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9600000024

第24章 、处事忠告:挖掘人际的力量(3)

在生活中,为朋友办事,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不帮他办,可能会感觉情理上不太对劲。有时事情尽管很难办,也不得不勉强答应,这种勉强的应承,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

因此,当朋友托你办某事时,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应承。至少也要冷静1分钟,在大脑里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办得到,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然后再做决定。

可是,如果你认为这是朋友托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朋友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所以,办事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别人?”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将来误了事,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会办事的人。

万物都互相联系,同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一样不能独来独往。办自己的事情时,有时要涉及到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

所以,有些事情,不该办时就不能办,一旦办了,可能就违法、违情、违理,使自己或朋友遭受名誉、经济或地位的损害。当有人违背你的人格信念而托你办事时,你也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不负责任地答应他,纵容他,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

有时候,朋友要求我们办的不少事情并不是想办就能办得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很可能办不成的。因此,当朋友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你首先要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诚恳且老实地说:我不行。

他人拜托的事,可为或不可为,或者是介乎两者之间,你的答复应怎样呢?许多人都会采取这样的办法:“让我想想看,好吗?”这话常常会被采用。

但是,许多人会做一种不自觉的承诺,所谓“不自觉的承诺”,就是“自己本来并未答允,但在朋友看来,你已有了承诺”。这种现象,是由于每个人都有怕“难为情”的心理,拒绝属于难为情之类,能够避免就更好。

要记住,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因此,拿破仑说:“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

那么,当我们在朋友面前被逼得“非答应不可”,而实际上又明知这事不该答应时,又该怎么办?比尔·盖茨告诫我们:“我们需要在聆听朋友陈述和请求完毕之后,轻轻摇摇头,而态度并不强烈。”轻轻摇摇头,代表了否定,朋友一看见你摇头,知道你以拒绝,跟着你可以从容说出拒绝的理由,使朋友易于接受你不能“遵办”的苦衷,就不会对你记恨在心。

总之,对于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办到或不想办的事情,最好及时地回绝。拒绝并不是简单地说一句:“那不行”,而是要讲究艺术:既拒绝了朋友的不适当要求,又不致伤害朋友的自尊,也不损害彼此的关系。

谦卑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你就要小心,因为一经检查,你大概就会发现,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与人的交往中,谦卑是一种重要的因素,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一个讲求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崇尚礼节、谦恭有礼的人。”

弗兰克·科克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两艘派赴集训分舰队的战舰数天来一直冒着恶劣的天气在海上航行。我在领头的一艘军舰上服役,夜幕降临之际,我正在舰船上值班。此时团团浓雾密布天空,能见度极差,所以舰长仍留在舰桥上关注着所有的活动。”

“天黑后不久,舰桥一翼的监视哨报告说:‘灯光,在船首右舷方位。’”

“‘那是活动的还是不动的船尾?’舰长喊道。监视哨回答:‘不动,舰长。’这意味着我们与那条船处在危险的相撞航线上。于是,舰长对信号兵喊道:‘发信号给那条船,说我们处在相撞的航线上,请将航向转20度!’”

“信号回来了:‘还是你转20度为好。’”

“舰长说:‘发信号,我是舰长,请转20度。’”

“‘我是一名二级水手,’对方回答说,‘你最好转20度。’”

“此时,舰长暴跳如雷,他怒气冲天地喊道:‘发信号,我是军舰,将航线转20度。’”

“闪烁着的灯光打了回来:‘我是灯塔。’”

“我们转了航向……”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试图让“灯塔”改变航向。对此,伯特兰·罗素指出: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要想避免这种通病,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

富兰克林总结的以下几项简单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你不犯任何错误,却可以保证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错误。

第一、许多事情不那么容易用经验加以检验。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许多这类事情上有颇为激烈的主张,也有一些办法可以帮你认识自己的偏见。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迫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仅是见解问题。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你就要小心,因为一经检查,你大概就会发现,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第二、我们要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们自己有时就因为进行这种想象性的对话而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使没有改变原来的看法,也常常因为认识到假想的论敌有可能蛮有道理而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了。

第三、我们要提防那些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因为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看不到对方的优越性。所以要处理这个人之作为人的自高自大的问题就更加困难。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海龟的程度。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他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段话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开创性的新的见解和主张,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谦卑。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失败,能自认这方面的错误,就能让人感德;有成就时,能让功于他人,就能让人感恩。

比尔·盖茨说:“善待你认为乏味的人,因为有一天你也许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点亏。

美国加州的一位牧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当散步归来时,他见到自己的住所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牧师。

原来,牧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肯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牧师,正感惊愕的时候,牧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看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牧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说完之后,就睡去了。

第二天,他在温暖的阳光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牧师十分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同样,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挫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1863年1月8日,恩格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妻子病逝的消息,写信告诉了马克思。过了两天,他收到了马克思的回信。信的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接着,笔锋一转,就说自己陷于怎样的困境。往后,也没有什么安慰的话。

“太不像话了!这么冷冰冰的态度,哪像20年的老朋友!”恩格斯看完信,越想越生气。过了几天,他给马克思去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火,最后干脆写上:“那就请便吧!”

