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53400000179

第179章 封为美人,入住梦玉殿

平帝的旨意终究是下了,文元善因为挪用朝廷公款流放北疆,其女文若兰打入冷宫。

平帝自从文若兰进冷宫,再没有提过文若兰的只言片语,如月知道平帝从心里还是舍不得文若兰,只是这世间,连帝王都有无可奈何。

这日,平帝只带着几个侍卫,闲来无事再御花园闲逛。

御花园有一处秋千,如月与文若兰都十分喜欢,当年,就是一身粉色宫纱的文若兰在这里荡秋千,他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她。

平帝正回忆着初见,突然,就是秋千的方向似乎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容。脆生生的又格外好听。

他放轻了脚步,轻轻的靠近。

一个宫女,穿着粉色的宫纱,梳着俏皮发髻,只别了一个简单的木簪,坐在秋千上,自己玩的开心。

她的笑容太明亮了,平帝仿佛想起了当年的文若兰。

他不由得看呆了。

“红玉!”太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那宫女回过头,朝着太子的方向甜甜一笑:“太子殿下!”

只是映入眼帘的却是平帝的身影。

她放佛吓到了,连忙停住秋千,一路小跑到平帝面前:“奴婢红玉,打扰圣驾,罪该万死!”

洛勇也看到了平帝,连忙走过来给平帝请安:“父皇金安。”

“你叫什么?”平帝看着红玉,“抬起头来?”

“奴婢……”

“父皇,这是我的贴身上侍女,红玉。”洛勇生怕平帝对红玉有什么非分之想,连忙开口。

“寡人又没叫你开口。”平帝有些不满的看了洛勇一眼。

又对着红玉开口:“抬起头来。”

红玉显然有些惊慌失措,眼神里全是慌乱。

这下,轮到平帝愣住了,放佛回到五年前,文若兰也是这般,被自己发现了,到底是小女孩,惊慌失措的抬头,像一头受惊吓的麋鹿。

“父皇……”看见平帝久久不说话,洛勇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

平帝回过神来:“寡人不是说了,让你无事不得进宫?”

“儿臣除了在除夕那日见了父皇,便许久未见父皇,心中惦念父皇,这才想进宫请安,还请父皇恕罪!”

洛勇说着便要跪下,却被平帝拦住。

“念在你一片孝心,十五过后便重新回宣颐殿吧!”平帝开口,顿了顿,“你这侍女生的伶俐,便留在宫里吧,封为美人,入住梦玉殿吧!”

“不可!”洛勇脱口而出,近来繁忙,自己本来有意纳红玉为侧妃,不过是想过了年就与红玉说,自己已经习惯了红玉的陪伴。

“有何不可?”平帝皱眉。

“儿臣……”耿直如洛勇,也知道与自己的父皇抢女人,是大忌。

在自己犹豫之时。

红玉已经抢先谢恩:“奴婢谢主隆恩!太子殿下是怕奴婢笨手笨脚,惊了圣驾。”

又转过身子,对着太子磕了一个头:“太子殿下放心,奴婢虽然愚笨,但是定会精心侍奉,不惹的陛下生气,奴婢这些日子,承蒙太子殿下照顾,不胜感激,还望太子殿下福寿安康!”

说罢,起身又给洛勇磕了一个头。

然后起身,就有侍女把红玉带下去了。

洛勇当然知道接下来的步骤:沐浴更衣,换上美人的装扮,等待父皇临幸。

他看着红玉的背影,红玉居然走的这般绝情,他本以为红玉心里也是舍不得的。

“勇儿。”平帝的声音把洛勇拉进现实中,平帝虽然昏庸,到底阅人无数,他自知洛勇心里的想法:“以后她便是寡人的美人,论辈分,是你的母后,你必当恭恭敬敬!不可有其他的想法!”

洛勇自然听出来了平帝的警告,他只得低下头:“儿臣不敢!”

“如此便好。”说罢,平帝就转身走了。

平帝近年来除了白冰儿被封了美人,也是因着文若兰的关系,因此,这是第一次主动封为美人。消息立刻被穿的沸沸扬扬的。

“你说一个叫红玉的侍女被封了美人?”如月正在用着早膳,便听到了这个消息。红玉?这不是太子的侍女么?

