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4300000017

第17章 民居的文化艺术(3)

9.《清式工程做法则例》

《清式工程做法则例》是由清政府颁布的关于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原书封面书名为《工程做法则例》,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由于是由清代工部颁布,所以也称《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雍正十二年(1734)工部刊行,《清会典》著录列入史部政书类,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书。。该书由清朝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开始“详拟做法工料,访察物价”,历时三年编成。这部书在当时是作为宫廷(宫殿“内工”)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目的在于统一房屋营造标准,加强工程管理制度,同时又是主管部门审查工程做法、验收核销工料经费的文书依据。全书共七十四卷,前二十七卷为二十七种不同之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亭等每件之结构,依构材之实在尺寸叙述。就著书体裁论,虽以此二十七种实在尺寸,可以类推其余,然较之《营造法式》先说明原则与方式,则不免见拙矣,这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以后整个工料计算部分的基础。自卷二十八至卷四十为斗拱之做法、安装法及尺寸。其尺寸自斗口一寸起,每等加五分,至斗口六寸止,共计十一等,较之宋式乃多三等焉。自卷四十一至四十七为门窗隔扇、石作、瓦作、土作等做法。关于设计样式者止于此。以下二十四卷则为各作工料之估计,反映了清初建筑业的工种分配、材料供应情况及劳动组织、施工管理的水平。

全书不仅将清代官式建筑按所处地位或用途的不同,列举出二十七种不同形制的建筑物,同时还对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画裱糊,以至铜铁件安装等,总计十七个专业,二十多个工种,分门别类,条款详晰,作了较为严格的规范,而其中尤以对间数和斗口的规定最具有代表性。《清式工程做法则例》在总结中国历代传统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定出一代营造准绳,既规定了工匠建造房屋的标准,又为主管部门核定经费、监督施工和验收工程提供了明文依据。其应用范围主要是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房屋的营建和油画裱糊工程。对于民间修造来说,它与《清会典·工部门·营建房屋规则》所载禁限条例相辅为用,起着建筑法规监督限制作用,俗称之为“工部律”。

此书之长在二十七种建筑物各件尺寸之准确,而此亦即其短处,因其未归纳规定尺寸为原则,俾可大小适应可用也。此外如拱头昂嘴等细节之卷杀或斫割法,以及彩画制度,为建筑样式所最富于时代特征者,皆未叙述,是其缺憾。幸现存实物甚多。研究匪难,可以实物之研究,补此遗漏。在图样方面,则仅有前二十七卷每种建筑物之横断面图二十七帧,各部详图及彩画图均付缺如。

该书的编辑体例以文字说明为主,极少附图(仅大木作并附屋架侧样简图20余幅示意)。建筑各作的做法,采取条例规程与范例相结合的办法逐款对照说明,基本是按建筑先后安装顺序,由下而上,挨次连贯排列的,既有条例,又有具体尺寸,可以相互对证。

10.《工段营造录》

《工段营造录》是一部有关传统建筑学的著述。清代李斗著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年间,扬州盐商富豪在瘦西湖边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别墅。据李斗自序,三十年来,“曾往来于诸工段间,阅历既熟,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登而纪之”,将扬州瘦西湖上的工段营造制度方面的见闻,写成《工段营造录》,附于《扬州画舫录》卷十七。李氏生于乾隆中叶,其时扬州地方土木繁兴,建筑风格及技术兼收并蓄南北之精粹。李氏于此深有研究,特取材与《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与《圆明园则例》,旁征博引,辑成专书,所论可谓有历来谈营造所不及之处者。书内对定平、土作、大木作、折料法则及裹角法、顶、桥、雕銮、琉璃影壁、砖石瓦铜铁漆画陈设等均有简洁的记述。后附《扬州画舫录及营造之记述》一卷,记有佛作内工作法及寺庙、园林、塑像营造纪实。卷首尾各附有《识语》及具《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鲁班经》等书校刊记各一,对是书版本、作者情况,考据甚详。

