许多其他家禽家畜的饲养历史更早,绝对是这样!其他两个字呢?你接着说。”

“那继续说聚拢的‘拢’字。同样的道理,拢字是由左边的‘手’字旁,加上右边的‘龙’合成的。它的含义是‘把分散的目标聚到一起’。咱们就不说龙了,直接说蚕吧。许多蚕虫养在编织容器里四处乱爬,为了不让它们爬出来,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法,不就是用手拨弄回去么?

说句题外话啊。我小学搬家前养蚕的时候,刚孵出来的小蚕蚁,是用一根羽毛收到纸盒子里的。后来蚕宝宝长大一些,我才敢用手去拨弄。我猜古人也是如此吧?因为在我看来,拢字左边的字根,其实更像一根羽毛,哈哈。”

“咯咯,你还记得小时候养蚕的事儿啊?那你还记不记得,搬家之前你还送给我一个蚕茧?”

“啊?你也记得?我是后来才想起来的,好像当时你还问我,能不能养它呢,哈哈。”

“那个蚕茧我一直还留着呢。不过,里面的蚕蛾早就钻出来死了。当时我还难过的哭了呢…”

“你一直都留着那个蚕茧?!在哪儿?给我看看?”

“我又没带在身上,等明天去我的公寓再给你看吧。你继续说,还有一个聋子的‘聋’呢。这个字也能把龙跟蚕联系起来么?”

“如果龙就是蚕,那么这个字肯定就能解释的通。‘聋’字的大篆字体,就是一个表示耳朵的字根,和‘龙’字组合在一起。它的含义就是‘听不到声音’。可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字形上这种‘龙的耳朵’,就表示听不到声音呢?”

“啊!这个我知道啊!为了这个课题,我专门查了许多关于蚕的知识。蚕就是没有耳朵,就是没有听觉系统啊!其实蛇也一样没有听觉系统,它们都是靠身体去感知振动,来获取所谓的声音。”

“是么?可是我记得,印度有一种吹笛子让蛇跳舞的节目吧?”

“那是一种戏法!蛇根本听不到音乐,是吹笛子的人,同时做出了一种敲击地面,或者其他轻微振动的行为。蛇虽然听不到声音,却对地面、甚至空气中传来的振动异常敏感。

蚕也是一样,而且蚕对空气振动的敏感度远不如蛇。如果说古人身边,能够完美表示出‘聋’这种概念的生物,必须!只有!蚕!

够了!足够了!这三个字已经足够从侧面证明,龙与蚕之间的关系了!困扰我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咯咯…”

“啊?已经够了?那个,其实我又想到了一个字。虽然它跟龙没有直接的关系,却也能说明问题。”

“噢?还有什么字?你再说说看,证据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这个字就是十二地支中的‘辰’字。这个解释起来有点复杂,必须得放到十二地支这个整体中去分析。”

“之前你解释过了十天干,那些字都是对应衣食住行这些生产活动的。十二地支应该也是吧?”

“对!所谓的‘天干和地支都是最初的时间历法’,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古人并没有准确的月份概念,这些字所对应的生产活动,周期并不相同、有长有短。但是,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以及客观的生产顺序,就决定了这些字之间,固定不变的排列次序。

十天干是对应种植粟谷等旱作物,是北方文明早期的产物。而十二地支,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南方文明创造出来的。这个南方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他们就位于山西和山东一带。几千年前,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可能相当于现在的江浙地区吧…”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北寒线在最近的几千年里,一直在缓慢地向南移动。那时候的长江以南地区,如同现代的热带雨林。华中和华北平原,才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鱼米之乡。你接着说。”

“好。他们既然是以种植水稻为主,自然会发现在合适的气候下,水稻可以一年轮作两次。当然,如今有的水稻,甚至可以一年种收三季。那么,从北方传来的、对应旱作种植的十天干,显然就不适合对应水稻的生产了…”

“等一下,为什么说‘从北方传来的十天干’?他们不是应该自己创造出来,对应生产的文字么?难道真是像梦中情节那样,是黄帝和嫘祖,从北方的红山文化中,把文字传过去的?”

