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8100000040

第40章 中国服装界的“国家队”——北京红都服装公司(2)

2.王庭淼

第二任经理王庭淼,1922年1月出生于宁波鄞县甲村,7岁时父母相继去世,11岁他就在村里拜师学裁缝,13时已能独立缝制传统中式服装,15岁时跟随同乡到上海南京路描身服装公司学习现代服装缝制,1年后到著名西服店享达生服装店打工,20岁已熟练掌握了西服的量体、设计、裁剪、缝纫、整烫等全部技艺,并且能灵活运用。接着便独自闯天下,曾到南京3家西服店工作。悉心积累经验,琢磨新工艺。1946年返回上海,到著名海派西服名师楼景康的红帮名店雷蒙西服店工作。1956年春到上海服装公司第一服装厂工作,以制作中山装和新式现代服装——人民装为主。不久,便成为上海进京服装技师的首选人物之一。为此,王庭淼开始了非同寻常的制装生涯。

由于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3个月后,他进入中南海中央办公室下属的服装加工部工作。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组织上决定王庭淼和红帮传人田阿桐师傅为毛泽东主席制装。作为红帮老技师,接到这样一项制装任务,他们感到十分光荣,但他们也深深意识到这项任务的重要意义。于是十分严肃认真地加以构思、研讨,根据毛主席是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全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根据毛主席的特有风采、气质以及身材和个人爱好,进行精心设计。他们以中山装为基础,重新进行谋构,特别是领子、前襟、前襟下边的2个衣袋都作了创新设计,力求为创造伟大领袖新的服饰形象而作出贡献。于是,一套新颖独特的银灰色的中山装诞生了!(据说,起初曾用黑色面料为毛主席制作过中山装,但毛主席更喜欢银灰色,所以后来都用银灰色面料)毛主席很喜欢这套衣服,从此,凡出席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庆典、接见会见外宾,毛主席都穿这款衣服。后来,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中的服装,也是画家依据这套特制中山装绘制的,影响极其深远。国外,还为这套服装单独命名,称为“毛式服装”,很多国家的革命人士都进行仿制。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也认同这一命名。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中央又把为毛主席缝制最后一套服装的庄严任务交给了“红都”,王庭淼他们怀着无限深情完成了任务。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时,都会注意到这套银灰色的服装。

这款服装将成为中国服装的经典之作。

这款服装,将随着革命领袖的伟岸形象,永远地屹立在人民的心田上,永远光焰辉煌。

自然,王庭淼等“红都”师傅还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制装。王庭淼为周恩来总理设计的中山装,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经典之作。值得写下一笔的还有,王庭淼曾为周总理缝补过一件旧睡衣,当时市场上买不到同样的布料,他就回家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同样的零头布料,圆满地完成了心愿。这件睡衣已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有一事也是值得记载的:有一次周总理的秘书拿来一件周总理的西装,希望能改成中山装。

这是一件颇有难度的工作。但王庭淼能领悟到周总理的心思,于是经过反复计算、推敲,终于满怀信心开始改装工作。他先把西装拆成24块,和善长织补的师傅一起,先做好织补工作,然后再精心安排,终于完全如愿地完成了这个旧衣翻新的特殊工作。周总理拿到这件中山装试穿,十分合体、适体,连连称赞说:“巧匠!巧匠!”(5)

在王庭淼任“红都”经理期间,“红都”的工作思路十分开阔,除了为中央领导同志和各部门的同志制作中山装系列的服装以外,同时,热忱为来华的外国元首和领导人制装,为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家人制装尤多,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亲王的生日、节日宴,常常邀请王庭淼等人赴宴。

作为“红都”经理,王庭淼始终牢记初到北京时周总理关于“繁荣首都服装业”的嘱咐,北京人民需要做的衣服,他们都尽量接做,男装女装,毛料的,普通布料的,西服、中山装、大衣、旗袍、两用衫、衬衫等等,都尽可能地接做。