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颁布了钦定的《清式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制度作出严格的规范化,李斗《工段营造录》成书在《清式工程做法则例》之后数十年,当时清代营造标准已经定型,书中反映的扬州瘦西湖上工段营造法则,确实反映清代《清式工程做法则例》,大部分术语和营造标准,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相符。

第三节民居的艺术特色

民居艺术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全国各地的民间住宅,其表现出的建筑艺术方面的特点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民居住宅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和人文艺术观,是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艺术的缩影。

1.民居与传统文化

首先,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民居中体现出的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传统登记制度观念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具体表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想的最高境界,这遵循了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和融合。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具体表现在住宅空间的组织和划分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方四合院,宅院中庭院和厅堂的组合空间就是依典型阴阳思想观念为基点的。从院子平面不仅可以看出整个院落由四周的房屋相围合,形成了外实内虚的阴阳关系,而且,房屋的排列也遵照了一主一次的阴阳关系,如中轴线上的门屋和正堂与两边的厢房相配。此外,像福建的五凤楼、南方合院的四合院的“四水归堂式”等,都是这种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缩影。

其次,中国传统民居在维护“君与臣、父与子”的宗法伦理结构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合院民居中东西厢房是以左为上的等级来划分的。更为明显的是晋中民居中的东厢房的屋脊和尺度的规模都要大于西厢房。而且大部分民居在居住上都是依尊长尊幼制度来分置的。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是尊卑、贵贱之分成了中国传统民居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而且礼制性制度和血缘家族观念的影响在传统民居也占有有很重要的地位。

再次,血缘家族观念是中国民居在表现中国文化传统思想上最有普遍性。从我国众多的民居类型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民居都是聚居而居的形式,就是常见的合院式居住环境。一座院落就是一个家庭,更大的家庭则组成带有轴线的建筑群。不管是家庭组成的或是集体的祠堂,这些祭祀祖先的祠堂总是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上。如一个村的祠堂往往建在村的中心或是村头,而院落内的空间布置都是以祠堂为主轴线向四周分置其他房屋的。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思想大多表现在风水上,按照天地人统一的整体,风水术的“五位”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四灵”指的是道教信奉的四方神灵,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术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明显的就是建筑选址、朝向及布局。

山西平遥民居的风水楼,是依据这种风水理论而建筑的。其主要是指天之九星、地之九宫的交互为宗,将整个宅院按照洛书的九宫来划分,而且宅门也是以后八卦来确定的,从而依九星为序,按各星座卦象与伏位卦象的五行相克来排定宅内各部位的吉凶。

皖南民居的棋盘式民宅全都是面北而居,据说是按照风水术的五行和房主人的命相来布置的。五行中有其他说法,而按照正五行来讲,又是南方火、北方水。所以这个村庄仅靠村落的南方是一座形似火焰的山峰,而村北是一条小河。

2.民居与环境艺术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凝聚着体现中华民族技术和艺术结晶的传统民居住宅,所表现的环境艺术思想尤为突出。民间住宅的选址多立足于自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一方面追求自然的淡雅之美,另一方面又注重以人为中心。所以民居与环境的关系就表现为自然环境和人文艺术的结合,使民居民间住宅建筑更加贴近自然,并在适应环境和贴近自然的同时,又从环境中受到启发,增进民居建筑的审美观和艺术技法,从而使居住环境更舒适、愉悦。传统民间住宅既有自然之美,又是艺术美的体现,更多的却是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至今仍然保留的古民居中,那种高大古朴、肃穆庄重的雄伟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周围的地域、山、水地形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相联系。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不可能大规模地去改造自然,而且人们都希望形式要与当地的地形相适应、相协调。这样一来,又有了就地取材的方便。如山区的民居大多是以原生的土、石为材料,使民居建筑本身成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如黄土高原的窑洞、贵州石板房都是最好的例子。另外,水体的处理更是环境美的重要体现,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在多水的南方地区,水流体系构成了民居分布和布局主体。如皖南民居中的水网及月塘,苏州前街后河形式的水乡民居,使水系成为民居的一部分,不仅为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还构成了主要的交通要道,甚至成为了著名的风景区。