20年的友谊发生裂痕!看了恩格斯的信,马克思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沉重。他感到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能解释得清楚的时候。过了10天,他想老朋友“冷静”一些了,就写信认了错,解释了情况,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坦率和真诚,使友谊的裂痕弥合了,疙瘩解开了。恩格斯在接到马克思的来信后,以欢快的心情立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处,不能没有交往。而交往就必须有个准则,使大家共同遵守,才不至于乱套,这就是对待人的道理。而对待人的道理,最高的准则,就在于儒家所提倡的:“一切在于求取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

能有所追求,一方面在心中有所持守,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有所遵循。这就是准则,也有人称为规范。

因此,我们如果以宽容的心境和幽默的态度对待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的羞辱和难堪,我们往往可以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免得事态恶性发展。

同类推荐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本书分为向着梦的地方去、怀念水莲、跋涉中的印痕。主要内容包括:泪光中的微笑;塑造父亲;我欠母亲一顿揍;想起儿时看电影;哭泣的虎子等。
  • 糙女物语

    糙女物语

    糙女是一种时尚,随着昔日的“超级女声”一炮而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糙女的队伍中。著名作家钟源曾在《糙女颂》中说:“还是糙了好。糙了才豁达,糙了才有速度去与时代赛跑。”所谓“糙女”,自然不同于“窈窕淑女”。她们宣言:“不被礼教束缚、不被世俗禁锢、不被常规限制、不被懦弱桎梏、不被强梁凌辱。”话糙理不糙、糙得有内涵、糙而不恶心。新时代的“糙女”除了在事业上要做出成绩来,还要在“嫁汉嫁汉,洗衣做饭”的围城中,“洗”出尊严,“做”出骄傲。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人际的运用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人际的运用

    人际交往的原则多为他人着想友善待人多关心他人牢记他人的名字多给他人讲话的机会多赞扬他人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人际亲近的秘诀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勿逞一时的口舌之能适当地恭维他人学会倾听他人讲话顾全他人的名誉。
  • 学会选择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你的心灵得到了洗涤,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生的苦楚源于不舍得勇敢放下。懂得放下,人生才会得到解脱.快乐才会一生相伴。人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才不会委屈了自己。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难舍的痛,才不会迷失了自我。
热门推荐
  • 风误

    风误

    脑洞大开佛系更文路过的话瞄一下?可以给我一些小小的建议吗??(???ω???)?
  • 引魂归冥

    引魂归冥

    人死后的灵魂应当自入幽冥,入轮回。若生前执念太重,则会游荡世间。它们的执念或许是爱情,或许是亲情,也可能是仇恨和欲望。而我的存在则是化解它们的执念,送它们回幽冥地府。
  • 狩界1

    狩界1

    万界,你们的猎人来了,将万界化作狩猎场,机械兽族们。
  • 霸道傲娇少爷的小甜心

    霸道傲娇少爷的小甜心

    对于从天而降的小甜心墨宇修的态度是……宠她!!爱她!!纵容她!!满足她的一切要求!!然后吃掉她!!“修修!!我想要吃冰淇淋!!”立刻买下冰淇淋店,“修修!!那个狗狗好可爱呀~”立刻买下宠物店,“修修!!我想看电影!”立刻买下电影院,“修修那个男孩子好可爱~”立刻拿下……等等“雪儿,你说什么?”“没没什么(T▽T)”然后小甜心就被完美的吃掉啦。【甜文宠宠!!温馨无虐点!!欢迎入坑(^3^)╱~~】
  • 听说你在我还爱

    听说你在我还爱

    有没有一个进驻在你的心里,岁月不可磨灭。我相信一见钟情,不管他是不是见色起意,总之是爱了。我相信日久生情,那不是权衡利弊,是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 黄泉引路人

    黄泉引路人

    我们行走于黑暗之间,指引着死去的灵魂通往黄泉阴间,我们就是黄泉引路人!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水芳华

    洛水芳华

    一剑足以平不公,一酒足以慰风尘,一人足以闯天涯,行路难处伴白驹,看你青丝变华发,煮酒论天下,叹韶光年华,十里桃花漫青溪,洒脱不计春与夏,携你吻清风追斜阳,从此再不谓侠!
  • 魔魅倾城:王爷,我来了

    魔魅倾城:王爷,我来了

    她是现代杀手穿越成为南王妃,有着一个法器,皇帝要拿,继父也夺,亲爹要抢?命悬一线的东西岂能给!南司翊和他是如此的相像,勾起她曾经的记忆。是恨?还是爱?他,是一颗桃妖,默默地守护了她千年,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期盼。梦里她一身紫,一对紫红双瞳,散发着妖异鬼魅。在梦里她被人击杀,杀她的到底是谁?设计好一切的背后隐藏的什么?恩怨是非,孰对孰错?是因果循环还是前世纠缠不清?我来了,请替我看完这未完的结果!
  • 三龙寂鬼

    三龙寂鬼

    紫巅国塞外,脱玉城城主启断之子试图寻找仙族复兴的密码。草原残云部,族长和宗族族长们试图颠覆草夷高原部族的秩序。草原深处,一介书生秦楚渴望洞悉寒族兴亡的脉络。他们的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沉静之力的复兴,或是衰亡?当传说开始照进人们的现实,人们是应当感慨,还是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