北京人谁不知道“红都王经理”!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的需求,他和公司职工一起,完成了厂房更新扩建工作、设备改造更新工作、工艺创新工作、争创名牌工作……除了日常工作之外,王庭淼也继承了红帮人重视科研、培养新人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先后编写了《男裤标样试定试行规范》、《西服缝制要诀》等著述,结合基本原理、自己的经验和新的规范,编写职工学习和培训教材,使“红都”始终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综合水平。应该说,这位红帮老师傅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红都”。因之,1959年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北京市的“群英大会”,同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6年,王庭淼退休。他在一份党员登记表中这样写道:“在工作上虽已退休,但晚年尽可能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特别是技术上,尽最大努力,为下一辈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为祖国‘四化’出一点小小的力量。”(6)他实践了自己对党的承诺,几乎像没有退休时一样,每天骑着他那辆“老年”自行车,从王府井大街北边家中(原中央办公厅宿舍)出发,稳稳当当地到东交民巷公司门前下车,在办公室,在车间,在门市部出点子、作示范、做指导,有时也应顾客要求,为他们量体裁衣。

王庭淼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祖国。1996年5月王师傅因病去世。

子女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有如下发现:为毛主席做最后一套衣服时他留下的零头面料和零头衬里。也许,他还准备再为毛主席制装呢!还有一本小学生用的练习簿,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为领导同志制装的各种数据、资料;还有周总理的原版照片、西哈努克亲王赠送的围巾、邓小平赠送的糖果盒,唐闻生从日本带回来赠送给他的剪刀、吴作人亲笔绘赠他的雄鹰图,还有一只他自己制作的钱包,里边有“大团结”1张——人民币10元。

这就是“红都”名经理王庭淼的素描像。

3.陈志康

接王庭淼班的“红都”第三任经理陈志康,也是奉化县人,生于岩头乡榆林村。

陈志康经理接任的时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生机勃发,风光无限。服装行业成为最具风头的行业,几年时间里,中国人民的服饰形象便完成了潇洒转身,各种现代服饰五光十色,迅速呈现出与世界服饰时尚接转的格局。从中央领导人到工人、农民,到农民工,都穿起了西装,中国猛然成了世界西服大国。这种新时代大潮,给红帮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特别是红帮的故乡宁波各县,大大小小的西服厂确如雨后之春笋,从奉化县、鄞县、镇海县、慈溪县、余姚县等地破土而出,仿佛一夜之间,就冒出了上千家西服厂。红帮精神又一次强劲展现出来。中央领导同志对服装行业的这种改革、开放锐气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胡耀邦同志在出任党的总书记前后,一再提倡穿得好一些、美一些,对广大人民群众穿西装也持肯定态度;认为服饰体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西服适合现代人生活、适体、美体,体现新的审美观;他自己也穿起了西装。(7)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陈志康接下了“红都”经理的重任。他忠实继承、弘扬了红帮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立时代大潮潮头的精神,充实光大了前任2位经理的业绩。他原是一个典型的红帮裁缝,早年在上海愚园路一家红帮服装店当学徒,1956年“红帮”进京时,他也成为首选人员。进京后在余元芳、王庭淼的悉心教导下,他迅速成长为技术高手和公司管理骨干,为“红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创立新功作出了他的杰出贡献。

陈志康牢记并创造性地解读了周恩来总理对他们的嘱咐:发扬红帮服装的特点,把首都服装业带起来、搞上去。现在,北京的服装已经搞上去了,以“红都”为排头兵的北京服装业已经颇享美誉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红都”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衣被天下”,为天下人做新服装,把中国的服装业搞上去;改革、开放的大好格局已经形成,“红都”应该乘风而起,因之,陈志康除了继续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红都”的特别任务以外,他已把目光投向东交民巷以外、北京以外。

