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06800000029

第29章 望闻问切

首先我特别感谢一下投给我推荐票的朋友,谢谢您各位的支持。我会尽我所能写好这个连载,用我个人的一点小经验,写一下我是怎么自学中医的,和我对中医的一些认识,希望对想学中医的小白们有所帮助。

上一篇内容是“败绩失眠”。

由于最近北京发生了疫情复发,所以导致我最近只能在家办公了,由于最近很少出门,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前两天我也有点失眠了。前天一晚上整晚睡不着觉,打了通宵的游戏。

回想一下我写的失眠内容,实际上就是因为阴阳失调引起的失眠,白天运动量太低,造成阳气能量的释放不足,进而导致夜晚不能入眠。

今天我去单位拿些资料,骑自行车去的,一个来回40公里,中午回到家里,吃过午饭,马上困意来袭,看来我写的理论没错啊,运动一下,睡眠效果马上立竿见影。

近两年,我爱上了一项体育运动,就是骑自行车,我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共40公里。从骑自行车后,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变的好了很多,现在一年基本很少感冒了。偶尔发觉要感冒了,提前吃点自己配的中药也就把感冒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阴阳:一阴一阳也,一静一动也,静者--学医也,动者--骑行也。

望闻问切:

对于疾病,医生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就是“望闻问切”,现在的一些中医院也采取西医的诊断方法,用仪器诊断,比如验血验尿,CT,腹部彩超等等。

西医的诊断方法大多需要依靠仪器,在没有诊断仪器之前,实际上西医也有四个诊断方法,那就是“视触扣听”,我们常见的听诊器就是西医的诊断工具之一。

对于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就意味着治病方向的正确性,如果诊断上有错误,您用的药物再昂贵,耗费的时间精力再多,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无济于事,有时候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对于中医的诊断望闻问切,很多人是好奇的,也有很多谣言传的是神乎其神。尤其是“脉诊”,也就是号脉。我们看的《西游记》里面有一段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看病,曾经展示过“悬丝诊脉”,那么真的可以做到悬丝诊脉吗?

根据我看过的一些资料,古时候有很多悬丝诊脉的故事。其中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解释了悬丝诊脉的奥秘。

中医的的诊断为望闻问切,切-就是切脉、诊脉、把脉的意思。您再仔细看一下“望闻问切”,它是有顺序的,望1,闻2,问3,切4,也就是说,诊断到最后才诊脉呢。

现实中很多中医高手,或者很多技术很一般的中医,前面3个诊断方法诊断完以后,就可以得出诊断结果了。最后由于古代各种原因,不方便诊脉,弄个“悬丝诊脉”做做样子也就可以了,这样既说明医者对患者的诊断认真负责,又说明医者的医术高超。

看明白了吧,这不过就像个魔术的戏法一般。现实中的经验丰富的中医甚至可以通过“望诊”一项就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比如我们上学都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我们再反过来说,既然一望便可以诊断患者病情,那么还要“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干嘛?

“望诊大师”毕竟还是少数,中医高手毕竟还是少数。望闻问切是4个诊断方法,也就是通过4种不同方位的诊断方法,最后结合在一起来判断病人身体内部的病情。

诊断的方法越多,诊断角度越多,那么也就意味着诊断的准确性越高。刚刚我说过,现在中医院也通过西医的仪器诊断方法来诊断患者的病情,总体上来说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是同时也提高了诊断费用。

中医的“望闻问切”好像没什么花费,但相比较西医的高大上的仪器来说,随便照个片子,就要好几百元。

中医诊断是中医基础中的基础,讲起来不难,但是真的用起来就不容易了。

望闻问切---望诊:中医在望什么呢?怎么望呢?

望诊1:面色,我们普通人都知道,今天某某人的气色不错,也说明他的身体状况较好。

中医就是细分了面色,按照颜色可分为:青赤黄白黑;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可以对应七情五志,喜怒忧思悲恐惊。

学识有限,根据我目前了解的初学者的经验来分析,下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我们中国人健康的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如果一个人的面色为青色,多为受了风寒,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青色一般还提示患者有寒症,痛症或者淤血。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在极度生气的情况下面色也会为青色,“脸都被气得青了,或者脸都被气得绿了。”

红色:一般提示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比如高血压患者面色多为红色,红色还代表患者有热证,比如中暑,上火。情绪上心情激动,害羞也会造成脸红。

黄色:黄色对应脾脏,脾虚或脾湿会造成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我们常说一个人:面黄肌瘦,就是因为脾胃虚弱。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肝胆问题,比如肝炎,胆结石,就会导致黄疸病。

婴儿黄疸很常见,能占到百分之90,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排几次大便黄疸症就消失了。但是我经常听说一些刚刚出生的婴儿就被骗去烤蓝光去黄疸。实际上病理性的婴儿黄疸很少见。