“当然不一定了,即使有那个梦中的情节进行解释,却不能拿来做证据和下结论啊?只能算是一种猜测而已,具体原因我也不敢肯定。但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这是能够通过文字的含义,以及后来殷商时期的‘干支记日’中,‘天干在前’的现象确定的。

同时,天干和地支的文字互有关联,承上启下、同出一源,这一点也是能够肯定的。例如天干的‘戊’字与地支的‘戌’字,一个是‘攻’、一个是‘守’,都是以‘戈’这个武器为字根。这就说明十二地支的文字创作,肯定是参考和继承了天干文字的创作模式,在原理和思路上完全一致。”

“嗯,有道理,这样解释起来也很科学。你刚才说的‘关键的时间节点’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啊,举例来说吧。一年中两次种植水稻的时间,就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早了晚了都会对农业种植和生产收获,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吧?还有惊蛰之际的万物复苏,春蚕也是在此时开始孵化饲养了,所以这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与之对应的就是‘辰’字。

水稻种植与旱作物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播种的方式上。旱作物是在冰雪消融、大地回春之后,直接挖坑播撒种子。而水稻是要经历育种和催芽,以及最重要的翻插移栽。所以水稻的前期播种阶段要分成两步,两次育苗阶段分别对应‘子’和‘巳’两个字,其后的移栽插秧,分别对应着‘丑’和‘午’两个字。”

“你是说,咱们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水稻的育苗技术?这可能么?我只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苗圃确实已经有文字记载了。可这两个时代还相隔了上千年呢。”

“嗯,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咱们中国水稻的种植历史,都已经超过七千年了。既然文字上没有记载育苗插秧、这种技术的出现时间,那很有可能更早于文字的产生,以至于古人都习以为常了吧?

至少我从地支文字上能够看出来,当时的水稻种植绝对是分成两步的。两次育苗和两次插秧,绝对是古人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

‘子’这个字的甲骨文常见两种写法。一种写法是头上三根毛、一个方块里打个叉表示脑袋,脑袋下面是两条腿,脚丫子还往外撇,一个非常形象的幼儿模样。另一种写法则比较简单,一个小方块代表头,头下一条微弧的直线表示双腿并拢的襁褓状态。有趣的是一条斜线表示的两条小胳膊,还一下一上的仿佛在动呢,哈哈。”

“咯咯,我也见过这个字!确实很形象,完全就是新生儿的样子。所以这个字应该就是‘孩子’的意思啊,为什么会是‘育苗’呢?”

“因为古人不会集体约好了一起生孩子啊,哈哈。‘生育’只是这个字后来的引申含义,‘子’这个字的创作目的,是它在地支中的含义。它是用人类的生育,表示同等重要的育苗工作!因为育苗是一种不好表达出来的行为,直接创造出一个文字来,并不易于被理解和传播。

同样,表示第二次育苗的‘巳’字,跟‘子’的第二种写法如出一辙。它也是用一个小方块代表人的头部,下面却是一条曲线弯钩。对此我有两种分析,一个是表示人类在母体中的胚胎形象,另一个是表示死后屈膝葬的样子。

其实这两种形象是异像同源、本无差别的。因为屈膝葬,本来就是模仿母体中的胚胎形象,象征死亡后回归母体、重育新生的。在古人最初的思想认知里,死亡只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启。

所以‘巳’字后来才能添加表示仪式的偏旁,形成了祭祀的意义。因为‘巳’同时代表了死亡与新生,对应第一季水稻收获后的第二次育苗,最贴切不过了。”

“厉害!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还能这样解释啊?不过,好像确实也能说得通。子巳、子巳,那后来的子嗣一词,会不会就是延续和习惯了这种叫法,又创作出来一个同音的‘嗣’字呢?”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子嗣的那个‘嗣’字应该没有甲骨文吧?等回头我再查查,先接着说育苗之后的插秧耕种吧。

‘丑’和‘午’的甲骨文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含义几乎完全一致,都是耕种的意思。一个是象形的耕地工具,一个是描绘田地被耕耘后的样子。

最原始的耕地工具应该是耒耜,但它是挖坑用的。犁的出现才是行耕的开始,而行耕一定是从松软的水田最先开始的。在‘犁’字出现之前,‘丑’就是描绘的这种原始的行耕工具。

‘午’字的甲骨文像个数字8,最上面还伸出个头儿去,那是连续不断、延绵不绝的意思。表示田地被耕出一条连续的、可以播种的坑。到了金文大篆里,这种表示方法又被抛弃了,变成了‘丑’这种工具的正面形象,把这两个字从文字和意义上都统一了起来。”

“咯咯,听你说的我也兴趣十足了。等晚上回酒店里,你把这些字的甲骨文都写出来,再一个个的详细解释一遍吧。你先直接说说,其他的地支文字都是什么含义吧,重点还是那个‘辰’字。”