他们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装,得到了领导同志的赞扬和鼓励,1994年1月18日江泽民主席曾欣然命笔,为他们题词:“弘扬民族精神,美化人民着装。”全国人大乔石委员长也为他们题词:“继承优良传统,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争创国际服装新水平。”(1993年12月)全国人大李鹏委员长的题词为:“发扬红帮精神,服装精益求精。”(1996年3月)(8)这些题词,均为“红都”发展、创新指出了方向。正是在这些指导思想的指引下,陈志康有了开放型的大手笔,北京的著名涉外宾馆饭店北京饭店、香山饭店、王府井饭店、兆龙饭店等10余家宾馆、饭店的礼宾服,都由“红都”精心设计、精工制作。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顾客慕名而来,纷纷到“红都”定制服装。陈志康注意到了全国人民的服装新需求,先后在山西太原、河南洛阳、江苏南京、云南昆明等地的大中城市开办了“红都”分部,把“红都”做大做强,让红帮之风吹遍全国。

当然,陈志康和他的接班者,会有更广阔的胸怀、更高远的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胡锦涛主席阅兵时穿着的中山装,也是“红都”制作的。这套服装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香港《凤凰》周刊的记者曾特地到红帮故乡宁波采访,其中一个题目就是胡锦涛的国庆阅兵服装。

他采访了在宁波的红帮研究专家。专家谈了中山装的创立、发展历史,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庆等重大活动中穿着各式中山装的历史,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展示2009年10月在宁波召开的一次红帮研讨会中宣读的论文的一部分:《国服问题》。这位专家说:展眼望去,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周边国家吧,凡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都有特色鲜明的国服。不管是东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无不如此,至少在服饰中保持了某方面的民族特色,在重大庆典、民族节日、红白嫁娶大事、家族家庭重要活动以及接待贵宾、参加重大国际活动、出国访问等等场合中,大多穿着国服。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作为一个有“衣冠王国”之誉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作为一个已经和将要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民族,我们应该有我们的传世国服。曾被称为“国服”的“中山装”,现在穿着的人也不多了,年青一代几乎没有人穿着了。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创立、确立我们的国服,具有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欢迎、爱穿的国服呢?(9)

红帮、“红都”,在过去,曾经有志气、有能力为中国服装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那么,在现代化的新时期,红帮、“红都”也将有志气、有能力,和全国人民一起,创造、确立新的国服。

我们想,这也该是陈志康经理和他的继任者,在他们的发展、创新规划中应有的一个议题吧!

【注释】

(1)(2)李小翠:《历史的背影》,解放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转引自《新华书摘》2010年第4期。

(3)同上。又见《创业者的足迹》,宁波服装博物馆2003年9月编印第313-323页。

(4)“红都”三经理的资料,主要依据季学源、陈万丰主编:《红帮服装史》,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宁波市政协文史委编:《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服装业》,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陈万丰主编:《创业者的足迹》,宁波服装博物馆2003年印。

(5)见《创业者的足迹》第319页。

(6)见《创业者的足迹》第318页。

(7)详见《红帮裁缝评传·红帮发展史纲要·红帮的发展历程·腾飞期》引文。

(8)见《创业者的足迹》第312页、《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服装业》第102页、宁波服装博物馆编印的《追寻红帮的历史足迹》第15页。

(9)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服装博物馆:《红帮裁缝与宁波服装研讨会文集》第13页,2009年10月编印。

【主要参考文献】

[1]宁波市、鄞县、奉化市有关部门与宁波服装博物馆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关红帮的调查资料:陈万丰、季学源等有关红帮的考查手记;宁波服装博物馆各展厅的图片、实物和说明文字。

[2]季学源、陈万丰主编:《红帮服装史》,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

[3]宁波市政协文史委编:《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服装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4]陈万丰编:《创业者的足迹》,宁波服装博物馆2003年编印。

[5]《追寻红帮的历史足迹》画册,宁波服装博物馆2008年编印。

[6]2001年以来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发表的有关红帮的论文、史料。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重建的世界

    重建的世界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收录了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媒体等对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成果、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角度,为读者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成就,展现了刘诗白教授的治学成就、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貌。他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主人公誉之则为圣相,罪之则为元凶。他是清朝中兴名臣,又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出将入相,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纵横叱咤,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其内容包括最可怕的敌人、对手内部的变故、上阵亲兄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重回伤心之地等。
  • 永远的关公

