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4900000012

第12章 神经系统(1)

注意:神经系统的标本极其脆弱,易损坏,操作时不可过于粗暴。

实验十九脊髓和脑干

【实验要点】

1.脊髓的位置、外形及上下端的境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脑干的分部和外形。

3.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和交通。

4.脑神经核的名称和位置。薄束核、楔束核的位置。

【实验材料与教具】

(一)标本

1.离体人脊髓

2.离体牛脊髓

3.原位脊髓

4.脑干;脑正中矢状切;全脑

(二)模型

1.脊柱;脊柱横断面

2.脑干;全脑;脑神经核

(三)挂图

1.神经系统模式图

2.脊髓①脊髓白质固有束和髌腱反射示意图;②脊髓的外形、被膜和横断面;③脊髓灰质、节段和马尾。

3.脑干①脑干(腹面观、背面观);②脑神经核模式图。

4.脑的正中矢状断和脑岛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

1.脊髓首先在脊柱横断面模型上观察脊髓各结构的位置、形态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观察标本。

将离体人脊髓标本的前面朝上平置于解剖盘内(脊神经节连于后根,以此判别前后)。

(1)脊髓位置和外形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平面与延髓相连;下端:①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②新生儿,达第3腰椎下缘(原位脊髓标本为幼童)。

用镊子轻轻拨开硬脊膜可见:①脊髓的上下部各有一梭形膨大,即颈膨大(自C4~T1节)和腰骶膨大(自L2~S3节);②腰骶膨大向下逐渐变细,移行为脊髓圆锥(似萝卜根样),脊髓圆锥末端向下延伸为细长的终丝,终丝附着于尾骨背面(第2骶椎平面以下由硬膜包裹);③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清晰可辨,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不甚明显(可借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来判别)。

脊髓以每对脊神经及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为标志,分为31个节段(表面无界线):8个颈髓节(C1~8),12个胸髓节(T1~12),5个腰髓节(L1~5),5个髓骶节(S1~5),1个尾节(Co)。

在原位脊髓标本上,验证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察看马尾的形态和构成,加深理解其成因。脊髓节段与同序数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脊髓的内部结构本实验只观察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从理论上掌握。

在脊柱横断面模型上可见脊髓中央有一细孔,此即中央管的横断面;中央管周围颜色略深,呈“H”形的为灰质,灰质周围是白质。

1)灰质:①前角,主要由躯体运动神经元组成;②后角,主要由与感觉传导有关的中间神经元组成;③中间带,前角与后角之间(T1~12、L1~3节段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S2~S4节段的外侧部含骶副交感神经核)。

2)白质:以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为界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在中央管的腹侧,左、右前索之间有横行的纤维,即白质前连合。白质主要由长的上、下行纤维束组成。

2.脑干

(1)脑干的外形分为腹侧面和背侧面。腹侧面有多处凹陷和膨隆。膨隆的深面有纵行纤维束及神经核,凹陷处则有脑神经出入。背侧面与小脑相连,在中份(延髓上半部和脑桥)中央管向后敞开形成菱形窝(下半部属延髓,上半部属脑桥,两者以髓纹为界)。取脑干标本和模型观察1~3项:

1)延髓:①腹侧面,上部、前正中裂两侧可见纵行的锥体(主要由皮质脊髓束组成),其下端可见“发辫”状的锥体交叉。锥体外侧的膨隆为橄榄(形如其名),它与锥体之间有舌下神经根丝穿出。在橄榄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辨认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根的根丝。②背侧面,下部形似脊髓,脊髓后索的薄、楔束向上延伸至延髓下部时扩展为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标本上明显可辨);楔束结节外上方为小脑下脚。延髓上半部,中央管向后敞开构成菱形窝的下半。

2)脑桥:①腹侧面中部宽阔隆起,称基底部,其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即基底沟。基底部向两侧逐渐变细,与小脑相连形成小脑中脚。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可见较粗大的三叉神经根(Ⅴ)。在延髓脑桥沟处、自中线向外依次辨认展神经(Ⅺ)、面神经(Ⅻ)和前庭蜗神经(Ⅷ)根的根丝(某些标本的神经根可能被毁坏,这时可用模型弥补)。②背侧面构成菱形窝的上半部。

3)中脑:①腹侧面可见两侧纵行、粗大的大脑脚,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动眼神经(Ⅲ)由此穿出;②背侧面有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即上丘和下丘,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Ⅳ)出脑。通常将上、下丘合称为四叠体。

取全脑、脑正中矢状切、脑干标本和模型观察下列4~5项:

4)菱形窝(第四脑室底):外上界为两侧的小脑上脚,外下界自内下向外上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在菱形窝正中可见纵贯全长的正中沟,此沟将菱形窝分为左、右两部分。正中沟的外侧是界沟,正中沟与界沟之间为内侧隆起,界沟的外侧为前庭区(内含前庭神经核)。

菱形窝中部有几条不甚明显的横行纤维束(表面被覆室管膜),即髓纹。在髓纹上方近正中沟处的圆形隆凸,为面神经丘(内隐展神经核及面神经膝);髓纹以下可见两个三角区:内上方的为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经核),外下方是迷走神经三角(内藏迷走神经背核)。前庭区外侧角有听结节,内含蜗神经背核。

