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4100000029

第29章 治家之方(3)

星冈公性情暴烈,言行专横,对妻子儿女皆如此,他气象尊严,凛然难犯,对儿子曾竹亭尤其严峻,“往往稠人广坐,壮声呵斥;或有所不快于他人,亦痛绳长子,竟日嘀嘀,诸数惩尤。间作激岩之辞,以为岂少我耶?举家耸惧。”儿子曾竹亭则“起敬起孝,屏气扶墙,跟徐进,愉色如初”。可见,曾星冈是个中国传统的“严父”类型。应该说,中国传统的“严父”式的家庭教育,尽管有许多不近情理的地方,仍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与今天中国对独生子女单纯“溺爱”的家教相比,“严父”式教育能够更好地磨炼子女的性情,培养其严谨刻苦、尊老爱幼的品德。

道光十九年(1839)十一月初一日,曾国藩动身进京散馆,在这之前的十月二十八日早晨,他站在阶前向祖父说:“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曾星冈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祖父的言传身教,对曾国藩仍有影响,他写道:“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提面命。”他时时重提此事,同诸弟共勉。

在另一处,曾国藩写道:“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星冈公。”甚至对于祖父的那种粗暴、凛不可犯,曾国藩也理解为:“盖亦具有一种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流于放肆也。”曾国藩还写道:“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星冈的言行,对曾国藩的性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曾国藩对于祖父终身敬服。获得高官厚禄以后,他仍然说:“国藩与国荃遂以微功列封疆而膺高爵,而高年及见吾祖者,威谓吾兄弟威重智略,不逮府君远甚也”。他甚至为祖父深抱委屈,认为“王考府君威仪言论,实有雄伟非常之概,而终老山村,曾无奇遇重事,一发其意”。

从这些言论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之治家与其乃祖星冈公、其父竹亭公之家教遗风干系颇深。曾氏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民风家教中,都痛感清代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所以他每每以自己的理学素养出发,发崇古之思,以重振纲常伦理之说为己任。这的确是他思想中比较保守、传统——但也未尝就是全部“负面”——的一面。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良莠杂陈,纲常伦理既有积极、规范的一面,也有束缚人性愚昧落后的一面,所以我们也应对曾氏治家区别对待,扬弃良芳,而且也由于所处时代变迁转折之点,曾国藩的治家思想也有许多比较先进的时代特征与元素。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

5

训诫晚辈

曾国藩强调“俭”,是希望子弟出则成器,居则惜福。他曾说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恭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曾国藩教育子弟特重言传身教,而且不遗余力。这可以从他的家书和日常言行中看出。如果把曾国藩的治家看做他教育子弟的一种方式——即“耳濡目染”,将整个家庭中的风气作为染化和培养子弟的课堂,那么也无不可。实际上,他治家的那些语录、信条,也即是他教育子弟的内容。治家与教子是一而二、二而一,相得益彰的两件事。

曾氏子弟多有所成就,世人皆知,所以研究曾国藩教育子弟的智慧也就成了后人颇感兴趣的一件事。其实这里不必赘述,看过“治家”一节的人对他如何教子也必有所领悟,这里仅就他对子弟的劝诫、培养之功作一描述。先谈他是如何训诫晚辈子侄的。

首先,他要求晚辈子侄克勤克俭,戒骄戒奢。曾国藩生在湖南乡间,从小被父、祖教诫,经历劳苦,所以能够勤俭,这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但是,子侄们却生来富贵,如果没有正面的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功夫,恐怕不仅勤俭之家风要丢,而且家业很快也要败在他们手上。故而,曾氏十分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既已做了仕宦之家,曾国藩便力诫子侄不要习染官气。他教导说:“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去水添茶等事。”

曾国藩不但在理论上启发子弟,而且在具体实践上诱导子弟。他的家书写道:“戒惰莫如早起;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无作欠伸懒慢。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为有损架子而不力也。”

曾国藩强调“俭”,是希望子弟出则成器,居则惜福。他曾说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恭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此语见识亦极深。

中国人有句俗语:富贵多败儿,即是此理。又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谓穷寒之家更有利于人的磨炼成长。正缘于此,曾国藩虽身居将相高位,仍然希望后世子嗣们勿以此为安逸怠惰之资,仍然希望他们能克勤克俭,戒骄戒奢,早成大器。

