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7400000032

第32章 “文革”闭幕与人治法治(2)

当然,我说的是当时参加政协学习的大多数人的心情。对于身居这类学习(实则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地位的少数人而言,则又不得不表示紧跟的姿态,其中有的人同样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亦有人另有目的,积极性还颇高呢。即以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为例,我的言论不足道,发言最系统而明确持不同意见的是杨东莼同志。杨是民进中央的负责人之一,又是中共党员,章士钊先生病故后由他接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他同我不在一个学习小组,但那时常召集由各学习组参加的联组会,他在大会上作长篇发言,引经据典,说“唯生产力论”这一怪名词不知是出于哪一位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家之作,还是哪一位自命马列“秀才”者所杜撰。他以问题求教于参加学习的诸公,又明确表示对时下批判“唯生产力论”种种不理解,不苟同。杨的发言显然招惹了上头某些人的不满,接着便布置大会小会会上会下与杨辩论,想与两年前“批林批孔”时对待我那样热闹一番。只是的确这时候的气氛已大不及以往了,始终都没有能像模像样地搞起来。

问:毛主席病逝,“四人帮”被粉碎,宣告了“文革”的闭幕。梁先生其时心情和情况如何?

答:毛泽东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近代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伟大人物之一。他的去世,人民举国同哀是情理之中的。但他晚年的错误,即使在当时,也已十分明显,只是大家不愿说、不敢说而已。林彪、江青之流能如此得志猖狂、施虐达十年之久,毛泽东自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采取果断的措施,彻底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乃天理昭昭、四海归心之举!人民载歌载舞,普天同庆,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如同小孩子一般,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加入了群众狂欢的行列。这可是多少年来所不曾有过的场面,人们称之为“第二次解放”,当是最确切的比喻了。

我也是这种欢欣鼓舞的心境!但兴许是老于世故吧,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中共的路线政策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比方说,我最关心的阶级斗争这个老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究竟是如同“文革”那样,长期斗下去呢,还是改变旧道,另谋新路?慢慢儿,我注意到了,“四人帮”抓起来了,新的主席兼总理华国锋上台了,这当然是可庆幸的事。但遗憾的是路线、方针、政策似乎并没有大的变化。在理论上,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在实践上,对“文革”没有丝毫的否定,甚至连“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口号也照样出现在报刊和街头巷尾的大标语牌上。特别是华国锋上任后所作的大事之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使我更加深了自己的观察,对现实不可过于乐观,中国今后前进的道路依然存在着种种阻力。

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当时发行成百上千万册,影响很大,梁先生那时有着哪些印象和看法?

答:我要申明的是,我对《毛选》第五卷有看法,并不是因为第五卷中收有《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一文,与我个人直接相关之故。而是整本选集,都是在“左”的指导思想下编选的。

不必一篇一篇地去细说了。在全书首页的《出版说明》中,就开门见山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在反对什么什么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其中包括所谓“反对彭德怀、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说明》还指出,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上最伟大的贡献,是“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创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才编选了诸如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胡风、批判刘少奇、批判“右派”进攻等一系列的文章。应该指出的是,《毛选》第五卷中的多数文章的基本论点还是正确的,但因为编选者的错误指导思想,才出了这个偏差。

说到那篇批判我本人的文章,我觉得有两点要说的:一是有一些内容在我记忆中并没有,不知是怎么加进去的;二是本来是毛主席的许多插话,不是在一天讲的,现在串起来变成一篇完整的讲话和文章了。1953年发生的这件事,前边我已专门谈过。因此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是非曲直,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毛选》第五卷出版的时间是1977年上半年。这桩事告诉我:“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但人们对许多问题的错误认识却不可能很快得到澄清,真所谓积重难返呵!由于我是一个多年来都肯用心思进行独立思考的人,面对这一实际状况,便开始寻求一些重大问题的正确答案了。

1978年2月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同时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十多年来不曾开过的盛会。出席会议的人,大多在会上回顾了“文革”中的遭遇,欢庆迎来了“第二次解放”,但偏偏对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新宪法,讨论得不多,研究、推敲得不够。我对此很不以为然,便以实际行动在大会期间的小组会上,提出建国三十年来主要是人治和今后则不得不走向法治这一十分严肃的问题。要论述这个问题,自然要涉及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和毛主席的功过,而在当时,这正是只允许说赞同话,而不允许持不同意见的敏感问题。我的发言立刻在会上遭到批判,而且在大会结束之后,继续组织以政协直属组为中心的原班人马,与我名为辩论,实为批判。批判进行的规模、情况与方法同1965年、1974年那两次相仿,只是时间短,火力弱,犹如强弩之末。因为接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批判会中途草草收场。

问:梁先生,您能回顾一下这次受批判的情况,特别是您当时的主要言论吗?