5)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形似帐篷,尖顶朝向小脑蚓;向上→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向下→延髓中央管(在脑正中矢状切标本上明显可见)。第四脑室顶的前上部由两侧小脑上脚及中央的上髓帆构成,后下部由下髓帆及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外面被覆富含血管的软脑膜,内衬室管膜(肉眼难辨)。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内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缠绕成丛,夹带着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不易辨认)。

(2)脑干的内部结构在脑神经核模型上观察,并结合下列表格内容增强记忆。

1)灰质:主要包括脑神经核及中继核。脑神经核:①躯体运动核,支配由肌节衍化而来的骨骼肌;②一般内脏运动核,支配头、颈、胸、腹部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③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来的骨骼肌;④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⑤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味觉的初级感觉纤维;⑥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的初级感觉纤维;⑦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听觉和平衡觉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核与特殊内脏感觉核为同一对核,即孤束核,其头端接受来自味蕾的传入纤维,尾侧接受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主要的中继核:①薄束核和楔束核,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是薄束和楔束的终止核;②脑桥核,散在于脑桥基底部纤维束之间;③红核,位于中脑上丘平面;④黑质,位于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占据中脑全长;⑤上丘和下丘;⑥顶盖前区。

2)白质:主要是四系两束。

①内侧丘系:由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交叉后组成,上行经脑桥、中脑,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②脊髓丘系:是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的延续,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③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交叉至对侧转折上行而成,终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④外侧丘系:主要由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止于内侧膝状体。

⑤皮质核束:起自大脑半球中央前回下部的Betz细胞,终止于脑干的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⑥皮质脊髓束:起自大脑半球中央前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Betz细胞,下行至延髓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越过中线交叉到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降入对侧脊髓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二)示教

1.马尾。

2.脊髓圆锥。

3.菱形窝、第四脑室。

【回顾与思考】

1.脊髓分为多少个节段?各部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如何?

2.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时,成人选在什么部位是安全的?为什么?

3.在脑干模型的腹侧面可观察到哪些重要结构?

实验二十小脑、间脑和端脑

【实验要点】

1.小脑的位置和毗邻;小脑的分叶。

2.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背侧丘脑的分部;下丘脑和后丘脑的组成。

3.端脑的位置;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各叶的主要沟、回。

4.基底核的位置,纹状体;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

5.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6.内囊的位置和分部。

【实验材料与教具】

(一)标本

1.脑正中矢状切

2.全脑

3.离体小脑

4.小脑水平切

5.头颈部正中矢状切

6.脑干

7.脑水平切

(二)模型

1.小脑放大

2.全脑

3.脑干、间脑(可拆卸)、丘脑核团放大

4.脑室铸型

5.基底核放大

(三)挂图

1.小脑

2.端脑:①脑底面;②大脑半球外侧面;③大脑半球内侧面;④脑水平切面;⑤脑

冠状切面;⑥脑的正中矢状断和脑岛;⑦脑的内部结构(示侧脑室)

3.脑的正中矢状断

4.丘脑和下丘脑核团模式图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

1.小脑取头颈部正中矢状切标本、离体小脑标本和模型观察下列各项: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在头颈部正中矢状切标本上察看小脑的位置和毗邻:位于颅后窝,前面接脑干,上方邻大脑半球枕叶。

1)小脑蚓和小脑半球:小脑中间的狭窄部为蚓(卷成环状),其两侧膨大,即小脑半球(在离体小脑标本上辨认)。

2)小脑上面和下面:上面较为平坦,在前、中1/3交界处有呈“V”字形的原裂;下面膨隆,在前内侧可见左、右小脑扁桃体(注意它与延髓、枕骨大孔的毗邻,在头颈部正中矢状切标本上察看)。

(2)小脑的形态分叶①绒球小结叶,位于小脑下面的前部,包括绒球、小结和绒球脚;②前叶,原裂以前的部分,位于小脑上面;③后叶,原裂以后的部分(在离体小脑标本和模型上辨认)。

2.间脑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分为5部分,其中底丘脑没有外部形态。取脑干标本、脑干模型及丘脑核团放大模型观察下列各项:

(1)背侧丘脑(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部,由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粘合连接而成。丘脑背侧面参与构成侧脑室外下壁,外侧面连接内囊,内侧面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大部。丘脑内部有一呈“Y”形的白质板(内髓板),将其分为(在丘脑放大模型上辨认):

1)前核群:位于内髓板分叉部的前上方。

2)内侧核群:居内髓板内侧。

3)外侧核群:位于内髓板的外侧,可分为背、腹侧两部分。腹侧部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①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其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②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发出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

(2)下丘脑在丘脑的前下方,构成第三脑室下壁和侧壁。从脑底面,由前向后可见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等(在脑干标本和模型上分辨)。

(3)后丘脑位于丘脑枕的下外方:①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来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至视觉中枢;②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传入纤维,发出纤维至听觉中枢。内、外侧膝状体在脑干标本和模型上清晰可辨。

