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8200000014

第14章 12头牛挽救一个国家

你想浑水摸鱼,偷鸡摸狗;谁知道人家已有准备,要关门打狗。到底是你偷到了鸡,还是人家打死了狗?

这个故事发生在秦国和晋国之间。这两个国家是邻居,晋文公还在国外流亡时,秦穆公就拿诸侯的礼节对待他,还招他做了女婿。等晋文公掌管了晋国,两个国家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常友好了。

可是呢,国家之间的关系,远没有朋友那么简单。晋国戳在那里,把秦国向中原地区扩张的步子,挡得死死的。晋国越强大,秦国进军中原的可能性越小。对吧?上一节里,秦军虽然参加了城濮之战,但是晋文公召集诸侯会盟时,秦穆公就找了个借口,没有参加。他心里不舒服嘛。

晋文公是多么聪明的人,明白秦穆公的心思。于是公元前631年,他跟秦穆公会面,达成了秘密协定:以后秦国和晋国联手,干预中原。

第二年秋天,晋国就约秦国出兵,共同讨伐郑国。一个晋国都不好对付,再加上个秦国,这仗还有法打吗?郑国国君根据大臣的推荐,找到烛之武,请他当使者,劝说秦国撤兵。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没本事了。"

郑国国君说:"过去没有重用你,是我的过错。可是如果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什么好处啊。"听了这话,烛之武就答应了,当天晚上,人们就用绳子,把他从城墙上放了下来。

烛之武找到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肯定要灭亡。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么辛苦您和您的部下,也值得。

"可是,越过晋国,占领遥远的郑国,你知道其中的困难吗?邻国越强,就越削弱您的实力。如果保留郑国,您和您的部下住在这里,我们可以招待。

"过来的使者,我们可以提供休息的地方,这对您有什么害处呢?您曾经帮助晋惠公当上国君,他答应给您两座城市。

"可是他们早上刚刚渡过黄河,晚上就修筑好工事,防止您索取那两座城市。这您难道忘了吗?晋国贪婪,从来不知足。今天灭了东边的郑国,明天不向西攻打您,还能攻打谁呢?请您想想吧。"

秦穆公觉得很有道理,就跟郑国结盟,然后留下一点军队,帮助郑国防守,自己带领大部队撤了回去。

出了这样的事情,晋国当然不高兴。有人建议晋文公,马上追击秦军,但晋文公没同意。他说:"秦国帮助我,让我有了今天,如果我再在去攻打人家,这是不仁;破坏与邻国的同盟,这是不智;引发战争,破坏和平,这是不义。"说完,他也带领晋军回去了。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留守郑国的秦军,就约定秦国出兵灭郑,他们作内应。因为国君去世,是件很大的事情,埋葬他,要经过复杂的礼仪,得费很长的时间。还有,新国君要为父亲守孝,很多事情都不能做的。所以他们认为,晋国现在顾不上他们。

秦穆公一看,也动了心。老臣蹇叔反对,说:"路这么远,等你到了,人家早已做好准备。千万不能冒这个险!"秦穆公不听,坚决要派孟明视为主将,蹇叔两个儿子为副将,当年12月出征。

蹇叔为儿子送行时说:"我看着大军出发,可是看不见你们回来了!"

秦穆公非常生气,就派人呵斥蹇叔,说:"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六七十岁就死了,坟前的树,也该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蹇叔没理会秦穆公,又对儿子说:"晋国一定会在崤山设下埋伏。那个地方有两个山头,你们肯定会死在两个山头中间。到时候,我就去那里,收你们的尸骨吧。"

公元前627年2月,秦军开进到了滑国,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郑国的商人弦高,本来打算去洛阳作生意,正好跟秦军碰头。

这个弦高,真是不简单。他马上判断出来,秦军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立即派人,连夜赶回去报信,同时赶着12头牛,带着4张熟牛皮,来到秦军的大营,说:"国君听说你们要路过郑国,特地派我来犒劳!郑国虽然不富裕,但还是为你们准备好了粮食,和睡觉的地方。等你们离开时,也会为你们安排一夜的守卫!"

孟明视一听,顿时傻了眼:这什么意思,郑国怎么已经知道了?他尴尬地啊了两声,说:"啊,啊,那就多谢你们国君的美意了!"