“嗯,好吧。其他那些字在地支中的含义,或者叫对应的生产活动。‘寅’字是以驱赶为目的的狩猎,因为农田的大规模开垦,引起了人类与猛兽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一箭射去、野兽四散’,甲骨文的字形含义一目了然。

‘卯’字就跟天干中的‘庚’字一样,对应的是集体性的建筑活动。它的甲骨文字形并非是两扇门,而是鼎鼎盛名的榫卯结构,是在木干上开孔的形象。我查过考古资料,榫卯结构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而且跟水稻一样,是从南向北传播过来的。

‘未’字和‘申’字,也是分别跟天干中的‘丙’和‘丁’一样,一个是结穗期的等待和看护,一个是成熟后的采收。虽然是与天干文字同样的含义,由于作物不同,也都重新创作了新的文字,也都是从稻穗的样子象形而来的。

‘酉’字对应的是酿酒。一年两季的水稻种植,使得粮食极大富余。然而新生儿的存活率有限得很,人口并不能成几何倍数增长。所以多余的粮食就有了两种用途,一种是在容器里酿酒,而另一种就有些残酷了。”

“噢?怎么残酷了?另外,你说‘酉’字的甲骨文是把粮食放到容器里?一定就是酿酒么?不能只是储存起来的意思么?”

“不,一定就是酿酒。因为后来的‘酒’字,就是‘酉’字被更多的用于序数词之后,以之为基础再次创作的。而且古人储存粮食,并不会放到容器里,而是堆进地窖,瓶子罐子里可装不下那么多粮食。

至于残酷啊?就是指,表示防御性战争的‘戌’字、之后的那个‘亥’字。战争中俘获的敌人,不用再去交换什么生活物资了,直接杀掉又有点可惜。既然粮食多,不如…”

“驯养为奴隶?”

“没错!甲骨文字形上的‘亥’字,就是双手被缚、脖子系绳,没有头部、不被当做人看待的奴隶。它的小篆字体更为形象,是两个甚至更多的人,被一根绳子系在脖子上。”

“驯养奴隶,就跟蓄养家畜一样,确实有些残酷。嗯?亥猪?蓄奴,养猪?这,难道十二生肖是这样跟地支对应起来的?相似性?”

“哈哈,你果然聪明!对,除了相似性之外,还有一种对应方式。你再猜猜?”

“子,子鼠,这是什么关系?丑,丑牛,丑是耕种工具吧?牛耕地,这俩也是相关的!应该算是生产上的相关性吧?”

“嘿嘿,又被你一下子就发现了。丑牛和午马这俩对儿,其实很长时间内都不是固定匹配的,完全可以互相替换。从考古资料上看,一直到秦汉以后才慢慢确定下来,因为各地方或者各时期,耕地使用的家畜并不统一啊。

然而,奴隶如同猪一样的待遇,却是自古如一的。所以亥猪这对儿,从一开始就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还有看家护院的狗,与防御警戒的戌,戌狗也是古今一致、从没变过。”

“辰龙!辰跟龙匹配在一起,难道…辰就是纺织?”

“哈哈,我放到最后才说‘辰’,就是看你能不能猜到。”

“我刚才就在想,你说了这么多地支了,却一直没提到跟耕种同等重要的纺织。天干中对应纺织活动的不是有三个字么,怎么地支中就剩一个字了呢?”

“哈哈,因为男女分工出现了呀!而且此时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正在形成。所以纺织活动只剩了一个字,对应惊蛰之际、春蚕孵化的时间节点。

这个‘辰’字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人在操作原始的纺车。根本不是字典里解释的那样,什么‘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什么‘手持蛤蚌之类的翻土工具从事农耕’。”

“如果辰确实就是纺织,而生肖中又是辰龙互相匹配,那就足以说明龙与纺织有关,也就足以佐证龙与蚕的关系了!可是,你怎么证明‘辰’字就是纺织呢?就凭它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在操作原始的纺车?这有点主观了吧?”

“当然不是仅凭这一点。我先问你,纺织这么重要的活动,天干里甚至用三个字来对应,而地支里不应该一个字都不提吧?

其次,‘纺’和‘织’这两个字,只有金文大篆却没有对应的甲骨文。然而这么重要的活动,在西周之前,就没有对应的文字来描述么?尤其是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难道还一直使用表示编织纹路的‘癸’字?或者一直用表示纺线的‘壬’字?