(4)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的周围,在标本上可以看到缰三角、缰连合和松果体。

(5)第三脑室位于背侧丘脑与下丘脑之间,前上方借左、右室间孔与左、右侧脑室相通,后下方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在脑正中矢状切标本上清晰可辨)。

3.端脑在全脑、脑正中矢状切标本和模型上辨认大脑半球表面的回(隆起)和沟(凹陷)、大脑纵裂、胼胝体和大脑横裂。

(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取全脑和脑正中矢状切标本和模型,首先确定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上缘、下缘、额极、颞极、枕极和枕前切迹,然后按解剖方位摆放标本依次观察以下各项:

1)叶间沟和假设线:①外侧沟,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最明显的沟裂,起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②中央沟,在外侧沟上方,起于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斜向前下,下端通常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跨过上缘延伸至半球内侧面;③顶枕沟,在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后端的稍后方),上端绕过上缘略延伸至半球上外侧面;④假设线,顶枕沟上端与枕前切迹的连线。

2)分叶:①额叶,位于外侧沟上方、中央沟之前;②顶叶,位于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与顶枕沟之间;③枕叶,位于顶枕沟以后(与顶、颞叶之间以假设线为界);④颞叶,位于枕叶前方、外侧沟下方;⑤岛叶(脑岛),位于外侧沟深面,被岛盖遮掩(在切除岛盖的脑标本上观察)。

同类推荐
  • 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本书共分8章,介绍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8个方面的疾病,每种疾病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治疗方面是本书的重点。本书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值得一读。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专家诊治血脂异常

    专家诊治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专家诊治血脂异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分别从血脂异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仪器检查、并发症、诊断、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和预防等相关方面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专家诊治血脂异常》是医学专家写就的医学科普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科学性强。通过阅读《专家诊治血脂异常》能使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增强信心,及早战胜病魔,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热门推荐
  • 好吧我认栽了

    好吧我认栽了

    安筱若万万没想到,她居然会栽在一个自恋狂手里,这没天理啊。可她也只能认命了。
  • 我与时间的二十年

    我与时间的二十年

    感情总是遮掩,转折。但我要不断向前,追赶上你
  • 志妖记

    志妖记

    十万里山河破碎,八千万尸骨葬天。醉里犹梦生何苦,醒后为凡不做仙!天地之大,纷繁无垠,我不过是个乡村小孩儿,却被命运逼迫,经历惨不忍睹的人生,承受苦不堪言的心殇,化身铭道者,看风云会际,豪强林立,见证乱世的来临,妖族的崛起,解开仙妖之战的原由,三大死地之秘密,一步一步,去挖掘这片天地的真相,去找回真正的自己,谱写一篇篇,妖异的传奇。
  • 玖主

    玖主

    世间有主,其名界主,界主之争,天地失色。当风云开始搅动,潜伏了千年的神秘组织露出獠牙,不为人知的九棺悄然解开,九主之路已势在必行。“想成为九主?”“那得先定个小目标——斩杀一万名天骄。”“怎么斩杀一万名天骄?”“成为像我这样的妖孽就行了。”“我对灵术没有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最后悔的就是练了这一身强大的灵术!”——九主张不凡经典语录
  • 你带走的春天

    你带走的春天

    相传皇上为一个姑娘种了满山的梨花,羡煞世人。相传皇上为一个姑娘创了一种夜里能绽放在天空中的火花,见过的人都不禁感叹,漫天华彩。相传皇上为一个姑娘建了一处杨妃色的别院,别院里皆按照皇宫配置。相传皇上为一个姑娘杀光了半城的百姓,血染京城。相传那姑娘常常身着奇装异服,似乎并非这世间的寻常女子。相传那姑娘被斩于街市,最终一把火,连遗体都不曾留下。
  • 狐狡蛮缠

    狐狡蛮缠

    这男人,是附身在少年身上的千年妖狐。爱还是不爱,难以决断。妖,一旦动情,即是永世的羁绊;这女人,是禁锢已久的左撇子。她不是别人眼中的古家小姐,而是仇恨的种子,懦弱的魔鬼。除了努力去爱去恨,她,一无所是。他以为离开她不过是放弃一段感情,却不知,她为他放弃的是一生。她为他受的千般苦,注定要由他万般宠爱去偿还。只是,有些遗憾,一生无法弥补。
  • 青雨冬雪夕阳下

    青雨冬雪夕阳下

    家破人亡,隐藏着迷。积攒力量,重回故里,只为解谜。儿时的情,今日的相见,曾经的玩伴能否相认?最终的她会选择谁,而他又将如何?
  • 成为异类是什么体验

    成为异类是什么体验

    “变成异类是什么体验?怎么办?我要顶着高中生的身份在学校里度过,可我这无处安放的帅气与魅力藏不住啊!!我到底还算不算是人类……”。“不,你不是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丑女变身

    丑女变身

    “啊!!!”一阵声音响彻云霄。“安静”(=_=)“终于要离开了吗?”她笑了笑,不过,很丑。3年后……“哈哈,我成功了。”男生宠溺的看着她,“祝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