孟明视一看这个情况,没敢继续前进。他顺手牵羊,灭掉滑国,就准备回国。那边呢,郑国接到弦高的报告,马上派人,去秦军的营地,发现他们已经磨好了兵器,喂饱了战马,穿好了铠甲,就说:"郑国很穷,你们住了那么久,我们已经招待不起了。听说你们要回国,那我们就不留了!"秦军将军一听,只好灰溜溜地滚蛋。

12头挽救了国家,这笔生意做得值。郑国国君非常高兴,要奖赏弦高,但弦高不肯接受。他说:"我虽然是商人,但忠于祖国,也是理所应当的。您要奖赏我,不就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弦高这话,可真是掷地有声哟。无论是谁,都应该热爱他的祖国,无论她贫穷还是富裕,强大还是弱小。

秦国出兵,晋国早已得到情报。晋文公刚刚去世,秦国就这么干,眼里还有晋国这个霸主吗?继任的晋襄公,决心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秦军往返,必须经过崤山。这座山又高又陡,只有中间的一条小路,可以经过。晋军主将先轸,听说秦军要回去,立即秘密带领晋军主力,赶到崤山,设下了埋伏。

晋襄公穿着孝服,亲自到前线指挥。他联系好当地的羌族戎族人,约定晋军为主力,攻击秦军的前部;羌族人和戎族人呢,熟悉当地地形,负责切断秦军的后路,免得他们回头逃掉。

晋军已经张好大网,可怜秦军还不知道。4月12日,孟明视赶到崤山,命令全军分成四队,各队拉开距离,好互相照应。

进入东崤山,走了老半天没见动静,他就放松了警惕,说:"士兵们走累了,脱下铠甲,轻装前进吧。"

秦军刚刚脱下铠甲,忽然听到远处有战鼓的声音,随即有人报告,说晋军从后面杀了过来;孟明视一听,立即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可是走了没几步,前面又有人报告,说道路都被乱木头塞死,人马都过不去。孟明视说:"搬开木头,打通道路,快!"

又走了一段,忽然听到一阵低沉的战鼓,满山遍野的晋军,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孟明视看看地形,判断晋军还有埋伏,就命令后撤,准备到东崤山,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方,好摆开战车,跟晋军决战。

秦军接到命令,准备后撤,可是哪里还有机会:后面的道路,又被堵死了。孟明视左冲右突,怎么也找不到出路,也没有开阔的地方,可以停下来布阵。他没有办法,只好命令,部队丢弃辎重,从两边爬山过河,看看能不能找到出路,绕道向西回国。

以下的故事,已经不是你来我往的战争,而是单方面的屠杀了。因为晋军在高处,而且早已做好准备;秦军呢,忙着爬山,哪里有功夫还击?晋军射一箭,秦军死一人;晋军砍一刀,秦军还是死一人。战到最后,秦军完全应验了当初蹇叔的话。死的死了,没死的都成了俘虏,包括主将孟明视。

晋襄公的母亲,也就是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在她的劝说下,晋襄公放了孟明视他们三个将军。先轸听说后,很不高兴,马上找晋襄公理论。

他说:"将士们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抓住敌军主将,怎么能因为女人随便的一句话,就放了呢?您这样放虎归山,将来要后悔就晚了!"

晋襄公觉得有道理,马上派兵追赶。可是追到黄河边上,孟明视他们已经上了船,划入黄河中央了。龙归大海,虎入南山,哪里还能再抓回来呢。

崤山之战后,晋国跟秦国的同盟关系,彻底破裂。晋国少了个朋友,多了个敌人,霸业受到挑战;秦国东进的道路不通,只好向西发展。他们先后灭了12个戎人的国家,获得1000里的土地,国力也大大增强。

提示一:烛之武的话,你认为有道理吗?

提示二:你怎么评价弦高?他虽然制止了秦军,但是自己毕竟损失了牛和牛皮。作为商人,他难道不是亏本了吗?

提示三:古人很注意说话的方式。请细心揣摩一下这个故事里,那些人说的话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相信我!

同类推荐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明末谍影

    明末谍影

    宦海沉浮的一个普通公务员,穿越到明朝末年。在这里,等待他的有残忍血腥的战争,让人胆寒的暗杀,血脉喷张的艳遇,尔虞我诈的朝堂,财富权利的诱惑......他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怎样在这个世界里实现他的理想......坚毅果决,有些残忍嗜杀的他来了,来到这个乱世......(本书已与世纪文学网签约,2015年的更新将发布在世纪文学,期待大家的捧场,万谢!)
  • 敦煌学导论

    敦煌学导论

    《敦煌学导论》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阐述敦煌学性质、内容、价值意义、敦煌艺术、敦煌遗书、学科结构、研究简史、各分支学科研究概况、敦煌学工具书及敦煌学研究法等的敦煌学入门读物,也是一部作者多年教学和研究的学术集成。附录之《敦煌遗书选讲》,引导读者怎样去读懂敦煌社会文书,从而把握其价值意义。此书探赜发微,广闻博识,时出新见;既是敦煌学专业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同时也是古代文化研究者和古代文化爱好者的优选读物。
  • 戏游盛唐

    戏游盛唐

    李闯来在一家大公司中担任不入流的小策划员,全国瞩目的“穿越盛唐”游戏开发成功后,举办起价值千万的全国比赛。李闯来成为第一批游戏体验者穿越至大唐完成闯关任务。在时代的浪潮中,如何通过线索完成任务?一个接着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另一番大唐的篇章正徐徐打开……
  • 梁山历险记