其三,农民的‘农’字,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农业生产,对吧?这里的农业生产仅仅只是耕种么?这是农耕、农牧、农桑、农林等双语词汇出现以后,才产生的狭隘思想吧?

在远古造字时期,只有制陶和琢玉等手工业者,最先从农业生产中脱离了出去。其他的渔猎、采集、畜牧、耕种以及纺织,这些都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而纺织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后一批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成为手工业的。

所以古人最初理解的农,就是‘衣’和‘食’。所以靠农耕为主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描述‘农’就是‘男耕女织’,对吧?”

“是啊,可是这些都跟‘辰’字有什么关系?难道…”

“对!‘农’字里就有‘辰’这个字根。甲骨文的‘农’字有许多种写法,金文大篆也有很多不同的字形。其中‘林’、‘田’、‘甲’、‘丑’这些字根,往往单独或者组合在一起出现,表示植树种田、旱种水耕这些活动。

然而每种字形和写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辰’字根!如果像字典上说的,辰也是一种耕种方式,为何它在‘农’字中如此特殊?甚至必不可少?而‘农’字含义中的‘女织’又去哪儿了?”

“咯咯,我只知道‘织女嫁给了牛郎’,却不知道‘女织’去哪儿了。你这种解释很有道理,男耕女织确实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小农经济的缩影。嗯,加上你之前说的那几个字,证据越来越充分了。”

“其实还有一个字,也能证明‘辰’字就是纺织,那就是麻葛的‘葛’字。‘葛’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可以用于编织或者纺绳,纤维可以织布,是跟麻一样的用途。

这个字没有对应的甲骨文,只有金文大篆,就是在草字头下面,加上了‘辰’字根。如果辰是耕种或者蛤蚌之类的含义,该怎么解释‘葛’字呢?”

“那解释起来,当然很怪异了。然而,如果‘辰’是纺织的话,就顺理成章的解释通了!用于纺织的草!咯咯,你怎么还要留个压轴的?这个字足以证明‘辰’就是纺织啦!

辰龙,辰龙!蚕与纺织互相匹配,古人的十二生肖果然是有道理的!”

“其实啊,与辰匹配的并不只是龙。有的考古资料上,还有把辰跟虫对应的呢。不过这也能理解,蚕也是虫子的一种啊。而且惊蛰时分、百虫复苏,从时间节点上也是说得过去的。当然,从纺织活动的相关性来说,最贴切的还是蚕与龙。”

“嗯,只要肯定了辰就是纺织,这些都好理解。寅虎,狩猎对老虎。申猴,水稻成熟的秋季,也应该是瓜果飘香了,匹配猴子也说得通。酉鸡,酿酒对养鸡?难道是炖鸡下酒?咯咯…”

“哪儿来的炖鸡下酒啊?哈哈。其实是酿酒过程产生的粮食麸皮,正好用来喂鸡而已。‘未’是稻穗初结、还没成熟之时,也是储存草料、用于饲养那些食草家畜的时节,牛马都被‘丑和午’占去了,当然就剩下羊了。其实这三个地支跟牛羊马之间,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最终固定下来的。

狡兔三窟,爱打洞的兔子匹配给了表示榫卯建筑的卯。这些都好理解吧?其实最不好理解的是子鼠和巳蛇。我现在都搞不清,到底是因为老鼠生育的又快又多,才跟表示育苗的‘子’对应的?还是因为老鼠善于挖地洞,偷吃地窖中用于留种育苗的粮食,才被古人把它们联系到一起的呢?

不过巳蛇倒是已经被我想通了,表示第二次育苗的‘巳’,是有‘死后新生’含义的。而蛇一方面与‘巳’字的写法很像,另外蛇的冬眠复苏,也正对应了这种‘死后新生’的含义。所以巳蛇的匹配也是从未被质疑,顺理成章、没有变过的。”

“唉,我真佩服你的思维!如果是你来研究我这个课题,肯定早就发表论文了吧?”

“写论文?我又不是学你们专业的,写你们社科类的论文,能发表出去才怪呢!而且我能想出来这么多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了那些梦境的启发啊。”

“可是,那些梦我也做了呀?然而我却不记得有你讲的那些情节。在梦中我就是嫘祖的身份,其他经历也都差不多,只是在教你学习文字这方面,却没有你讲的那么细致。或许,是我本来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梦中才一带而过?”