皮肤发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饮食习惯问题,比如胡萝卜吃多了,或者橘子吃多了,皮肤也会发黄。但这不是病理性的发黄,停止继续吃胡萝卜或者橘子,黄色就褪去了。

白色:一般提示气血虚弱,或者体内有寒。面色发白一般代表体内血液不足,比如贫血症,或者失血过多。情志方面,极度恐惧也会导致脸色发白。

黑色:一般提示肾阳虚,面色为黧黑色,就像没洗脸,或者脸洗不干净一样。同时淤血症也会存在面色发黑。

面色或者肤色很多情况下是天生的颜色,比如天生的黑皮肤,张飞,李逵。

对于一个陌生的病人很难一次就诊断准确,所以望色大多情况下是通过对比来分析病情的发展,比如高血压患者的红色在下降,那么也就意味着病情的好转。

望诊2:望神,这个听着就玄乎了。

只是名字听着挺神,其实也不难,就是看一个人的精气神。

还是先说正常人,这个大家都知道,精神饱满,目光有采,语言清楚,面色润泽,气息如常,这个人一般身体比较健康。

不正常的有,精神亢奋,狂躁不安,蔫头耷脑,目光呆滞,语无伦次。

“神”也是身体内部五脏六腑协调的表现,一个人精明强干,那么也意味着其身体健康的表现。

举个例子,狂躁不安,一般提示患者有热证,或者阳明症-大便干燥,或者体内有淤血症。而懒言少气,蔫头耷脑,一般提示有气血虚弱,或者有失眠症,阳虚证等。

一个人精气神的正常,也代表着患者病情预后的良好。反之,精气神每况愈下,也代表着病情的恶化。

望诊3:舌诊,这个就比较长了,舌诊是望诊中单独的一门诊断方法,我简短的说一点就好。

舌诊分,舌苔和舌质(舌体)。舌的总体表现为“舌为心之苗”。

舌苔代表的是胃气,胃气上蒸形成舌苔。临床中一些重症患者会出现无舌苔现象。

中医有句话叫“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这个我个人理解为,中医治疗顺序为“一针二灸三用药”,随着病情变重,最后一定会用到药物治疗,而中药主要靠脾胃吸收,无胃气者,就无法吸收中药,那么久意味着必死无疑。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医学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法,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以“无胃气”的情况下,人依然有可能救治成功,这也是西医的一个优点。但是通过舌苔的变化,我们可以得知病情的严重程度。

舌苔的颜色,正常为薄白苔,白色为受寒,黄色为内热,黄厚而滑腻为内热兼积食。。。

颜色还有黑色,青色,舌苔不全的地图苔,镜面苔(无胃气者),干燥舌苔,水滑苔等等,这些我学过没见过,其中地图苔很多儿童会出现,由于儿童脾胃虚弱,所以偶尔会见到。

舌像分区域,舌尖代表上焦心肺,舌中代表中焦脾胃,舌根代表下焦肾脏,舌边代表肝胆。

舌体的颜色,正常为“淡红舌,薄白苔”,颜色偏白,有阳虚的可能,受寒,气血不足;舌体鲜红,代表有内热,上火,炎症,阴虚等等。。。。

舌下静脉突出为有淤血;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清,很可能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根据舌头的样子还有胖大舌,娇嫩舌,裂纹舌,干燥舌,齿痕舌,芒刺舌,瘦薄舌等等

舌诊是一门又长又深的学问,我学识有限,仅仅做简单介绍。

望诊4:望二便,就是大小便。

这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凡学中医,看中医就一定离不开谈及大小便。根据大小便的形状,颜色,排便时间,排便量的多少,中医就可以推断出消化系统的一系列问题。

举个例子,小便的颜色正常为淡黄色,青白色说明体内有寒,浓黄色代表体内又热,小便颜色红证明有尿路出血,夜晚小便多为肾虚,

大便颜色,正常就是黄褐色,颜色发黑代表小肠出血,颜色发红代表大肠出血,直接便血代表有痔疮。大便干硬为阴虚火旺,大便稀薄如水内有寒,大便粘腻为内有湿。

望诊5:望细节

舌为心之苗,头发为血之余,爪甲为筋之余,牙为骨之余,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耳为肾之窍,口为脾之窍。。。。。

所有体表器官都和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观察对比体表的现象就能察觉身体内部的变化。古人医者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记载了体表和脏腑的关系变化,这就是中医的望诊。