    梁山历险记

    乱世出英雄,盛世出狗熊,这一个狗熊到了一堆英雄中间,怎么着也算是鹤立鸡群吧!如今这世道,生活不容易,头顶没有半片瓦,周遭未见挡风墙,得,穿吧......鄙人胡来,梁山第一百零九把交椅,至理名言:“吃饭还要银子?老子只有刀子!”东风吹、战鼓擂,弯弓大刀都不会,下身似潘安,上身似李逵,猿猴般的身体,狗熊般的身手,钟南山上打过手无寸铁的妇女,北海边上踢过戏水抓虾的儿童,如果有一天你在战场上看到一只乌龟爬来爬去,那就是区区再下......
热门推荐
  • 若兰若兰

    若兰若兰

    若干年前,你牵着他的手,跳过操场前泥泞的沟渠,说:“过,过,傻帽,看什么呢?”那个想过又不想过的清秀男孩说:“我在想我姑姑,她姓龙,老叫我过——儿!”若干年后,你为人妻,他为人父,你们还在彼此思念吗?还欣赏吗?还心疼吗?还爱惜吗?还在为对方祝福吗?再过若干年,等我们老去,让他的孩子,去思念真心爱他疼他的姑姑吧……我亲爱的若兰,谨以此书,献给你。祝你安宁!永不颓废,永不绝望。
  • 天战毒尊

    天战毒尊

    一个普通人,不靠显赫的家世,不靠逆天的天赋,不靠强大的后台,这些我一样都没有,但我坚信,没有这些外来条件,我可以创造,一样可以变强,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意外获得逆天系统,敌强我则强,敌再强我更强,拥有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不畏生死。一道修成万骨寒,成尊血路天下争!我可以踏遍天下尸骨,争霸天下,谁与争锋!
  • 专注工作

    专注工作

    《专注工作:优秀员工必备的24种职业素养》中的24种素养,涵盖了从心态到行动,从理念到细节,从工作到生活……职业人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专注工作:优秀员工必备的24种职业素养》以翔实经典的案例、独到精准的分析、总结,为所有期待成为“伯乐”的用人单位准备了一套筛选“千里马”最好的办法,也为所有渴望成为“千里马”的职业人士奉上了一份可供自我提升的绝好教材。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太子的自我修养

    太子的自我修养

    甫一穿越就是监国太子,但李弘却丝毫不觉得庆幸,只因他成了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大唐高宗显庆四年,帝后东巡洛阳,太子弘于长安监国,年方八岁。
  • 纨绔太子妃之名门将女

    纨绔太子妃之名门将女

    你爹是丞相?权贵子弟了不起啊,爷揍你没商量!太子爷?敢在爷面前称爷,哼,一脚踹下池塘再说!她,金銮殿上指着皇帝的鼻子爆粗口;她,沙场上横扫千军万马真乃女战神也。面对敌国的诱惑,她大义凌然:爷是齐国人。一切想打齐国主意的,就是和爷过不去!面对太子的求婚,她不以为然:你说嫁就嫁,那爷岂不是很没面子?/太子妃择偶标准/:休妻和离是底线,三妻四妾要不得,没钱没貌靠一边,附加条件看这边:你特么的不会洗衣做饭,不会扫地刷碗,你丫的连女红都不会你还好意思说要娶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后宫妃策

    后宫妃策

    (考究党勿入)“宫闱内事似海深,道是城府深。”“人心叵测,但有害余者,绝睚眦必报。”“当户理红妆,眄推牖抬素手,指腹温热掠过璎珞,潸然泪下。"帝君身畔,纤指绕绢,含笑凝望。帝道汝宫似寻常家,此言正乃余所盼。叹寻常寻常,宫盏通明,红墙绿瓦,琉璃映日已定非常家。
  • 残星之恋

    残星之恋

    当三位绝世公主遇见三位女生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时,是怎样擦出火花的?
  • 丞相前妻想篡位

    丞相前妻想篡位

    殷乐死前,深感女子的无力,痛定思痛,决定下辈子一定要投成男儿身,平步青云。于是她睁眼,发现重生在自己十二岁的生辰。性别,女。殷乐:……由此,为了不重蹈前世覆辙,殷乐踏上了女儿郎的当官之路。数年后,全长安城都知道,在朝堂与左相并肩而站的那位美娇娥,可萝可御可霸总可白莲,男女通吃。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左相大人:得想办法娶了这个小娘子。
  • 新编生活中来

    新编生活中来

    生,是人们存在的基础;活,是人们价值的实现;生活,是人们每时每刻经历的集合。在人们的生活中,会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而正是这样的经验能够给别人以启示,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着别人的生活经验,不断的改造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更加幸福。本书汇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智慧,带给读者更多的启示,让读者在阅读之后,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