答:可以的。我这回发言,一共有四次。第一次在大会期间的小组会上,后三次在政协直属组我所作的答辩及补充,内容有重复,也涉及其他问题,但中心是人治和法治。

1978年2月15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我在小组会上说:

“现在我们又有机会讨论宪法,参与制定宪法了,这是一桩可喜的事情。在旧中国,从民国元年开始,便有过各种临时的、正式的宪法;新中国成立后,有过1954年制定的新宪法。这些历史,我都经历过了。我的经验是,宪法在中国,常常是一纸空文,治理国家主要靠人治,而不是法治。

“回溯宪法的产生,最早起于英国,其来头是为着限制王权。因为王权无限大,一个人主宰一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更多的人参与治理国家,便有了立宪之举。有了宪法,王权就受到限制,大家都要共同遵守的是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权威。

“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有了自己的宪法,但宪法是否成了最高的权威,人人都得遵守呢?从三十年中的几个主要时期看,我的话是有根据的。就说最近十年吧,毛主席为了解决刘少奇的问题,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如果按党章,刘少奇是中共第二把手,必须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按宪法,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必须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解决。毛主席没有那样做,内在的原因据说是刘少奇不是孤家寡人,他在中共党内的上层有不少有力的支持者;他在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中也很有威信。毛主席考虑到首先在党内高层开会就会遇到麻烦,弄不好就会搞成僵局。因此,采取了非常手段,绕了个大弯子,直接从下边开始,把热情有余的娃娃们鼓动起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得天翻地覆,国无宁日。结果被冲击的就不单是刘少奇,还有许多其他人,中共的,非中共的都有,倒的倒了,死的死了,好大一摊子!而不是常说的‘一小撮’!

“毛主席的这种稿法,自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宪法也限制不了他的所作所为。我还想过,为什么毛主席能这么做,而且畅通无阻,一呼百应,反对者甚少呢?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毛主席本人是一位功高如山的人物,可以说他缔造了党,缔造了国家,他的权威太大了。毛主席不加限制地发挥了自己的这种权威,于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毛主席也就从人变成了神,成了偶像。第二是中国的历史,上个世纪以前自不用说,本世纪以来虽曾有过各种纸上的宪法,但从总体看都没有真正施行过。法统、法制、法治,种种法的观念从上到下,大家都非常淡薄。而对于人治,却是多年来所习惯的。

“但我想认真而严肃地指出的是,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治的办法恐怕已经走到了尽头。像毛主席这样具有崇高威望的领导人现在没有了,今后也不会很快就有,即便有人想搞人治,困难将会更大;再说经过种种实践,特别是‘文革’十年血的教训,对人治之害有着切身的体验,人们对法治的愿望和要求更迫切了。所以今天我们讨论宪法,很必要,很重要,要十二分的认真和细心对待这个大问题。中国由人治渐入了法治,现在是个转折点,今后要逐渐依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法治国,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前途的所在,是任何人所阻挡不了的。”

我的这篇发言,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如实地说出来,没有料到立即遭到反对,并在政协大会结束后组织对我进行批判,我奉命每次都出席,由这年三月开到六七月。

问:梁先生,当时主要批判您的哪些论点呢?

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大家的批判并不是针对我所说的事实说话,而是引申我的话头,概括几个问题,十分勉强地上纲上线,狠批我的“态度”和“用心”,如此而已!

比如,说我恶毒攻击毛主席,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对毛主席的功过是非作出评价;说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因为当时上边还是肯定“文化大革命”的;说我攻击“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因为我一贯反对阶级斗争学说,骨子里仇恨“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我诬蔑以“英明领袖华主席”(当时语)为首的党中央,是因为我说了一些当时还没有人说或不许说的话。诸如此类,我对这些,一般不作答复。

问:那么在这一次历时三个月的批判中,梁先生就没有再发言了吗?

答:那倒也不是。在五月间,我曾有过三次发言,都是在小组召集人要我表态时说的,内容没有新的,都是对我2月15日大会期间小组会发言的补充和发挥。

问:梁先生,您的申辩证明您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这在当时,您这种态度是会继续招来麻烦的。后来如何,梁先生可否谈一谈?