望闻问切---闻诊,指的是声音和气味方面的诊断。

根据患者说话声音的大小,可以诊断阳气的多少,根据声音的变化可以知道病情的发展。

可以根据患者咳嗽的声音,诊断为干咳,痰咳。。。。

根据患者呼吸的节奏得知病症的情况。

气味方面,一般积食症患者口气很重;脓疮气味的变化,身体气味的变化,都可以提示患者病情的变化。

望闻问切---问诊,

通过问诊,我们可以知道病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了解疾病的情况细节对于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问现有症状,很多症状医生观察不到,只能通过患者的描述得知,比如有很多症状是有时间规律的,有些症状只在夜晚显现。

问疼痛,这个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病人自己知道哪疼,医生再根据病人疼痛的位置判断病情。

问二便,这个很望诊的二便是类似的,一个是医生可以直接看到,另一个是医生看不到,比如小便次数。

问生活饮食习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也就造成所患的疾病的不同,比如有些人爱喝酒,就容易造成酒客病,有些人爱抽烟,就容易造成肺部疾病。饮食方面,酸甜苦辣咸,过于追求口味都会造成不同的疾病。

问睡眠,前面谈过睡眠,睡眠的质量直接决定病情的变化。

望闻问切---切诊,脉诊,把脉,号脉。

上文说过,最神奇的诊断方法,被很多人大书特书。

还有很多患者用脉诊来考验医生,根据我刚刚写的望闻问切,上面的三诊,你就知道考验医生的做法是多么可笑,这只会为患者自己带来麻烦。医生最多是诊断不准确,没治好你的病而已,而患者自己还要受到疾病的折磨。

也有些人曾经想用脉诊考验一下我,首先我脉诊本来就不好,初学者嘛。我直接回绝,想看就直接说什么症状,不接受考验。

说实话脉诊很难,尤其对于自学中医来说,首先我们接触不到那么多患病的脉象,而且脉诊多数都是有老师指导才能学会。

我没有老师,没有患者,你让我怎么学脉诊???

我也可以简单说一下,一般脉诊有24脉象,或者28脉象。

二十四脉指常见的二十四种脉象。《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称为“二十四脉。”后世增入濡、短、长、牢、疾五脉并减去软脉,称为“二十八脉”。

晕了吧,不要着急,我们先聊基础。

把脉的位置,手腕位置,叫寸关尺,具体位置百度一下。

诊脉和呼吸有关,正常人(医生)的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跳一下为一至。

正常情况下1息之间有4-5至,就是说呼吸一次有心跳4-5下,正常人的呼吸每分钟17-18下,相当于正常脉象每分钟跳72-80下。

如果一息之间只有3至以下,那么就为迟脉,一息之间5至以上则为数脉。

迟脉一般表示寒症,但是也有可能是实热症(可能性很小);数脉一般为热证。这都是大脉象,比较简单。

根据脉位置的高低,分为“浮中沉”。

浮脉,就是把手放在“寸关尺”上就能感觉到脉象,不用按就可以感知到。这个一般代表病在体表,比如初期感冒,就是浮脉,很明显,风寒袭表。

或者很多皮肤病也会是浮脉,也是病在体表嘛。

脉象在中间就是正常脉象,但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脉象会有所变化。

沉脉,这个就是需要把脉用力按下去才能摸到脉。沉脉代表病症入里了,主里症,沉脉还分里实症和里虚症。一般阳明症就会出现里实症,比如大便干燥。

上面就4种脉象了吧,简单的脉象还有洪脉,其实就是大热脉象,比如中暑了,就会出现洪脉。脉象摸起来如波涛汹涌。

弦脉,这个解释就是如同按在弓弦上是的,我也没摸过弓箭啊,但是我摸过吉他,就和按在吉他弦上差不多。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大多都是弦脉。同时弦脉也代表体内受寒,血管收缩也会造成弦脉,比如你摸到一个又浮又弦的脉,这个大多就是伤寒感冒了。

滑脉,这个解释是如果按在珠子上是的,如圆珠在盘中滑,跳动圆滑。主要病症是痰饮,蓄血,实热。这个也是比较传奇的怀孕脉象。

这个脉我摸不准,我家有个表妹怀孕时,我摸了摸她的脉象,我自己总结了一下,用文字描述来说就是“如同怀揣小鹿一般”。我当时就记住了这种脉象。

后来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个同学的媳妇想考验一下我的号脉,就让我给她把脉。当时我就又想到了摸过的“怀揣小鹿”的脉象,就疑惑的问她是否怀孕了吗?他们很惊奇,我居然猜对了。

呵呵呵,看来中医的把脉还是有根据的吗!!!!