曾国藩又说:“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他指出,骄傲是败身、败家的根源:“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他称“傲为凶德”,因为“骄则满,满则倾矣”。有些人恃才而傲,有些人恃富而傲,有些人恃贵而傲,有些人则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气。骄傲的表现很多,“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关于治傲的办法,曾国藩认为首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高度警惕自己。曾国藩告诫说:“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傲而不知其傲,是最可怕的。在曾国藩教育儿子的言语中,常常提醒他们注意防微杜渐的功夫。例如:“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皆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由谦入骄易,由骄返谦难,这都是常情。

故须时时检点,事事注意,方不致陷入“骄、奢”险地。正因为“谦者,骄之反也”,“所以做傲也”,曾国藩反复告诫子弟要谦虚、谦逊、谦和、谦让。他说:“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谦”,与曾国藩说的“敬、恕”是相通的。而且,只有倡“谦”,才可能对抗“骄奢”对人的诱惑。古语云:谦受益,满招损。谦逊对人,总归没有错。同时,曾国藩告诫子侄后辈“不可从军,不必做官”。

曾国藩对子侄们的教育,很抢眼的一点就是:不可从军,不必做官。在封建时代,居然有人不希望后代考取功名,荣耀门第,真是匪夷所思。也许曾国藩位居人臣之极,对功名仕宦之途已然厌烦,宦海沉浮,人情冷暖,君臣相疑,总是不如务家、从商更稳妥、长久。其实,曾氏心中一直留恋自己从前那个耕读孝友之家,其乐融融,而且家业可以延续十代、八代而不衰。一旦为官,荣华富贵易得,骄奢淫逸去,家业便难久长。曾国藩说,一般人多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我不愿意子孙后代做大官,只想他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曾国藩之所以不愿子孙做大官,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是暂时的,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

曾国藩本为翰林出身,修习理学,深有所得,究其根本乃是一个文人,毕生褪不去的是一身“书生意气”。如果他穷经颔首,或许可以名垂青史;不幸的是做了官,更不幸的是做了军官。从军做官,一非他之所长,二非他之所愿。论做官,他是战战兢兢;谈打仗,他是屡战屡败。无论官场还是疆场,他都是上下受制,左右为难。所幸的是他有几个英勇善战的部下,打了不少胜仗,才使得他封爵受赏。

曾国藩反复告诫曾家后代,一定要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以保持先人的老传统,千万不要沾染半点官场习气。

其实,曾国藩真正愿意做的是读书明理的君子,何谓君子?勤劳节俭,自我修炼,吃苦耐劳,既能过舒适的生活,又能过艰难的日子,这就是君子。曾国藩为官,不敢稍微沾染官僚习气。在饮食起居上仍然保持贫民的寒素家风,极其节俭也可以,略微丰厚也可以,不过他始终不敢太奢华,不是他无力奢华,而是他不愿奢华。

6

劝诫兄弟之谋

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对兄弟子女也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一严,就难免提意见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少。曾国藩还是一个责任心和道德感十分强的人,凡是看不惯的,有违家法的,他都会直言不讳地给予批评。

曾国藩特别看重兄弟感情,这与他的家庭观念极重有关。普通人一般会认为:家庭与事业不可两全,其实不然。即使真的无法两全,也应给予“家庭”以足够的重视,因为家庭之内亲情所系,才真正是一个人根据所在。个人尽管可能在社会上有些声名、地位和交际往来,但是以血缘关系织就的家庭仍然是最为温暖的根本庇护之所。

时代愈向前发展,这一点就会愈益突出。一个人在社会上也可能会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一旦他与家庭这个亲情相系的“营养供给站”切断了联系,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深受漂泊无根之苦,从而焦躁不安,孤苦无依,难有大成就。曾国藩深明此理,一生两大成就:出则为人臣之极,入则为持家之范。他的家庭之内兄弟姊妹不可谓不多,其间姑嫂嫌隙,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一定也有发生,不过全赖他治家有方,一家人其乐融融,和睦相亲。

曾国藩十分钟爱自己的弟弟,手足情深,始终不渝。曾国藩十岁时,弟曾国潢出生。曾竹亭笑谓之曰:“汝今有弟矣。”命作诗文一道,题目《兄弟怡怡》。文成,竹亭喜道:“文中有至性语,必能以孝支承其家矣。”

曾竹亭有五子:长子曾国藩,字涤生;次子曾国潢,字澄侯;次子曾国华,字温甫;次子曾国荃,字玩浦;次子曾国葆,字事恒。曾国藩对于四个弟弟爱护备至,因战事关系,对九弟曾国荃,尤为关心。