民居中的人文艺术体现为对各类建筑的加工和整理,人文艺术的充分发挥使民居建筑体现出完整、协调的视觉美感。一方面,在建筑材料上的统一使用体现出民居建筑的和谐性。如北方中原地区的大部分民居使用砖墙,而西北地区则是土墙,江南则都采用白粉墙等。此外,民居房屋的屋顶也采用同样的模式,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居使用小青瓦坡面屋顶,西北一带则使用灰土平房顶,另外多雨地区的房屋大多出挑檐廊等等,无不体现民居中人文环境的统一感。

另一方面,在民居建筑空间方面,人文艺术环境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村头或村中的祠堂、庙堂、楼阁、戏台、商店等各类民间公共性建筑,以及民居间形成的互相交错的街道、小巷等,使主次建筑搭配有序。村落中主要的庙宇、祠堂在体量和高度上和民居建筑都有明显的差别,更好地保留了传统的人文环境。此外还利用了空间开合,大多数祠堂广场、戏台等场地建筑都安排在村头或是村中空旷的地方,使之成为封闭性民居中的一个景点,冲淡了传统民居街巷的平淡,丰富了环境。除此之外,街巷空间的美化也是人文环境在民居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全国各地的民居组团在规划上多数呈现街巷式的布置,民居的内部环境由外部围合的高墙所遮挡,整个外部环境完全依靠街巷的景观来衬托,如北方平原地区民居各式各样的大门、临街山墙的处理及影壁的设置。在南方水乡的临水建筑则更加丰富,有出挑的檐廊,精美的花窗,巷道中的拱桥及码头等,使街巷的环境变化多端,自然优美。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艺术之间的相互协调并统一结合,使民居建筑呈现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

3.民居的装饰艺术

民居的内部建筑与装饰则更能体现人文艺术对传统民居的影响。首先,民宅内部常常使用各种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主题建筑与客观环境产生协调、统一的形式美。

传统民居院落的房屋大多都是按照空间对称的布局来设置的。无论是大型的民宅还是小型的民居,其中招待客人、行礼议事的大厅或是堂屋都建筑在住宅的中心空间,其他的房屋都以它为中心对称布置,或呈一明两暗或是一正两厢,或左右带耳房等,大型的民居在此基础上或纵或横进行伸延扩展,产生主次分明,前后有别的空间美感。民宅的室内则利用通隔的空间设计手法,使内外空间互相沟通,彼此融合,如利用隔扇门的空格将室外景观分隔成许多美妙的画面,而室内则以隔扇门窗为中介,将室外景致引入室内,组成变化丰富的空间环境。此外,从屋内透过各种图案的小窗棂向外看,光线闪烁,内外对比强烈,给人以内外通透的空间感。

其次,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反映出人文艺术的要数传统民居中的装修装饰。艳而不俗的民宅装饰处处透露出自然古朴的风格,又显示出艺术效果的典雅气质。门窗、屋顶、墙壁、天花、地面等异彩纷呈的石、木雕刻及彩画,各种各样的木料家具的精细雕饰,无不体现出技艺的精湛和艺术的魅力。在大型民宅中,有取材精良和雕刻精致的梁架,花样复杂的栏杆装饰,还有墙壁和檐枋上的各种花窗和精细花纹,既华丽富贵又美观大方,传统民居装饰不论是简朴还是华丽,只要有装饰总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众多民居建筑从大门、二门,至厅堂和厢房,屋内院外,地上、檐枋,都有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而且都是以象征福、寿为寓意的题材,如福寿安康、平安吉祥等。这些装饰图案和装饰符号都是来自民间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盘古开天、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人们借助这些符号和图案联想故事里的情景,以求得消灾灭祸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另外,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如最隆重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在民居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民间艺术文化更为生动形象。