“奴才听说,还是当着太子的面封的,太子脸色很不好。”

洛勇是受了自己的提点才注意到红玉的,以自己兄长的性情,日久生情是再正常不过了,而如今,父皇强行把红玉封为美人,他心里定是不好受,本来两个人就有政治上的冲突,如今,怕是又有了嫌隙。

兴夜还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如月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了,但是如今能做什么呢?木已成舟,而太子,必定也是不 想见自己的,这一切越来越糟了,如月觉得心烦得很。

同类推荐
  • 王爷乖乖:萌妃自来

    王爷乖乖:萌妃自来

    她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一朝穿越,她是丞相府废材三小姐。“官云茹,等着看好戏吧!”君无痕,我要吃糖葫芦”。好好好,给你买。“君无痕,我要你喂我”。好!“君无痕,我……兮儿,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求求你,不要离开我……
  • 夫妻对拜,骗婚不坏

    夫妻对拜,骗婚不坏

    当爹的好赌欠了一屁股债,要把她嫁给村头的牛二傻子做媳妇儿。她耍心眼儿,自毁名声赖上了村尾住着的瞎子。瞎子的口袋像个百宝箱,不但帮她爹还清了赌债还能大手大脚养着她。开始是因为愧疚,所以拼命对他好。后来……后来发现瞎子的身份并不简单!江玮鹤:如果不是早就看上你,我又怎会留你过夜给你机会污蔑我非礼你。所以,那个真正被骗了一辈子的人——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岁又逢节

    时岁又逢节

    [1V1]命里带煞的年大小姐好不容易熬出头下了山,奈何二愣子小师弟实力坑姐,又稀里糊涂招惹那个清冷出尘的美男子。右手持美男子给她坑蒙拐骗来的灵扇,左手牵着傲娇别扭的九婴,天道不公如何,世人不容如何,至此一人即可。“你是不是喜欢我。”“……心悦你,已久。”
  • 聊斋艳谈:狐鬼传说
  • 《霸王别“嵇”》

    《霸王别“嵇”》

    情,为什么爱?爱,需要等什么?等天下太平?等两情相悦?
热门推荐
  • 综合运输体系的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研究

    综合运输体系的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书中重点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平性与和谐性的内涵与要求、影响综合交通运输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具体因素,然后对比现实,对我国现有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不公平、不和谐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和由于老龄、外部性等原因导致的交通权利差异及歧视,以及在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交通安全、资源与环境、交通软实力等方面出现的不和谐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及措施建议。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作为参考书,也适合理论研究者、相关政府部门或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 彼岸花七音

    彼岸花七音

    虐文喜甜文的慎入七音,仙界第一废仙,身体孱弱不能离开音华山过久束楚,冥界一幽魂被刍星仙君带回仙界做一药童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大网撒鱼以为不会爱上你伤了你之后才发现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才发现你和我从头到尾只不过是一场别人的梦
  • 前汉演义(下)

    前汉演义(下)

    本书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赢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全书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
  •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四):民族移民

    本书从“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交融的斑斓色彩”、“流亡的人们,带来了抗战时期兰州的繁荣”、“如歌的岁月——内地援兰大写意”、“多种文化交汇,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介绍了兰州移民与民族的历史。
  • 旷世龙吟

    旷世龙吟

    大元仙人开修道一脉,留下两支弟子——神州正道、蛮荒妖族,两大势力千百年争斗不休。主人公心扬身为正道裘家子弟,却自小受尽欺凌。后来家族蒙难,心扬独自一人,身负家仇大恨,在两界纵横、成长、寻找、迷失……如果有来生,不要再相遇。你不知道我,我不记得你;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逍遥,就让我们,相忘在淼淼地江湖里……
  • 梦回昔日古战场

    梦回昔日古战场

    主人公丁羽飞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慎被飞溅起的石块击中头部昏迷。一觉醒来,自己连同送葬者雇佣军团正在执行任务的几人稀里糊涂的来到了1937年的中国战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丁羽飞和送葬者的队员们率领国民党剩余残部死守南京城!阻止了悲剧,改写了历史......
  • 紫灵仙子追爱记之前世今生

    紫灵仙子追爱记之前世今生

    战火弥漫的南天门,紫灵仙子浑身是血,却依然手持宝剑斩妖除魔。她苍白的小脸上遍布汗水,浸湿了发丝。忽然,紫灵只觉得胸口一阵巨痛,纤细瘦弱的手指轻轻扶上胸口的剑,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泪水模糊了双眼,心里是那样的撕心裂肺,她自嘲”几百年,,呵呵“悠然,摸着剑的手缓缓落下,脸上露出以往迷人的笑容,是那样的凄美释然。”流泽,来生我不要在爱你了。“声音温柔却又带着一种决然。说完便径直倒下,直至倒下,她都没有看向身后的人一眼。看着倒下去的紫灵,流泽双眸紧闭,握着剑的手紧颤,他知道,她走了,带着他的心一起走了。流泽缓慢走向紫灵身边蹲下,抬手在她的脖子上留下一个雪花状的印记,声音淡然如水”丫头,来世一定要幸福。“
  • 爱你让我变成了戏精

    爱你让我变成了戏精

    陶花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吃回头草;徐山万万没想到,多年后,他还是栽到了陶花手里。
  • 世子妃日常

    世子妃日常

    传言东辰荣亲王府世子长得是风光月霁,芝兰玉树,用安卿卿的话来说就是开了外挂的人生,却没想两人定有婚约。只是,当京城第一美女自请以侧妃身份一同嫁入荣亲王府后,他们开始了一段漫长的你追我赶的日子。宠文,无虐。
  • 丁玲全集(3)

    丁玲全集(3)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