“嗯,也许吧。你还记得高中时候那个沉船的梦吧?我看了你的记录才知道,咱俩的梦在细节上还是有些差别的。就算是同一个梦,也不仅仅是身份不同。就好比在你那个梦中,几乎人人都是说英语的吧?但是我可不会,所以我的梦里每个人都说普通话,哈哈。然而最明显的,还是小时候我变成狼的那个梦。嘿嘿,一回想起当时你的表情,我就想笑。”

“咯咯,你已经想起来啦?还真是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啊,连梦都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你出车祸的那次可真是惊险,害得我做了那样一个噩梦。还有你跟别人打架,也害得我在梦里挨打受委屈,唉…”

“我不是也做了好几次噩梦么?原来是因为你母亲去世的缘故。早知如此,只要能让你减轻一些痛苦,哪怕天天都做噩梦,我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

“算了,都已经过去很久了…而且,刚刚得知噩耗时,我真的如同梦游一样,仿佛感情都被抽离了自身。直到父亲把我唤醒,悲伤和痛苦才渐渐涌了出来。否则,我可能当时就会哭死过去吧?你呢?是不是那时候才突然醒过来的?”

“可能吧?反正我是哭着醒的,醒来之后,好久都找不回真实的自己。而且过了没几天,又一次做了同样的噩梦…算了,不说这个了,免得咱俩都难过。你小时候那个怪梦,我也猜到怎么回事了,应该是跟我父母离婚有关吧?”

“这么说来,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咱俩都在梦中,预见了对方的一些重要事件,也能受到对方强烈情绪的影响,引发类似心情的梦境。真令人不可思议啊!

不过,这世上不可思议的事儿太多了。就拿我们学院的创始人来说吧,你能想像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就能进入大学读本科吗?”

“是啊,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了!除去那些伪造的和特殊的巧合,还是有很多现代科学根本解释不了的情况。很多时候,正是这些无法解释的人和事儿,产生的连锁反应,推动了人类在某个领域上的突破。”

“咯咯,那咱俩的情况算不算?心念的纠缠和梦境的交织,让咱俩几乎同时发现了龙的秘密。本来我的论文就卡在甲骨文字方面的论证了,而你恰恰就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不如咱们一起署名吧?共同完成‘龙行天下始为蚕’的这项论证,好不好?”

“嗯…不好吧?”

“咯咯,有什么不好的?这里面本来就有你的功劳啊!”

“因为,我可不敢抢了自己老婆的风光,哈哈。而且,我也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打算以小说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自己老婆?”

夏雪芸突然站住脚步,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了淡淡的羞红,矜持的说道

“这,这个称呼有点早吧?”

“先这么叫着,嘿嘿。反正这辈子也没别的女人敢喜欢我了,除了你,我还能娶谁呀?就算你把我卖了都行!不管怎样,我这辈子就认定你了!”

夏雪芸脸蛋上的朱霞更艳,不过眼神和表情却异彩纷呈,羞涩与激动交织、爱慕演绎着幸福。她飞快的眨了几下眼睛,含羞带怯的问道

“你,你这算是求婚么?”

“啊?那,那我是不是应该跪下?可是,我还没来得及买戒指呢…”

“咯咯,那就下次再说吧。等你先买了戒指…”

“不等了,那我现在就去买!”

“咯咯,干嘛这么着急…”

同类推荐
  • 月流里三年

    月流里三年

    大概就是我的个人想法吧包括我高中经历了的那些事,很真实也很现实的那种话题:学习,交友就放在小说里展现吧还有,小说是第一人称。(没了ww)
  • 你喜欢我呀

    你喜欢我呀

    赵晚晚,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偶尔也会有点小心思。看上去是只单纯的小白兔,其实是一只披着兔皮的…羊…咩…~~~林一被赵晚晚甩了以后,这只羊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在这片大森林里逮到了这只披着兔皮的小崽子,他从羊化身为狼,开始了你追我赶的游戏………嗷呜~~~~“晚晚,嫁给我,好吗?”“好。”你问我会不会爱你一辈子?我亲爱的太太:很抱歉,我现在还不能给你“我要一辈子和你在一起”的承诺,因为我想要用我的一生来告诉你这个答案……
  • 道长家的小狐狸

    道长家的小狐狸

    ①她是山中一只修炼了千年的狐妖,他是一个道行高深的道士,那日,他在人间遇到她,那日,她正在做好事,之后,他将她带回家,美其名曰:监督她是否真的没有害人之心。②她整日与一个道士厮混惹怒妖王,妖王抓了道士,她用内丹救他一命,他得道成仙,她,呵!一朝回到解放前。③他临走前告诉她,他会来看她,三千年过去,她再不曾见过他,却不知,他一直都在背地守护着她。④那日她救下一个小道士,小道士许了一个愿望她便成仙了。⑤小道士摇身一变,“媳妇,等你成仙太慢了,我只能亲自下来帮你。”
  • 若叶之年