答:我五月间补充讲了这些话,六月间又开了几次批判会,但他们要说的话还是那些。大家都有点乏味,批判的火力一次比一次减弱。后来天热了,放暑假,大家在家休息。这年秋后恢复学习,没有再提我的事。不多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我所肤浅地思考过、议论过的几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讨论,并有了趋向于一致的看法。对我的批判,自然也就不再存在了。

人们称粉碎“四人帮”是第二次解放,或第二个春天,但一时间乍暖还寒,欢呼之后则又愁眉思索起来。真正的春天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始。从1979年至今,九年过去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九年。在我个人,虽已进入垂暮之年,但毕竟也赶上了这种好时候。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热门推荐
  • 阴司无奈何

    阴司无奈何

    普普通通的女孩一不小心掉进阴间,一水之隔,两个世界。沾染了人世悲愁的妖怪,迷茫失措无法触碰的恋人,背负同袍命运的将军,同星光一起湮没,映水无痕……
  • 魍魉人间

    魍魉人间

    神摊开手指,一二三四五,于是世界变成了五块,人、鬼、妖、遗仙,还有一块留给自己。神说,人族伪善,颠三倒四,又将人族分成了三块,泓安、天元、春秋。神说,妖族性劣,不服管教,又将妖族分成了两块,月牙、昭日。神说,鬼族最好,就分给你最大的一块,于是就有了丰都。至于遗仙?神说,那是我老仇人的后代,是要跟我抢家产的,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一个修行了万年的鬼王被迫再世为人,是魍魉乱世,还是人王崛起?
  • 掌灯使

    掌灯使

    三界众生,眼盲心盲者居多,不辨是非,不知因果,不识归途。白九看起来很普通,丢在人群里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他,开了间小饰品店,门面不过四十平米,实则有一个了不得的身份,他是位于三界九重之中又凌驾于三界九重之上的红武古楼门主,他是盘古心脏所化,他是一梦千古的帝辛真身。白幻姗生来就是红武古楼的掌灯使,身份特殊,能力特殊,延续存活的方式也很特殊,她是天煞孤星,也是天穴之女,更是自红武古楼开创起就不可或缺的小秘,白九掐指一算,不日便逢三月三上巳节,祓禊之后,掌灯使也该归位了。
  • 平凡小子的逆袭之路

    平凡小子的逆袭之路

    一个落寞家族的少爷,从小意外流落孤儿院,平凡的人生因摔碎了从小戴着的石坠而觉醒了家族血脉,看他如何重振家族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 纯爱妈咪:撞上恶魔总裁(全本)

    纯爱妈咪:撞上恶魔总裁(全本)

    撞上心仪了12年的哥哥向别人求婚已经够惨了,却还被叫出来……,更没想到会导致哥哥女友的惨死,面对哥哥的恨,她选择离开,却在前一晚莫名其妙的被XXOO,从此生命里多了颗‘球’!人是不是惨到一定程度回招来幸运女神的眷顾,在父亲的威逼下,一直乖乖女的她选择离家出走来保护那颗‘球’,却遇上了一个集帅气、温柔、多金的好男人。帮她逃离保镖的追捕,还把房间让给她住,最后还很不介意的做起她孩子的爸爸!就在她觉得幸福不会溜走的时候,命运又在一次的‘眷顾’,面对心仪的哥哥和默默守护的他,她的抉择——新版更新显示的很慢,亲们还是去旧版看吧。。在L的后面+2就可以刷新了。。。
  • 狱破天

    狱破天

    凡界异变,鬼怪作乱元道现世,鬼道乱世这个圆球之外,是真是伪这个天,是道,还是囚笼羽翼只能在蓝天下飞翔,还是可以翱翔蓝天之外?
  • 直播从荒岛开始

    直播从荒岛开始

    一个户外爱好者重生到了一个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利用穿越金手指系统创造荒野神话的故事
  • 天魔双生

    天魔双生

    在临安高中部里,有一对要好的闺蜜。她们关系很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真相水落石出,她们注定不能在一起……
  • 神医王爷的小王妃

    神医王爷的小王妃

    她突遭父亲身亡,母亲为了保全她,把她嫁入逍遥王府,哪知半路被人劫走,差点命丧黄泉,幸好他及时赶来救了她的性命,看他们如何度过。
  • 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

    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

    整整十年时光,带着中学时代的困惑,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追梦。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原来我一直找的,是别人的生活,不是我自己的。寻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后面才发现自己的存在。有时寂寞,硬不承认;有时率真,硬伪装。这个困惑,我每次在深圳乘坐地铁时会思考。29个站点连成此条地铁线,即将到站,意味着下一站的开始,串起那些曾经或正在发生的青春记忆。曾经空虚迷茫,动荡不安。如今充实领悟,内心安定。我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喜欢自己去登山,一步一步往上走,享受那种站在山顶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