脉象是比较复杂的一门学问,脉象会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个叫“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脉象会根据人的高矮胖瘦也会有所变化,比如胖子的脉象普遍偏沉,而瘦子的脉象普遍偏浮。而儿童的脉象又偏数,都知道儿童心跳比成人快很多。

想要学好诊脉首先要多看脉诊的书籍,推荐一本《轻松学脉诊》,据说《濒湖脉学》写的很好,作者是明代李时珍。

当然学脉诊最好的方法还是有老师,有患者,再加上努力学习应该很快见效果,这个就靠缘分了。

望闻问切--总结

对于初学者来说,通过望闻问切想诊断疾病的准确度还是很不容易。

望闻问切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彻底诊断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望闻问切观察病症的变化,根据每次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疾病的发展,包括对于药物起到作用的鉴别作用。

再次声明,本人写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参与疾病的治疗。

同类推荐
  • 一万零一天

    一万零一天

    生活总是有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不求大喜大悲但求开开心心。人生总有起起落落的震荡过程,不求跌入低谷但求稳步前行。
  • 逆行的勇士

    逆行的勇士

    在2019-nCoV肆虐的今天,许许多多的如你我一样是父母,是儿女的白衣天使们,正不分昼夜不断地忙碌在抗疫前线,苦累与危险是许多不了解真像的人难以想象的,于是我想借这个平台,对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 现在之前的日子

    现在之前的日子

    这是旧社会的故事,阿娣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也经历过再正常不过的离散和背叛。在世家的纷争中生存的故事。
  • 大社会小人物

    大社会小人物

    社会的精彩,人性的复杂,放到哪里都一样。平民百姓与豪门官宦,不同的只是身份背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人物的故事,悲欢离合,善恶美丑,可能不够华丽,却更多了几分真实。本文重点讲述普通女性阶层的生活百态,不着铅华,不加粉饰。给你看最真实的人与社会。和大猫一起来围观评论吧!
  • 存者

    存者

    在地震和末日灾难里活下来的人,要在都市里艰难求生。他们不是幸存者,应该把“幸”去掉,他们只是存者。没有生化和变异的都市求生指示录:《存者》
热门推荐
  • 天怒

    天怒

    卧虎公司董事长刘锦华企图吞并盘龙公司掌控曲唐县政治经济形势;《法制时报》记者谷云波和陈梓良县长的女儿陈羽凡对卧虎岭煤矿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调查的内容;刑警队副大队长林晓天对几大案件进行侦破。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把读者引向一个官场和商场相互依存又相互碰撞的世界。
  • 王大昌

    王大昌

    长篇小说《王大昌》以创建于1913年、至今依然存在于开封市鼓楼旁的老字号“王大昌茶庄”实名命名,以1938年——1952年间那段浸透着苦难的历史阶段为大背景,书写了全民抗战中一间茶叶店的飘摇沉浮;国共在抵御外侮和优化社会秩序的斗争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分分合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的城市生活图景;各个历史大事件中普通民众的承当和抉择……围绕这间茶叶店的三教九流在历史的纷繁演进中,所呈现出的情义、人文精神及不屈的脊梁。
  •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她是不完美的少女,仇恨与背叛都降临在了她的头上,她要逆袭!她要让那些曾嘲笑她的人受到报复!但怯,懦弱拜拜了,就在这时……她的命运扑朔迷离……
  • 征伐与血玫瑰

    征伐与血玫瑰

    孤女,幼女,萝莉,巾帼,他在痛失爱人时,她回到了他的身旁,伴随他征战天下,凤舞九天就是她的名号
  • 心在何处

    心在何处

    这是我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灵感,因为个人喜欢心理学,所以文大部分都有些黑暗。注明,这是短篇合集。小伙伴们请慎入!几年前发布过,但是因为太久没更失效了。现在再发一遍,偶尔会更新。
  • 绝品丹尊

    绝品丹尊

    下一品废灵脉,世人不屑,偶得丹书,成为旷世丹尊,没有灵力又如何?丹药打通,七筋八脉残破又怎样?淬筋丹让它复苏,谁说天生一品就是废灵脉?谁说废物不能逆袭?我说能就能,因为哥是绝品丹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泡沫公主的专属王子

    泡沫公主的专属王子

    圣菲斯皇家贵族学院,一切由此起航:苏以熏,亚洲首富苏家大小姐,美丽高贵,但是有太多的秘密;莫冰蓝,皇家贵族学院的特招生,“暗”组织的王牌杀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颜天心,单纯的大小姐,唯一洁白的孩纸。相遇在此,故事的帷幕由此拉开……
  • 难一

    难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植师世界

    植师世界

    粮食水果是种的;油盐酱醋是种的;桌椅碗碟是种的;就连兵器盔甲也是种的。这是一个种植的世界。而赐予普通人这种种植能力的人,就是植师。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植世界的运转,时刻都要消耗大量的树晶。为了维持世界的正常运作,为了让身边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植师们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不停地进行战斗。植师宁皓,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打滚拼搏,努力种田!