曾国荃排行第九,故称九弟,军中呼为九帅。曾国藩任京官时,九弟即同任在京,教督甚严。曾国荃才大志大魄力大,然近于傲,曾国藩尝以“长傲之言,为致败之凶德”戒之;曾国荃喜发牢骚,曾国藩则以“军中不可再有牢骚之气”戒之;曾国荃作战,过于猛进,曾国藩则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戒之;曾国荃于半年之中,七拜国恩,曾国藩则以“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戒之。有弟如此,不愧为兄;有兄如此,弟之幸运。因为兄弟相见以诚,合作到底,故能成“大事”,立“大业”。

了解曾国藩治家思想的人,都知道曾国藩对于家庭十分端重“孝悌”二字。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六日的家书中,曾国藩写道:“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悌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是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他做出,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思,秩然有序,此其大学问也。著诗文不好,此小事,不足计;即好极,亦不值一钱。”

在中国人的封建伦常观念中,“父子”是一伦,“兄弟”亦是一伦。父母在世时,父母对子女应负起管教的责任,而子女应对父母竭忠尽孝;父母不在后,父母管教之责便落在长兄的肩上,弟、妹们则应给兄长以足够的尊敬和服从,是所谓“长幼有序”。曾国藩十分重视自己作为诸弟兄长的教育之责,唯恐有丝毫之失,有负父母重托,有损孝道。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说:“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心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又说:“余尝语岱云云: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之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

至于曾国藩对待兄弟之态度,在爱之以德,不在爱之以姑息。家书中曾言:“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始徙。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于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热门推荐
  • 蜀地奇缘

    蜀地奇缘

    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任你出手快如风,我自不动安如钟。敢为天下先,情字更在前。
  • 池鱼塘和

    池鱼塘和

    (暂无男主谁不曾像赤子般天真烂漫,只是经历了一生坎坷,可惜我们都抵不过世俗的折磨。走走停停,愿明日之我,山河重振。写下过去的故事,留给以后还能怀念。
  • EXO遇上你真好

    EXO遇上你真好

    女主是一个家庭十分富有的女孩,她的妹妹喜欢EXO,在一次意外答应了妹妹去韩国见EXO。被她们的闺蜜伊一知道了,于是三人一起去了韩国,由于长辈的关系直接做了公司的艺人。因为在韩国还没有地方住,就在EXO的宿舍住……
  • 至尊异术师

    至尊异术师

    一场三界至宝之争,使掌有风云令的她深陷其中。而同时,风云异变,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世界联系了起来……
  • 喵殿万万岁

    喵殿万万岁

    林喵,二次元死宅少女漫画家,擅长风格诡谲恐怖少女漫。虽然每天沉浸在恐怖漫画世界,但也不能阻挡林喵健康积极又向上,作为坚定的无神论者毫不动摇,直到遇见……谁来告诉她,为什么从菜市场十元解救的小脏猫变成了傲娇美男?!和喵殿握爪,我是你的救世主?!亚麻色头发褐色眼眸的少女?!林喵欲哭无泪:“殿下,头发是染的!褐色眼瞳的姑娘满大街都是啊啊啊!”傲娇男猫悄咪咪舔爪:不要做无谓的挣扎……本殿的首席铲屎官。有颜有腿傲娇猫界二世祖×二次元迷糊少女拯救猫界,喵殿万万岁!——本文纯粹瞎编,不喜勿喷
  • 野蛮王妃逍遥王

    野蛮王妃逍遥王

    太过份了,老是圆猪猪的叫!真是个讨厌鬼加超级无敌大混蛋!更可笑的是皇上竟然还下旨赐婚,让我下嫁给沈傲然,有没有搞错啊!不过不要紧,我定要把逍遥王府弄个天翻地覆,看你还逍遥得起来吗?什么嘛!王妃才做了几天,我竟被人绑架上山,沈傲然这个臭小子都是你啦,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倒霉,呜呜.想绑我唐圆圆也不称称自己的份量,活得不耐烦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谅我的四百一十七天

    原谅我的四百一十七天

    我们的生命没有停止喧闹珍惜身边的所有人愿我们都拥有一生的美好不争不闹安安静静去遇见爱的人
  • 我们,那年的故事

    我们,那年的故事

    本文记叙了我们的普通的,并无曲折青春故事,也是对我六年的自传体。
  • 吞噬之万界之旅

    吞噬之万界之旅

    你默默无闻个少年,得吞噬系统,从此走向吞噬万界的路上。
  • 银河之力

    银河之力

    外星民族正在入侵,人类文明朝不保夕!快快点击这里!让我们一起见证人类如何在战争来临之时,众志成城,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