    若叶之年

    他不肯承认他是他的老师,而他也不肯,一如他还不认识他的那些从前。
  • 夜少的超能女友

    夜少的超能女友

    夫人,少爷劈腿某十八线女星?和某集团的千金传诽闻。没事,一切皆有因果,他的报应就是我。老婆,那是传言?我岂是那种随便的人吗?非也!虽说你眼高于顶,难免会有阿猫阿狗处心积虑的作死。
热门推荐
  • 混沌神戒

    混沌神戒

    凌羽,一个凌家的修炼天才可是被凌家仇敌废了修为和经脉成为了一‘废人流落在外。一次偶然获得了一个戒指,竟然是一个混沌神器。看凌羽怎样一步步踏上巅峰,傲视群雄。
  • 浮沉之梨花吟

    浮沉之梨花吟

    权利,皇位,他都有了,却独独失去了她;她,放弃一切,却发现自己只是他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或许,从梨花树下的那一眼开始,一切都是错的……
  • 穿剧后她成了反派夫人

    穿剧后她成了反派夫人

    影后苏青梧拍爆破戏意外死亡,重生在了自己刚拍完的电视剧里,从天而降砸在剧中超级大反派怀中,还顺便救了他一命。于是第二天,‘第一贵族慕容熠宸要迎娶百乐门最丑舞女’的消息一夜间传遍郡海城。慕容熠宸说,苏小姐,我缺个有技术的假夫人,你行么?价钱随你开!苏青梧说,能为慕容三少所用,青梧倍感荣幸,本小姐21世纪影后重生,医术高明,有张开了光的嘴,说什么准什么,随身空间要什么都有,我-你值得拥有,绝不让您的钱白花!“成交!”从此电视剧里百乐门最丑舞女受气包摇身一变,成了慕容家的少夫人,进热血武校,得团宠,一脸麻子尽消失,又美又娇又腹黑,旗袍加身,万般风情,会功夫董中医,乱世混得风生水起。慕容熠宸宠妻不要脸,苏青梧全当逢场作戏。直到某天肚子里多了个小包子,慕容熠宸说,夫人,余生很长,假戏真做吧!
  • 元儒考略

    元儒考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外星孤立无援

    我在外星孤立无援

    一觉醒来,张尘一脸懵逼的发现自己竟然出现在了一艘即将面临紧急迫降的飞船上。好不容易保住了小命,可看着周围迅速包围上来的一群武装士兵,张尘真的没有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 腹黑主萌妻挡道

    腹黑主萌妻挡道

    她是天使,被家里人宠爱的公主。他是十大财阁的领头人,少年时以捉弄她为生活目标;他是贵族的公子哥儿,是她的青梅竹马;他是腹黑主,霸道无礼……他们在这高中时代会发生怎样的是呢,又是谁得到了她呢?
  • 霍格沃茨之跨时空的女孩

    霍格沃茨之跨时空的女孩

    原书名《霍格沃茨之魔王养成》【阿莉安娜.莉莉.波特】她有多个身份,哈利波特的妹妹,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教女,阿不思.邓布利多,盖勒特.格林德沃是她的监护人,巴希达.巴沙特是她的引路人,爱德华和爱丽丝夫妇是她的魔法指导教师……她有多个名字,阿莉安娜.波特,独角兽的朋友,神奇动物界的守护神,大难不死的男孩的妹妹,乔治亚娜.邓布利多。新手作家,请多多指点哈。开学期间以及假期期间不定期更新,不要着急哦,毕竟好事多磨嘛。嘿嘿嘿(∩???∩)
  • 总裁大大,你过来

    总裁大大,你过来

    前世,校园时期的她,是大娱世界顶级流量组合之首,却死于暗算。他是矫情,有钱,洁癖怪融为一体的化身。当他突然看上了她,她只想表示:来,姐把你的毛病治治。敬请期待(本文苏不苏不知道,但是不保证笑点)
  • 纯真及其编造的

    纯真及其编造的

    《纯真及其所编造的》是一部中篇故事集,由四个故事组成,包括《枯叶夏天》、《沦陷二〇〇X》、《窗上挂着霜的那些日子》和《小贾飞刀》。作品属于披在奇幻外衣下的青春文学,叙写了真实与虚构交织的纯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