同类推荐
  • 美德的种子:青少年美德教育的100个经典故事

    美德的种子:青少年美德教育的100个经典故事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美德可以让心灵变得愉悦而坚定,心灵被美德占据,一切污秽和邪恶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生命也永远不会枯萎。让这美德的种子洒向人们的心中。
  • 我是猫(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我是猫(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观察并评述身为中学教师的主人苦沙弥和他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小说中的猫语言幽默机智,妙语连珠,作者借其口嘲笑了明治社会矢目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金田等资产阶级及其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全书构思灵巧,手法夸张,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喀尔巴阡城堡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喀尔巴阡城堡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感动青少年的外国名家选集

    感动青少年的外国名家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政治经典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政治经典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热门推荐
  • 期于同归

    期于同归

    就职于国内知名企业的职场精英在朋友聚会时偶遇大学时代做家教兼职时带过的学生,发现对方正是娱乐圈刚出道不久的男团偶像主舞担当。随着生活与工作的交集增多,女主开始帮助男主走上这条表面风光无限背后辛酸困苦的偶像之路。
  • 再见寂寞的天堂

    再见寂寞的天堂

    一个朋友真实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爱情与死亡.
  • 仙心沉月

    仙心沉月

    妹妹:哥哥不认我这个妹子怎么办?让他失忆吧!徒弟:师父不认我怎么办?让他失忆吧!追求者:他和其他人结为道侣怎么办?让他失忆吧!主角:我是谁?我在那?
  • 穿越西汉当妖妃系统

    穿越西汉当妖妃系统

    夏不古作为一枚双重人格女神经,有幸得以参与考古研究所的“X”计划。计划锁定的目标是汉成帝。穿越之前导师对她千叮咛万嘱咐:记住,无论如何你只是对西汉历史人物作跟踪考察,绝不可以改变历史。然而一朝不慎穿成赵合德,不古欲哭无泪,为什么偏偏是大魔头赵合德,简直不能再萌萌哒。
  • 重生影后很猖狂

    重生影后很猖狂

    一朝重生,她不会再被欺负了,她又找回了她的傲气
  • 我的体内有神明

    我的体内有神明

    “我是一家酒吧的老板,我的员工都不是人。”“我还有另一个身份,这座城市黑夜的守护者!”
  • 满满温柔

    满满温柔

    当温柔在图书馆第一眼看到齐满的时候,她就知道她完了,要栽在这个男生手里。之后的每一天温柔最大的乐趣就是想方设法的去隔壁五中找齐满,变成他喜欢的样子。“满哥,咱俩势均力敌,你做我男朋友吧”“喜欢一个人就强吻他,如果他喜欢你,这事就成了,如果不喜欢反正亲都亲了”“所以,你就强吻我?”“……”尴尬殊不知在更早的时候齐满就看上了他的温柔,一步步都是他的“陷阱”。当“温柔”的温柔,遇到满眼温柔的齐满,最后究竟是谁拿下了谁。
  • 神级透视巫医

    神级透视巫医

    普通大学生巫小天,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和透视神眼,从此之后逍遥都市,治病救人、惩奸除恶、护花救美,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大海贼玩家

    大海贼玩家

    海贼世界的一颗游戏果实流落到异世界,被一个人工智能游戏服务器得到,它链接了海贼世界,送来了一种沙雕生物——玩家。地球的艾伦也带着氪了十发648的某厂海贼手游角色来到了这个世界,单机了两个月的艾伦遇见了异世界的玩家。艾伦很淡定:“没有人比我更懂玩家,因为我就是……一个拥有NPC模板的玩家。”“哦,你们还以为这个世界是个游戏?傻了吧,我可是知道未来的剧情走向。”最顶级的韭菜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收割方式,异世界的玩家们,真香!——已有一本200万字以上老书《混在海贼世界的日子》,请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