    永远的关公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能够证明人类伟大的,是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人。茫茫人海,人海茫茫。天地生人,多的是渺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白驹过隙,有几人能溅起一些生命的浪花?有几人能留下一点点生命的痕迹?天地生人,无非是仁善奸恶,在人生的舞台上,都会有充分的表演,有几人能留下一些不朽的业绩?或著书惊日短,或舞剑伴星稀,或学成经天纬地之才,或练就吞云吐雾之艺,或壮志凌空,风云际会,或趁风扬沙,铤而走险,或成得大功,或行得大恶,也不过过眼烟云,有几人能留下万世的声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家姓考略

    百家姓考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漂亮女上司

    我的漂亮女上司

    从职员到老总,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需要一点眼力,只要机会来临时你能抓住就行~周旋在几个大美女中间,需要的也不会是什么英俊,邪气什么的~这年头,英俊除了当小白脸还能做什么?女神与屌丝的故事,其实往往起源于很简单的事情,或者是美丽的误会,或者是英雄求美,或者是一个善意的帮忙~所以,人人都有机会当老总,人人都有机会让女神爱上~总之,只要敢想,一切皆有机会!
  • 翠袖卷轻纱壹

    翠袖卷轻纱壹

    一位活泼可爱的公主,经历改命,生死,仇恨,渣男,囚禁,骨肉痛苦,等一越成魔,但无奈心性,成为一位清道夫,最后事情明了,成了笑话,沦为百姓茶余笑谈。不一样的女汉子,外痞内刚。
  • 王者之路

    王者之路

    我得了十年的绝症,每个人都看不起我,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一个寒门出生,如何登上王者巅峰。
  • 科学魔法界

    科学魔法界

    魔法究竟是什么,遵守什么原理?穿越到这个异世界以后,卞文浩迫不及待地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但有的时候,想种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那个不文明的世界,他需要优先让自己能安稳生活。
  • 穿越上古世纪之纵横

    穿越上古世纪之纵横

    这是一个被称作光芒与玫瑰的时代。这是一个关于神与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和拯救的故事......新的世界就在眼前!魔法,秘宝,城战,角斗场......生存的丛林之中,全能才是王道!一场匪夷所思的穿越事件!一场化蝶重生的涅槃锐变!热血疆域,正在苏醒的神秘版图--原大陆!与你一起去探索,与你,不战!不休!......粉碎世界藏在某处的阴谋,拯救世界!!!
  • 封魂之师

    封魂之师

    她是隐秘世家钟家的后人钟黎,怀揣寻回哥哥的梦想孤独前行,一段不明不白的文字,让她身不由己陷入历史的漩涡,当年是谁逼宫篡位夺了谁家天下,当年又是谁宠信优伶灭了国,又是谁昏庸残暴只为等谁…………现代科幻的光芒一齐交织,上古者,谁的天下,会为谁丧其至宝,不负荣华?
  • 聚灵记

    聚灵记

    上古神族为探索更大的世界广度,经历万年岁月,结合智慧跟神力创造出了能打开逆世界的神器——灵。随即,在神族感受到‘灵’之蕴含着强大威力之时,它卷着神族第一强者凭空消失了。没人知道灵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第一强者去了哪里,仿佛一切都变成了谜一样。只是神族人相信,灵总有一天会跟着他们的第一强者一起回来的,因为灵本身就是聚能体,它会使得到它的智人,拥有比常人更加强悍的身体跟智力,而且他们知道,在‘灵’成型之前,神族的几个强者已经把自己的神识嵌入了灵中。所以他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灵’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那总有一天会回到它诞生的地方——聚灵圣地。
  • 林荫下的我们

    林荫下的我们

    时光荏苒,我们已经结束高中时代,在那个夏天,我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欢声笑语,都已经回不去了,我的青春,有你们,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